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东南文化》2023年第5期

摘要: 第五期遗产保护理论乡村遗产阐释的历史文化主题框架建构与应用初探赵晓梅内容提要:遗产阐释是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教育资源的科学手段,可以实现文化遗产的利用、传承。针对我国乡村遗产阐释对象零乱、地方特色缺乏、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文化主体表达缺位等问题,乡村遗产阐释要坚持面向公众教育的原则,以乡村聚落的生态、文化、社会意义为经,以 ...
 

第五期




遗产保护理论

乡村遗产阐释的历史文化主题框架建构与应用初探

赵晓梅


内容提要:遗产阐释是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教育资源的科学手段,可以实现文化遗产的利用、传承。针对我国乡村遗产阐释对象零乱、地方特色缺乏、历史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文化主体表达缺位等问题,乡村遗产阐释要坚持面向公众教育的原则,以乡村聚落的生态、文化、社会意义为经,以乡村系统及其时空维度为纬,建构聚焦于乡村遗产历史文化的主题阐释框架。如浙江少妃、广西金江河、江苏石臼湖三个乡村遗产的主题阐释框架,分别以动态的社会网络、多样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生计模式为主题,有助于文化遗产实践由专业化保护向公众化教育的过渡。 




问题及对策

张 昱


内容提要:红色资源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包含了广泛且深厚的、可适用于中小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素材。上海在积极打造“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品牌的过程中,诸多红色资源主体已经通过主题展览、社会教育活动、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和多业态创新融合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大思政课”建设、“红色文化”进校园、红色研学等传播教育项目之中,持续深化与中小学教育的融合,并推动馆、校与家庭、社会相关机构等主体合作,建立协同育人体系。尽管相关探索已取得丰硕成果,但面对现有问题,还需要设立专项规划、加强分众化叙事话语转化、丰富对标课程标准的产品与服务、推动多主体联动、健全保障和评价机制等。 




考古探索

江苏常州新北区蒋家墩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

南京博物院 常州市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常州蒋家墩遗址为宁镇地区发现的一处台型遗址,主要包含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遗存。该遗址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中,遗迹主要为灰坑,遗物包括石器、陶器、骨器和少量动植物遗存。经碳十四测年,该遗址绝对年代在距今7300年左右。蒋家墩遗址是宁镇地区目前所发现的年代较早的史前遗址之一,为研究骆驼墩文化起源和中国东部史前文化交流提供了新材料。 



胥河流域江苏溧阳段考古调查简报

南京博物院 溧阳市博物馆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内容提要:2021年,南京博物院联合溧阳市博物馆对高淳、溧阳之间的胥溪河、溧阳境内中河、南河、北河周边进行了考古调查及勘探,发现多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至西周时期的遗址以及土墩墓。此次考古调查为探明胥河流域江苏溧阳段文物遗存的分布情况,进一步明晰该流域内考古学文化面貌和聚落分布形态,讨论区域文明发展和文化互动等问题提供了基础材料。 




江苏常州金坛区顺水桥土墩墓D2发掘简报

南京博物院 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顺水桥土墩墓群共有7座土墩,其中D2为向心结构的一墩多墓形式。D2共发现9座墓葬、5处器物群以及2座墓下建筑,出土器物83件(套),器形有陶鼎、釜、罐、大口器,硬陶坛、罐、钵、碗,原始瓷豆、碗、盂、钵等。根据出土器物判断,D2年代为春秋早期至春秋中期之间,上限或可进入西周晚期。 




江苏常州金坛区立夫路土墩墓D1、D2发掘简报
南京博物院 金坛区博物馆


内容提要:常州立夫路土墩墓D1、D2属于向心式一墩多墓结构。D1发现墓葬6座、器物群3处、墓下建筑1处,遗物主要有硬陶瓿、原始瓷碗、硬陶坛、硬陶碗等,年代为春秋中晚期;D2发现墓葬6座、器物群8处、墓下建筑1处,遗物主要有陶鼎、硬陶坛、硬陶瓿、原始瓷碗等,年代为春秋早中期。D1、D2的发掘为该区域土墩墓的形制、年代、文化内涵以及聚落研究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江苏盐城建湖县大同铺遗址2019年发掘简报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 南京博物院 建湖县博物馆


