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东南文化》2022年第1期

摘要: 第一期清溪新语保护利用 传承发展 创造现代化征程中共和国的时代特征龚 良内容提要:中国历代特色鲜明的文化是人民通过创造性劳动生产出的带有时代特征的产品,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新时代的文博工作者也要在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现代化新进程中创造出符合公众需求的具有共和国时代特征的文化产品——舒适、时尚,具有美感和 ...
 

第一期





清溪新语

保护利用 传承发展 创造现代化征程中共和国的时代特征

龚 良


内容提要:中国历代特色鲜明的文化是人民通过创造性劳动生产出的带有时代特征的产品,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新时代的文博工作者也要在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现代化新进程中创造出符合公众需求的具有共和国时代特征的文化产品——舒适、时尚,具有美感和传统文化底蕴,兼顾精神和物质需求。江苏的文博工作者应在阐释地域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文化遗产,为人民创造“现代化”“新中式”的美好生活。 



遗产保护理论

国家文化公园:理论溯源、现实问题与制度探索

邹统钎 韩 全 李 颖


内容提要:“十三五”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入新阶段,但是文化遗产管理体系中分类模糊、层次缺失、类型重叠等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必须理顺国家文化公园与既有遗产保护体系之间的逻辑与关系,以保护传承为首要目标,突出国家代表性和社会公益性,建立以重大文化遗产为主体的国家文化公园体系,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文化公园管理体制,创建保用平衡的分区管控机制和多元主体参与的利用机制,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大生命力。 




大遗址保护规划:对象、使命和内容框架

刘卫红 曹金格


内容提要:大遗址保护规划是系统统筹大遗址保护的综合性管理手段和政策纲领,具有系统整体性、综合协调性、战略引导性、控制约束性等特点。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对象是大遗址系统及其保护、利用、管理与发展等使用方式,决定了保护规划的愿景目标、架构体系及统筹协调的内容和行动计划。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基本理路是以物为基础、以人为中心,以保证大遗址安全为底线,以重塑大遗址空间保护格局、优化大遗址使用方式、推动大遗址资源资产保值增值为使命任务,通过科学合理的遗址资源配置和空间优化,实现大遗址资源与人、自然资源及其他人文资源的共融共生,大遗址保护利益与区域发展利益的和谐统一。 



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为例探索利益相关者遗产话语权

张柔然 刘亦雪


内容提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项目在各国的世界遗产申报过程中重视国际专家话语权,而忽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话语。在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的过程中,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国际专家不能全面地理解国内专家在西湖申遗文本中陈述的价值。而游客与当地居民的话语不仅能够理解西湖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也会将其与个人的情感、经历和记忆联系,构建出西湖的“民众社会价值”。 




考古探索

OxCal校正软件在考古年代学中的应用

宋 殷


内容提要:OxCal校正软件是一款常用的处理碳十四数据的程序,拥有72个基本指令与若干模型。该软件的基本指令有两种,分别是赋值型指令和结构型指令。OxCal校正软件运用在具体考古遗址(如王城岗龙山文化城墙和城壕以及古埃及阿马尔纳遗址)研究中时,要注意序列或阶段的选择。 




江苏苏州辉映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辉映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文化层和遗迹单位,发掘区北部发现良渚文化时期水井和灰坑多个,出土了一批陶器和石器。陶器主要有双鼻壶、罐、豆、鼎等,以黑皮陶、灰陶、红陶数量为多;石器主要有破土器、砺石、V字形石刀、石镞等。



广东潮州潮安鸡岽山遗址发掘简报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内容提要:2015年12月—2016年2月,考古工作者对鸡岽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并清理了先秦时期的文化遗存。遗迹仅见灰坑,遗物主要为陶器、石器,发掘区域可能是聚落的生产生活垃圾倾倒场所。鸡岽山遗址的发掘对认识后山文化面貌,完善本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具有积极的意义。 



江苏溧阳杨家山土墩墓群D1和D3发掘简报

南京博物院 溧阳市博物馆


内容提要:杨家山土墩墓群D1保存状况一般,清理墓葬5座、器物群8处,为典型的一墩多墓式结构,中心墓葬有“人”字形木椁;D3保存较差,发现墓葬1座、器物群4处,为一墩一墓式结构,中心墓葬铺设石床。随葬品主要有几何印纹灰陶罐、硬陶坛、陶鼎、陶盂、原始瓷碗、原始瓷盂等,时代为春秋中期。 



