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东南文化》2021年第5期

摘要: 第五期遗产保护理论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多元价值及其体系构建探究——基于“苏裱”传承人访谈的思考陈虹利 何伟俊 陈潇俐 陈 琦内容提要:价值多元化是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艺重要的特征之一。当前书画装裱修复从业者对技艺价值认知程度不均,价值认知现状不能与多元价值共存的现实相匹配。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视角,书画装裱修复从业者应从 ...
 

第五期




遗产保护理论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多元价值及其体系构建探究——基于“苏裱”传承人访谈的思考

陈虹利 何伟俊 陈潇俐 陈 琦


内容提要:价值多元化是中国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艺重要的特征之一。当前书画装裱修复从业者对技艺价值认知程度不均,价值认知现状不能与多元价值共存的现实相匹配。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视角,书画装裱修复从业者应从理念上重新树立多元价值观、方法上加强现代科技手段的有效介入、理念上重视传承人整体情况的深入探求、行动上加快技艺科学化研究进程等几个方面来全面构建技艺多元价值体系。 




文物保护类展览的策划与特色————以“纸载千秋——传统记忆与保护技艺”为例

田建花 张金萍


内容提要:近些年,文物保护以展览的形式出现在多家博物馆内,有别于以往的历史展、艺术展等,文物保护类展览不论是策展还是实践环节,始终坚持学术性和科普性并重,突破了传统展览模式。南京博物院“纸载千秋——传统记忆与保护技艺”展是文物保护类展览的典型案例,其特色主要表现在动态的展陈方式、灵活的展览延伸、欣赏文物的别样角度、闲置文物的活化利用和便捷的线上展览方面。文物保护展的推出为社会公众文物保护意识的提升和相关知识的普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定义、分类及价值追求

王美诗


内容提要:非遗是“无形”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流变性、即时性等特点,非遗展示经历了原生态展示、民族民间艺术展示、“活态”展示三个阶段。当代专业的策展工作者需从狭义定义去界定非遗展,以当代视角和审美意识去理解、把握、呈现非遗的传统文化属性,在展览策划中体现出策展者保护非遗的主观意识,从“全遗产观”视角策展,在展览中阐释非遗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属性,积极搭建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的桥梁。 




考古探索

技术视角下西方骨器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阴瑞雪 栾丰实 〔加拿大〕鲁 可(Luc Doyon)


内容提要:骨器是以骨、角、牙、蚌为原料,运用多种技术制作而成的副产品、工具和装饰品。近年来,在石器研究的影响下,西方骨器研究经历了四个逐渐发展完善的阶段,并在骨原料生物力学特性、埋藏学、操作链和时空分布模式等理论基础上,通过多学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骨料选择和利用、功能分析、象征意义、特殊组合等多方面的研究,从经济和社会双重维度复原古代社会。相比之下,中西方骨器研究层次存在较大差异,要从传统研究和技术分析相结合的角度探索中国骨器研究的独特范式。 




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第四次发掘简报

凌家滩遗址考古队


内容提要:凌家滩遗址第四次发掘以墓地为重点,兼及村南的红烧土密集区,旨在进一步了解墓地布局、红烧土密集区的性质等。发掘共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21座,但各墓出土遗物较少,玉器更少,反映出该墓地不同墓区的性质可能存在差异。村南的红烧土密集区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最厚可达1.5米左右,应属某种重要的建筑设施。 




杭州市萧山区老虎洞遗址发掘简报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萧山博物馆 上海大学历史系


内容提要:老虎洞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老虎洞村。2013年3—7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萧山博物馆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和出土了包括良渚文化、商周及汉唐明清等不同时期在内的遗迹和遗物。其中良渚文化与商周时期遗存有灰坑、柱洞群、石器、陶器、印纹硬陶及原始瓷等。遗址中出土的良渚文化时期较为完备的玉石器加工工具组合,以及商周时期大型柱洞群组成的干栏式建筑遗存,在太湖地区早期文化中尤其独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黄路头遗址发掘简报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


内容提要:黄路头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是良渚古城遗址的一处城外遗址,为良渚古城大型聚落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2016—2017年的考古发掘清理了黄路头遗址中一处墓地的局部区域,发现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共34座。其年代上限不晚于崧泽文化晚期,即早于良渚古城的兴建。该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良渚古城建城之前该区域内的本地文化面貌有重要意义。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金花池遗址发掘简报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


