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宋喜 | 甘肃地区出土墓葬壁画之十六国时期

摘要: 河西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墓室壁画在题材上完全继承了汉代墓室壁画的传统题材,如宴饮、出行、耕种、西王母、东王公、天象、收获、祥瑞等。但在内容上也反映出地方特点,如大量牧畜图像与耕种图像并列于墓室内,在份量上并无轻重,反映了河西农耕与畜牧并重的经济格局。壁画中频出坞的图像,几乎每座墓中均有其形象,坞应为此时期河西非常多见的居所形式。嘉峪 ...


河西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墓室壁画在题材上完全继承了汉代墓室壁画的传统题材,如宴饮、出行、耕种、西王母、东王公、天象、收获、祥瑞等。但在内容上也反映出地方特点,如大量牧畜图像与耕种图像并列于墓室内,在份量上并无轻重,反映了河西农耕与畜牧并重的经济格局。壁画中频出坞的图像,几乎每座墓中均有其形象,坞应为此时期河西非常多见的居所形式。嘉峪关M3中屯营图与牛耕图绘制在一起,其中兵卒既有回营者也有耕种者,反映了河西地区在魏晋之际“分带甲之士,随宜开垦”(《晋书·食货志》),“戍逻减半,分以垦田”(《晋书·羊祜传》)的军事屯田制度,表现了耕以养战,战以卫耕的军屯状况。在壁画中又有高鼻深目者,还有住在穹庐内用三足鼎煮饭者,还有披发者,等等,这些图像的存在,不仅表现出河西地区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而且还表明了河西墓室壁画的内容具有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写实性特点。



Part.01 乐舞图

十六国(304年~439年)

高约100cm、宽约100cm


1977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丁家闸5号墓出土。原址保存。

墓向92°,位于墓葬前室西壁中层的南端。壁画是在墓壁先抹一层草拌泥层后,再涂一层细黄土泥皮,再于其上绘画。四乐伎正在表演,前面男乐伎头着小冠,在弹卧箜篌,第二个女伎手持阮,其后女伎在吹长笛,最后的女伎在拍细腰鼓。下方有女伎在表演百戏。

乐舞图

Part.02
女墓主出行图

十六国(304年~439年)

高约85cm、宽约110cm

1977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丁家闸5号墓出土,原址保存。

墓向92°,位于墓葬前室西壁下层的北端。壁画是在墓壁先抹一层草拌泥层后,再涂一层细黄土泥皮,再于其上绘画。画面是由女婢和牛车组成的女墓主出行图。共绘了四辆车,每车均有驭夫和女婢,在最前端有一位女性导从,中间还有一位女婢身形较为高大,应为身份较高的女蝉。此图体现了女墓主的身份和地位。

女墓主出行图

Part.03
西王母图

十六国(304年~439年)

高约150cm、宽约300cm


1977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丁家闸5号墓出土,原址保存。

墓向92°,位于墓葬前室西壁的上层。壁画是在墓壁先抹一层草拌泥层后,再涂一层细黄土泥皮,再于其上绘画。西王母头梳髻,肩有双翼,正面拱手端坐于云柱座上。身旁有侍女手持曲柄华盖侍立。头顶上有月,再上为倒悬的龙首。云柱座两侧为三足乌和九尾狐,下部为连绵的昆仑山,山顶有飞翔着的三青鸟。周围绘大朵的云气。

西王母图

Part.04
东王公图

十六国(304年~439年)

高约150cm、宽约300cm


1977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丁家闸5号墓出土,原址保存。

墓向92°,位于墓葬前室东壁的上层。壁画是在墓壁先抹一层草拌泥层后,再涂一层细黄土泥皮,再于其上绘画。东王公头戴三尖状冠。肩部有双翼,拱手正面端坐于云柱座上,下面为连绵的昆仑山。头顶有日,日中有三足乌,再上有倒悬的龙首。周围是大朵的云气。

东王公图

Part.05
飞马图

十六国(304年~439年)

高约150cm、宽约300cm


1977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丁家闸5号墓出土,原址保存。

墓向92°,位于墓葬前室南壁的上层。壁画是在墓壁先抹一层草拌泥层后,再涂一层细黄土泥皮,再于其上绘画。一匹白马,鬃、蹄、尾及头部、眼鼻均为红色,正奋力向前飞奔。画面顶部绘倒悬的龙首,下面为连绵的昆仑山,周围绘云气。

飞马图

Part.06
扬场图

十六国(304年~439年)

高约85cm、宽约100cm


1977年,甘肃省酒泉市果园乡丁家闸5号墓出土,原址保存。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