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历代弥勒造像珍藏集

摘要: 本期,我们共同欣赏弥勒造像敦煌莫高窟第275窟西壁彩塑交脚弥勒菩萨像,北凉敦煌莫高窟第275窟西壁彩塑,交脚弥勒菩萨像,纵580厘米、横340厘米、高365厘米。弥勒是佛教的“未来佛”,是“兜率天宫”的主宰,交脚坐菩萨与阙形龛,象征弥勒菩萨高居“兜率天宫”。思惟菩萨与双树龛,象征树下思惟。


本期,我们共同欣赏弥勒造像

敦煌莫高窟第275窟西壁彩塑
交脚弥勒菩萨像,北凉

敦煌莫高窟第275窟西壁彩塑,交脚弥勒菩萨像,纵580厘米、横340厘米、高365厘米。


弥勒是佛教的“未来佛”,是“兜率天宫”的主宰,交脚坐菩萨与阙形龛,象征弥勒菩萨高居“兜率天宫”。思惟菩萨与双树龛,象征树下思惟。塑像造型雄健,面相丰圆,神情庄静,高髻宝冠,发披两肩,上身半裸,肩挂披巾,腰束羊肠裙,造型与衣饰可以看出中原传统雕塑艺术与西域佛教艺术的融合。



弥勒菩萨精致的面部刻画,收敛下视的目光,外展的嘴角,都使微笑的表情得以突出,外披天衣的滚边和花纹形成的两道直线,与视线交汇于口鼻部位,又使微笑的表情得以强调。



弥勒菩萨,又称慈氏菩萨,名阿逸多,受释尊的教化出家修行,并获授记将来必定成佛。根据经典描述,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宫内院修行,为诸天人说法,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释尊入灭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菩萨自兜率天下生人间,出家学道,于翅头城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等正觉,前后分三次说法。昔时于释迦佛的教法下未曾得道者,至此会时,以上中下根之别,悉可得道。


弥勒菩萨像 印度古石雕


兜率,意为知足喜悦。兜率天分为内院与外院,外院是有福报的天人享乐的天界,内院是弥勒菩萨成佛前修行说法的地方。


兜率内院说法的弥勒菩萨雍容尊贵、相好庄严。信众系念弥勒形象,称弥勒名号,受八关斋戒,修诸清净善业,发弘誓愿,命终之后即得往生兜率陀天。


阿尔奇弥勒菩萨像

约1200年 泥塑彩绘 高4.64公尺

印度拉达克


佛塔三尊像

佛高3.3公尺,左右为弥勒菩萨和观音菩萨立像


佛说法图

3-4世纪 片岩 高59厘米 宽49厘米

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馆藏


据佛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牟尼佛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入灭,直到释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从兜率天宫下生人间,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


因此,作为释尊授记的继任者,弥勒菩萨现未成佛的婆罗门形象,结发髻,手持水瓶。而剎帝利出身的释迦菩萨和观音菩萨则头戴天冠,手中无持物的是释迦菩萨,手持莲花的多被认为是观音菩萨。公元3世纪之后观音菩萨的头饰中央出现化佛,由此可以与释迦牟尼的造像相区分,但是在之前的造像中,二者除了持物并无明显区别。


佛说法图

3-4世纪 片岩 高54厘米 宽59厘米

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馆藏


佛陀左边束发、带头光、手提水瓶的为弥勒菩萨像;佛陀右侧头戴扇形冠、左手持莲花的为观音菩萨像。


一佛二菩萨像

2-3世纪 犍陀罗

大英博物馆藏


左观音菩萨像 高108厘米

右弥勒菩萨像 高114厘米


弥勒菩萨像(左) 观音菩萨像(右)

纳西克石窟第23窟 约6-7世纪 石制 高约1.5公尺

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奥兰加巴德


七佛一菩萨(最右为弥勒菩萨)

5世纪下半叶 印度阿姜塔17窟门口壁画


释迦牟尼佛预言,当“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弥勒将会再次降生人间。弥勒菩萨地位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他是释尊授记的未来佛。因为目前还没有示现成佛,所以称为“菩萨”。这就是“七佛一菩萨”的依据。


2-3世纪 犍陀罗 弥勒菩萨像


本像系公元2世纪犍陀罗地区鼎盛期的雕塑作品。弥勒菩萨结跏跌坐于藤椅之上。弥勒菩萨系婆罗门出身,头发垂至肩头。身上的首饰华丽无比,其头饰珠串,耳佩耳环,胸饰项圈、项链、璎珞,臂饰臂钏和手镯。双手持说法印,双足结跏趺坐于带有皮垫的藤椅之上,藤椅之前刻有两对礼敬菩萨的供养者。


2-3世纪 犍陀罗 弥勒菩萨像


本像应为佛三尊像浮雕的左侧部分,菩萨左手常持有婆罗门所带有的水瓶,其垂到肩膀的头发也是婆罗门的象征,应该是婆罗门出身的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交脚坐在莲花台上。莲池中水波荡漾,左下池水中有一戴项圈的贵族青年于莲花之中望向弥勒,疑似莲花化生。弥勒身旁的柱头上有两个牛头,这是来自伊朗的波利斯柱式,除了古希腊和罗马,犍陀罗造像也受到邻国安息的很大影响。本件的红色颜料上尚存有少许金箔。金箔是犍陀罗地区广泛使用的材料。当时在金箔之下再刷上红色颜料是为了显示出金箔的金光灿烂之感。


犍陀罗 弥勒菩萨像

南京大报恩寺博物馆藏


本像为高浮雕。佛陀身着袒右袈裟,内着僧祇支。双手残缺但仍能看出持说法印,结跏跌坐于中央莲花座上,座两侧各有一体态丰腴的供养人手扶莲花。


佛膝左右分别为束发手提宝瓶的弥勒菩萨和头戴天冠手持莲花的观音菩萨。佛臂左右分别为戴冠的帝释天与束发的梵天,双手合十,祈愿佛陀说法。帝释天是剎帝利形象,为印度教的王者、征服之神,梵天是婆罗门形象,为印度教的圣者、创造之神,后都成为佛教护法。一对腰饰连珠纹的天使脚踏着帝释天与梵天的头光将花环戴于佛首之上。天使两侧各有一柯林斯柱子支撑的塔形佛龛,龛中各有一禅定坐佛,目光望向主尊。


三尊像中我们能看到犍陀罗时期对佛和菩萨不同的艺术表现,佛陀面庞圆润略带微笑,肩宽臂展,衣纹也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