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中国古代宫殿

摘要: 书名:中国古代宫殿作者:傅熹年 著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9月ISBN:978-7-112-25241-1定价:98元【内容简介】宫殿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本书作者借助考古发现、文献考证、图像对比等手段,按照时间顺序,通过对我国从夏商周、春秋战国至明清,包括渤海上京、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在内的中国古代宫殿的组群布局、规模、宫院 ...


书名:中国古代宫殿作者:傅熹年 著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9月ISBN:978-7-112-25241-1定价:98元



【内容简介】


宫殿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本书作者借助考古发现、文献考证、图像对比等手段,按照时间顺序,通过对我国从夏商周、春秋战国至明清,包括渤海上京、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在内的中国古代宫殿的组群布局、规模、宫院形制、建筑等级、建筑装饰诸方面规制的细致梳理,总结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演进机制和重要推动因素,进而深入讨论关于中国古代宫殿的形成和发展轨迹、“三朝”制度、历代宫殿规划设计方法的特点和创新等重要问题。


该书作为首本系统性研究成果,不仅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后续深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是对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的极大提升和补充。尤其是对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作者常年深耕中国古代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尺度与规制,积累深厚、研究透彻,书稿中翔实的史料、充足的论据和缜密的逻辑推理达到了一流学术品质。作为我国宫殿遗址考古与现存宫殿建筑遗存系统性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是关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研究最为系统和全面的理论研究呈现,其研究体系的覆盖深度和广度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对于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研究将会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并会将该领域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

 


【作者介绍】



傅熹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员,中国国家图书馆顾问,中国建筑历史领域著名专家,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史相关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和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社会人文因素对中国古代建筑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管理和建筑等级制度研究》等多部中国古代建筑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的著作。 




【目录展示】



向上滑动阅览


概  说             
第 一 章  夏 代 宫 殿        
第 二 章  商 代 宫 殿        
第 三 章  西 周 宫 殿  
第 四 章  春秋战国列国宫室        
第 五 章  秦 代 宫 殿          
第 六 章  两 汉 宫 殿             第 七 章  曹魏西晋宫殿        

第 八 章  东晋南朝建康宫殿       
第 九 章  北朝宫殿        
第 十 章   隋 代 宫 殿
第 十 一 章  唐 代 宫 殿          
第 十 二 章  北 宋 宫 殿            
第 十 三 章  辽 代 宫 殿        
第 十 四 章 南宋临安宫殿                    
第 十 五 章  金 代 宫 殿           
第 十 六 章  元 代 宫 殿           
第 十 七 章  明 代 宫 殿      
第 十 八 章  清 代 宫 殿           


 



【正文样章】



第九章北朝宫殿


第一节北朝宫殿概况
在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两座宫殿是东晋南朝的建康宫和北朝北魏的洛阳宫,反映了在不同政治形势下对曹魏、西晋洛阳宫传统体制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考古工作对东晋南朝建康宫只确定了大致位置,未进行勘探发掘,故目前尚只能从文献方面进行研究。但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已对北魏洛阳宫遗址的一些重要部分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取得很大收获,可据以了解并探讨一些较具体的情况。
《魏书》载,北魏孝文帝元宏于“太和十有七年(493年)……九月……庚午,幸洛阳,……十月戊寅朔,幸金墉城。诏征司空穆亮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经始洛京。”《北史》又载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一月……己丑,车驾至洛阳。十九年(495年)……九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景明……三年(502年)……十二月壬寅,以太极前殿初成飨群臣,赐布帛有差。”
《魏书》又载:“景明二年(501年)……九月丁酉,发畿内夫五万五千人筑京师三百二十三坊,四旬而罢。”可知自495年北魏正式自平城(今大同)迁都洛阳后,已在此五六年间完成了洛阳宫的修建并修复了洛阳城的街道、坊巷。此后,洛阳城市和宫殿得到巨大发展,其情况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中有载。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死,宣武帝元恪即位,改元景明(500年),以后三十年间孝明帝元诩(516年)、孝庄帝元子攸(528年)等依次继立,北魏逐渐由盛转衰,进入衰败、内乱时期。至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主持人高欢定都邺城,史称他在建邺都宫殿时把“南京宫殿,拆毁送都,连筏竟河,首尾大至”,可知北魏洛阳城及宫殿在建成三十九年后(495—534)即被东魏高欢拆毁,以其材瓦运至邺城修建邺都南城宫殿。
据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序》中记载:“至武定五年岁在丁卯(547年),余因行役,重览洛阳,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目睹了洛阳被高欢破坏后的状况。40余年后,北周曾拟重建洛阳,据《周书》载,“大象元年(579年)二月癸亥诏曰:昨驻跸金墉,备尝游览,百王制度,基址尚存。今若因修,为功易立。宜命邦事修复旧都,奢俭取文质之间,功役依子来之义,……于是发山东诸州兵,增一月功为四十五日,役起洛阳宫,常役四万人,以迄于晏驾。”……“虽未成毕,其规模壮丽,踰于汉魏远矣。”可知北周末年因政权已归杨坚控制,最终未能完成洛阳宫的复建。至581年杨坚代替北周建立隋朝后,遂放弃洛阳旧址,定都长安。后隋炀帝杨放弃汉魏洛阳,在汉魏洛阳西部“伊洛之间”创建隋之东京城及宫殿,大业二年(606年)建成,此后汉魏洛阳旧址遂沦为废墟。


