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人类学学报2021年第6期

摘要: 封面简介:四川简阳龙垭遗址以手镐、大型石刀、重型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与不太规则的手斧、薄刃斧为石器组合,显示古人类具备剥取并加工大石片成石器的能力。封面图示的两件标本是典型的以大石片为毛坯制作而成的大型石刀;该类器物体态厚重,加工相对简单,把手区域局部经过修理以利于抓握。该遗址的石器工业具有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的鲜明特征(详见 ...

封面设计:许勇

封面简介:四川简阳龙垭遗址以手镐、大型石刀、重型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与不太规则的手斧、薄刃斧为石器组合,显示古人类具备剥取并加工大石片成石器的能力。封面图示的两件标本是典型的以大石片为毛坯制作而成的大型石刀;该类器物体态厚重,加工相对简单,把手区域局部经过修理以利于抓握。该遗址的石器工业具有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的鲜明特征(详见正文 955-969 页)。—— 陈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本期目录


斯人已去,音容长存——沉痛悼念吴新智院士(请见推送第一篇文章)

研究论文

贵州毕节韦家洞古人类遗址年代测定及人牙的形态学意义 郭林,赵凌霞,郑远文,等
辽宁建平古人类肱骨形态结构分析 魏偏偏,赵昱浩,何嘉宁
四川简阳龙垭遗址出土的石制品 陈苇,仪明洁,孙智彬,等
三维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在石制品分析中的应用 雷蕾,贺乐天,李大伟,等

新疆且末县加瓦艾日克墓地人骨研究 张雅军,张旭

山东广饶县中南世纪城墓地出土明代人骨的初步研究 肖雨妮,牛月明,石念吉,等

柯尔克孜族成人的体型 曾令达,李文慧,温有锋,等

中国壮侗语族人群的肌肉分布及其与年龄的关系 于会新,李咏兰,郑连斌

不同球类运动对大学生上下肢骨密度及其方向性不对称的影响 徐云亮

西伯利亚李斯特文卡遗址的大缺齿鼹化石 武仙竹,陈育芝,Drozdov NI

广西扶绥岩亮洞与巨猿伴生的鼠亚科及其动物群的层序对比 王元,王一飒,王奕迪,等

新疆米兰遗址吐蕃时期的植物遗存 赵美莹,党志豪,蒋洪恩

河南鄣邓遗址浮选碳化植物遗存分析 刘焕,宋国定,李素婷

发掘/ 调查报告

山西襄汾洞门遗址发掘简报 袁文明,夏宏茹,兰会才,等

新疆哈密七角井遗址2019 年调查新发现 冯玥,黄奋,李文成,等

综述

从技术组织论视角阐释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的多样性 战世佳,董哲

中亚河中地区青铜时代以来绿洲农业的演化与文明的交流 陈冠翰,周新郢,沈慧,等

研究论文

贵州毕节韦家洞古人类遗址年代测定及人牙的形态学意义

郭林, 赵凌霞, 郑远文, 张立召, 杜抱朴, 戴犁, 蔡回阳, 王新金

2007年贵州毕节韦家洞首次发现古人类活动遗物。2016~2018年对遗址做深入考察,发现韦家洞是一个严重破坏的晚更新世古人类遗址,在深度破坏的扰乱层中出土了大量古人类活动证据,包括石制品、动物烧骨和人类牙齿,2018年在洞口和洞内深处发现残留的原生文化层。本文报告了韦家洞原生文化层的14C年代测定结果,距今1.2~2.7万年前,属于晚更新世末期。同时,观察描述了韦家洞出土的一枚古人类上颌第四前臼齿化石,对牙齿形态测量进行了研究比较,发现韦家洞人牙测量值落在现代中国人变异范围内,牙冠咬合面及釉质- 齿质交界面EDJ形态简单,牙根短,根管简单纤细,与现代人相似。牙冠颊舌径大,具有三角形隆起和齿带,牙冠颊侧和舌侧均有垂直沟,近中和远中缘有边缘副结节,牙根中部膨大,这些特征显示了韦家洞人牙形态的原始性。综合比较国内外出土的古人类上颌第四前臼齿的形态特点及其演化趋势,结合遗址年代测定结果,我们认为韦家洞出土的人类上颌第四前臼齿形态特点体现了古人类牙齿演化的镶嵌性,为晚更新世东亚早期现代人的形态变异及其演化增添了新证据。 

