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东南文化》2019年第6期

摘要: 第六期遗产保护理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融合路径研究韩凝玉 张 哲 王思明内容提要: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因凝聚人类生存智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如今却面临传统农耕模式、生产方式和精神文化失传的困境与危机,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进行探索:其一,融合活态经济路径,提升农业文化遗产的经济、历史和 ...
 第六期



遗产保护理论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融合路径研究

韩凝玉 张 哲 王思明

内容提要: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因凝聚人类生存智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如今却面临传统农耕模式、生产方式和精神文化失传的困境与危机,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进行探索:其一,融合活态经济路径,提升农业文化遗产的经济、历史和文化价值;其二,融合科技路径,实行生态和谐的保护;其三,融合媒体资源路径,传播农业文化遗产信息,使其情感、认同、记忆等要素成为保护与传承的核心,提高全民保护意识使其可持续发展。




考古探索
江苏盱眙东阳汉墓群M279、M288发掘报告

淮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盱眙县大云山汉王陵文物保护管理所

内容提要:2018年4月,淮安市博物馆等单位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抢救性考古发掘了两座汉代墓葬。两座墓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出土釉陶器、陶器、铜器、铁器、漆器、玉器等。随葬器物较为丰富精美,时代特征鲜明,为研究东阳汉墓群分布范围及汉代东阳城居民的丧葬习俗增添了新的资料。



安徽省淮北市发现汉代画像石祠

淮北市文物局

内容提要:2019年,安徽省淮北市文物部门清理出两座汉代石祠C1、C2。C1保存完整,呈“凸”字形结构,前室后龛,内部刻满画像。经研究,这是第一例经考古发现、且配置构件完整无缺的汉代小祠堂。其独特的平面布局,抱鼓石形建筑风格,在全国皆是首次发现,填补了汉代祠堂研究的空白。 



江苏苏州虎丘路新村土墩三国孙吴M1发掘简报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2016-2018年,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江苏苏州虎丘路新村土墩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三国孙吴早期墓葬M1为砖室墓,平面呈十字形结构。M1中出土各类文物66件(组),包括青瓷、陶、石、玉、琥珀、琉璃、铜、金、银等材质。该墓葬的发掘为三国孙吴时期考古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江苏东台北海村唐宋遗址发掘简报

南京博物院 淮安市博物馆 东台市博物馆

内容提要:2016年3-5月,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对江苏省东台市北海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该遗址的文化遗存处于晚唐五代至北宋早期,包括灰沟、灰坑等遗迹及瓷器、陶器、建筑构件等遗物。这一遗址的发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 



明代南京钦天监副贝琳家族墓发掘简报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

内容提要:2015年4-6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南京市江宁区南京南站南侧、宏运大道北侧清理了14座明代竖穴土坑墓,出土了一批金、银、铜和砖质文物。家族墓群呈“品”字形有序排列。位于墓群东部的墓葬M32出土了墓志,墓主为南京钦天监副贝琳。该家族墓的发现,为研究南京地区明代地方人文历史、丧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实物材料。




地域文明
江苏徐州西汉楚王墓出土印章相关问题再研究

李晓军 刘照建

内容提要:江苏徐州西汉楚王墓出土的印章应为明器和废印,出自为楚王管理和制作印章的专门机构,时代在公元前175年以前,与第一、二代楚王在位时间相一致,是西汉初年诸侯王享有官吏任免权在墓葬中的深刻反映。 



论江苏徐州地区南北朝墓葬中的陶俑

韦 正 乔苏婷

内容提要:南北朝时期,徐州经历了从隶属于南方到隶属于北方的巨大变化,这在文化上亦有所反映,尤其表现在墓葬随葬陶俑方面。通过对徐州南北朝墓葬及陶俑发现情况的概括总结,分析可知徐州地区南北朝陶俑特点的转变和演化大致可分为东晋刘宋、北魏和北齐三个阶段。同时,物质材料变化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指示出陶俑形象的转变与徐州在南北朝时期政治地位的升降变化存在紧密的关联。



江南地区明墓出土受生牒研究  

任 江

内容提要:据已公布考古资料,江南地区的明代墓葬共出土三件受生牒。它们是受生寄库信仰的物化体现,与佛道教、方志等文献记载相互印证并有所补充,为探讨明代江南地区佛道教忏仪和民间丧葬习俗的渗透、交融提供了新的研究视域。



