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张其昀|史书中的先秦史都可靠吗?考古发现给出了新的回答

摘要:   常听人说,“历史都是骗人的。”其原因是:人写的东西怎么会完全客观的记述事实?这种强烈的怀疑精神,看似非常有理。  按理说来,当然没有完全客观的历史,所谓真实的历史也只能无限接近历史本身而已。正如,某件事情,不同的媒体报道其内容可能大相径庭!那么,如何了解以前的历史?  欲知历史,则在考证与考古。史前和史料缺乏时代的历史,有赖 ...

  常听人说,“历史都是骗人的。”其原因是:人写的东西怎么会完全客观的记述事实?这种强烈的怀疑精神,看似非常有理。

  按理说来,当然没有完全客观的历史,所谓真实的历史也只能无限接近历史本身而已。正如,某件事情,不同的媒体报道其内容可能大相径庭!那么,如何了解以前的历史?

  欲知历史,则在考证与考古。史前和史料缺乏时代的历史,有赖于考古。结合相关史料,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出土文物,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本身。

  今天介绍张其昀先生发表于1936 年《地理教育》的一篇文章,该文借助当时最新的考古发现,对中国先秦史作了一番新的解读,弥补了传统文献的不足与缺陷。

  张其昀(1900—1985)

  张其昀,字晓峰,浙江省鄞县人,著名史学家、地学家及教育家。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毕业(中央大学前身)。曾任国立浙江大学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45年在哈佛大学讲学一年。1949年随国民政府到台湾,曾任国民党教育部部长、国防研究院主任等职。1962创办私立中国文化学院担任董事长。著有《本国地理》、《中国人地关系概论》、《中华五千年史》等。

  本文原名《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正文如下:

  先秦考古

  时代愈新,知道太古的事情愈多,近来赖考古学的进步,“洪荒草昧”时代的中国地理渐渐有了线索可指,并且可以经书上的传说互相发明,这实在是学术上的快事。据现在所知道最古的中国人曾经住在北平西南约50余公里的周口店。

  民国十八年(1929)地质调查所在该地发现头盖骨及大批粗制的石器,用火遗迹也非常显著,可见当时已有文化,这代表中国最古的文化。考古学家称之为中国猿人或北京猿人,当他们生活之时,北方黄土层还未造成,年代之远可以想见。据地质学家所推定,当在20万年以前,当时华北气候似比现在温暖多雨。

  中国远古文化可分为三大段,一为始石器时代(Eolithic age),北京猿人即相当于此期,其二为旧石器时代(Paleolithic age),其三为新石器时代(Neolithic age),后两者均属于黄土期。

  鄂尔多斯大鹿角

  民国十二年(1923)绥远省鄂尔多斯地方发现旧石器时代(即萨拉乌苏遗址)之器物,如尖锐器物,为穿孔之用;刮磨器,为刮磨石器之用;及扁杏状武器,为防御及猎兽之用。与此等石器相伴之生物群,如犀、象、骆驼、野牛、鸵鸟等大抵为洪积统(洪积层是由山洪急流搬运的碎屑物质组成的)之亡种。以此证明当黄土生成之时,河套以南长城附近曾有人类繁殖其间,其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惟此时时期之人骨尚未有所得。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遗迹,以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掘所得者为最丰富,故称之为仰韶时代。此外如辽宁、甘肃、青海等亦有相类之发现。河套旧石器时代与仰韶时代之初人遗迹,两相对照,不但其器物大相悬殊,即二时代之环境亦绝不相类。论器物:一则单纯简陋,一则丰富繁复。论环境,旧石器时代之人类似于鄂尔多斯猎取现代绝迹之巨大动物,而仰韶时代之人类,其环境森林密布外,与吾人今日者无大差异。

  仰韶彩陶

  仰韶期石器、陶器极多,而毫无金属器物可见,其时代当在铜器未发明或未普及以前。而陶器形态多与商周铜器形状相似,则其时代又未必过于遂古,当属于新石器时代之末期,考古学家暂定为纪元前三千年。仰韶文化大抵仰给于农业,其陶器之绳纹表示当日已有麻之栽培,村落遗址有豕骨之多,则表示当日畜豕之繁,此种情形均为农业社会之明证。

  又仰韶陶器中已有谷米遗迹,此为中国考古学中所知种稻之最古遗迹。仰韶期之人民已有犁锄之使用,大都为木所制,此项轻便之器具,颇宜于黄土之耕种。

  翁文灏先生谓仰韶时代或已当唐尧时代,其单色与彩色陶器精美绝伦,尧号陶唐,或即为陶器盛行之证。要之,黄河流域为中国人种发祥之地,仰韶文化为中国文化之基础,仰韶陶器为商周铜器之雏形,这些都是确定的事实。

  安阳殷墟遗迹分布平面图,中间为洹河

  殷墟古址的发现,使中国古代地理亦大放光明。河南安阳县洹河两岸之黄土丘陵多有文化之遗存,殷墟乃其中高岗之一,《史记·项羽本纪》所谓“洹水南殷墟上”是也,其时期上起盘庚之迁(前1400年),下至帝辛(前1122年)。

  殷墟遗址分两大类,即地上之基础与地下之穴窖,可见殷之末世,实为穴居学转变为宫室之过渡时期,其搜得之遗物以陶器为最多,次为动物骨,骨料多用于制器,兼有武器用器与装饰品。

