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建筑遗产》2022年第3期

摘要: 2022年是《世界遗产公约》颁布50周年,“下一个50年:世界遗产作为韧性、人文和创新的源泉”,这一全球纪念活动主题揭示的遗产价值,正是我们今天从事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刻意义所在。理论与历史的研究并非易事,甚至总是在不断回望和对细节的琢磨中惨淡前行。本期的《理论与历史》栏目共刊发了三篇文章:陆地的《刍议历史真迹修复的本质与类型》和王依、吴葱 ...




编者的话

2022年是《世界遗产公约》颁布50周年,“下一个50年:世界遗产作为韧性、人文和创新的源泉”,这一全球纪念活动主题揭示的遗产价值,正是我们今天从事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刻意义所在。

同时,2022年也是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为此,《建筑遗产》2022年第3期的组稿以《研究聚焦》栏目的三篇文章作为纪念。开篇是蔡永洁、黄纳的《多层级的空间——上海老城厢毛细血管的形态类型及价值》一文,由一张历史地图呈现的独特空间形态,引入对上海老城厢城市街道与邻里巷弄多层级空间体系的分析,并呼吁将其转化为现实的设计操作策略,在老城厢的风貌保护与传承中运用。张恺的《以人地关系线索促进名城国土空间结构优化——以高原湖泊名城昆明为例》,通过分析昆明自然地理格局变化与名城聚落空间的时空关系,探索中国传统人地互动思想影响下的名城核心价值,认为人地关系的表征线索可以作为一项稳定的结构性资源助力名城国土空间发展。张莎玮、方禹、吴鼎航和沈康的《广府地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变、异变与突变》,通过深度调研和ArcGis平台对广府地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要素进行分析,为我们勾勒出该区域内广府文化主导、客家文化主导、广客交融和沙田四种文化景观类型,及其主流文化景观发生、变异的传递机制。

理论与历史的研究并非易事,甚至总是在不断回望和对细节的琢磨中惨淡前行。本期的《理论与历史》栏目共刊发了三篇文章:陆地的《刍议历史真迹修复的本质与类型》和王依、吴葱和王巍的《原状的困惑——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原则的再思考》,两篇文章讨论的都是遗产保护中并不新鲜但又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对历史的溯源中,分别对国际遗产界有关真迹的三类修复及其性质,和中国文物保护原则中原状到底是什么,进行了细致的历史分析与理论思辨。程建军和陈丹的《材、斗、椽中距与标准材——中国古建筑设计模数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经典匠作文献研究结合现存建筑实物的尺度分析,再次探讨了中国古建筑设计中的标准材问题。

本期《案例解析》是分别来自法、英和西班牙三个欧洲国家的遗产保护经典案例。2018年本刊主编和几位编委访问法国建筑与遗产城和夏约学校时,巴黎104艺术创作中心是考察项目之一。2020年应本刊约稿,该项目的主持建筑师雅克•帕约(Jacques Pajot)在当时座谈会发言的基础上整理回顾项目过程,讨论了其中建筑师的重要性。后来,杨辰、李颖春和张稀普以《从“哀悼工厂”到“大众艺术城”——巴黎104艺术创作中心的改造策略》为题,从历史演变、改造设计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多角度地对104转型的成功进行了细致剖析,旨在为存量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提供经验借鉴。英国的公园山公寓更新改造也极具典型意义,朱晓明、孙梦洁和缪雪旸的《超越社会住宅——英国公园山公寓的更新及对我国保护类福利住宅的启示》一文在对原始设计与更新改造的比较中,重点探讨了该项目的市场化改造道路。研究认为,公园山项目可为我国保护类住宅更新缺乏开发商有效参与和缺乏社会空间与物质载体的结合等难点提供有益借鉴。遗产数字化是中国近年来讨论和实施的热点,吕志宸、青木信夫和徐苏斌合作的《巴塞罗那城市遗产数字化展示平台比较与借鉴》,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搜集,对巴塞罗那多个城市遗产信息展示平台从遗产信息主体、遗产利用、公众参与三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城市遗产信息平台建设提出建议。

