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带你看懂上海百年天后宫究竟有多美

摘要: 天后宫,上海苏州河畔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此前已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太久。很多年轻一辈和新上海人甚至可能不知道,建于1884年的天后宫是典型的江南古建筑,同时也是上海历史上规模最大、形制最全、规格最高的妈祖庙,是上海民间风俗、社会、文化、生活的见证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地标。2022年秋天,这座历经百年风霜的古迹在苏河湾绿地重新亮相,也 ...

天后宫,上海苏州河畔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此前已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太久。很多年轻一辈和新上海人甚至可能不知道,建于1884年的天后宫是典型的江南古建筑,同时也是上海历史上规模最大、形制最全、规格最高的妈祖庙,是上海民间风俗、社会、文化、生活的见证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地标。

2022年秋天,这座历经百年风霜的古迹在苏河湾绿地重新亮相,也即将对公众全面开放。它的“新”貌有哪些精彩看点,以及在过往的修缮与保护中又有哪些细节,澎湃新闻-私家地理特邀天后宫修复项目总建筑师、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教授,由他做专家导览,为公众解析天后宫游览的门道和迷人看点。

跟随曹永康教授的讲解与导览,一起来看看天后宫复建后的样貌。 视频制作: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洁(03:55)
天后宫往事

上海地处江南吴地,自古以来民间信仰丰富。宋元以来,随着经济中心向南迁移,江南成为全国人口密集的地区。《上海城市民间信仰历史地理研究》一文分析,明清以来,上海地区的民间信仰除了佛道两教,还有本地原始崇拜演化而来的神祇,如城隍、火神等,以及本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而新兴的行业神,如黄道婆。另外,还有一些因外来人口在沪经商、生活而带来的信仰神,比如天后信仰,早在上海开埠之前就已经由福建人带入。

上海天后宫最早可追溯至南宋,曾多次被毁坏又重建。1879年,清末外交家、曾任直隶总督的左都御史崇厚奉命出使俄国,奏请“于上海地方重建天后宫,并建出使大臣公所”,前者庇佑出海平安,后者作码头下榻接待处。

出使大臣崇厚奏请于上海地方重建天后宫及出使行辕

之后经总理衙门与两江总督的批准,便在如今的河南路桥北堍处兴建出使行辕,同时高规格重建上海天后宫。1884年,二者相继竣工。

1880年代建成之初的天后宫

初建成的天后宫占地4亩,呈中轴对称的格局,由南向北进入,内部分别有头门戏楼、看楼、钟亭、鼓亭、大殿、寝宫楼,院中置有香炉。1896年,李鸿章出使欧美诸国以及之后的五大臣出洋,也都在出发前先驻留出使行辕,并在天后宫上香祈求平安。

1900-1915 天后宫

1938年修复后的天后宫,河南北路墙面老照片

20世纪初,天后宫建筑群被多方占用,曾为租界华人聚会、学校和难民所等。据“静安文旅”资料,新中国诞生后,天后宫已无香火,戏台、看楼变为居民楼。1978年,河南北路拓宽,天后宫面阔三间的歇山单檐式楠木殿被拆卸,按原样迁至松江方塔园东北隅,两只石狮子移到豫园门前。

2006年,为配合地铁建设,残余的天后宫建筑被拆除,其中仅存的大门、戏台、西看楼被实行了落架保护,木构件则被保留下来,部门委托专家进行测绘、打包、存放、拍照记录等工作。2016年,天后宫启动修复前期工作,初步确定修复工程内容为门楼、戏台和东、西看楼。5年后,天后宫正式进入文物保护工程施工。

结构落架场景  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图

原样修复,回到“原生之貌”

曹永康教授站在如今位于三泰路的天后宫正门口,从它的选址娓娓道来。

对照《老上海百业指南》上天后宫的原址(河南北路近北苏州路),现在的天后宫也临近苏河河滨。

修复位置与右侧天后宫原址对照 示意图

曹教授解释说,修复的选址在当时进行落架时,就有过很多方案。由于地铁和道路建设,原址修复不太可能。曾考虑过建在闸北公园,但各方综合下来,达成一个共识,强烈希望它能重返苏河边,回到它的原生地块。他说:“这样一个重要的文物,肯定要向公众开放,很自然就要纳入整个地块的规划。放在苏河湾这片绿地,(天后宫)公共属性就凸显出来,大家逛绿地就能看到它。”

