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解密玄奘舍利流转之谜(上):南京为什么有个玄奘寺?
被梁启超誉为“中国佛学界第一人”的玄奘,是中国佛教史上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
除了在佛学领域近乎空前绝后的成就之外,玄奘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翻译家、旅行家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对于中国、东亚乃至世界文化的贡献已经为历史所证明,更成为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玄奘圆寂后,关于他的遗骸迁葬终南山紫阁寺以及顶骨舍利流转金陵的争论,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广大僧俗的高度关注。
一、圆寂玉华宫 迁葬兴教寺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玄奘在未得到官方许可的情况下,私自从长安西行,经过河西走廊,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翻越帕米尔高原,在异常险恶困苦的条件下,长途跋涉五万多里,历经一百多个国家,最终抵达天竺,在那烂陀寺师从戒贤大师学习佛法,并花费数年时间游历天竺各地,参观佛陀旧址,收集佛像经卷,拜访高僧大德,最后甚至成为天竺佛教界的领袖之一。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携带六百五十七部佛经以及大量的佛像舍利返回长安,相继在长安弘福寺、慈恩寺、西明寺、玉华宫等地翻译佛经长达十九年。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正月正月初九,玄奘在屋后的水渠摔倒,之后病情急转直下,于二月五日深夜在铜川玉华宫圆寂,享寿六十二岁。
根据保存在兴教寺的《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并序》记载,高宗李治听闻玄奘患病,曾派御医赶赴玉华宫:“初高宗闻法师疾作,御医相望于道”,等到玄奘圆寂的消息传到长安后,高宗“闻之哀恸伤感,为之罢朝,曰:‘朕失国宝矣’”。玄奘的灵柩停放长安大慈恩寺翻经堂期间,“道俗奔赴者日盈千万”。四月十四日玄奘葬于浐河东岸的白鹿原,“京畿五百里内,送者百馀万人”。
高宗李治与玄奘为师徒关系,曾在《答法师玄奘谢启书》中称:“忽见来书,褒扬谶述。抚躬自省,惭悚交并。劳师逮臻,深以为愧。”由此可见二人感情之深。据说李治经常在大明宫含元殿前遥望白鹿原上的玄奘墓地,以至于时动悲思,感慨万分。为避免“伤圣情”,五年之后的总章二年(669年),李治下令将玄奘坟墓“徙于樊川北原”,即现在的风栖塬,并建五层灵塔供奉,次年因塔建寺。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追谥玄奘为“大遍觉”,因此玄奘塔又被称为“大遍觉塔”。唐肃宗游览玄奘舍利塔时曾在塔额题写“兴教”二字,寓意大兴佛教,兴教寺便因此而得名。
二、兴教寺和玄奘塔的废毁
兴教寺因塔建寺,因其安葬有玄奘遗骨,因此在当时佛教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跃成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在玄奘之后,他的两位两个高徒窥基和圆测也先后埋葬于玄奘塔旁,分别建“基师塔”和“测师塔”,形制与玄奘塔略同,但规模较小。
窥基是唐初名将尉迟敬德的侄子,被尊称为“慈恩法师”,是玄奘的入室弟子,曾在长安随玄奘译经十九年,因才华横溢,著述颇丰,有“百部疏主”之称。唐永淳元年(682年),窥基在大慈恩寺圆寂,建塔于兴教寺玄奘塔旁。
圆测原为新罗王孙,后拜于玄奘门下。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圆寂于洛阳,葬于龙门香山寺并建塔,之后其弟子携圆测部分灵骨带回长安,先葬在终南山丰德寺东岭,又于宋政和五年(1115年)迁葬于兴教寺玄奘塔左侧。
唐穆宗长庆(821年-825年)初年,兴教寺和玄奘塔“有衲衣僧昙景始葺之”。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大安国寺僧人义林“修三藏忌斋于寺”,斋众准备吃饭的时候,“见塔上有光,圆如覆镜,道俗异之”,义林以玄奘舍利塔出现神迹为由,请求修葺并得到官方许可,“乃与两街三学人共修身塔,兼砻一石于塔,至三年修毕”。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由屯田郎中侍御史刘轲撰文、僧人建初书写的《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并序》在兴教寺落成。据碑文记载,当时的兴教寺已经“年岁浸远,塔无主,寺无僧,荒凉残委,游者伤目”。会昌年间(841年-846年),武宗灭佛,兴教寺再一次沦为废墟。
三、玄奘顶骨舍利现身南京
1942年11月初,占据南京的侵华日军高森隆介部队计划建造一座供日军日常参拜的“稻禾神社”,选址在南京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三藏塔遗址附近。当时施工队在距离三藏殿遗址约30米的塔基下面,挖掘到大约3.5米深时发现了一个石椁,石椁内围为59厘米×78厘米,深57厘米。在石椁内还藏着一个内围为51厘米×51厘米、高30厘米的石函。函体左右两侧有文字,一侧为北宋天圣五年葬志,一侧为明洪武十九年葬志。
