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1934年西北旅行记:隆德县生存艰难、六盘山土匪猖獗

摘要:   编者按  1935年10月,毛泽东领导红军在六盘山的青石嘴,击败敌军拦截,并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写下“何时缚住苍龙?”的豪迈诗句。前一年,有位笔名为“藻”的南方人,路过隆德县及六盘山,听闻一个店掌柜倾诉苦难的人生经历,还侥幸从土匪的虎口中脱险。西北几年的生活经历,让他对城里人过度的物欲生活产生了反思!  读完本文,相信您定有很 ...

  编者按

  1935年10月,毛泽东领导红军在六盘山的青石嘴,击败敌军拦截,并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写下“何时缚住苍龙?”的豪迈诗句。前一年,有位笔名为“藻”的南方人,路过隆德县及六盘山,听闻一个店掌柜倾诉苦难的人生经历,还侥幸从土匪的虎口中脱险。西北几年的生活经历,让他对城里人过度的物欲生活产生了反思!

  读完本文,相信您定有很多感受,不妨说来听听。

  序言

  光阴像流水一般地逝去,转眼之间在西北又是一年了。在这一年中,虽然是异地漂泊,毫无成绩,但是到了数千里外的边域,总算看见了没有看见过的情景,经历了没有尝着的滋味。同时对于这奇妙的人生,也得到了更深一层的体验!

  隆德一瞥——店掌柜的苦难经历

  7月3日晨4时许,自静宁搭车东行,爬山越岭,颠簸殊甚,九十里至隆德县城。时为上午9时许,该县在六盘山下,过此二十里即为著名之六盘山,客车到此即暂停打尖,饱食以后,准备爬山。

  两个穷人,1933

  城内荒凉舒甚,市容不整,人民皆衣衫褴褛,情形可怜。我们走了半条街,才找到了一家馆子,要了一碗面条子,粉块粗大,调味极劣,勉强吞食,仅及其半。食毕,因开车时间尚早,即与店长柜闲谈,谈到隆德的情形,便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他说:

  “老乡,不要说哪!现在已经好得多了。目前经过这里,还可以买一碗面条子吃,从前,吓!哪里有吃的呢?这城在六盘山下,土匪三天两头到,人们都闹得鸡飞狗上屋,大家都逃命了。铺子也关了门,冷清清的白昼也见鬼。这年头命运总算慢慢的转了,土匪已经减少,大路上的旅客也日渐增多,老百姓渐渐的聚起来,才有了这十数家的商铺,过往的客官们,才可以买一碗面条子吃。

  想到前几年的生活,真是在地狱里!老汉(掌柜的自称)在这里做活,已经40余年了,地震、冰灾、匪祸、荒年,什么都经过哪!吓,那真是地狱!五个儿子死了四个,剩的一个是瞎了眼睛,那是某次土匪来时,拷票熏瞎了的。媳妇子都给人家引去了,孙女儿也因为没有人抚养,大半饿死了,在那时真做不了人呀!现在……现在已经好多了,还可以安心做活,只是捐税重,担不起……”

  谈到这里,汽车已经呜呜地叫起来,于是我们爬上汽车,向可怕的六盘山而进。

  六盘山遇匪——土匪拦劫幸脱虎口

  六盘山山路

  六盘山古称终盘道,山路险绝。陡壁峻坡,高耸云霄,重重叠叠,奇险异常。山道六十里,既无村落,复少行人,故山中土匪极多,旧有“土匪窝”之称。汽车至此,搭客皆下车徒步,爬登岭顶。汽车则缓缓盘旋而上,须二少时。

  据云六盘山最陡处,高出海平面凡9000余尺,故山上气候,殊觉寒冷云。我们上山时正在中午,并不觉得气温骤低,所以穿了两件夹衣已经够了。

  余因新病,恐爬登无力,故鼓勇先行,同行者有沈李二君,谈谈笑笑颇不寂寞,山路虽陡峭,但好奇心起,缓缓攀登倒也不觉其苦。惟口渴异常,无以解渴。适袋中有福明片一匣,用治喉痛者,取而含之,顿觉清凉异常,吐液自生,脚力亦为之大增。

  山岭上的西兰公路,1936

  几经盘绕,卒达山顶。自坡下至山顶凡三十里,但因上坡,故用力之多倍于平坦大道也。沈君语余:“自坡下至岭上,道路曲折,凡三十六转,皆沿山盘旋,危险万状,天雨路滑,往往失事。闻经委会修筑西兰公路,拟在该处另辟新道,轰炸出一条直路,以减轻旅客之痛苦云。”此段工程如能告成,造福旅客,实属无限量也。

  我们爬登岭上,正在闲谈候车时,忽然有骑骡者仓皇奔来,谓前面三叉口有土匪拦路行劫,伊之行李完全被劫去。我们得知消息,不觉为之心惊,同行者皆迟疑不前,深恐被劫。同行刘君服务军队,富于胆略,直上峰顶望之,谓土匪不过三四人,不足畏惧,我人可暂守于此,设法退敌。盖山皆童山,毫无遮蔽,十数里外了如指掌也。

  六盘山中的骡夫,1935

  当时余即以名片交骑骡者,命驰至坡下报告军队,迅速派马队来剿匪,以解此厄,而我人暂守该处,以待汽车。盖土匪人数不多,谅亦不敢前来打劫行客也。坐候良久,汽车马队杳无音讯。据某客称:汽车已在中途损坏,正在修理,到此土匪处而汽车偏“行不得也哥哥”,真是晦气!

