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四川文物2007年第5期

摘要: ●考古学文化安宁河流域考古学文化试析 江章华 (3)【摘要】安宁河流域考古学文化可为三期:一期为“横栏山文化”;二期为过渡期,包括有“礼州中段遗存”、“礼州晚段遗存”、“大洋堆下层遗存”、“咪咪啷遗存”;三期为“大石墓遗存”。首先是土著的横栏山文化,横栏山文化后来演变为礼州中段遗存,与此同时,外来文化进入安宁河流域,如与齐家文化较 ...
 ●考古学文化

安宁河流域考古学文化试析                                           江章华   (3)
【摘要】安宁河流域考古学文化可为三期:一期为“横栏山文化”;二期为过渡期,包括有“礼州中段遗存”、“礼州晚段遗存”、“大洋堆下层遗存”、“咪咪啷遗存”;三期为“大石墓遗存”。首先是土著的横栏山文化,横栏山文化后来演变为礼州中段遗存,与此同时,外来文化进入安宁河流域,如与齐家文化较为密切的大洋堆下层遗存,伴随而来的可能是外来族群的迁入。外来文化与土著文化经过一段时期的并存而后逐渐融合,如礼州晚段遗存和咪咪啷遗存。最后融合发展的结果形成了1类大石墓文化遗存,在大石墓遗存的发展过程中,又受到了新的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第2类大石墓文化遗存。
【关键词】安宁河流域;分期;外来文化

滇东黔西青铜文化试论——以云南昭通及贵州毕节地区的考古资料为中心    孙华   (12)
【摘要】滇东高原的昭鲁盆地及其周围地区早在公元前1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一种不同于周围地区的独特青铜文化,这种青铜文化传统经历了至少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三种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其中以昭通营盘村乙区墓地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受到了四川盆地青铜文化的强烈影响,而在最后一个发展阶段因受到西面新崛起的石寨山文化的影响,整个滇东高原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统一的文化系统。
【关键词】滇东; 黔西; 青铜文化; 昭通; 毕节

西昌经久大洋堆遗址比较研究                                        姜先杰   (26)
【摘要】大洋堆遗址是安宁河中游的一处重要的古代遗址。它分早、中、晚三期,时代从商至战国初期。以该遗址的早、晚两期为标尺,与相关的遗址(墓葬)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大洋堆遗址深受齐家文化的影响,或是源于齐家文化。其早、中、晚三期是时代不同、文化性质不同、无承袭关系的三种考古学文化。其独特的墓葬结构和器物组合说明其自成系统。
【关键词】大洋堆遗址; 比较; 研究

巴蜀文化结构试论——巴蜀文化的文化学研究                          李安民   (36)
【摘要】巴蜀文化包括巴文化和蜀文化,巴文化的结构要素包括早期巴文化、春秋时期的巴文化、战国时期的巴文化;蜀文化包括早期蜀文化、鱼凫时代蜀文化、杜宇时代蜀文化、开明族时代蜀文化等。从不同时期文化结构要素中可以具体分析出:巴蜀文化结构模式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异质文化相结触的影响关系巨大。
【关键词】巴文化; 蜀文化; 文化结构

●古环境与生业形态
横栏山遗址和礼州遗址经济形态之比较                            刘弘、王昊   (43)
【摘要】横栏山和礼州是安宁河流域的两处重要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材料证明,地理生态环境对这两个遗址的经济形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们除了分别代表安宁河流域不同时期的两种新时期文化外,还代表了安宁河流域新时期文化以初级农耕经济为主和以成熟农耕经济为主的两个阶段,同时也反映了安宁河流域新时期文化农耕经济形态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横栏山; 礼州; 新石器遗址; 地理生态环境; 经济形态

卡若遗址动物遗存与生业模式分析——横断山区史前农业观察之一        李永宪   (50)
【摘要】卡若遗址新出土的动物骨骼经鉴定的16种动物均为现生物种,其地界分布多属“北谷种”,少数为“东洋界”。从卡若遗址出土动物骨骼和生产工具上看,其生业方式在1千多年的文化历程中发生了历时性的变化。其用于“狩猎”、“畜牧”的石质工具从早到晚呈递增趋势,晚期狩猎业仍占有重要地位。农耕作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
【关键词】卡若文化; 动物种类; 季节性狩猎; 横断山区; 史前农业

大渡河上游史前文化、环境与生业初析                          陈剑、何锟宇   (57)
【摘要】大渡河上游的史前文化可以初步划分为四期5段,第一、二期文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陶器的演化序列明晰,也有准确的地层叠压关系,它们是同一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而第二期、第三期之间却存在较大的差异,陶器面貌的不同表明文化性质发生了变化。第一期和第二期文化时期,先民平时农耕,农闲基本不饲养家畜,而是以狩猎获取肉食为主,唯一的家畜狗可能是作为先民狩猎的伴侣。第三期至第四期文化时期,农业在逐步发展,渔猎和驯养对象的种类在增多,家畜驯养和渔猎技术有所提高。导致这一倾向的出现可能与文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有关,也可能与气候环境恶化、狩猎和采集的空间和对象缩小减少有关。
【关键词】大渡河上游; 史前文化; 动物骨骼; 环境; 生业

●典型遗物与文化交流
论蜀式戈的南传——西南地区青铜戈的再研究                            刘弘   (66)
【摘要】西南地区的青铜戈根据其分布的区域与器型特征可以分为若干个系统,但它们都与蜀式青铜戈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从考古器型学角度观察,它们在形制上都以蜀式戈为“祖形”。蜀式戈向南传播存在两种不同的形式,并形成了四个不同时期的辐射圈。透过蜀式戈的南传可以寻找出蜀文化在历史上逐渐向南传播的过程与路线,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西南地区各青铜文化。
【关键词】蜀式戈; 南传; 蜀文化辐射圈

云南羊角编钟初探                                                  黄德荣   (75)
【摘要】羊角编钟是一种古代乐器,春秋至西汉流行于云南、广西等地。从云南出土的羊角编钟计12件,可分为三型,其中最古老者为楚雄万家坝M1号墓出土的羊角编钟,楚雄也可能是羊角编钟的发源地。经过测音发现,羊角编钟可与铜鼓合奏,也可与环钮编钟合奏,此外也可用于独奏。其族属可能为濮人,也可能为越人。
【关键词】羊角编钟; 年代; 分布; 测音; 族属

四川凉山州昭觉县好谷乡发现的东汉石表   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昭觉县文管所   (82)
【摘要】凉山州昭觉县好谷乡两次发掘出土汉代石刻11件,其中石表2件。为东汉当朝公文摘要,还有石碑2件、底座、石条、石羊等。在石刻出土处发现3处卵石铺就的方形基础。石表、石碑上有“光和四年”、“初平三年”等纪年,可断定其时代为东汉晚期。据这批石刻文字内容可推测,东汉末年成都至邛都的主要通道已由牦牛道改为经过好谷的“更由安上”之道。
【关键词】好谷; 东汉晚期; 石刻; 道路

《何君尊楗阁刻石》考古发现和南方丝绸之路研究的意义       
高俊刚、李炳中、潘红兵   (90)
【摘要】2004年,荥经县烈士乡发现汉代《何君阁道碑》。此碑刻于公元57年,是迄今为此能见到的最早的东汉刻石。最早见录于宋洪适《隶释》,此碑的发现对于研究西南地区古代交通有极大意义,确认了牦牛道的实际走向。开边、治也、开发黄金、运输边茶都是牦牛道开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何君尊楗阁刻石》; 东汉; 隶书; 牦牛道

“三星堆与南方丝绸之路青铜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邱登成、杨浥新   (94)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