深度阅读

【考古现场】手工业考古视野下的玉石器研究(第一辑)

摘要: 我国史前至秦汉时期石玉器手工业的演进  石器作为人类最初制造的工具之一,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并且在人类社会早期历史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占有支配性地位和作用。因此,石器手工业是最古老的手工业之一。加之石器易于保存,石器和石器手工业研究成为人类早期历史和文化考古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并且长盛不衰。 玉技术与玉作坊  玉技术指从 ...

我国史前至秦汉时期石玉器手工业的演进

  石器作为人类最初制造的工具之一,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并且在人类社会早期历史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占有支配性地位和作用。因此,石器手工业是最古老的手工业之一。加之石器易于保存,石器和石器手工业研究成为人类早期历史和文化考古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并且长盛不衰。

玉技术与玉作坊

  玉技术指从石技术分化出来攻玉的工艺,如砂绳切割、轮轴机械管钻等。玉作坊,专指生产玉器的聚落,生产的玉器可以自给自足,也可供交换贸易,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玉作坊可以是全聚落的参与,也可是个别成员的玉作。玉器的定义从矿物而言,只有软玉和硬玉是真玉。而广义的玉器,包括一切“石之美者”,可称为古玉。东亚玉文化特征有三点值得注意。其一:玉文化起源甚早,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较早阶段约四五万年前,空间主要在西伯利亚西南部的阿尔泰山区。其二:专攻玉器技术约在九千年前已经出现,目前已知分布在黑龙江中游一带,如砂绳切割软玉技术,是针对软玉韧性而产生的,是石工中没有的技术。其三:玉器文化的传播范围甚广,几乎遍及东亚。玉器文化发生后,后来被赋予很高的社会价值。据知东北亚九千年前的环状玦饰传统,其后传播覆盖东亚大陆,无远弗届。

科技视角下夏商周三代的“玉”

  “玉,石之美者”,这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的定义。但是考古学发现表明,汉代的真“玉”已经特指透闪石-阳起石软玉。这种对于透闪石-阳起石软玉为真玉的认知,实际上至迟在崧泽、凌家滩等新石器中期文化即已开始,经过分析的这些文化发现的玉器90%以上都是透闪石软玉,这种传统延续到其后的良渚、石家河等新石器晚期的考古学文化,虽然可能由于玉器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软玉比例有所下降,但是良渚最高等级的反山、瑶山大墓,透闪石软玉比例达到100%,其他中小型墓葬平均也超过75%。充分说明透闪石软玉此时不但是真“玉”,而且具备了体现权力、地位的礼制属性。

绳纹时代后期至晚期日本九州地区的玉器制作研究

  绳纹时代后期末叶至晚期前叶,日本九州地区流行绿色石材制的玉器(勾玉、管玉、小玉等主要有6种),过去多认为是翡翠制的。笔者通过彻底的自然科学分析,证明了被误认的翡翠实际上是铬白云母(Fuchsite),由铬白云母制作的玉器分布于九州全域和日本列岛西半部,从而究明了这个时期的日本列岛存在着翡翠和铬白云母两种玉文化。铬白云母玉的制作遗址集中于九州地区,其制作工序、制作工具以及玉料的原产地尚不清楚。于是笔者制定了熊本县三万田东原东遗址的发掘计划,并实施了发掘调查,筛选了所有发掘出的泥土,全面收集了包括穿孔工具在内的全部细小遗物。在4处调查发掘地点中,第IV地点发现了半成品、剥片、原石以及九州地区首见的绳纹时代玉器穿孔工具(石锥)等,共计约2400件。

韩国青铜时代石器制作与使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在韩国,对青铜时代石器制作及使用的研究与其他课题相比,成果相对较少。目前,通过石料的产地分析及石器制作实验,已有对从石料选择到石器制作全过程的研究,但对于石器使用等相关问题的关注较少。最近,通过对生产系统的复原研究,已将研究范围扩展至聚落内或聚落之间的关系、流通、交易等方面。这里就韩国青铜时代石器制作与使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讨论整体研究倾向和今后的课题。

陕西临潼康家遗址石制品研究

  石制品是史前时期人类的主要生产工具,也是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对石制品制作技术、生产组织形式、出土背景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社会组织及手工业体制等。康家遗址是关中平原东部一处重要的客省庄文化遗址,历经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其中包含较多的成型品、原料和半成品。本文主要以康家遗址T26发掘出土的418件石制品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操作链”、家户理论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社科网编辑部

编辑:史昊悦

因篇幅有限,本文仅节选摘要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