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东南文化》2021年第2期

摘要: 第二期清溪新语新冠疫情下的博物馆:困境与对策〔加拿大〕沈 辰内容提要:目前依然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深刻影响着博物馆的当下与未来。纵观欧美各大博物馆,短期来看,疫情导致的闭馆直接引发了系列财务、减员等问题,而包括系统性歧视的平权运动在内的各类全新的社会议题同样亟待博物馆关注;长期来看,在疫情这场“持久战”面前,博物馆面临着应急、恢 ...
 

第二期




清溪新语

新冠疫情下的博物馆:困境与对策

〔加拿大〕沈 辰


内容提要:目前依然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深刻影响着博物馆的当下与未来。纵观欧美各大博物馆,短期来看,疫情导致的闭馆直接引发了系列财务、减员等问题,而包括系统性歧视的平权运动在内的各类全新的社会议题同样亟待博物馆关注;长期来看,在疫情这场“持久战”面前,博物馆面临着应急、恢复、提升等三方面困境,以及将困境转变为机遇的挑战。为此,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等博物馆及时提出了“双轨制”等应对策略,继续秉持博物馆“以观众为中心”的使命,避免博物馆萎缩衰退,从而为人类社会发展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论坛



东南论坛

融入可持续发展目标:博物馆“重塑”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安来顺


内容提要:《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显示了21世纪联合国主导的社会、环境和经济领域最雄心勃勃的努力。因其覆盖面广、适用性强,故成为各国政府和各专业领域竞相研究和应对的对象,文化遗产和博物馆领域也不例外。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对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的阐释中,呼吁博物馆和博物馆从业者充分认识博物馆之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价值,并积极参与到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博物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存在广泛的内在和外在关联性,通过引领社会方向、支持其他领域和变革博物馆自身,博物馆可以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事业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这也是博物馆成功实现社会重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遗产保护理论

灾难记忆与新冠疫情纪念空间构建理路

肖 波 黄晶莹


内容提要:新冠疫情留下了深刻的集体记忆。抗击疫情的事件、人物、器具、场所、文献等,形成了特定的灾难记忆与文化空间,值得保存、纪念、展示和反思。灾难记忆可通过空间形式来存储和再现,并对记忆进行提炼和延伸,形成特定的灾难型纪念空间,诸如用博物馆再现抗疫篇章、用文化空间再造抗疫地标、用文化符号致敬抗疫英雄、用名录表达对逝者的敬重等。建设系列文化纪念物,有创意地纪念新冠疫情这一历史性灾难,是文化遗产建设的重要使命,也是民族精神浴火重生的时代机缘。




集体记忆与大运河原生性景观的认知与描述

邱 冰 张 帆


内容提要: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大运河景观能否延续其原生性的特征,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评价主体的选择是难点。大运河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需要借助于集体记忆理论,以大运河集体记忆认知大运河原生性景观,将关注焦点从“物”转换为“人”,将评价主体从公权力主体转移至大运河的记忆主体。集体记忆对于大运河原生性景观保护的意义,正是其作为判断大运河景观是否延续了原生性特征的依据,并为大运河原生性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来自大运河文化主体内部的驱动力。 





考古探索

山东曲阜旧县四街窑址发掘简报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内容提要:2013年10—12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曲阜旧县四街窑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汉代及金代陶窑17座,另有少量灰坑、墓葬、道路等遗迹,出土遗物多为砖瓦、生活用陶、瓷器等。此次陶窑的集中发现为山东地区汉代和金代窑址及制陶手工业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江苏句容宝华牡丹西路六朝墓发掘简报

镇江博物馆


内容提要:2020年4—5月,镇江博物馆在句容市宝华镇牡丹西路北侧清理了四座东晋晚期至南朝早期砖室墓,出土文物64余件(套)。四座墓均为“凸”字形单室券顶墓,其中M1保存基本完整,出土文物丰富,尤为可贵。这批墓葬为研究南京、镇江地区六朝墓葬制度演变和葬俗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江苏连云港海州区张庄五代至宋墓葬发掘简报

连云港市博物馆


内容提要:2018年连云港市博物馆对海州区张庄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发现五代墓15座、宋墓16座,共出土各类文物200余件套。这批五代、宋代墓葬形制特殊多样、出土器物种类丰富、墓室建筑工艺脉络清晰。不仅在连云港地区属于首次发现,在苏北鲁南地区也不多见,为研究连云港海州地区五代至宋代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丧葬习俗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安徽淮北烈山窑址2017年考古发掘简报