  惟中心坦然,并不忧虑,初不若想象中之恐怖也。刘君等久候不耐,与同行数人重登峰顶,眺望土匪并高声呼啸,匪等见此间人多势众,忽穿越岭而逃去。仰头遥望,见土匪三人已攀登另一高峰,一持快枪,一持长枪,一持马刀,其行如飞,三人咸有武器,竟为我人之空城计吓退,殊堪失笑。

  休息的人和汽车,1934

  候一小时许,汽车及马队皆到,当即告以匪迹,马队即越岭追赶。我们晓得那时已经安全,便奔至岭顶,爬上汽车飞驰下坡。据司机者云,下坡车道亦有三十六转,开车须十分小心云。此次遇匪竟毫无损失,实属天幸。

  六盘山上下六十余里,山路险峻荒山重重,并无人烟,向来有“土匪窝”之称。近年来为匪氛略靖,但该处遇险者,尚数见不鲜。窃以为旅客安全计,应在岭上筑土堡,驻军若干,按时巡逻,使盗贼无所遁迹,则西兰路上始觉太平。否则该处山道崎岖,复土匪为害,则行旅将裹足不前,而开发西北将多一大障碍矣。深望经委会整理公路时,注意及此也。

  西北一年——生活的观感

  冷眼歌舞社全体社员,1934

  在都市里,在电炬炫耀,丝竹盈耳,灯红酒绿,五光十色的都市里,谁能忆想到溟渺的原野,连绵的山区,数百里不见人烟的荒漠,数千里插天的峰峦?在舞场中腿的飞舞、色的陶醉中,谁能体会到凄清的冷月,照着苍茫的山头,皑皑的白雪,铺着万里的平沙,这些情景,都是悲凉凄切的,然而也是伟大宏丽的。

  身临其境者,不但因为这特异的对比,而发生无穷的感想,同时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意义,也得到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人生是什么?世界是什么?在这种迥然不同的环境中,我们才能够体验出来!

  再说到生活方面吧。在都市里,在穷奢极欲的都市里,一席千金,一掷万金,人们都忙忙碌碌地赶着生活,因为物质文明的刺戟(激),生活的程度的急增,一般人都得陇望蜀,追求着更好的享用,可是享用是无限度的,于是遑遑汲汲,永远得不着满足,同时也永远感到苦痛。

  西北的农民,1933

  可是,在那边(指西北农村)呢,有终年不知棉被为何物的人们,有吃着黑馍,喝着泥水,住窑洞,睡土炕,而生活非常满足的老百姓。在他们的生活里,从未梦想到鲜衣美食,更谈不到物质的享受,他们只求安居乐业,便是天堂福地。

  他们的人生观同都市里的人生观,又是何等的不同呀!进一层说来,虽然在这样生活的重担下,压迫的煎熬中,我却看见许多八九十岁的老人,手轻脚健地工作着。

  他们似乎不晓得衰老,更不知道什么是生活的痛苦。只是挣扎着,工作着,乐观地,忍耐地走着人生的旅程。他们的生活,在都市中人看来,是非人的,地狱的生活。因为他们不晓得卫生,更无所谓娱乐,但是贫穷不足以困之,灾殃不足以杀之,他们较之都市中人,更长寿健康,更乐观无忧。

  民国上流社会的舞会

  这不是奇事么?其实,是不足奇的,因为都市中人,物欲太过,希求太多,骄奢淫逸,身心俱损,何不若山乡村氓,浑朴天真,生活虽苦,而精神上却是纯真健全的。老子曰:“五色会人目盲,五味会人口苦。”嗜好愈多,则苦痛愈增,诱惑愈烈,则沉溺愈深。

  这是很不错的,不过我并不是开倒车,主张复古归真,摒弃一切的物质文明,而返于原始的生活。我的意思是,我们应当充分地利用物质文明,而不当为物欲所支配,物质文明是好的,但不当因为追求物质,而忘却了人生的真义。

  可是现在社会里,能够照此做去者几许?现在大多数的人们,不但为物欲所支配,同时更因为追求物质的原故,而造成许多的罪恶,世乱纷纷,莫不为此,社会制度的沉沦破产,亦莫不为此呀。总之,在我,深深地觉得,只有简单朴素的生活,才是真正合理的生活,都市的繁华,物质的奢侈,在享受时,固然是刹那的快乐,但是享乐过度,它的反应,便是无限的苦痛呀。

  藻《兴华》1934 年

  本文由“瀚海淘沙”独家整理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