第二节 北魏洛阳宫殿
综合史籍所载,北魏所建洛阳宫殿是在魏晋洛阳宫基址上吸收了东晋南朝建康宫的特点而建成的。先后主持建宫殿及太极殿者为曾考察过南朝建康宫的蒋少游与董尔、王遇。其宫城也建有内外三重宫墙,第一重宫墙正南门为阊阖门;第二重宫城正南门为止车门;第三重宫墙正南门为端门。其内分为外朝、燕朝两区。外朝中以主殿——太极殿和与之并列的东堂、西堂为中心,殿南有广庭,南对宫城南面端门、止车门和外门阊阖门,阊阖门夹门建有三重巨阙,南对铜驼街,形成全宫、全城的主轴线(因依魏晋宫城旧址而建,故不在全城几何中分线上)。在端门内为“外朝”主殿太极殿与东堂、西堂。东堂是皇帝办公之地,相当于“治朝”,西堂是皇帝休息之地。两堂附在“外朝”两侧。太极殿与东西堂之间有横墙,墙上有门,称阁门。入阁门内即进入帝后寝宫,即“燕朝”。“燕朝”在主轴线上建有前后两组宫院。前一组为式乾殿和显阳殿,后一组为宣光殿和嘉福殿;四殿前后相重,左右各建一翼殿,都形成和太极殿及东西堂相似的三殿并列布局,前有殿门,左右有廊庑,分别围成四个殿庭。在显阳殿和宣光殿之间有东西横街,又称为“永巷”,分内廷中轴线上的四所宫院为前后两组。永巷东、西端经东、西面宫墙上的三重门可通至宫外。在中轴线上的四座宫院的两侧还有次要轴线,建有若干次要宫院。北魏“燕朝”的布局虽然和魏晋时基本相同,但性质上已有改变。式乾、显阳两所宫院已不再像魏晋洛阳宫和东晋建康宫那样用为帝寝、后寝,北魏帝常在这二殿进行公务活动,性质近于东、西堂。如果说内廷为皇帝私宅,则这二殿就近于宅中的前厅,而永巷以北的宣光、嘉福等殿才是居住后妃的寝殿。这种使用性质上的变化实是隋唐时期宫殿布局发生新变化的前奏。
总括起来说,有三重宫墙,围外朝区、燕朝区于内,外朝以太极殿及与之并列的东西堂为中心,燕朝以皇帝正殿式乾殿与皇后正殿宣光殿为中心,前后相重,南对夹建巨阙的宫城正门阊阖门和都城主街铜驼街,形成全宫和全城的主轴线。又在太极殿东南方建造议政的朝堂和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南通宫门大司马门,形成宫中次要轴线,这是三国至南北朝期间宫殿布局的主要特点。根据近年勘察研究,发现北魏洛阳宫城东西约1.203公里,南北约1.87公里,面积为2.25公里。根据上述史料,我们可以大体上复原出一幅北魏洛阳宫殿的平面示意图。
北魏洛阳宫殿的平面示意图
洛阳宫内各建筑的规模形制史书未详载,亦无形像资料流传,只有太极殿初建为十二间,后增建为十三间,夹阊阖门建巨阙等少量记载。但近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队对北魏洛阳宫遗址进行了勘探,并重点发掘了中轴线上的阊阖门、止车门、端门、太极殿、东堂、西堂的遗址,使我们对北魏洛阳宫外朝部分建筑有所了解,并有进一步探讨其建筑形制的可能性。
关于宫中正殿为太极殿这一建制形成的始末,据《水经注》载,“魏明帝上法太极,于洛阳南宫起太极殿于汉崇德殿之故处,改阊门为阊阖门。”则其创始之时为青龙三年(235年)曹魏拓建东汉洛阳宫之时。西晋代魏建国后即沿用曹魏宫殿。311年,西晋洛阳城市、宫殿为叛军王弥、刘曜烧毁,西晋灭亡,其残部南迁,在建康(今南京)建国,史称“东晋”,进入十六国时期。
据《晋书·帝纪》所载,东晋在建康所建宫室仍沿用洛阳宫之规制,主殿为太极殿,左右有东堂、西堂,宫城正门为阊阖门,以表示自已为正统王朝西晋的延续。史载东晋初所建之宫室曾于咸和三年(328年)毁于战乱,稍后重建。近五十年后,至太元三年(378年),尚书仆射谢安以宫室朽坏,启作新宫,由大匠毛安之主持。
据《景定建康志》记载,太极殿以十二间象十二月。高八丈,长二十七丈,广十丈,次东有太极东堂七间,次西有太极西堂七间,更有东西二上阁在堂殿之间,方庭阔六十亩。这是东晋、南朝宫殿继承魏晋规制的情况。
《梁书》卷二本纪载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年)又新作太极殿,改为十三间。这可能是因为北魏迁都洛阳后,于景明三年(502年)参照南朝规制建成宽十二间的太极殿,故梁朝把太极殿增加一间到十三间以超越之,强调梁仍为正统。梁太清三年(549年)侯景攻入建康台城,烧毁宫殿。陈朝继梁后,曾于永定二年(558年)重建宫室及太极殿,并令徐陵等撰《太极殿铭》以纪之。至隋开皇元年(589年)隋灭陈,平毁建康城,太极殿也随南朝的都城、宫殿一起被夷为废墟。
