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甘肃出土龙泉窑青釉色瓷匜 | 中国青瓷的一抹绝色

摘要: ▲龙泉窑青釉色瓷匜龙泉窑瓷匜(yí),高6.3厘米,口径14.2厘米,底径8.4厘米。直口,浅腹,矮圈足,白胎。器身扁圆,在下腹部有一槽形长方流。通体施青釉,造型优美,是元代龙泉窑的珍品,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古瓷尚青,含蓄、典雅的青瓷传承着中国传统美学,龙泉青瓷可谓是中国瓷器史上一颗“瓷国明珠”。16世纪晚期,龙泉青瓷传到欧洲,曾刮起一阵“中 ...

▲龙泉窑青釉色瓷匜
龙泉窑瓷匜(yí),高6.3厘米,口径14.2厘米,底径8.4厘米。直口,浅腹,矮圈足,白胎。器身扁圆,在下腹部有一槽形长方流。通体施青釉,造型优美,是元代龙泉窑的珍品,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古瓷尚青,含蓄、典雅的青瓷传承着中国传统美学,龙泉青瓷可谓是中国瓷器史上一颗“瓷国明珠”。

16世纪晚期,龙泉青瓷传到欧洲,曾刮起一阵“中国风”。欧洲萨克森国王奥古斯特二世,建宫殿专门珍藏中国青瓷。相传萨克森国王曾以600名强壮士兵换取普鲁士帝国的中国瓷。真所谓“青瓷一片值万金”!

出土于古代陇上名门望族——甘肃漳县汪世显家族墓的龙泉窑青釉色瓷匜,以其独特的器型,向世人展示了中国青瓷的一抹绝色,讲述了一段中国瓷器被世界认同、追捧的传奇。














甘肃漳县城南2.5公里漳河南岸的徐家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背依南北走向的汪古山脉,北望漳河,东邻小井沟河,风景幽静秀丽。
1972年的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从天而降,雨水顺着山坡倾泻而下,汇入山脚下汤汤漳河之中。洪水过后,山坡的低洼处被雨水冲开了一道道沟渠。此后,当地村民在修整田埂时发现数个因洪水冲刷而塌陷的凹坑,从凹坑处往里张望,发现其中隐约露出雕梁画栋、精美绝伦的砖雕墓室,泥土中还夹杂着斑斑绿锈。当地政府得知情况后,立即上报了省有关部门,考古人员获悉后立即赶赴现场。
经初步调查、勘探、清理后得出结论:此处是元代“陇右王”汪世显的家族墓地,原有墓冢270多座,从元定宗后海迷失乙酉年(1249年),至明万历丙辰年(1616年),历经14代,370多年,是当时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元墓群。
从出土的文物可见,汪氏家族不仅地位显赫,族人极好收集经书古玩,曾建“万卷楼”,收藏图书、琴、剑、砚、珍玩,皆稀世珍宝。
28号墓出土的这只元代龙泉窑青釉瓷匜,高6.3厘米,口径14.2厘米,通体施以青釉,釉色淡青中略带灰色,釉面莹润,给人以古朴大气的感觉。透物见史,这只靑瓷匜向世人展示了这一陇右豪族的华贵之气。













从这件龙泉窑瓷匜半封闭的流嘴的造型看,形似今天的水瓢、舀水器。“匜”究竟是何用途?

其实,“匜”是一种古老的器型,最早见于先秦礼器青铜器,也是中国古代贵族举行礼仪活动时用来浇水洗手的用具。《左传》中有“奉匜沃盥”的记载,“奉匜沃盥”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典礼之前的一种礼仪,意思是用匜舀水给人浇水洗手,以示尊重。

孔子曾大力宣扬“周礼”,这便是周礼之一。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周朝,大到国家战争,小到吃饭洗手都有一套完整严格的礼仪制度,“奉匜沃盥”主要用于隆重的祭祀活动和宴请贵宾。

故宫有件馆藏西周青铜器“叔上匜”,叔上匜上刻有铭文,记载西周的诸侯国郑国有一个叫叔上的官员,铸造此物作女儿叔妘的陪嫁,祈望她万寿无疆,子孙后代永宝用之。

  ▲叔上匜

随着后世其他制造业的兴起,青铜技术的没落,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青铜匜逐渐销声匿迹。此后的“匜”逐渐去除了礼器的色彩,更加满足实用的需要。汉代以后出现匜金银器、匜漆器、匜玉器。元代开始瓷匜大量出现,一般直口、浅弧腹、平底,方槽形短流,多数流下有小系。作为一类特殊器形,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陕西蒲城曾出土过的一幅元代壁画中就出现了匜。壁画中的桌案上放置着许多器具,有一插着牡丹花的花瓶,一个玉壶春瓶,一副盘盏,还有一件匜。

▲陕西蒲城县元代墓葬壁画


有学者认为从壁画可见,匜在元代,已从礼器中的水器演变成了日常生活所用的酒器或祭器。
从明代《格古要论》中可知,“匜”作为酒器的时候,是用来斟酒的。这功能是不是像极了现代人使用的分酒器?
“好酒若有美器配,常人也能品千杯”!酒器作为酒文化的承载者,也让我们窥见了元代达官显贵宴请会客无酒不欢的场面。《神雕侠侣》中有一段关于忽必烈与杨过饮马奶酒的描写,不知那桌案上是否也有一只这样的瓷匜?














龙泉青瓷究竟有多美?
有人给出过这样的评价,“雨过天晴云破处,梅子流酸泛青时”。
这件龙泉窑青釉色瓷匜通体素净,无刻花、划花、贴花、浮雕等装饰工艺,只以釉为美。观之如润泽如脂,类玉的质感妙若天成。经过千年的时代的审美锤炼后,它依旧焕发出独特的光芒,可谓中国青瓷里的一抹绝色也。
龙泉窑青瓷始烧于南朝,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因其窑址地处浙江省龙泉县境内而得名,是我国陶瓷史上烧制时间最长、窑址分布最广、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名窑。南宋是龙泉窑烧造的鼎盛时期,制瓷技艺可谓登峰造极,最引以为傲的是就是它青雅如玉的釉色,如冰似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等。即便是在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交相辉映的时代,龙泉窑的国际知名度依旧一路领先,拥有大量外国粉丝团。元代至明中期,龙泉青瓷烧制规模达到空前繁荣,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远销亚、非、欧诸国和地区。
就这样,载着龙泉青瓷的一艘艘商船一路航行,从中国东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湾、阿拉伯海、红海和东非沿海……收获一众近乎疯狂的粉丝,谱写着传奇。
16世纪晚期,当龙泉青瓷第一次运到欧洲时,欧洲人被眼前这典雅、青淳的色彩所震撼,一时间无法用词汇来形容这种色彩。无奈之下,人们将龙泉青瓷的色泽风韵与当时法国上流社会名剧《牧羊女亚司泰来》中的男主角塞拉同的服饰色彩相媲美,从此,龙泉青瓷便有了一个洋名字——“Celadon”,译音“塞拉同”,并一直沿用至今。
这样的传奇故事,数不胜数,哪怕是今日,当你走进世界很多著名的历史博物馆,依然能寻到龙泉青瓷的身影、听闻到关于它的种种传奇……
或许,汪氏这样的名门贵族也曾是龙泉青瓷的粉丝。
如今,这件釉色大气、线条流畅、器型令人一见难忘的龙泉窑瓷匜,正在以其名门气质,“俘获着”更多当代年轻的粉丝。

来源丨奔流新闻(文/荆雯)(已获授权转载)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