山东寿光机械林场东周盐业遗址发掘简报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内容提要:2017年,山东寿光机械林场遗址Ⅰ区、Ⅲ区共清理各类遗迹30余处,包括灰坑、盐井和盐灶等。出土器物有圜底瓮、鬲、豆、盆、罐、瓦等,绝大部分为残片,以圜底瓮残片为大宗,器物年代集中于战国早中期。初步判断该遗址为战国时期一处煮盐作坊。 




地域文明

后李文化的分期年代与地方类型

卢瑞宇


容提要:后李文化是一支以形态多样的圜底釜为典型陶器的考古学文化,可分为三期四段,绝对年代约为距今8500—7000年。目前可划分出三个地方类型,即月庄类型、小荆山类型和前埠下类型,分别位于泰沂山系北侧的西部、中部和东部。鲁中南地区可能存在后李文化的另一个地方类型,其与月庄类型和前埠下类型的关系可能更为密切。在距今约7000年前,以后李文化为代表的海岱文化区已经初具雏形,文化面貌整体统一,但也存在相对鲜明的地域差异。 




海岱地区商周腰坑葬俗再检视

胡子尧 井中伟


内容提要:海岱地区腰坑葬俗并未随着商王朝的覆灭而走向衰亡,反而在东周时期进入又一兴盛期。海岱地区不同区域腰坑葬俗的传播有早晚之别,并存在不同的区域波动。各区域内腰坑墓腰坑形制及墓向的选择,其背后蕴含着不同人群的丧葬文化传统。腰坑置器葬俗最早出现于商末的鲁北地区,随后在胶东和鲁北地区先后盛行,并存在区域间的相互影响。 



夏商西周时期的定量容器与基本单位量浅析

刘艳菲 孔凡一 王 青


内容提要: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古代量制初步建立的重要时期,大口尊、盔形器、尖底陶杯、花边陶釜、殷墟的部分铜容礼器和箕形器是这一时期比较典型的定量容器。通过分析殷墟箕形器和南河崖西周盔形器的容积,可知晚商的安阳地区和西周中期的鲁北制盐作坊可能俱以250mL为基本单位量,与之配套的量制体系也可能已经产生。 



浙江宁波大榭岛方墩东周制盐遗址的试掘与初步研究

雷 少


内容提要:方墩东周制盐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开发区的大榭岛,出土了较多制盐陶器和少量日用陶器。制盐陶器均为放置在盐灶中以支撑煮盐器具的支臂和支脚,它们的制作可能已经有标准化倾向。结合遗址年代、位置、自然环境和文献记载来看,这是一处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由越国管辖的盐业生产聚落。 




博物馆新论

晚清民国博物馆理论补述

王运良


内容提要:鸦片战争之后国门洞开,中西文化在不断碰撞中时时交流融汇,国人逐渐认识到陈列、展览、博物馆的实质内涵与功用所在,并有诸多实践。同时经过中外纵横考察与对比,学者开启了博物馆理论研究的先河,建构了博物馆学科及专业领域研究的理论框架,对博物馆的功能与作用、建设与管理、发展历史等作了见仁见智的研究。这其中除了张謇、蔡元培、陈端志等学者外,尚有诸多人士也为此积极努力,他们各自的建树不仅进一步丰富并见证了博物馆在中国早期发展阶段所取得的理论性成果,更揭示出博物馆建设与社会发展、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内在密切关系。 




西方人在华博物馆的本土化转向——以震旦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院为例

蒋 凡 项隆元


内容提要: 以震旦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院为代表的西方人在华建立的博物馆,除了是西方在华文化殖民的表现外,还是西方在华收集自然史信息的机构,旨在开展自然史标本收藏和研究工作,以服务西方自然史研究和了解中国的需求。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们开始重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展览和社会教育成为这些博物馆的重要活动,并以此向中国社会开放。这一转变不仅是这些博物馆自身发展的要求,也受到中西博物馆思潮发展的影响,还顺应了博物馆在地文化发展的需要,是这些博物馆从服务西方需求转向服务中国社会的体现。 