关键词: 古人类学;前臼齿;非测量性状;晚更新世;镶嵌演化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54


辽宁建平古人类肱骨形态结构分析

魏偏偏, 赵昱浩, 何嘉宁

1957年,在辽宁省建平县发现了一根古人类肱骨化石,编号PA103。通过同一批龙骨中筛选的哺乳动物化石,吴汝康推断PA103应该为更新世晚期古人类,并对该化石进行了表面形态特征观察和描述。为了对PA103化石的内外结构进行更全面的了解,除了线性测量数据的对比,本文还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结合生物力学和形态示量图分析对建平古人类右侧肱骨化石PA103进行了分析。通过本研究发现,PA103骨干横断面的生物力学粗壮度和力学形状指数明显小于尼安德特人,而与同时期欧亚大陆古人类不利手侧最为接近,这说明建平人右侧肱骨可能不是惯用手,同时,建平人的行为活动应该与同时期同地区的古人类处于同一水平,而小于尼安德特人。整体来看,PA103骨干骨密质厚度和截面惯性矩与近现代人的分布模式较为接近,除局部数值增大外,其整体数值小于近现代人的平均水平,这可能与遗传或行为活动有关,由于缺少古人类化石对比数据,更详细的了解还需后期开展更多相关的研究。

关键词: 建平人;肱骨骨干;生物力学;形态;更新世晚期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69


四川简阳龙垭遗址出土的石制品

陈苇, 仪明洁, 孙智彬, 陈军, 徐凌鸿

龙垭旧石器遗址位于四川省简阳市沱江二级支流康家河左岸,2010年7~9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面积87 m2,出土石制品559件,动物骨骼化石数千件。石制品原料多选用砾石,岩性以石英岩为主,其次有硅化木、石英等。石制品类型主要有石核、石片、断块及手镐、大型石刀、似手斧、重型刮削器、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凹缺器和石球等石器,并有三组可拼合标本。从石制品面貌上看,古人类能够剥取大石片、以之加工石器,两面器技术不典型,初步呈现出似阿舍利技术特征。光释光测年显示,遗址年代可能达到旧石器时代中期。这批材料为研究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地区沱江流域更新世人类生存、生产提供了重要资料。 

关键词: 龙垭遗址;四川盆地;砾石工业;似阿舍利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44


三维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在石制品分析中的应用

雷蕾, 贺乐天, 李大伟, 李浩

几何形态测量方法是生物学研究中用于形态特征分析和形态比较研究的一种常用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利用空间坐标点获取研究对象的形态数据,再通过坐标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定量探讨研究对象的形态特征及影响其形态变异的因素。近年来,随着三维扫描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对于石制品形态特征量化分析要求的提高,基于三维模型的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开始出现在相关的旧石器考古研究中。本文首先对三维几何形态测量分析方法及其在石制品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随后具体阐述了该方法的分析流程。为便于国内学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方法,本文进一步以广西百色盆地南坡山遗址发现的手斧为例,利用三维几何形态测量方法对这些手斧的几何形态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三维几何形态测量方法为石制品形态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有望成为今后中国旧石器考古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三维扫描;三维几何形态测量方法;标志点;石制品分析;旧石器考古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76


