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东南文化》2018年第5期

摘要: 第五期遗产保护理论关于重建和真实性李 伟内容提要: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重建”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热点理论话题之一。重建从一度理论上的近乎于完全禁止,到在管理实践中有严格保留情况下的接受,再到理论上的多方面探讨,以及各国长期以来实际广泛存在的重建活动,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真实性是这些争议中的理论关键。我国在遗产保护工作中的 ...
 

第五期





遗产保护理论
关于重建和真实性

李 伟

内容提要: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中,“重建”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热点理论话题之一。重建从一度理论上的近乎于完全禁止,到在管理实践中有严格保留情况下的接受,再到理论上的多方面探讨,以及各国长期以来实际广泛存在的重建活动,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真实性是这些争议中的理论关键。我国在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建问题,需要参考相关国际文献、结合国情,根据情况的不同来认识。一般来说,应遵守《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规定,即从真实性原则出发,不应对无存古迹加以重建。但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在学术上也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 


文化生态圈关联发展视角下史前遗址的保护利用思路

刘军民  

内容提要:史前遗址是史前人类活动的遗存,对于无法依赖文字记载的史前考古学研究而言,史前遗址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来源。史前遗址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具有极高的价值,但因其年代久远、破坏严重、与自然环境关系紧密、可观赏性差和大众不易识别等特点,保护和利用受限,不被社会普遍重视。利用文化生态圈层的关联发展理论来保护史前遗址,将史前遗址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所在地的文化精神相关联,与区域发展相联系,有助于我们拓宽史前遗址的保护利用思路,创造良好的观赏环境,推动此类遗产的展示与利用。





考古探索

酋邦概念与国家探源

      ——埃尔曼·塞维斯《国家与文明的起源》导读

陈 淳

内容提要:酋邦是社会进化论的一个类型或一个发展阶段,类似于生物进化中爬行类和哺乳类概念。社会演进的趋势是用某些“主导类型”或“主导阶段”来表示的。并非所有酋邦都能演进到国家,国家也不一定从最特化的酋邦中产生。文化进化论研究社会发展的规律和通则,而历史学研究则关注具体事件和对象的线性过程。酋邦是介于平等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各种世袭不平等社会。早期国家的诞生普遍见证了征服和吞并,为了管理先前各自为政的独立酋邦,国家必然以任命的官僚体制来取而代之。


浙江永康庙山遗址试掘简报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永康博物馆

内容提要:浙江永康庙山遗址经过试掘,发现5座灰坑以及部分陶器、石器等遗物。陶器主要有大口盆、罐;石器有磨石、石斧、石凿、石饼、砺石、石球等,兼具打制和磨制两种工艺。年代距今约11000年,为上山文化早期遗存。庙山遗址作为单纯的上山文化早期遗址,为深入进行上山文化的分期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江苏金坛高庄土墩墓D1发掘简报

南京博物院 镇江博物馆 金坛博物馆

内容提要:201612月—20175月,镇江博物馆为配合265省道拓宽改线工程,对金坛高庄土墩墓群中的D1进行了发掘。该土墩墓保存较为完整,墩内发现周代墓葬9座、器物群5处以及较多遗物。遗物主要有硬陶坛、硬陶罐、硬陶瓿、原始瓷豆、原始瓷碗等,时代为春秋早期到春秋中期。此次发掘为江南土墩墓的发掘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浙江德清东坡岭战国墓发掘简报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德清县博物馆

内容提要:浙江德清东坡岭共清理战国早中期竖穴土坑墓9座,出土随葬品以原始瓷、印纹陶和泥质陶为主,其中原始瓷渔篓尊、鉴、瓿、钵、双系罐等出土时较完整,原始瓷生产工具镰、斧、锛、铲、锸等弥足珍贵。从墓葬形制和墓葬的地理位置推测,这批墓葬所在区域可能是原始瓷窑址中心区的一处非贵族墓葬区。此次战国土坑墓的发掘,为研究战国时期土坑墓与原始瓷窑址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地域文明
安徽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晚期家户研究

姜仕炜

内容提要:家户考古是分析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方法。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晚期带有灶的大型房址应代表一个家户,一个排房基址可能包含好几个家户。每个家户代表一个核心家庭,一个排房基址应是基于血缘关系并由几个核心家庭构成的扩展家庭。当时的家户手工业经济模式可能是兼职的家庭生产经济模式。该阶段尉迟寺社会的财富分配较为平均,处于一种社会贫富分化不明显、较为平等的社会形态。