本期《经典译文》推出的是张映乐翻译的勒·柯布西耶《“真实”:建筑的唯一理由》和伯纳德·鲁道夫斯基《我们需要的不是新的建造方法,而是新的生活方式》,两篇文章分别于1937年和1938年发表在domus杂志上。由于原文发表较早不易获得,本刊在取得版权的基础上,特配原文同步刊出。

《书评》栏目发表的是陈曦与陈亚珉合作的《遗产保护的本质——萨尔瓦多•穆尼奥斯•比尼亚斯当代保护理论系列书评》,介绍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比尼亚斯教授保护理论及其来源和发展过程,在保护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其《当代保护理论》《不完美保护》《遗产保护的交换本质》和《文化遗产保护伦理》四篇代表作的核心观点及其相互关联进行了重点分析。

《时评》专栏中,张鹏的《研究、保护与再生》是一年一度对全国城乡建成遗产保护优秀学生设计作业评选的综述,本次公布的是2021年的评选结果,及获得特等奖的三篇作业与评委评语。

陈忠实笔下的黄土台塬苍凉而厚重,沟壑纵横的原上,堡子和地坑窑是世代生长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的奇迹,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成就了天工与人工的完美结合。本期的《风土图记》是林晓丹与江攀合作的成果,图文再现了关中地域这一独特的景观风貌。

本期责任编辑:刘雨婷

目次

研究聚焦


001   多层级的空间——上海老城厢毛细血管的形态类型及价值
蔡永洁 黄纳

012   以人地关系线索促进名城国土空间结构优化——以高原湖泊名城昆明

张恺


021   广府地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变、异变与突变

张莎玮 方禹 吴鼎航 沈康



理论与历史

031   刍议历史真迹修复的本质与类型

陆地


038   “原状”的困惑——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原则的再思考

王依 吴葱 王巍



045   材、斗、椽中距与标准材——中国古建筑设计模数探讨

程建军 陈丹



遗产图说

056  沃菲尔德风土图记 XXVⅡ 

“原”上村:关中地区黄土台塬风土聚落

林晓丹 江攀/ 朱亚云 译 



案例解析

072  从“哀悼工厂”到“大众艺术城”——巴黎104艺术创作中心的改造策略

杨辰 李颖春 张稀普


080  巴黎104艺术创作中心——论建筑师的必要性

雅克·帕约 / 张鹏 杨辰 译


085  超越社会住宅——英国公园山公寓的更新及对我国保护类福利住宅的启示

朱晓明 孙梦洁 缪雪旸


098  巴塞罗那城市遗产数字化展示平台比较及借鉴

吕志宸 青木信夫 徐苏斌



经典译文


106  我们需要的不是新的建造方法,而是新的生活方式——普罗奇达岛住宅设计评论

伯纳德·鲁道夫斯基 / 张映乐 译 / 金筱敏 译校


112  “真实”:建筑的唯一理由

勒·柯布西耶 / 张映乐 译 / 金筱敏 译校



书评

119  遗产保护的本质——萨尔瓦多·穆尼奥斯-比尼亚斯当代保护理论系列书评

陈曦 陈亚珉



时评

124  研究、保护与再生——2021年全国城乡建成遗产保护优秀学生设计作业评选综述

张鹏



简讯 128

105   征稿启事



精彩栏目推荐

研究聚焦

多层级的空间——上海老城厢毛细血管的形态类型及价值
蔡永洁 黄纳

摘要:
老城厢作为上海城市之根,其空间的特别之处在于满布于城市街道之间、地块之内的邻里巷弄。这套毛细血管般的巷弄体系具有多层级性,它既是空间上从城市向邻里的延伸,也是公共生活从城市向邻里的延伸,还是家庭生活从住宅向邻里的延伸。它联系起家庭、邻里、城市,成为私人空间与城市空间的过渡。它中西合璧、内外兼修;既有别于内向性的中国空间传统,也有别于西方城市空间的外向属性。这种多层级的空间体系是现代城市的一种独特类型,它可以转化为现实的设计操作策略在老城厢的风貌保护与传承中得到运用。