内容提要:2019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对大同铺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东周时期文化遗存。遗迹种类主要有灰坑、灰沟、水井和铸铜作坊等,出土遗物主要有铜、玉、骨、石、原始瓷、陶器和动植物遗存。该遗址的发掘为了解江淮东部吴越文化的特点和分布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地域文明


商周时期博罗横岭山聚落的丧葬仪式
高小路


内容提要:横岭山聚落的丧葬仪式包括丧仪和葬仪两部分,是一个连续阶段性的过程。丧仪是在村落居住区内进行的,目前可知有毁器仪式。葬仪则在墓地举行,送葬者将各自带来的赙赠品分批分层葬入墓内,在后期,还出现了以毁器残片作为仪式中介的葬仪。 




海岱地区商周时期农业复杂化的植物考古观察
郭荣臻 靳桂云


内容提要:对植物考古证据的综合分析显示,海岱地区商周时期农业经济在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基础上继续发展,作物组合包括粟、黍、稻、小麦、大豆、大麦、荞麦、小豆、红小豆、绿豆、豇豆属、大麻等,不同地域、不同时间阶段的植物考古数据存在统一性和差异性特点,惟麦作强化与稻作弱化的态势不断发展。结合动物考古等其他证据,可以认为商周时期农业复杂化进一步发展,海岱地区也被纳入到早期食物全球化的浪潮中。 




岭南地区两周时期铜鼎研究二题
吴 桐


内容提要:在南迁湖南越人的强烈影响下,以春秋晚期为界,岭南铜鼎的器用特征从“贵重物品”转变为“礼器”,传播方式从“非中心—中心”转变为“中心—非中心”。在相应墓葬等级构建呈现出明显政治化倾向的同时,区域内部的社会关系却长期以“分化”为主要特征。外来因素与本地传统相竞合,共同影响着岭南百越族群的社会发展态势。 




重思民国时期粤东闽南地区史前考古工作的滥觞与余波
胡岳枫


内容提要:粤东区域调查、小径背遗址发掘和韩江流域调查这三项民国时期的粤东闽南史前考古活动,通常被学界视作这一地区考古工作的开端。考古活动的主持者——麦兆良、林惠祥和饶宗颐具备不同的阅历背景,由此三人编写的考古报告在遵循学术规范的同时,也因研究取向上的差异在材料运用和结论推定方面呈现出相异的个性。不过,在艰难时局下开展的三项科学的考古活动,其内在特质与同时期东南乃至中原地区考古研究相比,依然具有诸如科学主义、多元视角与证史传统等普遍特征。不同学术传统汇聚并塑造了此后中国考古学的研究范式,其后续深远影响延续至今。 





博物馆新论


可为与难为:目标导向下博物馆观众评估的实践价值研究

赵星宇


内容提要:观众评估对博物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已是当下共识,但学界对于不同类型的评估能够分别帮助博物馆解决怎样的问题,尚未形成具象的认识。以往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多集中在文献层面、经验层面、关系层面和应用层面四种视角,在此基础上,“目标导向下的观众评估体系”结合了现阶段的实践成果,进一步厘清了观众评估的外部范畴和内部结构。该体系认为,观众评估能够从观众需求、观众认知和参观效果三个维度对博物馆实践提供支持;但在项目内容的学术建设、项目之间的横向比较以及评估实践的主体分离这三个方面,观众评估通常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这一结果将有助于博物馆明确观众评估的工具化属性,强化博物馆实践工作中的目标导向与问题意识。 




后博物馆时代的后博物馆美育探析

徐 望


内容提要:博物馆随着社会文化的演进而演进,在后现代主义文化转向中,后博物馆时代来临。处于后博物馆时代的博物馆融入“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媒介技术与形态向着数字化演进。后博物馆时代是博物馆在文化传播、经济业态、媒介形态等方面交互演进、多维创新的一种时代潮流,后博物馆是这股潮流中博物馆发展的新现象,后博物馆美育则为一种伴随状的博物馆美育新现象。后博物馆美育对于社会文化具有现实的建构意义,其现象表征为营造审美景观、增进审美消费、运用数字媒介技术等。后博物馆与后博物馆美育现象反映了博物馆及其美育的升级。后博物馆美育要不断强化服务社会的文化功能,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注入博物馆的力量。 

