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人类学学报2022年第1期

摘要: 封面设计:许勇本期目录研究论文新疆吐鲁番加依墓地的母婴合葬现象王安琦,张雯欣,邹梓宁,王龙,张全新疆吐鲁番加依墓地位于吐鲁番市亚尔乡加依村南3 公里的戈壁台地上,其年代大致在青铜- 早期铁器时代。本文结合人类骨骼考古学、死亡考古学与临床医学的方法,对其中4 例疑似的母婴合葬墓(M31、M70、M222、M224)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墓葬中遗骸的生物学 ...

封面设计:许勇

封面简介:新疆吐鲁番青铜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的加依墓地是一处苏贝希文化遗址。2013~2014 年在遗址中发现了多座母婴合葬墓,封面为其中的M222 号墓。根据骨盆等判断,其为成年女性,死亡年龄为 20~25 岁,大部分骨骼处于解剖学位置。可以看出,她是以仰身向上屈肢的方式埋葬的。她的双侧肘关节外屈,双手置于腹部,呈环抱姿势将婴儿个体圈于其左臂内。婴儿出生后不久便已死亡,骨骼散乱,无法判定下葬时的姿势;时逾千年,其依然沉睡在母亲的左侧臂弯之内(详见正文 1-10 页)。—— 王安琦(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本期目录


研究论文

新疆吐鲁番加依墓地的母婴合葬现象 王安琦,张雯欣,邹梓宁,等
沣西新城曹家寨清代墓地古人口学初步研究 赵东月,刘昊鹏,杨磊
从墓砖上的手掌印纹看两广东汉至南朝陶工的体质特征 韦璇,袁俊杰

中国少数民族体成分的变化 于会新,李咏兰,郑连斌,等

福建闽南地区汉族与畲族的指长比 陈桐君,相健美,滕少康,等

体育专业大学生指长比及其波动性不对称的特征 梁芝栋

山东汉、回族男性人群父系遗传结构研究 张金科,董薇,唐光峰,等

河南鹿台遗址炭化植物遗存揭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生计活动 陶大卫,刘雪玲,肖艺琦,等

河南项城贾庄和后高老家遗址炭化植物遗存揭示的仰韶时期的原始农业 程至杰,齐鸣,曾令园,等

商代前期中原地区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的初探:以河南新郑望京楼遗址为例 王宁,桑哲成,刘效彬,等

发掘/ 调查报告

丹江口库区梁家岗2 号和东岗旧石器地点的调查与发掘 李京亚,赵静芳,宋国定

甘肃环县楼房子遗址2018 年发掘简报 慕占雄,陈国科,杜水生,等

百色盆地六林岭旧石器遗址试掘报告 高立红,侯亚梅,黄秋艳,等

俄罗斯马特盖奇克遗址、卡缅内洛卡遗址试掘简报 高磊,邹后曦,汪伟,等

综述

性病梅毒的古病理学研究回顾 周亚威,高国帅

数据科学在旧石器考古学中的应用 关莹,周振宇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微痕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综述 崔天兴,宋炜玮

研究论文

新疆吐鲁番加依墓地的母婴合葬现象

王安琦,张雯欣,邹梓宁,王龙,张全

新疆吐鲁番加依墓地位于吐鲁番市亚尔乡加依村南3 公里的戈壁台地上,其年代大致在青铜- 早期铁器时代。本文结合人类骨骼考古学、死亡考古学与临床医学的方法,对其中4 例疑似的母婴合葬墓(M31、M70、M222、M224)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墓葬中遗骸的生物学信息以及埋藏位置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判断这4 座墓葬中的个体关系应当为母亲和其婴儿。其中,3 座墓葬中的母婴个体为分娩后死亡,1 座墓葬中的母亲和胎儿个体死于孕期或者分娩过程中。造成这些个体死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难产和产褥期疾病,营养不良和感染性疾病等因素也增加了他们的死亡风险。这4 座墓葬一方面体现了古代女性生育所面临的困难,一方面体现了加依先民们对于母婴联结以及“灵魂”的认识,将母婴葬于一室不仅是对死者的关怀,更是对生者的告慰。本文的研究旨在为解读古代遗址中的母婴合葬墓提供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 加依墓地;母婴合葬;葬俗;青铜- 早期铁器时代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94


沣西新城曹家寨清代墓地古人口学初步研究

赵东月,刘昊鹏,杨 磊

曹家寨墓地是一处位于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清代平民墓地,文章通过体质人类学和古人口学研究方法,结合历史文献,对曹家寨墓地的人口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沣西新城曹家寨清代居民的性别比为117.5,男性远多于女性,可能与清代盛行的“ 溺女婴” 风俗有关。两性的死亡高峰皆在中年期,但生育行为使得女性壮年期的死亡率是男性的2 倍多,有更多的男性居民活到了老年期,表明男性个体有相对更长的寿命。墓地人骨的埋葬方式和迁葬行为,反映了清代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形式以及平民阶层个体家庭为主的家庭结构。

关键词: 清代;关中地区;平民墓地;古人口学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03


从墓砖上的手掌印纹看两广东汉至南朝陶工的体质特征

韦 璇,袁俊杰

墓砖表面的手掌印纹是陶工在制砖过程中有意将手掌纹印于砖体表面而形成的一种印记,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现代法医学、指纹学和痕检学研究表明,手部形态与人的基本体质信息密切相关。本文通过运用上述学科业已成熟的研究方法,对两广地区出土东汉至南朝的手掌印纹砖进行收集、观察和测量,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东汉至南朝两广地区陶工群体丰富的体质人类学数据,而后对手印纹行为主体的性别、年龄、利手、身高、体质量和体型特征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推断陶工群体是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的结构,有少量未成年人和女性,大部分陶工与现代两广人差异不大,身高和体质量均为中等,体态敦实。该研究为了解这一时期岭南地区陶工群体的组织结构和生产状况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墓砖;手掌纹;体质;东汉;南朝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02