内容提要:金花池遗址为良渚古城遗址的郊区聚落之一。2009年考古队抢救性清理了2座良渚文化贵族墓葬,其中M1出土玉琮、玉钺、三叉形器和冠状器等高等级玉器,是良渚文化早期阶段良渚遗址群乃至整个良渚文化分布区内少见的高等级贵族墓葬。大遮山南麓分布着多个聚落组,呈现出以一处较大的台墩形遗址为中心,由六七处台墩组成的态势。百亩山南坡较密集地分布着金花池、百亩山、梅家里、梅园里等遗址,构成聚落组,金花池可能为该聚落组的中心。 





地域文明


从水田考古发现看畦田的发生

刘兴林


内容提要:我国水田考古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根据目前出土的史前时期的十多处200多块水田遗迹进行总结,史前水田以小型和不规则形的平底浅坑式田块为主,都具有较为完善的灌溉体系。根据湖南澧县城头山、浙江余姚施岙和余杭茅山遗址发现的水田中的田埂形态分析,我国以方便灌溉为首要目的的畦田萌芽于距今6000年左右,以生土田埂界隔地下田面为标志;成熟于良渚文化中晚期,以人工田埂规划地面田为标志。畦田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一大发明,之后的水田仍然延续着内部作畦的方法,并对后世北方地区的灌溉农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试论黄鳝嘴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互动

陶志远


内容提要:黄鳝嘴文化是在考古材料不断丰富的情况下为考古界所确认的新的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于大别山东南麓、长江北岸之间的平原地带。该文化距今约6200—5700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早期以塞墩遗址该文化墓葬早期遗存为代表;中期以黄鳝嘴遗址墓葬遗存为代表;晚期以塞墩遗址该文化墓葬晚期遗存为代表。黄鳝嘴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在黄鳝嘴文化早期已然发生过直接或间接联系,可相互之间的影响却较小,但这微弱的互动却是大汶口文化向该地区不断施加影响力的滥觞。




台湾海峡区域视野下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考古学观察

吴 卫 王银平 李福生


内容提要:台湾海峡地区在新石器时代生业经济长期依赖渔猎、采集等手段,直至距今5000年左右才在闽江下游流域出现初具形态的农业生产。此区域先后经历了三次较显著的南岛语族跨海峡扩散的活跃期,且各时期扩散路线也有所变迁。“人口压力说”或“海洋适应性说”不足以解释南岛语族跨海峡扩散的动因。 




无人机航拍在皖南土墩墓考古研究中的实践

钱静轩


内容提要:皖南地区是土墩墓的重要分布区,以芜湖市南陵县所在的漳河流域分布最为密集,也最富地域特色。使用无人机低空航拍和三维建模对南陵小乔村、危家大塘两处土墩墓群进行研究后发现,土墩墓群的选址和布局方式不仅注重与地貌环境相融合,且通过分配茔域空间,限制土墩体量,安排墓位顺序等手段来确认和表达群体与个体的地位及关系。而两墓群在墓地规模和结构上的差异应是各自代表的继嗣群体不同所致。 





博物馆新论


展览阐释:美术馆和博物馆策展比较——兼谈博物馆的美术馆化

严建强


内容提要:策展在艺术品公共利用中应运而生,成为美术馆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展品本身的自明性,策展对展品的阐释并不是必需的。但对于展品自明性弱,同时肩负传播与教育使命的博物馆来说,阐释是策展工作的核心内容,由此造成了两者在策展工作内涵及组织体制上的重大区别。一些重视美术教育的策展人采用高度阐释的方式造成了美术馆的博物馆化,为艺术品欣赏增添了历史文化理解的价值。但与此同时,也有众多的因素,包括博物馆收藏理念的滞后、展览建设团队缺乏阐释能力,以及观众的历史惯性和学习动力不足,导致一些博物馆满足于展览的审美品质而放弃了阐释与传播的责任,导致了博物馆的美术馆化,削弱了其文化遗产价值解读的功能。 




书画展策展:美术馆与博物馆——基于中国美术馆的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

邵晓峰


内容提要:我国美术馆与博物馆在书画展策展方面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近年来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趋势。2014年以来中国美术馆在“典藏活化系列”“国家捐赠与收藏系列”“弘扬中国精神系列”“国际交流系列”等书画展创新了策展理念,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书画展,如画家作品回故乡展、画家对比展、古今作品对比展、各种专题展、捐赠者特展等。当前我国美术馆书画策展还注重与博物馆合作、与高校合作以及馆际合作等。美术馆界探索积累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不但为美术馆学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案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供博物馆书画展策展借鉴、参考,有助于双方取长补短、互鉴互进,实现美术馆与博物馆长期广泛的交流合作。 