综合上述,可知北魏洛阳宫殿是在太和十七年(493年)于魏晋旧址上参考南朝宫殿规制建成的。在北魏末年分裂为东魏、西魏后遭到严重破坏,东魏高欢拆毁宫殿,以其材瓦运至邺城建宫殿。至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曾开始重建,但至大定元年(581年)因北周为隋所取代,故未能最后建成。据此可知,在洛阳宫址上曾进行过曹魏青龙三年(235年)、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北周大象元年(579年)三次建设,故其遗址大体上至少应有三个不同层次,可供我们研究其形制和发展演变情况。下面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队的发掘报告所载,分别对已勘察发掘过的洛阳北魏宫殿各建筑的形制进行推测。
一、太极殿
据《考古》2016年7期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队撰《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太极殿遗址的发掘》所载,太极殿遗址是一组规模庞大、建筑时代复杂的大型宫殿建筑群遗址,分早(曹魏至西晋)、中(北魏)、晚(北周)三期,现存遗址主要格局是中期在早期遗址基础上建成,遭破坏后,又经北周进行修复、扩建,但最终未能完成的情况。可以通过遗址了解其中期、晚期的情况。
据发掘平面图所载,太极殿遗址台基北边宽102.3米,南边宽98.4米,南北进深59~61.5米,残高1.65~2米,四周边缘主要是晚期遗迹。台顶面只有被破坏的各期夯土残块和柱础坑。南侧的晚期增修夯土宽近18米,上有南北两排17个柱础坑,南排有14个,整齐排列,北排东端2个,西端1个。其东西向中距和南北向两排柱础间的中距均为6.75米,当是大殿的柱间距和柱列间行距。如据此在殿址上排布,可形成东西13间、南北7间的柱网。若按大殿为重檐庑殿考虑,则上檐所覆可能为宽11间、深5间的主殿,四周下檐为正面宽13间、侧面宽7间的副阶。
但史载北魏洛阳宫是参考了南朝齐朝太极殿而建,而东晋至梁初太极殿仍沿魏晋旧制为12间,故北魏孝文帝始建时的太极殿也应是面阔12间。所以,此遗址显示的13间柱础坑应是北周重建时已知梁武帝将其宫中太极殿改为13间,故也增为13间。原12间时的规模和柱网布置情况在遗址的发掘报告中全未提及,可能已遭破坏,遗迹不明显。但从太极殿必需建在全宫中轴线上的情况推测,13间时的柱础不能沿用12间时的柱础位置,其间需有宽半间的位移,始能保持大殿仍在宫城之中轴线上,但据发掘报告,遗址在这方面没有反映。
太极殿这样重要的大型宫殿建筑,其尺寸一般情况下应为较整齐之数字。据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所载,北魏尺长前期为27.88厘米,中期为27.97厘米,晚期为29.59厘米。如以太极殿柱网间距6.75米折算,则合中期尺长24.1尺,可视为间广24尺。殿基宽98.4米合中期尺长351.8尺,可视为35丈,殿基深61.5米合中期尺长219.8尺,可视为22丈,均基本为整数。故可能此殿晚期之柱距、行距极可能是北魏中期尺长24尺。如与史载南朝东晋太极殿“长二十七丈,广十丈”比较,建筑尺度有所增大,在进深方面由10丈增为22丈,增加尤多。
根据上述情况,可在发掘平面图上据柱坑推测全殿的柱网布置。其四周下檐一圈宽13间,深7间,共有下檐柱40根。其主殿宽11间,深5间,依宫殿体制应为庑殿顶。且殿堂中部应有大跨度的空间,以利使用,故如用6架六椽栿以省去内柱12根,则上檐部分需用60根柱。据此,此殿上下檐可能共使用100根柱。又据《魏书·崔光传》载,北魏太极殿有东西序,且称“墙筑工密”,可知此殿东西端各用夯土墙隔出一间为东序、西序。据此也可推知殿之东西山墙也应是夯土筑成的。这是遗址中反映出的北周重建时太极殿的大体情况。
据挚虞《决疑要注》记载:“凡太极殿乃有陛,堂则有阶无陛也。左磩右平,平者以文砖相亚次,磩者为陛级也。九锡之礼,纳陛以登,谓受此陛以上。”可知古代规制是殿有二重台基,下称陛,上称阶,而堂只能建一重台基,即阶。则此处虽基址残破,仍可推知正殿太极殿下应建有二重台基,其两侧的东西堂只能建一重台基。
据发掘报告,在台基南侧偏东位置发现一条南北向的慢道或踏道遗迹,东距台基东南角约17米(约合北魏中尺60尺),南北残长11、东西宽5.2米(约合北魏中尺19尺)。慢道系用红褐色土夯筑而成,……掘勘探,在殿基西半部对应位置处也有同样遗迹,表明该殿台基南侧原设置有两条登殿的通道。据“左磩右平”的记载,东侧的可能是砌有踏步的踏道,西侧的可能是用花纹砖铺成的斜坡道。台基北侧的边壁保存较好,残高约1.5米。其中间一段向北凸出3米,形成一个凸台。东西长约51米。凸台的外侧用条砖砌有0.5米的包砖墙。墙外侧则是条砖平铺的斜坡状散水,宽约1.1米,外以斜立砖包边。在凸台东端发现有自东向西的踏道遗迹,在凸台西端也有自西向东的踏道。据此大体可知,此殿重建为13间时,台基北侧无向北下殿之踏道而用二条平行于殿基的东西向踏道。