新疆且末县加瓦艾日克墓地人骨研究

张雅军, 张旭

本文通过对新疆且末县托乎拉克勒克乡加瓦艾日克村29座墓地出土的人骨标本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共鉴定出150例个体,其中男性73例、女性50例、性别不明者27例。男性、女性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36.3岁和35.6岁。形态学的分析指出且末人群更多地具有欧洲人种的特点,如鼻根凹陷深、鼻骨明显突起及犬齿窝深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且末人群与新疆古代人群焉布拉克C组、察吾呼四号组、多岗等人群较为接近。文章还根据线粒体DNA的分析结果讨论了且末古代人群的种族属性,古DNA的分析揭示出且末人群存在欧亚大陆东、西部人群的基因交流,并进一步指出其西部类型的成分来源极有可能来自西伯利亚,其东部成分可能来自西伯利亚或中国甘肃,只是东西方人群的基因融合规模小而且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并未在颅面部形态特征上有大规模明显的改变。此外,本文从考古学文化、体质人类学研究以及古DNA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新疆地区古代人群的种族成分来源。本文还对且末人群的身高进行了推算,对一例变形颅骨以及骨骼上的创伤作了简要描述。 

关键词: 新疆;且末;人骨;春秋晚期 - 战国时期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74


山东广饶县中南世纪城墓地出土明代人骨的初步研究

肖雨妮, 牛月明, 石念吉, 赵永生

本文对广饶县中南世纪城墓地出土的明代人骨进行了多方面的生物考古学研究,包括性别、年龄的分布,身高的复原以及古病理的观察。牙病方面,对龋病、牙釉质发育不全和错畸形进行了观察记录,从性别、年龄、龋患程度及好发牙位等方面对该人群的龋患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人群牙齿患龋率不具备明显的性别差异,与年龄变化也无显著相关性,好发牙位多为臼齿。此外,还观察到多孔性骨肥厚、骨关节疾病等病理现象以及一处愈合较好的骨折创伤。 

关键词: 中南世纪城;明代;人骨;龋齿;骨关节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67



柯尔克孜族成人的体型

曾令达, 李文慧, 温有锋, 张咸鹏

探讨新疆柯尔克孜族成人体型特点及其规律,并分析该族群在不同地区(南、北疆)体型的差异性。应用人体测量法,在知情同意原则的基础上,2017 年 7 月至 2018 年 8 月,随机抽取新疆南疆和北疆地区柯尔克孜族成人作为调查对象,共计 1270 名(男 551 名,女 719 名)。按年龄、性别、地区分组,对所有调查对象的身高、体质量等 10 项指标进行了测量,并应用Heath-Carter 体型评价法进行体型判定。研究发现,南疆地区柯尔克孜族成人体型具有性别间的差异;南、北疆柯尔克孜族成人体型存在地区间的差异;从体型上看柯尔克孜族与汉族较相似。 

关键词: 柯尔克孜族;成人;Heath-Carter;体型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72


中国壮侗语族人群的肌肉分布及其与年龄的关系

于会新, 李咏兰, 郑连斌

为了解壮侗语族族群肌肉分布特点以及探讨随年龄增长壮侗语族族群各个部位肌肉量变化的基本特点,使用人体脂肪测量仪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在海南、贵州、广西、云南、湖南五个省、自治区测量了壮侗语族13个族群的身体肌肉量。总样本量为5098例(男性为2126例,女性为2972例)。采用握力计测量了2685例男性和3793例女性的左手、右手握力。研究发现,壮侗语族族群男性、女性肌肉量总体评价接近标准,上下肢肌肉量判断属于标准水平。男性、女性均为躯干肌肉量最大,下肢肌肉量次之,上肢肌肉量最小。男性总肌肉量、四肢肌肉量、躯干肌肉量都大于女性。男性3个年龄组间总肌肉量、躯干肌肉量、上肢肌肉量、右下肢肌肉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左下肢肌肉量彼此接近;女性3个年龄组间总肌肉量、四肢肌肉量、躯干肌肉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除左下肢肌肉量外,其余5项肌肉量指标均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女性总肌肉量、躯干肌肉量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但四肢肌肉量与年龄无显著负相关。壮侗语族族群肌肉量少于北方族群,具有中国南方族群的特点。在南方族群中,壮侗语族族群男性肌肉量中等,女性肌肉量略多一些。 