1引子:复杂而有逻辑的致密网络
看着这样一份地图(图1),人们可能会感到惊讶,甚至感到无助:迷宫般致密的街巷不知走向何方!如果不理解这看似复杂的空间建构原理,不借助现代导航工具,很容易迷失其中。但如果领会了其中的奥秘,又一定会被这复杂现象背后的自然逻辑、独特性及其与那个时代生活的紧密关联所折服。

图1 老城厢致密的毛细血管
这张上海老城厢复兴路以南区域的局部图,反映了由城市街道与地块内部巷弄构成的、传承至 2000 年前后的城市空间体系。图中街区内部的巷弄以深一些的红色标识,与浅红色的城市街道区别开来。街区内部的巷弄类似于动物的毛细血管,具有末梢与小尺度特征,并与外部动脉相连。下文将对这一特征和价值进行系统分析。
2 老城厢毛细血管简史
2.1 传统:兼容的商业小城
最初的老城厢并非这样的形态,直到上海开埠前它还是一个传统的商贸小县城。它既普通而又特别,虽然在经济、贸易方面具有区域意义,在政治上却无足轻重,具有“非正统性、商业性、兼容性”的特点,并且反映在它的城市形象上。首先,老城厢并非一般中国传统城市的规整格局,而是以河道(方浜、肇家浜等)为依托,因地制宜发展城市空间,因而缺少南北走向的大轴线,以及横亘其上的空间序列。取而代之的是文人雅士和失意政客各自建造的私家园林,在明嘉靖年间盛极一时,据记载鼎盛时期达数十座。其次,商业街遍布城内,并被冠以各种反映商业活动的街名。发达的商业活动催生各类行业公所,城隍庙一带聚集了最多的商业会所。如同一般传统江南水乡,老城厢也利用河道组织水上交通;城厢内河网交织,水巷小桥散布其间。第三,由于外来人口汇集,各类同乡会馆“五方杂处”,建筑风格千姿百态。开埠后老城厢更是“五教俱全”,各类宗教建筑也逐渐渗入(图 2)。

图2 老城厢传统建筑集锦
尽管如此,在开埠后的相当一段时间,老城厢内新建住房与店铺仍沿袭着中国传统建筑式样。普通民宅类型多样,主要有院落式、临街与临河联排式、独立式三大住宅类型。城内街道也从明末清初的 10 条小巷发展成为嘉庆年间的 60 多条大小街巷。老城厢开埠前的空间状态缺少准确档案,也难以考证。但从一张老城厢的意向性绘画(图 3)可以看出,直到民国初年,老城厢还基本保持着一个中国传统小县城的风貌,展示着近六百余年不间断的建造活动的积淀。城市空间结构以河道为骨架,城墙内遍布各类庙宇、苑囿、行业公所、同乡会馆、商铺。城市街道并不像一般传统城镇那样致密,城市空间总体上呈现自然松散与丰富多样的特点。