殿身构架形制遗址全无资料,只能据与之时代相近或相同的大同云冈石窟、龙门北魏石窟、敦煌西魏石窟中的建筑形象为参考。
据现存云岗、龙门、敦煌石窟中所示北魏时期建筑形象可知,当时大殿正脊已有两端微微翘起的趋势,屋面已有较轻微的下沉弧度,但屋檐则基本近于直檐口。此殿为宫中主殿,属当时最高等级建筑,故极可能是重檐庑殿顶大殿。据其柱网情况,其面阔11间、进深5间的殿身之构架极可能是四周各一间用长二椽的乳栿,中间七间用六道深六椽的六椽栿,以形成宽七间、深三间的开阔的殿内空间。殿身四周围以深一间二椽的副阶,形成下檐。全殿共享100根柱。殿之东西山墙和其内两序的隔墙都是夯土筑的土墙。据发掘报告,殿址中出土有“魏晋篮纹板瓦和素面筒瓦”,可知大殿屋顶是用灰色筒板瓦铺成的,用莲花纹瓦当。铺地所用为长50厘米、宽25厘米、厚10.5厘米的素面条砖。据此可绘成一初步的平立面原状示意图。
北魏洛阳宫殿的平面示意图
据此遗址面阔为十三间的情况可知,所示已是高齐重修后的情况而非北魏始建时的规制。
二、东堂、西堂