关键词: 活体测量;肌肉量;壮侗语族;人体组成成分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45


不同球类运动对大学生上下肢骨密度及其方向性不对称的影响

徐云亮

为探究不同球类运动对上下肢骨密度及其方向性不对称的影响,特选取研究对象共210人,均分为7组,即篮球组、排球组、足球组、羽毛球组、乒乓球组、网球组和对照组,测量其上下肢的骨密度和方向性不对称性(DA)。结果显示,篮球组、排球组、羽毛球组、乒乓球组和网球组的上肢骨密度都是右侧明显高于左侧,下肢骨密度仅足球组表现为右侧高于左侧;不同组间的上下肢骨密度和DA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还显示,左侧上肢骨密度的组间排序为排球组>足球组>第二亚组 ( 乒乓球组、网球组和羽毛球组 ) >对照组,篮球组>乒乓球组、网球组和羽毛球组>对照组;右侧上肢骨密度的排序为网球组>乒乓球组、排球组和篮球组>足球组>对照组,乒乓球组>羽毛球组>足球组>对照组;左侧下肢骨密度的排序为足球组>篮球组、排球组、羽毛球组、乒乓球组和网球组>对照组;右侧下肢骨密度的排序为足球组>排球组、篮球组、网球组、羽毛球组和乒乓球组>对照组,排球组>羽毛球组和乒乓球组>对照组;DA的排序为网球组>乒乓球组、羽毛球组、篮球组和排球组,乒乓球组>篮球组和排球组。结果表明,球类运动能够提高上下肢骨密度并造成其方向性不对称;不同的球类运动影响程度不同,究其原因可能与骨骼所受的力学刺激有关。

关键词: 球类运动;大学生;上下肢;骨密度;方向性不对称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43


西伯利亚李斯特文卡遗址的大缺齿鼹化石

武仙竹, 陈育芝, Drozdov NI

李斯特文卡(Лиственка)遗址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右岸的2级阶地,地理坐标为55°35′22″N,85°46′24″E。该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细石器和骨器等文化遗存,是西伯利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重要文化遗址。遗址第 7 层距今时代约13.59 ka-15.00 ka,从该层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中鉴定和研究了包括有3个个体的大缺齿鼹(Mogera robusta)化石材料。该批材料的发现,表明遗址古环境并不是以前人们认为的是处于冰缘森林 - 苔原和干草原 - 苔原环境,而应该是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量比较充足且分布有泰加林和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地,具有软体动物、小哺乳动物、大哺乳动物等属种多样的良好生态环境。李斯特文卡遗址大缺齿鼹标本的研究,反映古人类在西伯利亚地区严寒而漫长的冬天里可能把捕捉大缺齿鼹作为重要的食物补充,为我们深入分析亚洲古人类文化交流、古人类体质进化及适应寒冷环境的生活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对我们研究鼹科动物起源与演化等提供了重要研究素材。 

关键词: 大缺齿鼹(Mogera robusta);李斯特文卡遗址;动物考古;西伯利亚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27