 



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的叙事逻辑研究
古花开


内容提要:数字时代,博物馆展陈工作面临着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展示日益成为博物馆重要的展示方式。从博物馆数字展示实践来看,博物馆在利用数字展示技术的同时也受制于数字展示技术,“由物到事”的叙事逻辑为博物馆展览和数字展示的结合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博物馆数字化展示在满足文化诉求、充分提炼文化主题的基础上,可通过“非虚构”展览叙事导向、叙事性思维的底层逻辑支撑、多元化的叙事表达、多层次的交互体验等维度,进行博物馆数字展文化叙事,有助于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展示,从而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重回身体:数字时代博物馆增强现实展示研究
罗晓晴  李栋宁


内容提要:在博物馆“以观众为中心”的观念转向下,观众身体的认知主体地位愈加明确,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展示成为博物馆保护、传播、阐释藏品的重要方式,显示出观众“远程在场”的离身体验对其身体“现实在场”的数字遮蔽现象。基于以身体为认知主体的具身视域,重回观众的身体,考察虚实交融的博物馆增强现实展示,既可解放观众在博物馆现场的身体,又可唤起具身认知的生成机制,弥合数字阐释与展品实体的虚实展示界限。借此,重构博物馆展示空间为展品实体空间、信息扩展空间、界面融合空间,建构以在场的身体、延伸的身体、互动的身体为具身体验层级的增强现实展示空间,可为数字时代的博物馆提供观众身体与虚实空间交融的增强现实展示方式。 




宏观历史题材展览形式设计之“以小见大”
——以故宫博物院“何以中国”展为例
薄海昆


内容提要:博物馆宏观历史题材展览形式设计除了重在营造浓烈氛围、美化视觉效果外,还应从细微之处入手,运用特殊技巧诠释展览主题,着力做到“以小见大”。故宫博物院“何以中国”展从小空间营造大气势、小装置演绎大时空、小展品构建大气场、小图案勾勒大意境、小视窗激发大认知等五方面,就宏观历史题材展览的形式设计如何实现“以小见大”作了积极尝试。要实现宏观历史题材展览形式设计的“以小见大”,应准确把握展览的形式与内容相互关系,注重厘清主次关系、紧扣主题内容、合理装点文物、坚持适度原则、重在精心打磨,在重点谋划总体布展格局的同时,抓住某些小环节精雕细琢,从而让形式设计方案舒适协调、特色鲜明。 




博物馆展览的空间叙事:问题、潜力与策略
黄宸莹


内容提要:展览叙事是当今博物馆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空间性则是展览作为叙事媒介的独特属性之一,空间叙事理论由此被引入博物馆展览。然而,目前博物馆存在人为割裂叙事与空间、片面把握空间叙事内涵等问题,影响了博物馆展览叙事的有效建构。叙事学空间转向不同阶段的要义表明,空间意识、空间指涉与空间媒介皆应被纳入叙事的考量之中。已有案例证实,展览空间具有结构次序变换、故事话语交融、综合感官隐喻三方面的叙事潜力。基于此,空间是可参与展览叙事构建的主体,博物馆应从借鉴其他学科的空间与叙事的整合路径、将空间意识引入叙事内容与叙事表达、统筹展览文本策划与空间设计三个层次,系统推动空间与叙事的深度耦合,以更好发挥展览的叙事优势。




秦始皇兵马俑出境巡展历程及其多元阐释
陈 曦


内容提要:秦汉两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秦兵马俑主题展览是我国文物出境展览中的金色名片,深受国际观众喜爱。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我国文物外事政策、秦陵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及国际博物馆界展览策划理念等因素影响,兵马俑主题出境展览中对秦始皇及其时代的阐释表现出四个阶段的特点:满足好奇的“意外发现的第八大奇迹”;突出亮点的“各类兵马俑及其逼真工艺”;考古发现与多样展陈凸显的“秦兵马俑大军与秦历史发展轨迹”及多维度阐释与数字化辅助的“秦始皇的宝贵遗产、秦陵考古研究与保护”。秦兵马俑主题展览跨文化阐释具有历史性、多元化的特点,我方与外方的阐释角度并不完全一致,国际展览面向国际观众,尚需跨越文化的鸿沟。 



     编辑:谢小娟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