论书画展览的选题与策划——以天津博物馆系列书画展为例

钱 玲


内容提要:近二十年来,我国博物馆举办的书画展览数量大幅增加、观众数量急剧增长、社会关注热度持续升温,引发参观热潮的现象级书画大展频频出现,多家博物馆联合办展成为主流模式。天津博物馆利用馆藏明清时期书画优势,以真实性、代表性为原则遴选展品,对内系统梳理馆藏、以项目促青年人才成长,对外普及古代书画知识,体现学术性与普及性的统一,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书画展览。优秀的书画展览离不开“人”与“物”的支撑,即策展团队的学术科研力量、策展能力和藏品的数量、质量至关重要。学术科研成果的支撑是书画展览成功的关键,同时展览也要着力解决展品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展览选题角度单一、同质化倾向严重、所选展品对主题支撑力不足等问题。




博物馆书画展览中“物”与“人”的联接——从“气氛美学”唤醒“气韵”的角度谈起

王皓潼


内容提要:博物馆书画展览因学术性、专业性过强,迟迟未实现在大众之间的普及并进而与之融通。“气韵”是书画展品的灵魂,其美学传播与接受情况应予以关注。从西方“气氛美学”的现象学视角关注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概念“气韵”,使人们关于气韵单方面归属于“物”的传统认识被打破,进而拓展为“物”与“人”之间的双向联接。基于此,博物馆策展人应重视“物”,围绕其展开学术研究,扩大社会传播,进行氛围营造;同时重视作为感知者的“人”,在审美感知上,为“人”提供“通感”化沉浸式审美体验,并致力于提升其审美感受力,借此使颇具学术性的气韵为日常审美的气氛感知所唤醒。通过做好展品解读和创新宣传方式,使气韵语境化且生动、可感知。 




数字人文视阈下文物信息可视化发展路径研究

张婧文 郭美廷


内容提要:文物信息可视化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途径,其关键是对信息的分类、管理、阐释、共享与创新。在数字人文视阈下,针对当前文物信息表达的同质化和浅层化现象,博物馆等文化遗产机构应该突破简单的复原展示瓶颈,从元数据标准与可持续开源数据集的科学构建、文物信息阐释的多主体参与、信息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三个层次,推进对文物信息可视化的实践探索。通过以数据为导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机构联动延伸信息维度、调动公众积极性参与知识共享等举措,借助集成性、自适应性和泛在化的数据转化过程和信息可视化模式,协调博物馆、文物、公众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提高文物信息应用与服务能力,提升可视化展示质量,为同类型展示提供可复制性方案。




博物馆学习中的观众参与:概念、特点与对策

常丹婧


内容提要:当下社会处于迅速发展和转型之中,“参与”是博物馆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关键词,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博物馆势必要向更强的参与性转变,从而满足公众新的需求和期待。在博物馆学习中,观众参与表现为在意识中将自己设想为主动的探索者,在行动中通过体验或操作增进认知。观众参与的特点包括以阐释性展览为参与的场所,以身体、情感和思维为参与的要素,以意义的构建和共享为参与的结果。博物馆可从分众化的展览系统、与观众相连接的展览内容、情境化的沉浸体验、游戏化的参与方式、多感官的体验模式、观众参与表达的平台、群体参观的社交环境七个方面构建参与性的展览环境。 




博物馆的社会治理效能与提升策略研究——成人教育的视角

路亚北 王 中 杨 赛


内容提要:博物馆成人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居民多元学习需求、引导居民参与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基于博物馆的成人教育虽然在助力社会治理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是,长期忽视教育的价值导向和助力作用,导致相关理论研究还不深入、政策建构还不完善、内涵提炼还不到位、理念宣传还不充分等问题。要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治理效能,还需要对博物馆的成人教育工作进行提档升级,从政策引领、场域拓展、项目设计和方式创新等方面精准施策、系统推进,才能更好地提升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和能力,进一步促进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构和完善。 




作为教育方法的博物馆

段俊吉


内容提要:博物馆是具有教育职能的公共机构,在传递文化知识、促进理性启蒙和创新教育方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博物馆为拓展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方法体系提供了一个新的实践领域,博物馆呈现的不仅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而且它本身可以被视为教育方法。空间、物件和记忆共同构成博物馆的教育叙事,丰富了教育实践的文化经验。当前,如何将博物馆介入教育实践活动成为博物馆工作者亟待深思的问题。这种思考无疑将对博物馆的知识组织方式以及文化理念的创新提出新的要求,勾勒出博物馆教育的未来图景。当博物馆工作者将意义生成性、开放互动性和文化实践性融入博物馆教育的肌理深处时,作为教育方法的博物馆才能真正彰显其独特的教育意义并服务于社会。 



     编辑:张园媛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