广西扶绥岩亮洞与巨猿伴生的鼠亚科及其动物群的层序对比

王元, 王一飒, 王奕迪, 秦超, 秦大公, 金昌柱

本文系统研究了产自广西扶绥岩亮洞与步氏巨猿下颌骨伴生的鼠亚科化石,包括:锡金小鼠(相似种)(Mus cf. M. pahari)、小巢鼠(Micromys minutus)、亚洲姬鼠(Apodemus asianicus)、细狨鼠(Hapalomys gracilis)、原始笔尾树鼠(Chiropodomys primitivus)、先社鼠(Niviventer preconfucianus)、安氏白腹鼠(Niviventer andersoni)、拟爱氏巨鼠(Leopoldamysedwardsioides)和始家鼠(相似种)(Rattus cf. R. pristinus),共计8属9种,其中包括了6个绝灭种,鼠亚科绝灭种的比例高达67%。研究表明,岩亮洞鼠亚科动物群的性质比重庆巫山龙骨坡的相关鼠类显得稍进步,但比湖北建始龙骨洞以及广西崇左泊岳山巨猿洞和三合大洞的鼠亚科组合都要原始,因此推测其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可能距今约200万年)。此外,依据主要属种的形态差异和演化水平,本文还初步建立了广西左江流域更新世鼠亚科动物群的层序,从早到晚依次为:扶绥岩亮洞(距今约200万年)— 崇左泊岳山巨猿洞(距今约180万年)—崇左三合大洞(距今约160-120万年)— 木榄山智人洞(距今约11万年),这对于深入研究我国南方早更新世巨猿—中华乳齿象动物群的系统演化,以及探讨我国南方第四纪生物地层的划分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广西左江流域;早更新世;扶绥岩亮洞;鼠亚科动物群;层序对比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58


新疆米兰遗址吐蕃时期的植物遗存‍‍‍‍‍‍‍‍‍‍‍‍

赵美莹, 党志豪, 蒋洪恩

米兰遗址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若羌县,是丝绸之路新疆段南道上的重要遗址之一,延续年代可从吐蕃占领时期上溯至汉朝。遗址群内包含佛寺、屯田、灌溉水利设施、烽燧、戍堡以及城址等15处单体遗迹。2012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米兰遗址再次发掘,其中戍堡内出土了一批植物遗存,年代在距今 1200年左右,包括黍、粟、青稞、小麦、桃、稗子、小獐毛和苦豆子等 8 种。结合植物鉴定和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吐蕃占领时期的米兰地区微环境较今天更为湿润,米兰戍堡的守卫者有一定的屯垦行为。除栽培谷物外,此地还有一定规模的桃树栽培。 

关键词: 植物考古;米兰戍堡;谷物遗存;吐蕃;丝绸之路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12


河南鄣邓遗址浮选碳化植物遗存分析

刘焕, 宋国定, 李素婷

先商文化一直是学术界探索的重点,商代文明的诸多特征在先商文化时期已萌芽或得到加强。然而,对这一时期的经济与生业模式,相关研究尚有欠缺。本文对河南安阳鄣邓遗址先商文化时期的大植物遗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粟是该时期先民最重要的作物,黍其次;小麦、大豆已被利用,但只是处于辅助地位。这些是先商文化时期农业的最直接证据,与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得出的先商农业发展状况基本一致。发轫于河北中部地区的商族最初的生计方式为渔猎畜牧,在南下的过程中逐渐学习并采纳了中原地区的生计方式,这对商族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植物考古;大遗存;先商文化;农业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75


发掘/调查报告

‍‍‍‍‍‍‍‍‍‍‍‍山西襄汾洞门遗址发掘简报

袁文明, 夏宏茹, 兰会才, 王益人

洞门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新城镇沙女沟村东1 km处,西距丁村遗址5.1 km。2015年10月~2016年5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发掘,发掘面积27 m2。遗址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表土层、马兰黄土层(L1)、棕红色古土壤层(S1)。包括石制品、动物化石碎片、炭屑等在内的文化遗物均出土于S1中。另外在遗址西侧100 m左右的L1内采集石制品2件。石制品原料以角页岩为主,类型包括石核、 石片、石器、断块等。与此同时,在沙女沟村东黄土台塬的S1地层中发现多个类似的原地埋藏的石器地点, 说明在末次间冰期丁村遗址群附近汾河东岸至大崮堆山之间的黄土塬区人类活动十分频繁,且持续较长时间。研究表明,洞门遗址是一个别于丁村遗址的河流相埋藏类型的临时营地,它的发现为进一步认识丁村 人的活动范围、行为模式以及末次间冰期及末次冰期古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资料。 