图3 民国初年的老城厢
2.2 脱胎而未换骨:开埠后的现代化转型
现代化:开埠后的老城厢迅速开始了现代化转型。从空间上看这次改造是结构性的,因为那个中国式的商贸小城与它标志性的城墙、河道以及传统建筑一并消失了。然而,老城厢的许多空间特质被传承了下来。首先,城廓形态没有变化,这要归功于它的城墙。如同许多欧洲老城(如维也纳)在工业化时期将中世纪的城墙拆除后转化为环城大道一样,上海的老城厢直到今天还可以清晰地辨认出当年城墙的轨迹。其次,老城厢的城市道路(如方浜中路、肇家浜路等)因由原来的河道填埋而成,呈现出河道的曲折形态,使老城厢的街巷体系始终保持着自然有机的特点。第三,小的空间尺度得以传承,甚至因为更大的建筑密度而发展出更为细小的城市街道以及地块内的巷弄,而这种在空间尺度和功能单元上的“小”恰是老城厢最基本的特质。显然,百年前的现代化改造并没有完全摧毁老城厢的原始特征,它隐藏在新的城市面具背后继续着自己未被中断的历史。
中西合璧:与上述三大空间特质相对应,开埠后的改造带给老城厢最大的变化是新建于街巷之间、地块内部的里弄建筑。这是一种当时在上海普遍被运用的建筑新类型,它将西方的现代行列式建筑与中国传统的天井住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高效地满足现代化房地产开发的同时传承着本土建筑文化。里弄街区的空间结构呈鱼骨状,它通过主弄串联的支弄将住宅单元联系起来,主弄则联系城市道路,从而建构出一种“街道 - 主弄 - 支弄 - 天井”的多层级街巷空间体系,展示出“城市 - 准城市 -邻里 - 私人”的过渡关系。这种多层级性既有别于以私人领域为空间核心的中国城市传统,也有别于明确区分公共空间与私人领域的西方城市,其模糊性是中西方空间文化碰撞的奇妙产物。
这种多层级性显然启发了一幅1922年的城市地图的表达方式。图 4a大概是现存最早运用现代测绘技术精确测绘的上海老城厢地图,它相对清晰地记录了地块内部的建筑布局以及巷弄关系。其特别之处在于绘制者将难以辨别的城市街道用红色标识,突出了复杂的街道体系和细窄的街道尺度。图4b经笔者加工,补充了地块内部的毛细血管,将“城市 - 邻里”两个层级的“街 - 巷”体系同步呈现,致密的内部巷弄有力地支撑着外部的城市街道,成为老城厢完整空间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持续的建设不断加密着老城厢的建筑,使毛细血管体系逐渐完善。这种多层级性传承至今,确定了老城厢空间风貌的基本特质,并在今天尚未被破坏的区域还可以被清晰辨认(图5)。

图4 老城厢 1922:城市街道 vs 毛细血管

图5 金家坊及周边区域 2022

2.3 毁灭性针灸疗法:进行中的斑块式更替

开膛破肚与蚕食:相较于百年前老城厢自下而上的现代化转型,从20世纪50年代末延续至今的再改造是系统性的,但又充满了机会主义色彩。城市道路被大幅拓宽,高层建筑被强行置入,随着这种针灸式疗法的扩展,老城厢多层级的街巷体系正面临彻底瓦解。这一改变产生了两种影响:一是高层建筑取代里弄建筑,“街 - 巷”类型被逐步蚕食;二是20世纪90年代复兴东路和河南南路的拓宽,以及随之而来的大尺度建筑介入,彻底改变了老城厢“小”的特质——街道变宽了,巷弄消失了,小的建筑单元被取代了(图6)。而当今的改造则以风貌保护的名义,因为具有欺骗性,失去语境的新建筑像癌细胞一样不断扩散,老城厢的风貌随之逐渐消失(图7)。

图6 老城厢 2000:空间肌理 vs 毛细血管

图7 拆除中的老城厢 2014
2000年左右的老城厢传统风貌保存还比较完整(图6),变化尚局限在中央十字路口和边沿地带,大部分区域仍保持着致密的毛细血管。截至 2005年,老城厢47%(约70hm2)的区域因为改造丧失了传统风貌,2008年增至 53%(79hm2),毛细血管数量丧失过半 。
清空的老城厢:2021年,随着最新一轮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拆迁的启动,这些失去毛细血管的白色斑块继续蔓延和扩大,老城厢的空间体系终于面临彻底解体(图8)。除几片品质较高的新式里弄外,这一轮动迁几乎清空了老城厢计划改造区域的全部住户,曾经熙熙攘攘的街巷突然冷清下来,普通街区里的市井生活停摆,空无一人的街巷显得格外诡异(图9)。老城厢正等待它最后的不祥命运——继续针灸疗法,还是索性整体拆除。

