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西域研究》2020年第4期目录

摘要: 丝绸之路研究孟宪实 |张骞的“不得要领”与丝绸之路的开通内容提要:张骞西使,所有使命都未达成,西汉寄以厚望的大月氏、乌孙都缺乏对汉朝的了解,这是张骞使命不达的关键,这便是史书所谓的“不得要领”。但张骞出使西域仍然是人类历史大事件。欧亚大陆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舞台,开始走向最初的“一体化”,各个文明区和国家之间,政治联系由此启动。如果 ...
 

丝绸之路研究


孟宪实 | 张骞的“不得要领”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内容提要:张骞西使,所有使命都未达成,西汉寄以厚望的大月氏、乌孙都缺乏对汉朝的了解,这是张骞使命不达的关键,这便是史书所谓的“不得要领”。但张骞出使西域仍然是人类历史大事件。欧亚大陆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舞台,开始走向最初的“一体化”,各个文明区和国家之间,政治联系由此启动。如果说大航海时代开启了全球化的第二期,那么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则是全球化第一期的起步。


王三三 | 帕提亚东征与丝路中段的曲折拓展

内容提要:公元前2世纪大月氏西迁所引起的塞人迁徙浪潮,导致了帕提亚帝国严重的边患。米特里达提一世的东征,将帕提亚人的势力向东推进至木鹿乃至河中地带,帕提亚人控制下的撒马尔罕道由此畅通。未几,塞人再犯,帝国东部局势再次告急。随着米特里达提二世的东征,帕提亚人最终得以控制从木鹿东至阿姆河中部的地区。帕提亚人的东征不仅解决了帝国的边患,而且帝国统一秩序的确立更在客观上保障了丝绸之路中段有效贸易格局的形成,为张骞时代丝绸之路的最终连通奠定了基础。



专题论文


王建新 王茜 |  “敦煌、祁连间”究竟在何处?

内容提要:对于古代月氏人西迁之前的故乡“敦煌、祁连间”的区位,长期以来的主流观点认为是在河西走廊西部。本文通过对文献记载的汉武帝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攻匈奴的进军目标、路线、过程和结果的再次探讨,结合对出土文献资料、环境资料和考古资料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今祁连山并非汉祁连山,汉代的祁连山应为东天山,月氏故乡不可能在河西走廊西部,应在以东天山为中心的区域。


刘宇辰 | 西汉前期汉匈间和亲政治的衰落——对文帝十四年前后汉匈关系阶段性变化的分析

内容提要:自汉高祖用娄敬之策与匈奴和亲至汉武帝时北伐匈奴,汉匈间保持了约六十年的相对和平,学者们向来将其作为一体进行研究。但若统计这一时期匈奴南侵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以文帝十四年为界,西汉前期的汉匈关系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匈奴的入侵规模小,次数少;第二阶段,匈奴的入侵规模明显变大,次数增多,汉匈交恶时间明显增长,和亲政治衰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西汉前期的和亲与后世不同,它建立的基础是匈奴单于的军事优势而非汉王朝的生产力优势,其本身不能起到缓和汉匈矛盾的作用。随着双方矛盾的逐渐加深,汉匈关系走向恶化,战乱频繁,此时的和亲仅成为汉王朝窘迫时暂时稳定匈奴的手段。


谢飞 | 全面抗战时期新疆社会教育研究——以政治动员为视角的考察

内容提要:全面抗战时期,为动员和团结各族民众参与“抗战建新”,新疆省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开展民众政治动员,而社会教育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时社会教育以识字扫盲和政治动员为主要任务,一方面,在识字扫盲中实施抗战宣传和政治教育;另一方面,运用巡回宣传、政治集会、戏剧运动、展览会等宣传方式,进行广泛政治动员。经过教育宣传,新疆各族民众的中华民族自觉意识日益高涨,积极参与各项抗日救亡工作。但在此过程中,仍存在封闭保守的社会环境对动员工作的制约、参加扫盲学员的流动性等问题。



农耕·畜牧·游牧


特邀栏目主持 魏坚


丛德新 贾伟明 | 欧亚草原史前游牧考古研究述评——以史前生业模式为视角

内容提要:考古学界对游牧社会的关注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20世纪后期,以苏联考古学家哈扎诺夫为代表的国外学者在史前游牧考古的理论与实践中,对游牧的概念、分类、起源、遗址判断标准和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中以哈萨克斯坦的拜尕什遗址、塔什巴遗址、塔尔加尔河流域的游牧考古和巴尔干半岛的动物考古等为例,评述了国外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果。对国内史前畜牧、游牧考古研究的评述,集中于新疆东天山地区和阿敦乔鲁遗址以及西藏三个典型地点。利用一切手段积极开展对生业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是目前欧亚草原史前游牧考古研究发展的大趋势。