天后宫正门是照原样修复,尽可能还原了所有历史信息。首先它的平面呈“八”字型,围合出内向型广场,呈现古代官式建筑的特征。大门立面大面积采用砖细,用青灰色的方砖呈45度菱形铺砌,用不同的砌筑再加上砖雕,形成了庄重肃穆的感觉。

修复后的天后宫南门,平面呈“八”字型,展示古代官式建筑的特征。澎湃新闻记者朱喆 图

屋檐从上往下看,分别有小出檐、仿木结构的斗拱,再往下则饰一排砖雕面、檐下砖线脚。“(采用小出檐式),是因为这个砖雕面,不需要大的出檐来保护,雨水打在(砖雕面)上面完全没有问题。斗拱非常漂亮,檐口下的砖雕其实是有故事的,上面的树木、花草、动物,连续拼成生动的画面,就像风景画一样。”曹教授解析道。

屋檐从上往下看,分别有小出檐、仿木结构的斗拱,再往下则饰一排砖雕面、檐下砖线脚。澎湃新闻记者李思洁 图

仔细对照历史照片,修复后的天后宫的竖匾也有砖雕,门洞的发券虽少了砖雕纹饰,但用砖细形成了立面的和谐统一。

天后宫南门(左)历史图 与修缮后的南门 (右)澎湃新闻记者朱喆 图

正门另一大吸睛之处在于东西两侧的圆形高浮雕,主题为“双龙戏珠”,曹教授特别指出,“落架时我们发现东侧浮雕已经丢失,只能重新做,西侧也有一些损毁,但现在(修缮后)3/4都是原件”。

落架时的西侧浮雕(上)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图  修复后的“双龙戏珠”浮雕 (下)澎湃新闻记者李思洁 图

进了宫内,从里面看,整个空间是七开间的规模,两头与东西看楼接连,和正门外一样保有秩序井然、凝重的气氛。

楼层的高度和楼里的戏台紧密相关,为了观众看戏,从视觉和体感舒适度上,形成了现在的惬意的高度。经两侧楼梯上楼,就到了戏台的后台。两层楼的空间设计既实现了与大门的连接,也形成了通往戏台的过渡,足见古人对空间布局拿捏得恰如其分。

天后宫一楼内景 澎湃新闻记者李思洁 图

曹教授感慨:“2006年接到落架任务的时间非常紧迫,我们做了抢救性的测绘,就是一边‘拆’,一边测绘,当时拍摄照片和影像,画了图稿,所以很多信息没有完整记录下来,这也给我们后续工作提出挑战,如何尽可能地用现有信息进行重建。”

在前期媒体报道中,曹教授提及重要的砖、石、瓦构件有一千六百余件。“砖构件基本维持现状,回归原位。木构件容易受潮,检测下来就是含水率稍微偏高一点,有30%的木构件有明显的残损,可能不是在保存时间里朽坏,而是这一百年以来,本身就已经有些坏了,在残损的地方,用传统的镶补的办法,砖雕在落架之前就约有40%丢失,在落架之前就不存在了的,这些需要补配,重新进窑去烧。”

工作人员对落架构件进行登记、测绘及检测  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图

这些修缮的技艺和用心也都能在建筑内外细节上有所体现,新旧对接,融成新生。

望柱有明显的修复痕迹,也是文物保护可视化的体现 澎湃新闻记者李思洁 图

戏台藻井,传声,亦传神 

到了二楼,人们肯定会迫切地想要去看戏台,但其实站在大厅,先抬头望下屋顶,其实也很有意思。

顶部两侧坡面并不是传统的对称结构,南北举架数量不同,分别为3椽架和2椽架,少一架就是因为要连接戏台。

二楼内景,顶部南北举架数量不同,分别为3椽架和2椽架,少一架就是因为要连接戏台。 澎湃新闻记者朱喆 图

天后宫戏台螺旋形藻井是全建筑中最精美传神、建筑价值最高的部分,也是此次修缮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据资料显示,藻井由底架、斗盘枋、插拱、凤头昂、遮轩板、封栱板、上云头、井盖板等700余个木构件组成。