石函一侧的文字刻于北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共八十二字:
“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玄奘顶骨,早因黄巢发塔,今长干演化大师可政,于长安传得,于此葬之。天圣丁卯二月五日,同缘弟子唐文遇,弟文德、文庆,弟子丁洪审、弟子刘文进、弟子张霭”。
石函另一侧的文字刻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能识别的有六十一字:
“奘法师顶骨塔,初在天禧寺之东岗,大明洪武十九年,受菩萨戒弟子黄福灯,□□□□□普宝迁于寺之南岗三塔之上。岁丙寅冬十月传教比丘守仁谨志”。
由铭文可知,石函里珍藏的是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打开后,发现铜质小盒内装有顶骨一份,呈不规则锯齿形,大约十二厘米长,八厘米宽。一同出土的还有佛像、法器和珠宝等物三十余件。
石函上的两段铭文记载了玄奘顶骨舍利辗转到南京安葬的经过。著名史学家、玄奘研究专家王仲德先生在考证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所著的《玄奘圆寂后》第二章“紫阁寺藏终南山”的记载:“广明元年(886年),兴教寺塔毁于黄巢起义战火,寺僧护携玄奘遗骸至终南山紫阁寺安葬,上建五重塔”。
当年主持与日本交涉和迎接灵骨的北平著名居士白隆平在《唐三藏法师玄类灵骨隐显转移之迹》一文中也说:“唐僖宗广明年间黄巢陷长安,兴教寺塔见发,灵骨暴露,及巢既平,有善知识迁安于终南山之紫阁寺”。
因此,铭文中记载的“黄巢发塔”指的是以下事件:唐僖宗广明元年十二月(公元880年),黄巢军队攻陷长安,战火也波及到了城南四十里的兴教寺。农民起义军垂涎寺内玄奘墓塔可能存在的丰厚的陪葬品,意欲趁火打劫,发塔盗宝。寺僧为保护玄奘遗骸免遭战火荼毒,于混乱之中抢出玄奘遗骸,秘密携至终南山紫阁寺安葬。
这是玄奘遗骸继第一次由白鹿原迁葬于樊川兴教寺后,两百多年后进行的第二次迁移。经过唐末及五代时期的战乱,紫阁寺逐渐凋零没落。那么玄奘的顶骨舍利又是怎么到了千里之外的金陵呢?
据石函铭文记载:“今长干演化大师可政,于长安传得,于此葬之”。演化大师可政,是金陵人,族氏、生卒均不详,其活动主要在北宋太宗、真宗、仁宗时代,早年师从蒋山赞元禅师,曾游学关中,研习戒律。“长干”指的是金陵长干寺,后来在更名为天禧寺。这段铭文说明了葬在南京大报恩寺地下石函内的玄奘顶骨舍利是可政和尚从长安带回来的,但是没有交代时间和地点。
又据南宋修订的《建康志》记载:“端拱元年,僧可政往终南山,得唐三藏大遍觉玄奘法师顶骨,为建塔归瘗于寺”,可知可政和尚将玄奘顶骨舍利带回南京的时间是在北宋太宗端拱元年,即公元988年,地点是终南山。
元至正《金陵志》又载“塔在寺之东,即葬唐三藏大遍觉玄奘法师顶骨所。金陵可政和尚,于宋端拱元年得之于长安终南山紫阁寺”。进一步明确了可政取得玄奘顶骨舍利的地点是在终南山紫阁寺。
可政和尚从紫阁寺带回来的玄奘顶骨舍利珍藏在金陵长干寺。因为可政和尚曾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初(1008年)奏请恢复已经毁坏的长干寺,寺庙重建后,可政任主持。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用其年号将长干寺改名为天禧寺。
根据石函另一段铭文记载,北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二月五日,即可政将玄奘顶骨带回长干寺供奉39年后,由唐文遇等人改葬于天禧寺之东岗。又过了305年,元代至顺三年(1332年),天禧寺住持广寅开启灵骨石函,以银铸小箱为里,外面套铸物小箱,重建三藏塔安置玄奘顶骨舍利。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由比丘守仁等讲玄奘顶骨迁葬于天禧寺之南岗,并建玄奘三藏塔安置。明成祖水乐六年(1408年),天禧寺遭遇火灾,成祖朱棣在天禧寺原址修建大报恩寺和琉璃宝塔,并在原玄奘三藏塔前增建三藏殿,在寺内继续供奉玄奘顶骨舍利。康熙三年(1664年)大报恩寺全面维修,也有效维护了玄奘塔墓。
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军占领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以及玄奘三藏塔墓均在战火中毁于一旦。此后玄奘顶骨长眠于地下,逐渐为世人所遗忘。
又过了一百多年,1942年玄奘顶骨被侵华日军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内发现。
玄奘顶骨舍利重新面世后,由于玄奘声名显著,各地都想迎请供奉,日本更是想据为己有,经中国民间和官方的强烈抗议,日本将玄奘部分顶骨舍利归还南京汪伪政府。1943年12月28日,玄奘顶骨舍利在“分送典礼”后被分成三份,分别保藏于南京、北京和日本。
保存在南京的那一份,与石函一起,由汪伪政府重新安葬,地址初定于南京城南的普德寺,后改为南京玄武湖边的九华山上。1943年初,南京九华山顶的“三藏塔”建成,这部分玄奘顶骨被安放在塔底,该塔底层须弥座上刻有“玄奘法师灵骨”六字。
新中国成立后九华山被辟为公园,山上建筑有三藏殿和三藏塔,并配以凉亭。2003年,南京市在九华山重修寺庙,即为玄奘寺。
作者:东耶克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并序》《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