  玉象,1979年妇好墓出土

  又曾发现象之遗骸,殷人服象,由此可得实物之证明。骨用于兼祭祀与占卜。骨卜实为龟卜之所出。石器之多亦不亚于骨器,可见殷商晚期尚未脱离用石器之习惯。贝类有两种,咸水贝为当时之通用货币,淡水贝多做装饰品之用。

  殷墟青铜箭镞图

  民国十八年(1929)中央研究院发掘时,又有铜镞出土,商末已进入青铜时期,由此始得切实证明。殷人制造铜器有范畴而成,其原料为铜与锡制合金(即青铜)而非纯铜。铜器中箭镞占大多数,尚有矛、刀、钉、锥等物。

  卜骨,1973年小屯南地甲骨坑出土

  殷墟所获诸遗物中,其最有价值者莫如甲骨文字。殷人占卜用牛骨较用龟甲为多,目前出土之甲骨已有10万片,统计有2000字上下,在公元前14至公元前12世纪之时,中国的象形文字已经完备,殷商文字所表述之农产物,不但有麦且有稻米;遗存中兽骨,不但有旱牛且有水牛;不但有丝桑等字,且有蚕字,蚕桑业在殷商已成专业,此完全为中国所发明

  据李济先生的意见,殷商文化中稻米当为南方成分,其铜锡原料大约亦来自南方。李先生因此推论:殷商以前黄河流域与他处交通,谓殷民族能探采南国铜锡与东海之蚌贝,称雄于大河南北。而从事于征伐、文学、礼乐等事,全东亚莫敢与之抗衡,实在非偶然而致的。

  已故王国维先生又就卜辞所载地名考据,谓今河北省涞水、易县之间,为商邦畿之地,而其制度、文物全与商同。关于周初,箕子之立国朝鲜,成王册封肃慎,可见商之国势已远达今之东北。

  殷墟与仰韶不同之点,即殷墟文化已入历史时代,故地下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旧史料,得以互相补证,此即所谓二重证据法。

  太史公《史记》所述商代世系,以甲骨文证之,大致不误;帝王师傅如伊尹传说之论,皆明见于卜辞中,可见太史公所据之商代史料全是实录,而由殷商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这是当然的事实。

  王国维先生尝谓地下的材料有两种,一为甲骨文,一为金文(即钟鼎文)。春秋之世,齐秦两大国之金文,无不信禹为古之帝王,且先汤而有天下。民国十五年(1926)李济先生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发掘所得器物均与仰韶遗物相近,彩色陶器尤绝相类。夏县由地名沿革而论,正为有夏之墟,西阴村史前的遗存,不妨假定为夏后氏的遗物。

  夏国相当于部落盟主国,实际控制仅中间灰色区域

  夏代都邑自禹至桀前后8迁,殷人都邑自契至帝辛亡国,可考凡11,周自后稷至平王东居洛邑,其迁地可指者有10处。夏之区域以山西汾水下流与豫西洛水流域为中心,踪迹所至,不越黄河两岸,显然为中原固有的民族。

  夏商周三代图

  殷人盖起于东北,其游牧所及,北抵易水、南达商丘、东迄邹鲁、西至太行,周人显然为西北民族,其都邑之洛阳外,皆在今陕西渭河流域。当殷人已用铜器,周人似尚在石器时代,传世铜器不下数千,但求王季、文王时周人之制作,绝未见。以殷墟文物与经传传闻相对证,又以经传传闻考周初历史,周在三代向为文化落伍之民族,殆无疑义

  黄河流域之地形,东部为大平原,西部较复杂,有丘陵、盆地及高原。殷人居东部,夏以河东为本,周以岐渭为本,皆在西部。因地形差别而形成东西两系统,其经济生活有异,因对峙而争斗,因争斗而混合,因混合而文化发展。于是政治之演进,亦渐由部落之组织而形成帝国之规模。

  伊尹

  以文化论,东部平原发达较早,除殷墟外,山东曲阜一带,在远古为一极重要之中心。此地土著伊尹,用其文化所赋之智谋以事汤,遂灭夏;孔子亦此地土著,凭借时势而成为中国文化之中心人物。

  历史学家常以矿产之利用划分时代,继石器时代而起者,前有铜器时代,后用铁器时代。其变革之或迟或速,往往视人文程度而异,若论其先后次序,则全世界殆无不同。

  越王勾践剑

  我国始用铁器时代在春秋战国之际(即公元前5世纪),吴楚诸国冶炼渐精,始制铁兵,惟战国末年列强所用兵器仍以铜为多。据翁文灏先生的意见,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南北均已用铁,北方以量胜,南方以质胜,南方以铁制兵器,北方则仅用于制作农具。

  南北铁矿不同,固由于自然生成,但南方用木炭炼铁,北方用煤,因原料、燃料不同,故南方之铁较佳。南京有冶城,莫干山有剑池,都是战国时代之史迹。

  古称“亡秦者楚”,其后项羽果然以江东八千子弟而入咸阳,这种史地关系当不是偶然的。秦汉之世,始立铁官,铁之为用已明,至东汉而武器用铁乃愈盛,下逮在唐宋之世,耕战及日用诸器具,殆全取之于铁。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