在《考古》2016年7期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队撰《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太极殿遗址的发掘》中也有东堂遗址的情况和发掘平面图。据报告,东堂遗址在太极殿台基东侧14米处,台基东西宽48米(约中期尺长171.6尺),南北深21.3~23米(76.2~82.2尺)南面左右侧有二踏道,其外缘与台基东西缘距离基本相等,可据以推知开间位置。据报告,“残存的东堂台基基本为北魏重修”。史载东、西堂均面阔7间,依此在发掘平面图上排布,二踏步恰与开间位置相应,可知此遗址所示正为7间。相应,在进深方面可排3间,从扩大堂内使用空间考虑,其柱位较可能是南北两面各深半间,用乳栿,形成前后廊,前面半间可以建为敞廊,中间部分深2间,用四道深四椽梁架形成宽5间深4椽的室内主要空间。此建筑既称东西堂,按堂的规格应为单檐歇山屋顶建筑,其下只有一层台基,南面左右梢间开门,经踏道通向南面广场,为应召大臣的入口。其后檐以北,遗址所示为一长十四间的走廊,西端北转可通入宫内和太极殿北面的登殿踏道。
在东西堂与太极殿的台基之间有10米的间距,其间各建一宽1间深2间的门,称“阁门”,是入宫的通道,门左右与殿、堂的山墙间用夯土墙封闭(北魏洛阳宫东堂、阁门立面复原示意图)。
 北魏洛阳宫东堂、阁门立面复原示意图
三、阊阖门
据《考古》2003年7期所载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队完成的《河南洛阳汉魏故城北魏宫城阊阖门遗址》发掘报告,阊阖门遗址位于宫城南面最外重墙缺口处,是入宫正门。在门南宫墙缺口的两端分别建左右两阙,两阙南墙北距门址南墙44米,在门阙之间形成一长宽均为44米的正方形广场。两阙东西外侧与宫墙南墙相接。
城门基座矩形,东西长40.2米,分为7间,用8柱;南北宽18.4米,分为4间,用5柱;通面阔7间8柱,通进深4间5柱。遗址在明间和左右梢间开门,在明、次、梢五间的前后方各退入一间,在前后檐各形成宽5间深1间的前后廊,均深5.7米。次间的中间两间各深2间,南北8.9米,东西7米,筑夯土墩封闭;东西尽间各深4间,南北长19.5米,东西宽6.8米,也全部筑夯土墩封闭。墩台之柱除前后廊的前后檐各四柱独立外,其余各柱均嵌入墩台夯土中。整个城门基座除开三门、留前后廊外,其余均为夯土筑成。其中东西端墩台的北部外侧开有小门,墩台内有通道残迹,可能是由此登上门顶的通道。
城门基座下有台基,东西宽44.5米(即突出东西基座各2.15米),南北深24.4米(即突出南北基座各3米)。因北侧地面高于南侧地面,故台基高度不等。
在城门之南东西外侧建有双阙,其遗址平面呈曲尺形,均为外侧及北侧各一子阙的子母阙形式。母阙阙台东西宽29米,南北长29.1米。西子阙东西宽6.3米,北子阙南北长6.3米。东西两阙相距41.5米(152尺),自阙南墙至门前台基边缘为41.5米,即在门阙之间形成一方41.5米的方形门前广场(北魏洛阳宫阊阖门发掘平面图),这是遗址的发掘情况。
北魏洛阳宫阊阖门发掘平面图
史载洛阳宫城正门称阊阖门,门外建阙始于曹魏明帝青龙三年(235年),晋代沿用,毁于晋末。东晋定都建康后所建宫室沿用洛阳宫体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重建宫室,按南朝建康宫大司马门的形制建阊阖门及门外巨阙。其使用情况一般是在太极殿举行登基或大朝会仪式后还要登阊阖门大赦天下,可知兼具宫廷重要礼仪建筑的性质。据皇帝登门大赦的使用要求,门基上应建有巨大的门楼,从建筑性质看也应是重檐庑殿顶或重檐歇山顶的建筑,但是面阔几间?单层还是二层楼阁?史无明文。皇帝携很多大臣登楼不可能走基址夯土内的巷道,在楼后方或左右应有开敞的坡道通上。从门基四周情况看,有可能是木构坡道,故遗迹不存。