淮北市文物局 淮北市博物馆


内容提要:2017年,淮北市文物部门对淮北市烈山区烈山窑址进行发掘。清理窑炉1座,灰坑7个。出土大量遗物,以白釉、青黄釉、三彩器为主,有碗、盘、罐、枕、建筑构件等。烈山窑址Y1为北方典型的马蹄形馒头窑,年代应不晚于五代时期。烈山窑址是宋元时期大运河通济渠沿线一处重要的瓷器产地,为南北窑业技术传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其烧造技艺高超,少数产品较为罕见,也是国内极少数烧造宋三彩的窑址,与河南巩县的三彩窑存在密切的技术交流。 




地域文明
汉代玳瑁器初步研究

刘芳芳


内容提要:玳瑁作为一种有机宝石,昂贵且不易保存于地下。通过对汉墓中出土的各类玳瑁质文物的系统梳理,可以把发掘材料中明确为玳瑁质的文物从所谓的“角质器”中遴选出来。玳瑁在汉代即成为漆器的一种装饰材料。漆器的犀皮工艺可能在东汉已经成熟,其起源受到玳瑁器的启发。 




东冶候官考

柏宇亮


内容提要:汉代冶县,三国东吴时期更名为候官县。现以史料为切入点,结合考古资料,发现冶县更名为候官县确如王国维先生所推测,是因为冶县外有一处军事候官障塞,该候官所在地点可能为今福州市牛头山遗址。汉初冶县与候官为两处城址,经多年发展,逐渐融合为一城,至东汉末三国初时冶县之名被候官取代。冶县更名为候官县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两汉时期对东南边疆地区实行羁縻政策已见成效。 




汉晋时期马蹄形带具的考古学研究

刘德凯


内容提要:利用考古学基本的方法论,可以揭示汉晋时期马蹄形带具的制作、流通、使用和埋葬这一动态过程。该类带具发轫于北方草原,西汉中期汉帝国开始制作,并逐渐采用了西亚的焊接技术。出于羁縻的目的,西汉时期专门将该类带具分配给边郡统治层。东汉以降,马蹄形带具融入帝国内部的舆服制度中,并演变为用于随葬和祭祀的礼制器物。 




东晋阿育王像研究——以长干寺阿育王像为主

祁海宁


内容提要:东晋时期,武昌寒溪寺、建康长干寺和荆州长沙寺,先后出现三尊金铜菩萨像和佛像,造像者指为阿育王或其第四女,它们被统称为“阿育王像”。从晋至唐,这批佛造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一直受到佛教史研究的关注。1995年四川成都出土梁代石质阿育王像实物之后,中外学者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论。但是,这批佛造像究竟是哪国铸造,与阿育王是否有关等关键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通过全面梳理东晋三座阿育王像的史料和相关考古资料,进一步利用考古学和史学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三尊东晋阿育王像皆为托名伪作,与阿育王无关。它们的出现发挥了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是为相关寺院提供了神圣性支持;其二是为东晋政权提供了合法性支持。 




“南海Ⅰ号”南宋沉船出水瓷器阿拉伯文墨书题记考释

孙 博


内容提要:南宋沉船“南海Ⅰ号”出水了大量带有墨书的瓷器,其中有7件为阿拉伯语题写,内容主要为所有者姓名及真主赞词。同时,根据其他船载文物以及动物遗存所反映出来的阿拉伯、伊斯兰特性,综合表明船上活跃着一个阿拉伯人群体。此外,通过对墨书上的阿拉伯文姓名传统以及赞词的书体及语法规范进行分析,初步可以认为船上阿拉伯人可能与埃及阿尤布王朝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研究还发现,该阿拉伯人群体应为泛海客商而非船员,同时又可再细分为居于船艏、艉楼的两小群体,其中前者的生活环境优于后者,显示出船上人群的财富等级差异。以上发现,对研究“南海Ⅰ号”的终点港、宋代的远洋贸易路线以及中埃之间的交往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博物馆新论


博物馆以“物”为载体的信息传播:局限、困境与对策

周婧景


内容提要:博物馆传播的是依托实物重构的信息。当前,以观众为中心的认识论偏差,以及立足物及其研究进行的多元阐释的耗时耗力,导致了一部分博物馆出现信息传播的错位和偏向。以“物”为载体的博物馆信息传播的局限在于难以阐释隐性信息以及难以还原真实的历史,造成博物馆传播的信息无法与过去、现今等未知领域,与观众的需求和兴趣以及与观众整体的感知觉相适应。为弥补信息传播的局限,博物馆应重视物及其研究,满足不同物的差异化阐释需求,策展人保持价值中立等。为突破信息传播困境,博物馆应重视对物、人和传播手段有机组合的阐释,提升传播的信息与观众的相宜性等。无论如何,博物馆应坚持以“物”为载体的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向。 