魏坚 冯宝 | 中国北方农牧交融与畜牧业起源发展进程的思考

内容提要:本文选取内蒙古中部、辽西和新疆北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归纳考古发掘材料的基础上,利用动、植物考古、环境考古和体质人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碳十四测年和DNA检测数据,以更为广阔的蒙古高原和欧亚草原的视野,探讨了中国北方农牧交融和畜牧业起源,认为:从早期以采集和狩猎为主的大型聚落,到采集和狩猎存在下的农业聚落的繁荣,再到农耕的衰退和畜牧业经济的最后形成,这一发展进程是生态环境变迁、文化适应和古代族群的迁徙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董红玲 | 天山北路城市建设述论——以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矛盾、冲突、交流和融合为视角

内容提要:历史时期,天山北路主要为游牧地区。汉代,为了适应丝绸之路贸易的需要,开始建城。至清代乾隆年间,一大批城市拔地而起。本文论述了天山北路城市的历史演变过程,认为清代天山北路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长期矛盾、冲突、交流、融合的结果,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巩固的标志。



考古与文物



张梦妍 | 关于新出梵本《八大灵塔礼拜赞颂》的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围绕新出梵本《八大灵塔礼拜赞颂》(Aṣṭamahāsthāna-caitya-vadana-nāma-stava)展开研究。结合先行研究,文章首先综述了与该文本相关的汉、藏文版本情况。参照相关诸本,对该新出梵本进行文本校勘整理、评注与翻译,并对诸版本之间关系进行推定。文章后半部分通过梳理“八大灵塔”的文本与图像传统,进一步解读和分析新出梵本所包含的佛教史信息,辨析了其中“八大灵塔”具体所指。同时,新出梵本中诸多文句与早期传统暗合,可能暗示了文本较早的创作时间和背景。此外文末以余论的方式,分析了“八大灵塔”文本与图像的交错关系。


阿依达尔·米尔卡马力 | 国家图书馆藏三件回鹘文《阿含经》残叶研究

内容提要:回鹘文《阿含经》皆于元代译自汉语,采用节选翻译的方式,具有在回鹘文中夹写大量汉字的特点。本文首次介绍国家图书馆藏回鹘文《阿含经》情况,对其来历、文献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并从语文学角度考察其中的3件,考证出其内容分别属于《中阿含经》(GT15-01)、《长阿含经》(GT15-41)、《别译杂阿含经》(GT15-02)。



文化文学艺术


陈浩 | 从碑铭中bark一词看突厥人“敬鬼神”之俗

内容提要:突厥人在信仰实践方面,除了萨满教、佛教和祆教之外,汉文史料中还提到突厥人“敬鬼神、信巫觋”。一般学者都把此处的“信巫觋”作为突厥人信奉萨满教的佐证,但就“敬鬼神”一俗而言,中外史家鲜有论及。本文从突厥碑铭中一个被多数语文学家误读的突厥语词bark入手,结合汉文史料的记载,重构了突厥人“敬鬼神”的这一信仰实践。实际上,bark的准确含义是“祠庙”,是突厥人“敬鬼神”的场所。祠庙里供奉的既可以是值得敬畏的敌人,也可以是本民族的英烈。这揭示出突厥人信仰的丰富性。


吴正浩 | 中古时期的“生灵座”及其在西域的传播

内容提要:生灵座为中古时期流行于西域的一种宝座,主要指装饰有不同动物形象的座椅,为国王或宗教神祇所用,其产生与发展和西域文化交流密切相关。本文首先通过正史及佛教文献记载阐述了生灵座所具有的含义,即它是宗教及世俗王权的象征。其次,通过对考古发现相关的造像、壁画、木版画等图象资料的分析,探讨生灵座所具有的形象多样、流传范围广、含义丰富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生灵座在西域的传播,并就其在吐谷浑及内地的传播也做了讨论。


杨波 | “帝释窟说法”与“帝释请般遮”——克孜尔第92窟主室正壁上方和前壁图像及相关问题探讨

内容提要:克孜尔第92窟开凿于谷内区,主室平面呈方形,纵券顶。该窟主室正壁上方半圆端面、前壁各绘一幅壁画,分别为“帝释窟说法”和“帝释请般遮”,一前一后构成连续的故事情节。这两个题材将主室券顶的山中禅修图统摄在一起,将整个洞窟笼罩于帝释窟所在之毗陀山的环境下。克孜尔第92窟被视为早期洞窟,其洞窟形制及壁画组合与后世陆续开凿的中心柱窟相似。中心柱窟的功能偏重于礼佛供养,主室内部以菱形山峦、动物形象等模仿了山林环境,透露出山中禅修的气氛。



图书评介



李宜蓬 | 内迁与变迁的索隐与通变——评《元代畏兀儿内迁文学家族变迁研究——以偰氏、廉氏家族为中心》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