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尕哈烽燧

尹秋玲:让孤寂的烽燧发出历史的声音

摘要: 在办公桌上高高摞起的记录本和文件袋中间,尹秋玲埋头书写,细细核对着本子上的编号和资料名称是否正确对应,“干文保工作31年,这是我宝贝……”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库车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四级主任科员尹秋玲,希望给同事们留下她最珍视的东西。尹秋玲(左一)在考古工地现场 尹秋玲提供  库车市境内有202处不可移动文物点,尹秋玲每每谈起都 ...

在办公桌上高高摞起的记录本和文件袋中间,尹秋玲埋头书写,细细核对着本子上的编号和资料名称是否正确对应,“干文保工作31年,这是我宝贝……”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库车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四级主任科员尹秋玲,希望给同事们留下她最珍视的东西。

尹秋玲(左一)在考古工地现场 尹秋玲提供

  库车市境内有202处不可移动文物点,尹秋玲每每谈起都如数家珍,这其中最珍贵的记忆发生在她第一次去克孜尔尕哈烽燧和石窟时。

  1991年,刚刚到文物部门承担文物点讲解工作的尹秋玲,跟着巡查的队伍来到这个向往之地。“当时那里没有路,洪水把途经的地方冲得七拐八弯,车在布满大小石头的戈壁滩上行走,颠得我完全没了方向。”尹秋玲说。

  大风、戈壁、雅丹、半干涸的河道……没有安防设施和看护驻所的克孜尔尕哈烽燧,就在这荒无人烟中孤寂地站着。

克孜尔尕哈烽燧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文物管理处提供

  烽燧是中国古代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部分,为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维护西域社会稳定、促进发展,从汉代开始,历代中央政权都在战略要地修筑城池、堡垒、烽燧,形成军事防御体系。

  尹秋玲说:“克孜尔尕哈烽燧见证了汉以来历代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管辖治理。虽然之前已经做了大量功课,背下了规范的介绍,但当自己亲眼看到它时,却觉得话语很苍白,不足以表达它带给我的震撼,我想找故事,找人。”

  就在那天,尹秋玲见到了在克孜尔尕哈石窟做看护员的小伙子热合曼·阿木提,19岁的他跟随父亲的脚步刚刚上岗。夜晚怪叫的风和漆黑的夜,常吓得热合曼不敢睡觉,只好靠着收音机里时断时续的音乐度过最难的日子。如今,50岁的热合曼已经是克孜尔尕哈石窟工作站的站长。

  “他说守在那里的原因很简单,石窟里的壁画是国家的宝贝,没人保护,后代就看不到了。”尹秋玲说,那一刻她觉得热合曼的身影和远处的烽燧很像,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在她的心中越来越清晰。

  这座烽燧已经在距库车市约12公里的盐水沟东岸矗立了约2000年,风蚀、雨淋、地震、洪水突袭等自然原因,在它身上留下了诸多伤痕,却没有动摇它分毫。这座建立于公元初年前后的汉代军事设施,是目前新疆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古代烽燧,是研究古代丝绸之路交通、军事通讯、建筑的重要遗存。

  “克孜尔尕哈烽燧的保护,主要是本体的加固,还有日常的监测,这里已经启用了世界文化遗产地监测系统,在烽燧周围约2-3米的地下埋着感应器,烽燧的身上也‘戴’着监测仪器,完成实时监测。”尹秋玲说,当地表因为各种原因产生震动,或者烽燧本体周围温度湿度发生了变化,可能会对本体产生影响,监测器都会记录数据,并回传到监测系统的中心平台里,为后期保护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目前这项监测系统已经在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烽燧、交河故城、北庭故城四个世界文化遗产地启用,它将为遗址提供预防性和科学性保护依据,以实现监控变化、预知风险、预报险情、提前保护。

  因为讲解、巡查、文物普查、保护施工等各种相关工作,尹秋玲平均每年要去克孜尔尕哈烽燧约200次。“一年里我大半时间都会去烽燧,尤其是2014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后,工作内容增多了,业务水平要求也更高了。”尹秋玲说,首要的就是深挖文化遗产地的历史文化内涵,找到“荒芜”背后的繁茂。

  克孜尔尕哈烽燧在2021年成为国家4A级景区,在距离烽燧约1公里的地方建设了设施完善的游客中心。

  “高13.5米,东西长6.5米、南北宽4.5米,这烽燧是个‘大高个儿’,因此它对来自地表的震动很敏感,这也是我们将游客中心设在与它相距1公里的地方的原因,大幅降低车辆尤其是大型车辆往来引起的震动,避免破坏。”尹秋玲说。

  游客中心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这里通过数字化展览、电子讲解以及人工讲解,让参观者系统了解烽燧的故事。“在讲解中,我们逐步丰富着烽燧的历史故事、科普知识。包括它的内部结构和当时的建筑工艺,它的进口在哪里,当时的军士怎么使用它,构建起烽燧的木骨架、木坯、土坯分别有什么作用,哪些自然因素破坏了烽燧的原貌等等。”尹秋玲说。

尹秋玲在考古工地现场 尹秋玲提供

  “文保工作一方面是对文化遗址本体的技术性保护,另一方面是向公众阐释它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尹秋玲说,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希望年轻一代的文博工作者能够用更新的思维,更让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展示文化遗产,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记者 银璐)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克孜尔尕哈烽燧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