图8 老城厢 2021:历史肌理 vs 毛细血管

图9 清空的老城厢 2021 9a. 城市街道;9b. 毛细血管

3 毛细血管的形态类型分析

老城厢的街巷体系是时间叠加的复合物,是历史、自然和近代开发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看似复杂,但了解其建构原理后,这种复杂性就很容易被消解为丰富性和多样性。这一体系由城市道路、街区、地块、巷弄,以及建筑与院落组合而成,以自然和人工形态交织的历史街道组成城市路网,进而划定街区。街区内则充满规则与不规则的毛细血管,形成多单元、小尺度的空间肌理,明显区别于老城厢外部近代租界和现代城区的大尺度和规整性。由于许多道路由原来的河道填埋而成,其走向顺应河道变化,导致街区及其内部建筑并非正南北朝向。因为产权地块单元的不规则性,也可能是沿袭古代风水“辟邪”观念,城市道路常常丁字相交。在这个承载着日常生活的多层级空间体系中,居住、交通与交往功能占据首位,学校、寺庙、教堂、园林及商业街肆等构成公共空间节点。
老城厢内二至三层的居住建筑在数量上占统治地位,它们的密度决定了毛细血管的尺度。现存居住建筑主要为近代开发建造的独立式与联立式里弄民居,以及质量较低的近现代简屋,它们也决定了老城厢的基本风貌。此外,老城厢内还散布着少量传统的江南城镇旧民居、花园洋房、独立公寓、早期外廊式建筑,个别来自北方的里院以及现代公房等,塑造着老城厢丰富的城市形态。与租界的大规模开发截然不同的是,老城厢内产权地块单元切分细碎,最大的如龙门邨、三在里、集贤里、开明里、华兴里等也无法与城厢外的大型里弄街区相提并论。这些产权单元按照“并联组构”(并排式)或“母子组构”(包含式)两种模式排列,千姿百态 。由中小业主主导的开发导致老城厢土地划分细碎;而每个建设单元的形态差异以及独立的对外联系需求,又促成了其空间体系与建筑类型的多样性。遵循历史传承下来的街巷和地块划分格局,建筑也很大程度保留了传统江南城镇的小尺度、高密度与多样化特征,确保了毛细血管的小尺度与有机形态。漫步其中,让人联想起卡米洛 · 西特(Camillo Sitte)笔下的欧洲中世纪老城。
下文选择复兴东路以南的三个典型街区对老城厢毛细血管进行形态类型分析(图10)。它们分别是:位于第四象限的三在里,其东南西北分别是庄家街、梦花街、曹家街、静修路 / 西仓桥街;位于第四象限的龙门邨,其东南西北分别是吾园街 / 河南南路、尚文路、迎勋北路、先棉祠街;位于第三象限的东唐家弄周边区域,其东南西北分别是大夫坊、东梅家街、梅家街 / 赵家宅弄、火腿弄。

图10 典型街区毛细血管分析

3.1 三在里 / 龙门邨:规整的“主弄 - 支弄 -天井”