长江流域新石器至商周时期城墙建筑方法研究

张 华

内容提要:国内目前已发现的古城数量较多,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根据长江流域新石器至商周时期城墙堆积特征,可归纳出南方早期筑城方法的共性,主要为平地起建、斜坡堆筑,一般不经夯打、不用版筑、不挖基槽。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土筑城墙形成了两大不同的城墙建造技术系统。另外结合南方河堤堆土形态,可推测早期取土筑墙与近代开河筑堤过程相近,可能属于同一方法、同一原理。


试论宁镇地区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结构

许鹏飞 何汉生

内容提要:近年来,江苏马迹山、新浮、二塘头等遗址的发掘,丰富了宁镇地区夏商时期的考古学材料。宁镇地区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在吸收本地区点将台文化的基础之上,受到了中原地区商文化的强烈影响,与该地区夏代考古学文化相比,主要文化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在接受商文化熏陶的同时,与环太湖地区逐渐崛起的马桥文化也存在着比较频繁的文化互动。 


山东新泰周家庄墓地出土的吴越式兵器及其来源

王 震

内容提要:山东新泰周家庄墓地为东周时期齐国墓葬,出土了大量吴越风格青铜兵器。关于其国属和来源,学术界主要有吴国馈赠品、战利品、部分为利用吴国技术在本地铸造等不同观点。考察、分析这批兵器的形制特征、金相成分和铸造技术,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推知这批兵器大多呈现吴越式风格,但也有部分具有越、齐、楚特征;部分兵器为流入的战利品,但也有部分是在新泰本地铸造。


者汈编钟与越国乐制

张闻捷

内容提要:依据现存者汈编钟的尺寸、铭文排列方式及音律组合,可以推定其钮钟应是两组各10—12件的编列形式,同时搭配镈钟若干。这种乐钟组合是战国早期之后逐渐盛行的新的编列方式,不见于春秋晚期阶段。因此,者汈编钟铭文内“唯越十有九年”当是指越王翳十九年(公元前393年),而非春秋晚期的勾践十九年(公元前478年)。者汈编钟是目前所见较为完整的越国王室乐器,通过进一步与江苏无锡鸿山、浙江海盐黄家山、长兴鼻子山、余杭崇贤战国墓等越国土墩墓所出乐器的比较可以发现,越国的乐钟制度可能存在“二分现象”,即越国王室仍效仿楚制使用青铜编钟,而普通贵族则多使用青瓷或硬陶编钟,无法演奏,编列上亦缺乏制度约束。所以,器主者汈也应在此年代、文化背景下去判断其身份地位。




博物馆新论

中国博物馆策展人制度本土化的历程与发展

段晓明

内容提要:策展人制度是欧美发达国家博物馆普遍采用的一种机构运作模式。西方博物馆先进的理念和做法为中国博物馆带来了很多有益的指引,但由于中外国情、体制机制和发展根基等方面差异,中国博物馆难以照搬西方策展人制度。如何在现有体制下最大化地吸收、转化并发挥该制度优势,是中国博物馆人正在思考的问题和探索的方向。


试论博物馆对外展览建构国家形象的价值与路径

孔 达

内容提要:博物馆对外展览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和传统手段之一。对外展示国家形象,积极配合国家外交外事活动,是我国博物馆的一项重要使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重要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在这种大背景下,必须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去看待博物馆对外展览。博物馆与国家战略应双向互动、积极配合,通过对外展览建构正面的国家形象。



何以“具身”——论博物馆中的身体与感官

王思怡

内容提要:“具身”的概念与内涵对博物馆的范式转变颇有启发意义。以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与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为理论基础的具身认知理论反对身心二元论,走一条平衡的中道,强调认知对身体的依赖以及身体与环境的交互性,它们互动地共处于认知系统中。而博物馆要回到身体本身,注重意向、情感、感官、专注力、体验的重要作用;在营造博物馆环境的舒适性、情感性、情境性、体验性与互动性的同时,关注博物馆认知的系统性及内部的平衡与变构。若我们从“具身”的理论溯源出发,通过梳理身体与感官在博物馆中的塑造与延伸,那么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也许会被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从乌托邦到异托邦:妇女主题博物馆的空间实践

傅美蓉

内容提要:妇女主题博物馆是客观实在性与文化表征性的统一,是一种以女性为中心的表征系统与空间实践,可被视为女性主义异托邦。在菲勒斯文化主宰的空间里,妇女主题博物馆不仅预设了一个普遍的女性主体——“妇女”,而且生产了偏离菲勒斯中心主义、构成异托邦的文化。妇女主题博物馆是一个双极性的空间,具有幻象性与真实性,其作为部分实现了的乌托邦,通过话语的“连接”、“观看”的实践以及对空间的生产超越了乌托邦的想象层面。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