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三海子考古队|新疆青河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考古新收获

摘要: 来源:《西域研究》2014年第1期新疆青河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考古新收获三海子考古队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位于新疆青河县东北部查干郭勒乡阿尔泰山分水岭处,西与蒙古国接壤。2001年6月,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国家文物局、新疆文物局的批准,2013年6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阿勒泰地区文物局和青 ...

来源:《西域研究》2014年第1期


新疆青河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考古新收获



三海子考古队


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位于新疆青河县东北部查干郭勒乡阿尔泰山分水岭处,西与蒙古国接壤。2001年6月,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国家文物局、新疆文物局的批准,2013年6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阿勒泰地区文物局和青河县文物局组成的考古队首次对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开展考古发掘工作。

三海子地区海拔2700米,总面积596.16平方公里,大致呈东南—西北方向,在南北长32.4公里、东西宽18.4公里的范围内,有边海子、中海子、花海子三块大小不一的谷地(图一)。每个谷地中有一片水域和湿地,均由周围高山冰雪融水和夏季雨水下流而成。根据鹿石的风格和图案分析,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主体的时代范围可能为公元前8~前6世纪,个别遗存时代可能相对较早或者较晚。

图一 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位置及分布图

2013年发掘的是花海子湖边高地的一个大型石围石堆遗址——花海子3号遗址(图二)。整个遗址东西直径77.8米,最外为一圈石围,中间围着一个直径33.8米的扁平石堆,原来可能有十字轮辐状石条连接石堆和石围,现仅剩东南和西南向两条,中部石堆东南方向两侧以及东南向石条两侧各有一段窄的内石围。其中东部石围宽6.5米,东部石围内边距石堆14.5米;西部石围宽8米,西部石围内边距石堆15米。石堆为不规则圆形,填入深约0.8~1.3米人工挖成的坑中,石堆基本和地表平齐。石围外部周围分布有49个大小不一的石构祭祀圈,散布的零星石块有77块(图三)。花海子3号遗址为三海子地区第二大的遗存。




图二(上) 花海子三大遗址

图三(下) 花海子3号遗址平剖面图

发掘该遗址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遗址面临湖水的侵蚀,已经坍塌四分之一,如不采取措施,遗址将会全部垮塌淹没于湖水之中;二是遗址曾有一通鹿石落入湖中,根据当时的照片可知为头冠式鹿石,与什巴尔库勒大冢周围的鹿石属同一类型。因此,通过对这个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三海子地区主体遗存的年代和性质。

考古队采取全面揭露的发掘方式,先进行原始状态的照相,然后清理遗址及其周围的表面杂草,使整个遗址的表面显露出来,之后进行三维扫描、照相和测绘,留下正投影的影像资料。之后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设置隔梁,清理石堆和石圈之间以及石圈上的青草。先发掘东南象限。移开表面堆石露出石堆下的生土后再次对遗址照相、绘图。由于遗址规模宏大,三海子地区田野工作时间有限。2013年只发掘了遗址的四分之一。来年争取发掘完成剩余部分(图四)。

图四 2013年度发掘东南象限之后的花海子3号遗址(东南—西北)

在石堆东南延伸至石围的三角辫状石条带的末端,也就是接近石围的位置,发现了很多叠放的五边形盾形石板,有的保存完好,有的略有破损。这种五边形的石板在遗址多处位置都有发现,经过定点测绘的有81件,其中8块有图案,大部分表面刻出图案,上部中间为圆形,圆形周围有排列整齐的人字纹(图五)。这种五边形的图案以及其上的纹饰,已经在很多鹿石上发现,有学者认为这代表的是古代武士使用的盾牌。考古队也初步认为这是一种石质的盾牌,花海子3号遗址发现的盾形石板纹样和蒙古国、俄罗斯很多鹿石上所刻的盾牌非常相似,比如库苏古尔省乌什金·乌布尔14号鹿石;在花海子发现的两通鹿石上也有相似的盾牌纹饰(其中一通现藏阿勒泰地区博物馆)。这说明此类盾形石板的确和鹿石上所刻的盾牌关系密切。这次发现的最大一块盾形石板,出土位置是西南向轮辐条的根部,正好对着日落的方向,上面的圆圈纹偏于一侧,推测可能是太阳的象征,体现出对太阳及其时辰的崇拜。盾形石板上的人字纹一般为七条或者九条,这些数字传统上也是具有天及宇宙的观念。蒙古国鹿石上的盾牌纹样还有太阳、弯月和三颗星的图案,说明有的盾牌上的确装饰日、月和星辰等天象(图六)。(图片摘自B.B.沃尔科夫著;王博,吴妍春译:《蒙古鹿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5~176页,图111)花海子3号遗址带刻纹的盾形石板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这种石板无论是有纹饰,还是简单的五边形石板,都可能是古代这一地区通用的一种石质祭器,是模拟盾牌的一种法器,也可能还具有太阳崇拜的功能,可能蕴含七重或者九重天及宇宙的观念,主要在级别较高的祭祀遗址使用。