三在里和龙门邨里弄规模较大,在老城厢属于特别的存在,但它们都没有占满所属的整个街区。两个街区均被划分成多个更小的产权单元地块分别开发。其中,前者以并联组构模式为主导,三在里占据着约三分之一的地块规模,与其余地块并列排布;龙门邨则占据了整个地块的大部分面积,并与其西南端的地块形成母子组构。两个街区的建筑密度均为 64%,但由于大量天井和庭院的存在,巷弄的空间密度感受比实际情况更加强烈。
鱼骨结构:不论规模大小,两个街区内各独立建设单元地块基本都采取里弄建筑类型进行开发。因形状和规模不同,各地块在形态、尺度、朝向上略有微差,个别地块仅有独立式建筑存在。三在里的每个地块均呈现出“主弄 - 支弄”式的鱼骨状结构,三次平行展开,形成一个总体上非常规整的网格结构。龙门邨的里弄建筑尺度明显更大,以一条南北走向的主弄贯穿,主弄在南端通过一个转折形成空间节点。两个街区的建筑入口均与支弄相连,一般通过一个天井或前院过渡。主弄和支弄的角色和层级由此得到明确的划分:主弄对外与城市街道沟通,对内串联与之垂直相交的支弄;支弄联系起呈行列 + 联排布局的里弄建筑。主弄是街区内级别最高的巷弄,从主弄不能直接进入建筑;支弄尽管设有通向城市街道的开口,但其对外联系的意义显然不及主弄,且今天一般被封闭管理。而靠近城市道路的微型地块则常常只设置与城市道路直接相连的支弄(如三在里靠曹家街一侧地块),事实上是借用城市道路作为主弄:这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方式大幅简化了空间层级。
高密度与小尺度:老城厢的小,首先体现在毛细血管的高密度上。里弄建筑一般三层,为营造精细小巧的空间打下了基础。在 2.7hm2的三在里,主弄与支弄的总长度2.19km,意味着毛细血管的密度达到惊人的811m/hm2。而在龙门邨,1.9hm2范围内的巷弄总长度为1.11 km,密度584m/hm2。两个里弄街区的毛细血管密度差异主要源自建筑与巷弄尺度的差异,龙门邨的建筑及巷弄尺度更大,毛细血管密度就更低。巷弄宽度因主次关系而不同,主弄宽于支弄,大地块的巷弄一般宽于小地块的巷弄。三在里的地块规模小于龙门邨,因此三在里的主弄(3.1m)明显窄于龙门邨(4.7m);支弄的尺度原理类同,三在里的支弄(2.2m)也明显窄于龙门邨(3.5m)。仔细观察还可以发现,三在里周边小微地块内部的巷弄比三在里更窄。由于三层高的建筑均在10m以上,因此形成一套狭长形的巷弄剖面(图10右剖面图),这是上海老城厢里弄街区的主要尺度特征。但主弄与支弄存在着剖面形态的明显不同,从而导致尺度感的差异。从支弄进入建筑需要通过一层高的天井,支弄剖面因此而呈现出梯度变化。支弄尽管很窄,但建筑的实际间距因天井的过渡扩大了不少,从而保证了建筑之间的采光间距,弱化了视线干扰:这是里弄街区的又一重要的空间特征。
3.2 东唐家弄 : 自由的“巷弄 - 天井”
上海开埠后,老城厢在现代化转型中土地使用精打细算,由于形状不规则以及产权复杂等因素,存在大量难以开发的微型地块。但随着建设的推进,这些微型地块也被陆续开发,或陆续被住户私自填补。20 世纪 50 年代由于住房紧张,政府还号召居民自行搭建以解决居住问题。于是,与规则的里弄建筑相对应,老城厢里出现了大量随机、非正式的空间;它们尺度更小、更加自由,具有明显的偶然性特征。
东唐家弄街区是这类现象的典型代表。这里看不见成规模的里弄建筑,独立的里弄单元挤满小微地块,形态自由的巷弄通过天井联系其后的建筑,大量形态各异的建筑直接与巷弄相连。这里的巷弄基本不分主次,唯一的例外发生在该地块最南端的东梅家街21弄,它由一条短窄的主弄联系着更加短窄的支弄。不规则的巷弄无论在形态还是尺度上均变化多端,里弄街区的规则性消失殆尽,保留下来的只有小微尺度。东唐家弄地块建筑密度66%,属于老城厢的典型密度。这类高密度城区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早已失去踪影,鸟瞰图上只能看到细线般的巷弄切分着小尺度的建筑。而在总计1.3hm2的三个街区里,巷弄总长0.89km,形成685m/hm2的巷弄密度。在巷弄尺度上,图10标识的两条小巷弄,A巷弄最窄处只有1.5m,较宽的B巷弄也不过3m,与建筑室内空间的尺度相仿。有些尺度介于庭院和巷弄之间,显然不是按照巷弄来设计的,更像是为建筑预留的缓冲空间。这些巷弄串联着来自不同时期的建筑,建筑大小、高低各不相同,在有限范围内布局进退自由,造成巷弄宽度与高度的变化,形成许多放大的空间节点。有的巷弄入口十分狭窄,产生庭院深深的效果。
3.3 总结:形态与类型的时间拼贴
以毛细血管为基础建构的老城厢展示出与上海城市建设的共性与差异。在共性上,它与整个城市同步,创造性地发明出那个时代上海最重要的空间类型——里弄建筑;而差异性则体现在相对城厢外部更小的空间尺度和更多变化的空间形态。平均693m/hm2的巷弄密度,以及2.4m 至3.6m的巷弄宽度(三个案例的中间值),催生出亲密的空间尺度与难以想象的丰富性。老城厢的这种特殊性源自形态的自然变化和里弄建筑类型的拼贴,时间的推移使形态不断变化,而类型却快速沉淀。近现代的改造也没有抹去它的基本特征;恰恰相反,传统空间文化在这里与现代化发生碰撞,携带着传统基因的新类型在现代化进程中被定格了下来。
4 价值讨论:多层级空间及其最后机会
4.1 渗透的空间体系
毛细血管组成纵横交错的网络,在街区内部建构起一套有别于外部城市街道的巷弄体系。它既是公共的,也是邻里的,又是私人的。这种准城市性的空间网络将街区转化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微型城市。当它与街区外部的城市空间联系在一起时,就自然形成了“城市主路 - 城市街道 - 主弄 -支弄 - 天井”的多层级开放空间系统,毛细血管也因此而获得了城市性。同时,这些城市街区又具有空间独立性,它的外围通过连续的沿街建筑界面包围,形成明确的空间边界。巷弄的出入口常常通过特别的门楼造型予以强调,也时常不经意地轻描淡写,形态各异。过街楼在保证街区形态完整的同时,充满张力地表达出街区内外的过渡关系,既突出、又淡化了“城市 - 街区”的层级关系(图11a)。