发掘报告载,在门南左右侧有双阙遗址,其基础及阙身均夯土筑成,其外墙基部包砖尚存,均为曲尺形,主阙方形,均方23米左右,北侧及外侧各附有一狭长矩形子阙,侧面宽6.3米左右,正面宽度近于11.2米。双阙东西相距约41.5米,主阙南壁北距阊阖门南台基约37米,若以北魏中期尺长24.1厘米/尺折算,主阙方23米约合95尺,子阙宽6.3米约合26尺。二母阙相距41.5米,约合172尺,主阙南壁北距阊阖门南台基37米合154尺。
据阙基遗址情况,参考史料记载,很可能主阙在巨大的夯土阙身以上建有面阔三间的木构阙楼二层或三层,其子阙可能建二层子阙楼。在遗址两阙的子阙内都辟有带梯道的小室F3、F4,当是自子阙通上子阙楼的通道,再自此进入主阙阙楼。阙是防御建筑,据汉至南北朝图像,大都不设栏杆,以窗为射孔。
北魏洛阳宫阊阖门立面复原示意图
但从使用功能上看,魏帝在太极殿举行登基大典受群臣朝贺后,还要登阊阖门宣布并大赦天下,具有重要礼仪作用,阊阖门应是宫中重要建筑之一。当皇帝登阊阖门宣读赦文时,一般会有数百文武大臣和大量侍从随从登楼。史载北齐邺南城阊阖门门楼可容千人,则北魏此门之体量也应如此。门楼前广场上也要召集数千甚至上万名臣民百姓观礼,在听宣读赦文后还要欢呼舞蹈,故门楼及门前广场均应有较大规模。但发掘现状所示,门楼宽七间,门基东西长40.2米,南北宽18.4米,面积740平方米,竟然小于其内止车门的规模。门前广场面积1936平方米尺度亦过小,实难以形成如太极殿前举行礼仪相应的宏大的场面。故疑现遗址是北周重建时缩小的结果,其原状似应面阔在九间以上,门前广场亦相应增大。
北魏洛阳宫有三重宫墙:第一重南面正门为阊阖门,第二重南面正门为止车门(发掘报告中称为“二号建筑遗址”),第三重南面正门为端门(发掘报告中称为“三号建筑遗址”)。三门南北相对,中有御道相连,直指宫中主殿太极殿,形成宫中主轴线。止车门在阊阖门北95米处,端门在止车门北约80米处,据发掘简报,可分别探讨其概况。
四、止车门
据《考古》2009年5期《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新发现北魏宫城二号建筑遗址》所载,此门是一座三门道殿堂式建筑,面阔7间,宽约44.5米,进深4间,深约24米,面积1068平方米,在明间和左右梢间上各开一门道,深二间。明、次、稍五间的前后檐辟为深一间的空廊。其余二次间中间深三间和两端尽间深四间处都用夯土封闭。其平面布局和阊阖门基本相同。
据《魏书·郭祚传》记载,宣武帝元恪时规定:“御在太极,驺唱至止车门;御在朝堂,至司马门。”
可知,止车门是大臣入宫时下车之处,从左右侧门步行进入后,即可进入端门北至殿堂。从规制考虑,它可能是在门基座上建一单层歇山顶的二层门屋。门左右有内向的廊庑类建筑,间数不明,山墙外侧连接宫墙。
北魏洛阳宫止车门原状初步示意图
五、端门
据《考古》2010年6期《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新发现北魏宫城三号建筑遗址》所载,在止车门北约80米处发现建筑基址,其主体部分下为东西长36.4米,南北深9米的长方形夯土台,其上残存14列共48个柱础坑,据柱础排列,可知是一面阔13间,进深3间的建筑。但正面开间大小不等,除正中的明间面阔约为5米外(约合中期尺长18尺),其余各间为2.3~2.5米。进深三间的柱距为2.2~2.5米(约合中期尺长9尺)。在主体部分东西侧还各有面阔、进深与主体相同的耳房各二间。
在北魏史料中,《洛阳伽蓝记》卷一永宁寺条曾记载永宁寺南门的情况,称“南门楼三重,通三道,去地二十丈,形制似今端门”。
但《洛阳伽蓝记》撰于东魏武定五年(547年)杨衒之观览废毁洛阳之后,可知所谓“形制似今端门”所指之“今端门”极可能并非北魏洛阳宫所建端门,而是已于兴和元年(539年)建成的北齐邺南城宫殿之端门。关于北魏洛阳宫端门的形制尚未发现其他历史记载。但考虑现存遗址的开间、进深均为2.5米左右,三间进深只有7.5米,规模竟小于止车门,作为太极殿前巨大广庭入口的大门绝不可能如此之小。故此遗址现状可能是被破坏以后经过改建的情况而非原状。按主殿前正门的规制考虑,其原状有可能是面阔九间、深五间的重檐屋顶的殿门。
以上是对已发掘北魏洛阳宫外朝部分遗址原状的初步探讨,并据此绘制了宫殿主体部分原状示意图以供研究参考。