图五(左) 盾牌石及出土情况

图六(右) 蒙古国发现鹿石上所刻盾牌形象

鹿石是这一地区代表性的文物,花海子3号遗址西北边缘地表现存一通剥蚀严重的鹿石(图七,4),考古队又从沉入湖水中的石堆西北边缘处打捞出一通保存完好的鹿石,为头冠状鹿石(图七,1、2、3)。另外,遗址还发现一些人工加工过的异形石块,可能是对鹿角的模仿(图七,5)。

图七 鹿石及异形石块

考古队已经将花海子3号遗址附近不断垮塌的湖岸用石块初步保护起来了,来年整个遗址发掘完毕后回填,尽量恢复遗址原始的状态。

这次考古发掘工作还邀请了地理信息系统、古代地理环境和考古物探的专家参与。根据多学科初步的研究结果,三海子地区文化遗存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遗址地处阿尔泰山海拔3484米的雪峰之下,东部不远处是蒙古国境内海拔4362米的蒙赫海尔汗山,三海子是小青格里河重要的河源之地和湿地,地理生态环境在整个阿尔泰地区非常独特,这里环境优美,风景壮丽,水草丰美。

2.遗址群规模宏大,类型丰富,保存完好。

3.文化遗存在整个欧亚草原东部地区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三海子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有三种,其一是十字轮辐状石围石堆遗址;其二是圆石围或者方石围圆石堆形的石构遗址;其三是与这些石构遗址共存的各类鹿石。其中轮辐状石围石堆遗址和鹿石最有特点,类似的遗存发现于吉木萨尔县、裕勒都斯草原、伊犁特克斯县和温泉县;在蒙古国中部和西北部、俄罗斯图瓦萨格雷河谷地区、俄罗斯阿尔泰地区都有分布。

4.三海子地区的鹿石在新疆范围内具有独特性。三海子地区是世界三大鹿石文化圈的交接点,欧亚草原古代流行的鹿石在这里都有发现,有些还是混合类型。三海子地区是新疆踮脚尖写实动物风格鹿石(图八)和顶端刻槽鹿石(即头冠状鹿石)(图九)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这类鹿石非常独特,新疆其他地区很少见到。

图八(左) 花海子2号遗址刻踮脚尖动物形象鹿石线描图

图九(右) 花海子3号遗址头冠状鹿石线描图

5.三海子遗址群是研究早期牧业社会宗教礼仪的重要考古资料。带鹿石的石构遗址可能是早期游牧社会的祭祀遗址,这一地区是早期游牧社会统治集团夏季祭祀的礼仪中心,是今天了解早期游牧王国以萨满为主导的精神世界、天文以及统治意识的重要资料。

6.三海子遗址群对于研究欧亚草原地区从畜牧经济向游牧经济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时期游牧文化在这个地区非常繁盛。从青铜时代末期到铁器时代早期,正好是草原社会从畜牧经济为主的社会向游牧经济为主的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三海子遗存是研究欧亚草原地区社会经济演化的重要材料。对于研究游牧化、礼仪在社会复杂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价值。


(参与发掘者:郭物、吕恩国、郑颉、姚仁文、焦克敏、王龙、江玉杰、唐云鹏、刘启等;地理信息系统:刘建国;考古物探:钟健、杨立为;古地质环境:王辉)


编校:杨春红

审校:王文洲

审核:陈 霞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西域研究

邮箱:xyyjbjb@126.com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