关键词: 洞门遗址;原地埋藏;石器;丁村遗址;旧石器时代中期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46


新疆哈密七角井遗址2019年调查新发现

冯玥, 黄奋, 李文成, 邓婉文, 刘拓, 张家富, 雷华蕊, 于建军, 王幼平

七角井是新疆地区最早发现的细石器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西北部、天山南麓东段的一处山间小盆地内。2019年调查首次在该遗址发现原生地层和一处保存较完整的活动面遗迹,遗址出土石制品847件,年代为1.1万年。分析显示,该遗址石制品以优质燧石为原料生产小石叶和细石叶,多为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工具加工简单,体现出明显的权宜性特征;这些迹象表明遗址为一处打制石器的临时性活动场所。这一发现为探讨更新世末到全新世初中亚干旱区古人类适应方式与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材料。 

关键词: 七角井;细石器;新疆;露天遗址;更新世;全新世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64


综述

从技术‍组织论视角阐释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的多样性‍‍‍‍‍‍‍‍‍‍

战世佳, 董哲

石器的演化历史与早期人类技术活动的投入成本密切相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可获取的原料与利用的动植物资源。克拉克有关早期人类的石器技术演化的5种技术模式,在解释旧大陆古人类技术演化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生活在东亚特别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古人类,石制品文化面貌在约40 ka BP一直以石核 - 石片技术体系占据主导地位。学术界一般以中国本土旧石器文化传统根深蒂固,与西方文化交流有限为原因,解释这种石器技术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本文以石制品生产技术组织的研究理念为出发点,强调精致加工代表人群的高投入技术与行为,在中国境内以模式2、3为代表,其产品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文化标识反映了外来人群的扩散,体现了东、西方文化有限交流;而权宜技术则多为低投入的技术与行为活动,以石核- 石片技术体系为代表,随时间推移不断继承发展。同时,石核 - 石片技术体系在中国盛行的现象,表明本地古人类对一种比较成功的适应策略的坚持和继承,分布区域局限、内在技术变异程度相对较低的模式2、3技术,更有可能是欧亚大陆西侧和非洲规模有限的人群扩散或技术传播的结果。

关键词: 旧石器;技术体系;权宜加工;精致加工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65


中亚河中地区青铜时代以来绿洲农业的演化与文明的交流

陈冠翰, 周新郢, 沈慧, Khasannov Mutalibjon, 马建, 任萌, Annaev Tukhtash, 王建新, 李小强

中亚河中地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当地干旱的气候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同时大量保存良好的考古遗迹使得该地区十分适合进行农业活动与文明交流的相关研究。本研究通过年代学与植物考古学方法,对阿姆河流域范围青铜时代晚期至萨珊波斯时期的考古遗址进行研究,尝试重建区内全新世人类农业活动的发展过程,并分析研究4000 BP以来人类的农业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结果显示,河中地区农业的作物构成自4000 BP的青铜时代晚期就已表现出高度的复杂性。虽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类型作物的种植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当地的作物始终以大麦、小麦为主,辅以粟、黍、豆类等谷物及葡萄等果木,自青铜时代晚期形成后这种综合了东西方元素的绿洲农业便保持稳定;后期虽有水稻等作物加入但并没有对已有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中亚内陆干旱- 半干旱地区绿洲农业的结构演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以及探究不同起源地区作物在亚欧大陆的传播提供了基础资料和新的视角。

关键词: 河中地区;中亚;植物考古;农业活动;全新世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73


识别文章摘要下方的二维码立刻在线阅读或下载当前文章。

点击公众号底端“期刊在线”即可通过手机浏览当期及过刊内容。

欢迎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人类学学报》官方网站,浏览已刊载文章,获取更多相关资讯。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