试论博物馆与公众关系的四种研究路径

尹 凯


内容提要:近年来,公众之于博物馆的重要性持续攀升,甚至开始居于一种主导性的优先地位。博物馆学界相应地出现了一系列暗含“公众转向”的话语。基于此,博物馆与公众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博物馆与公众关系有四种路径:公众研究路径聚焦存在于博物馆内外的公众群体,以此分别发现公众之于博物馆和博物馆之于公众的价值;沟通关系路径侧重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有效沟通”,进而探寻如何填补藏品与公众之间的裂隙;意义建构路径探寻特定展览背后的政治议程、意识形态,进一步追问展览信息或观念所承载的意图性;社会史路径关注博物馆所处的社会—历史情境,从而保证博物馆与公众关系研究嵌入到社会中。 




博物馆融入多元人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实践

王思渝


内容提要:西方博物馆学研究在关注博物馆与“人”的问题时存在着一类倾向,即愈发强调人群的多元性。这种倾向以强调曾经被忽视或边缘化的人群以及人群内在的差别性为主要特点,同时,学界也惯于以“官方”与“非官方”这样的二元关系解释此类现象。对于中国而言,中国博物馆已有诸多收藏、展览、教育等实践均呈现出关照多元人群的一面,但从其关照的人群范围以及关照方式的角度来看,其在全面性和系统性上仍存在局限。同时,从中国的博物馆实践来看,“官方”与“非官方”之间并非截然二元对立。官方基于社会服务、吸纳多元人群等诉求存在着向非官方的贴近,在具体的博物馆案例当中也能看到“官方”与“非官方”相互交杂的一面。 




博物馆场域中符号权力与公共性理念的张力 ——基于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的考察

刘 沙


内容提要:博物馆具有多重属性,在某些层面上甚至体现出充分的张力。一方面,博物馆虽然对所有公众开放,但其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各个环节渗透着符号权力,使具有较多文化资本的阶层能够保持其优势,维护了社会现有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博物馆也追求公共性理念,努力促进社会公平与民主,推动知识共享与多元参与。总体而言,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朝着公共化的方向逐渐前进,逐步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 




展览物件意义建构的若干研究方法述评

李精明


内容提要: 意义建构既是展览研究的一个主题,也是研究物件意义的一种思维方法,它强调物件的意义是建构的而非给定的。在涉及意义建构主题的具体研究方法中,符号学分析强调展览是意义建构的网络;心理学分析重视观众的心理过程在意义建构中的作用;互动模式分析提出诸种要素互动过程中观众的核心作用;现象学分析突出个人生活世界的维度;认知过程分析聚焦于意义产生的过程。除了符号学分析之外,其他几种方法均将观众视为意义建构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这些不同角度的研究方法共同揭示了博物馆展览中意义建构问题的复杂性。 



历史博物馆展览的景观化建构:构成、思维与途径

巫 濛 白 藕


内容提要: 历史博物馆展览作为被观看的客体,以历史遗存为基础、以叙事为核心、以沉浸式体验为吸引观众达成展览目标的途径。历史博物馆展览中的景观意味着由文物展品与多种媒介物构成的具有一定叙事与意义表达的空间图示,并具有“器—象—道”三个层面。景观化可以广义地理解为将零散的元素组织成为具有意义指向的整体。“象”作为蕴含着“器”与“道”的感知整体,是营造体验、让观众形成第一印象的关键所在,因而景观化建构应以“象”为先,根据各自的基础条件运用不同的建构途径——利用天然的历史景观、重构历史场景、景观化的文物组合,从而有助于历史博物馆打造更具吸引力与更具传播效能的展览。 



数字时代博物馆版权例外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付丽霞


内容提要:全球博物馆在技术发展的加持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数字化建设、藏品资源分享以及文创产品开发成为博物馆“角色转变”的新标杆。然而,现有的版权例外规则并不能满足博物馆的发展需求,更无法契合博物馆开放的馆藏作品的传播姿态,无力贴合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的诉求。基于此,有必要通过适当放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版权例外空间、合理延伸博物馆藏品传播的版权例外适用范围以及高效运用法定许可规则助推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等措施,实现我国博物馆版权例外制度在数字时代下的良性变革。 


编辑:张园媛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