图11 巷弄与城市的联系

建筑功能的复合强化了街区的城市属性,八成以上居民都是在街区商店购买日常生活物品。不仅临街的建筑常常以下店上住的模式组织空间,功能混合还逐渐渗透到街区内部,里弄建筑也时常将居住、工作、商业、娱乐联系在一起。城市功能向内扩散,推动里弄街区发展成为“具备独立运转能力的功能综合体”,街区成为“多种功能复合的城市功能单元”。
在这里,生活直接发生在城市的街巷之间,居民们习惯了在相对狭窄的街巷里拓展他们的个人生活。城市街道是交通空间,也是交往空间,更是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空间。传统城市生活的一切继续发生在老城厢,仿佛时间从来没有中断过(图12a)。而在相对安静的街区内部,毛细血管内,更是充满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它一方面弥补了城市里公共生活空间的不足,同时也将个人和家庭的生活扩展到主弄与支弄中。奇特的是,居民几乎不加区分地使用城市街道和毛细血管,仿佛它们原本就没有区别,图12展示的街道与巷弄的市井生活状况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点。居民在这里聊天,在这里午餐,在这里做家务,在这里的小店购物,在这里散步遛狗,日常的城市生活都在这里得到了满足(图12b)。

图12 街巷市井 12a. 城市街巷 12b. 毛细血管

4.2 风貌的空间载体

作为独特的空间发明,毛细血管是老城厢风貌的关键载体,与之相伴的是其特定的生活形态,而这也恰恰是有关老城厢历史风貌讨论中一直被忽略的因素。这些狭窄的巷弄肆意延伸,串联起老城厢高密度街区里的内部空间,组织出连续的交往场所与生活场景。毛细血管具有明确的可识别性,它以标志性的“主弄 - 支弄 - 天井”空间逻辑组织街区(图13),并以其丰富多彩的空间形态和难以想象的宜人尺度支撑着发生在其间的各类活动(图14)。毛细血管建构出多层级的街巷体系,通过主弄与地块外部的城市道路相连,极大地丰富了老城厢的公共空间系统。网络性、可识别性、多层级性这三大特点足以支撑毛细血管作为独立系统定义老城厢独一无二的空间类型。