藻井放样 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图

曹教授指着这个鬼斧神工般的穹隆结构说:“这些流畅的线条其实是用一块一块木头榫卯搭建出来,是非常精细的木作。它不仅体现了美学,更有声学设计。演员在台上表演,声音经过这个穹隆,形成了自然扩音,让很多人能听到。”

修缮后的藻井 澎湃新闻记者李思洁 图

藻井的大部分构件都在当年落架时保存了下来,但由于它结构特殊、造型复杂,修复难度极大,为此,修复团队先后完成了调查、复核、研究、三维模拟、试拼装等前期工作。“我们做了仔细的图纸,根据老图纸,摸清了藻井各个部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实验室,工程师、工匠们将模拟件在地面上预先拼搭过,最后认为是可行的,才真正动手拼接原件”,曹教授补充说,“参与这项修复的是‘香山帮’匠人。这之中还有一层传承关系。百年前,天后宫建造就是由苏州古建筑木作的卓越代表‘香山帮’操刀,年过半百的匠人们经验丰富,技艺精湛。他们是古建筑修缮事业中一股坚实、珍贵、不可或缺的力量”。

戏台除了整体结构令人震撼,细节之处也引人入胜。比如雕花板上精巧的雕花,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些板上留有斑驳的金箔。

藻井中心雕龙图案  澎湃新闻记者李思洁 图

藻井四周祥兽木雕 澎湃新闻记者朱喆 图

曹教授解释说:“原来这些(雕花)应该都有金箔贴面。但随着时间流逝,金箔不同程度脱落,修复工程时,各方有过讨论,究竟要不要恢复。后来综合研判,我们觉得重新贴回金箔会一定程度牺牲了它的历史感,就呈现了它们原来的样貌。”

部分雕花仍有金箔贴面残迹 澎湃新闻记者李思洁 图

站在戏台中央,人们会发现四周围栏的高度不高,甚至可以说有些“危险”。这也是为了让人们可以从东西看楼看表演有关。曹教授打开了东看楼的一扇窗户,指出了一个绝佳的欣赏天后宫的角度。从东向西,从南向北,天后宫及周围环境,古今建筑形式、色彩、材质的对照,让人颇有时空穿越之感。

夜幕下,东看楼窗外景象  澎湃新闻记者李思洁 图

另外,两侧看楼深处有门连接两排伸出的阳台,古人也可以站在阳台上看戏。曹教授解释说:“其实,(围栏高低、看楼)也是观众和演员情感的连接所在,都是让人们更好地看到演员的身姿、神态,坐在看楼里还能喝茶、休憩。古人生活的风雅,也体现在此。”

东看楼 澎湃新闻记者李思洁 图

从戏台回到空旷的广场,他不禁感叹,历经六年不间断的修复,还经过疫情,天后宫终于重回苏州河,回到人们的视线。这背后凝聚了社会各方力量,在完成了“硬件”的修复后,他也期待天后宫续写它作为公共艺术、文化的历史文脉,成为新时代具有文化地标性质的、带有文旅综合应用功能的公共场所。

修缮后的天后宫即将正式对外开放 澎湃新闻记者李思洁 图

曹永康教授还透露,天后宫正在积极筹划对外正式开放,届时将有一场开幕大展,讲述上海天后宫的前世今生,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以及修复过程中的宝贵画面,都将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资料:

1. 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后宫的修复计划与开发利用︱上海电视台专访曹永康》

https://mp.weixin.qq.com/s/xxWlbVC3ry-0FlWqMieHOw

2. 静安文旅,《海派城市考古 | 天后宫:苏河湾百年近代史的传奇篇章》

https://mp.weixin.qq.com/s/DdfFFH2fawle3ZupCzMRIQ

3. 陈云霞,《上海城市民间信仰历史地理研究(1843-1948)》,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