明代金银冥钱的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  

聂振阁

内容提要:明代金银冥钱使用数量毫无规律可循,但存在象征墓主享年的现象,这种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尚不明确。其钱文内容以道教类、佛教类为大宗,表达的主旨是希望墓主早升仙界或早登极乐。其摆放位置以口含、垫背为主,但也有覆在额部、挂在心前、握在手中的状况,寓意各有不同。其葬入时间主要为大殓仪节,但也存在迁葬或合葬的过程中增添的现象。其制造机构有官方的银作局、王府的典宝所或典服所和宫观、经堂、寺庙等宗教场所,另外民间私户也可制造。其时空分布、数量多寡、摆放位置和钱文内容主要受到丧葬习俗及宗教信仰的影响,而质地、尺寸和重量与墓主身份等级的高低和其家族经济实力的强弱关系不大。根据其发展与演变,可将其分为洪武—永乐前、永乐后—正统、天顺—正德及嘉靖—崇祯四期,各期特点显著。




博物馆新论
“阐释性展览”:试论当代展览阐释的若干问题

周婧景

内容提要:一百余年来博物馆文化的重大变迁,使曾将藏品放在首位的博物馆,如今把观众置于中心,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受其影响。“阐释性展览”是指以展览要素作为沟通媒介,向观众传递藏品及其相关信息以促使观众参与的展览。它与“非阐释性展览”相区别的根本标准在于能否促使观众参与。当前我国创建此类展览至少面临缺乏整体性、过度依赖文献、习惯说教、难以建立关联和重视方式创新五方面问题,可从通用标准、所处阶段、观众研究和教育模式四方面进行归因,并据此提出围绕物、人和传播技术及其关系的三大原则和确保整体性、贯彻逻辑性、致力特殊性等的七维度模型,以创造观众相关联的真实体验,促使其实现理解、思考及情感关联,进而吸引新观众和提高重复参观率。



历史文物的解读与信息主导型陈列的构建

魏 敏

内容提要:随着现代服务理念、现代媒体技术和新型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博物馆展览模式由传统的以实物为核心的艺术品陈列向信息主导型陈列转变。系统的、综合性的文物解读对于构建展览故事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秦蜀之路 青铜文明特展”“金色记忆——中国出土14世纪前金器特展”“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等文物专题展围绕打破原生遗迹单位的器物组合展开,以文物组合的形式传递信息,使专题性的文物展示得以与宏大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结合,同时注意将重点文物作为重要的信息传递点安排在展线的重要位置,起到调动观众观展情绪和控制展览节奏的作用。 



宗教物件在博物馆展览中的意义变形

      ——以“深河远流——南传佛教文化特展”为例

李精明

内容提要:物件从原生场所转移到博物馆后,物件意义的生成会导致意义变形。物件的意义变形,打破了真实再现的理想。庙宇中的一部分宗教物件被赋予了神圣性,但是当宗教文物转移到博物馆之后,便会产生意义变形。以“深河远流——南传佛教文化特展”为例,宗教物件从庙宇到博物馆展览,再配合网络在线展示,宗教物件的神圣意义转变为知识性、美学性以及娱乐性。为了建立物件与神圣性的关联,策展方可以通过现地保存、举行宗教仪式、展示原生环境的场景、营造神圣氛围等手段来达到加强物件与原生文化脉络联系的目的。 



新书架

博物馆展览“窄播”与“广播”的双向转换

       ——《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推介

黄 洋 

内容提要:博物馆陈列展览就是要正确、恰当地处理“物”与“人”的关系。博物馆业务工作中的收藏和研究主要偏重于“窄播”,而陈列展览则注重将物的信息“广播”给大众。博物馆观众各异,因此当下博物馆的传播应该从“广播”再到“窄播”,即针对不同观众的特点进行分众传播。古代社会的“物”在时间、空间和意义上发生变化后被置于博物馆陈列展览中成为博物馆“展品”。以观众为中心的好的博物馆陈列展览首要目标就是要让观众看懂,需要重视通过陈列语言的运用“让物自己说话”。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