海洋文化记忆的建构与传承:国家海洋博物馆文化展示的视觉逻辑

宋厚鹏


内容提要:国家海洋博物馆以一种双重视觉性展现了海洋文化特色,形塑了观众对海洋的认识,体现了人与海洋的互动,并帮助海洋文明获得了现代语义上的连续性。国家海洋博物馆的文化展示以展品陈列、情境塑造和参与式设计实现了公众对海洋知识与文化记忆的保存与再生产,在视觉建构上推动了个人与群体、真实与想象、文化与历史的多重对话。这种展示通过保存真实的历史来塑造知识型表征,并发挥技术优势,以适应特定知识视觉性的体验型表征,从而使文化记忆得以在当代博物馆成功建构和传承。




泛在化连接:数字时代博物馆藏品的展示与传播

纪晓宇


内容提要: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塑造了一个超级连接的社会,给博物馆藏品的传播与阐释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带来了信息传播场景与观众角色的转变。在数字技术对藏品展示与传播的影响研究中,阿诺德·伯林特审美场域理论的分析框架有助于对观众参与式体验的动态过程的分析。策展人创建出的是可供观众参与其中的互动体验场域,其本质是一种关系性时空;数字技术对藏品传播的影响在于策展人、藏品、观众和语境之间关系的转变,呈现为对场域内部各因素间连接潜力的扩展。在关系性时空的观念下,可以进一步超越场馆化与实体化的传播模式,让藏品传播嵌入公众的生活场景,成为一种泛在化的存在。 




新技术条件下的博物馆智慧服务设计策略

徐延章


内容提要: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不仅改变了用户的信息交流习惯,培养了移动服务与交互方式,而且提高了用户参与体验的热情,为博物馆智慧服务设计提供了新视角。在新技术条件下,博物馆应以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体验的要求、提升博物馆智慧服务能力为导向,将新技术应用与用户体验相结合,从用户洞察、资源开发、交互创新、情感提升四个方面进行博物馆智慧服务设计;并从创新服务思维出发,依托新技术提升博物馆智慧服务设计水平,从而为博物馆服务建设提供参考。 




可及性:公众感知视角下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

谢雨婷


内容提要:在公共服务领域,“可及性”是从公众感知视角评价公共服务效果的重要视角;在博物馆领域,实现资源和服务面向公众“可及”是近代以来公共博物馆的追求目标之一。立足博物馆服务的特质和公众接受博物馆服务的全过程,可构建从公众感知视角评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三个由表及里的内部维度——“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接受性”和一个反映动态变化水平的“可适应性”维度构成,其结果反映了公众对接受博物馆服务难易程度的心理评价。在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增加数量供给”到“寻求质量突破”的关键转型期,可及性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从公众感知视角梳理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短板,也有助于博物馆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的多元、包容与平等建设——从扬州博物馆谈起

宗苏琴


内容提要:2020年新冠疫情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形势更趋复杂化、极端化,博物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期间,博物馆纷纷采用线上展览、云直播等方式,力图使博物馆转“危”为“机”。扬州博物馆顺势而为,在常态化服务中彰显平等理念,通过云上观博、提高馆内人员业务素质、传承创新等方式推动博物馆平等化建设。在后疫情时代,博物馆界应秉持多元和包容之心态,从数字化、线上宣传、线下互动等方面创新服务方式,从而推动博物馆范畴的“平等化”建设和社会的“平等化”发展。 




灾害类博物馆的叙事图式构建

马 萍


内容提要:灾害类博物馆是构建灾害记忆、让灾害记忆盘桓于公共领域而不被忘却的重要媒介之一。灾害类博物馆在构建灾害记忆时有四种常用的叙事图式:“英雄主义”式的国家认同叙事图式、“为了不被忘却”的地方创伤叙事图式、“科学主义”式的科普叙事图式和“人性与生命”的伦理叙事图式。尽管不同的叙事图式使博物馆构建的灾害记忆在面貌与内涵呈现上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将灾害记忆从经验性事实转换成为意义化叙事的过程。 




域外广角

老龄化社会进程中博物馆的职能拓展 ——日本学者相关研究及启示

于 晖


内容提要: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全球性的人口发展趋势,它不仅是当今世界各国存在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和人口规划等方面的战略问题。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机构,可通过开展丰富的社会活动,充分运用老年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以发挥满足老年人的身心需要及振兴地方经济与文化的作用,这些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社会的压力。近年来,日本博物馆在适应老龄化社会方面有如下努力:开展适应老年人的活动,缓解社会医疗压力;搭建终身教育平台,增进老年人福祉;践行文化传承,激发地方活力。我国博物馆也应探索老龄化社会下博物馆的职能拓展,树立文化养老的社会责任意识,并为老年人提供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编辑:张园媛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