图13“主弄 - 支弄 - 天井”的层级性街巷结构

图14 丰富多彩的巷弄空间

将毛细血管与其串联起来的建筑整合起来,就得到一个具有鲜明类型学特征的城市街区。它是东西方空间文化相遇的产物:在近代房地产开发实践中,中国传统的内向性空间与西方注重效益的行列式建筑在这里巧妙结合,在文化传承的同时又适应了现代城市建设。其次,内部巷弄催生出复杂性:与中国或西方传统城市街区不同的是,老城厢的街区外围应对城市空间,通过关键巷弄与城市街道联系,其内部还有一个模糊子系统。它既是邻里系统,也是城市系统。
如果与欧洲典型的周边式城市街坊(如巴塞罗那的塞尔达街坊)进行比较,就可以直观地发现欧洲城市空间建构法则的简单清晰:它通过一条闭环的周边式建筑明确地区分城市公共空间、邻里空间、私人空间;私人空间(住宅)毫无过渡地直接面对公共空间(城市街道)。而老城厢街区不仅具有外围的周边式建筑,其内部还拥有一个“主弄 - 支弄 - 天井”组成的多层级系统,保证街区内部的建筑不直接面对城市街道,从而形成一种多层级的特殊空间类型。
4.3 传承的空间策略
今天,被清空的老城厢正面临着疫情后的改造,命运未卜。如果相信老城厢的独特风貌是无价的,我们就必须在城市发展与风貌保护之间寻求平衡。一方面,停止一切破坏性改造,拆除那些已经建成的对毛细血管造成伤害的高楼大厦,压缩被拓宽的城市道路,让老城厢重拾元气;另一方面,拓展风貌保护的思路,将看不见的空间作为风貌保护的抓手,让老城厢的毛细血管系统继续传承下去。
将毛细血管作为风貌载体具有深刻的结构性意义:空间体系的独立性保证毛细血管不受建筑风格、材料这些形式元素的影响,因此老建筑可以被新建筑置换。将毛细血管看作空间特质是城市设计的逻辑:多层级性的定义为老城厢的更新与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的设计策略在老城厢的更新与改造中运用。为切实保证风貌的传承,准确把握老城厢街巷体系的层级特征、形态特征、密度 / 尺度特征是设计操作的关键,具体而言:
(1)组织层级性的空间网络。在街巷系统里传承和演绎“城市 - 邻里 - 私人”的空间逻辑,再现“主弄 - 支弄 - 天井”的传统街巷空间特征。层级的意义在于“城市 -邻里 - 私人”三种属性的空间系统同步呈现,其关键是在街区内部建构至少两个层级的具有准城市意义的邻里巷弄体系。
(2)建构线性的街巷体系。多层级的街巷应以垂直关系为主导,街区应通过周边式建筑在城市空间里得到定义,邻里巷弄与城市街道的连接可以通过门楼、架空等措施予以标识。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从邻里巷弄到私人领域(石库门、住宅前后院)的空间过渡。因地制宜,保留和制造一些丁字以及非垂直关系的街巷,以延续空间形态的偶然性。
(3)严格保持巷弄的高密度与小尺度。在街区内部,巷弄密度应控制在600m/hm2以上。城市街道应保持历史宽度,控制在8-12m ;而巷弄宽度应追求最小尺度,控制在3m(支弄)至5m(主弄)之间,可以根据地块规模对巷弄进行再分级,强化多层级性特点。
容积率和密度不必作为控制要点,因为控制住巷弄的密度与尺度以后,这两个指标将迎刃而解。此外,建筑的风格、造型、材料、高度、色彩等内容也将留给创造力十足的建筑师去处理。相信控制好层级、形态、密度 / 尺度三要素,老城厢多层级的毛细血管就能继续延续,其历史风貌就能得到传承;我们可以由此期待一个继续在毛细血管里血液流淌的崭新老城厢。
作者简介:

蔡永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教授

黄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 划学院(上海 200092)博士研究生


本文完整阅读见《建筑遗产》2022年第3期(总第27期),微信版略去文中图片来源、参考文献等信息,正式版本以原文为准。本文标准引文格式如下,欢迎参考引用:

蔡永洁 黄纳.多层级的空间——上海老城厢毛细血管的形态类型及价值[J].建筑遗产,2022(03):1-11.


欢迎关注《建筑遗产》2022年第3期

(总第27期)

本期责任编辑:刘雨婷

学术投稿邮箱:jzyc.ha@tongji.edu.cn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4-923

官方微店有售








《建筑遗产》学刊创刊于201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是我国历史建成物及其环境研究、保护与再生领域的第一本大型综合性专业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公众号将继续秉承增强公众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推进城乡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核心价值,以进一步提高公众普及度、学科引领性、专业渗透力为目标,不断带来一系列专业、优质的人文暖身阅读。


感谢关注“建筑遗产学刊”微信平台!

官方网站:

https://jianzhuyichan.tongji.edu.cn/

建筑遗产学刊(公众号)

微信平台:jzyc_ha(微信号)
建筑遗产学刊(bilibili主页)
新媒体运营:潘玥 陈秋杏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