北魏洛阳宫主体部分原状示意图

1.阊圔门 2.止车门 3.端门 4.太极殿 5.东堂 6.西堂 7.阁门


北魏洛阳宫之燕朝部分未经发掘,只能据文献探讨,其大致情况已见前文。如从宫殿等级制度考虑,可能前部魏帝居住区帝寝的前殿式乾殿为九间庑殿顶,后殿显阳殿为九间歇山顶。后部后寝部分各殿和诸殿左右侧并列的诸殿的规格要低于帝寝,可能是七间或五间的歇山顶殿宇。
总括起来说,北魏洛阳宫有三重宫墙,围外朝、治朝、燕朝区于内。前部以太极殿及其前巨大的殿庭为外朝。与之东西并列的东西堂为治朝,进入太极殿左右阁门以后的皇帝正殿与皇后正殿为燕朝。三朝前后相重,南对太极殿前的三重殿门和城门,与都城主街形成全宫、全城的主轴线。又在太极殿东南建议政的朝堂和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南通大司马门,形成宫东侧之次要轴线。这是三国至南北朝期间宫殿布局的主要特点。
宫内殿宇在三国、西晋时还有较多高大的土木混合结构台榭,到南朝时逐渐变为木构架建筑为主,宫门、殿门有的建为二层或三层楼阁,非常壮丽。此期战乱频繁,故宫中防御设施增多,宫墙上多建观榭,宫内多建守望的高台和贮甲仗的武库,也成为此期宫殿的特点之一。


【内文展示】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