中国少数民族体成分的变化

于会新,李咏兰,郑连斌,张兴华,宇克莉,包金萍

本文对中国少数民族23352 例(男10070 例,女13282 例)的体成分进行了分析,以了解中国少数民族脂肪率、肌肉量的现状,探讨体成分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总体上属于超重水平,还没有达到肥胖水平。与南方族群男性相比,北方阿尔泰语系族群的男性四肢脂肪率高、内脏脂肪等级高、水分率低。南方族群中,藏缅语族群、苗瑶语族群、壮侗语族群的四肢脂肪率、内脏脂肪等级、水分率相对接近;南亚语系族群与这3 个南方族群差距较大。与南方族群女性相比,北方阿尔泰语系族群的女性躯干、四肢肌肉量大,骨骼重;南方4 个族群女性躯干、四肢肌肉量较小,骨骼较轻,骨量、肌肉量彼此接近。随年龄增长,男性骨量下降,水分率增大;上肢脂肪率减小,躯干脂肪率增大,内脏脂肪等级增大,即脂肪向躯干集中,全身总体脂率增大;下肢肌肉量减少,躯干肌肉量下降,最终导致全身总肌肉量下降。随年龄增长,女性上肢的脂肪率和肌肉量没有明显变化,下肢的脂肪率下降,躯干脂肪率和内脏脂肪等级增大,总体脂率增大;躯干肌肉量下降,总肌肉量下降。男性推定骨量下降的节点是50 岁,女性是60 岁。男性总肌肉量下降的节点是40 岁,女性是50 岁。男性、女性身体水分率增加的节点都是60 岁,内脏脂肪等级增加的节点都是30 岁,总脂肪率下降的节点都是60 岁,躯干脂肪率增加的节点都是30 岁,躯干肌肉量下降的节点都是40 岁。研究还发现,体脂率、内脏脂肪等级与血糖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反映了中国少数民族从青年到老年的体成分变化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 体成分;体脂率;肌肉量;骨量;族群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45


福建闽南地区汉族与畲族的指长比

陈桐君,相健美,滕少康,罗宝英,黄仲庆,李孝亮,黄丽萍,陈惠华,谢继裕

本文旨在研究福建闽南地区汉族和畲族指长比(R) 的特点。随机选择福建闽南地区汉族506 例(男性173 例,女性333 例),畲族450 例(男性231 例,女性219 例),采用体质测量法,测量并计算左右侧6 项指长比(R2/3、R2/4、R2/5、R3/4、R3/5、R4/5)。福建闽南地区汉族和畲族左、右侧指长比均呈R2/3

关键词: 闽南;汉族;畲族;指长比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05


体育专业大学生指长比及其波动性不对称的特征

梁芝栋

为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指长比及其波动性不对称的特征,进而为体质人类学和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的研究积累基础资料,本研究特招募374 名18~25 岁发育正常的汉族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专业和性别分为男生体育组(n=60)、男生普系组(n=143)、女生体育组(n=61)和女生普系组(n=110),计算各个指长比及两侧指长比的波动不对称值并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男生体育组与男生普系组之间的指长比(R)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差异主要表现在R2/5、R3/5 和R4/5 上,而女生体育组与女生普系组之间的指长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还显示男生体育组与男生普系组之间的偏差(σ) 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差异主要表现在σ2/3 和σ2/3 上。而女生的指长比偏差在体育组与普系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分析讨论提示出大学生指长比及指长比偏差与性别和运动能力有关,R3/5 及σ3/5 可能与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性激素的暴露水平有关,而且有望成为运动员选材的新生物标记。‍‍‍‍‍‍‍‍

关键词: 大学生;指长比;波动不对称;性别;运动能力;激素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13



山东汉、回族男性人群父系遗传结构研究

张金科,董 薇,唐光峰,黄晓亮,杨 振,王晓军,张 杰,赵英健,朱奕卿,江 丽

本研究基于75 个Y-SNP 位点和23 个Y-STR 基因座对山东汉、回族男性人群进行研究,旨在揭示两个人群的父系遗传结构,为法医学应用及群体遗传学等提供基础数据。研究基于微测序技术检测187 份山东汉族和130 份山东回族样本,获取75 个Y-SNP 位点分型;采用PowerPlex®Y23 试剂盒检测23 个Y-STR 基因座;采用直接计数法统计等位基因频率、单倍型频率及单倍群频率,根据公式D=n(1-Σpi2)/(n-1) 计算基因多样性、单倍型多样性以及单倍群多样性;根据Median-joining 方法,使用NETWORK 5.0 和NETWORK Publisher 构建并展示网络图。研究结果显示,单倍群O-M175、C-M130、N-M231、Q-M242 为山东汉族男性人群主要的Y 单倍群, 单倍群O-M175、J-M304、R-M207、C-M130、N-M231 为山东回族男性人群最主要的单倍群;23 个Y-STR 基因座在山东汉族男性样本中检出187 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1.0000,在山东回族中检出121 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988;网络图显示同一Y 单倍群的样本相对独立地聚集在一起,山东汉族与回族人群之间存在共享单倍群,同时也存在一些特异性单倍群,如单倍群J-M304、R-M207 均以山东回族为主,单倍群Q-M242则以山东汉族为主。山东汉族和回族男性人群的主要单倍群均为单倍群O-M175;单倍群J-M304、R-M207 在山东回族中的高频分布,单倍群Q-M242 则在山东汉族中高频分布。研究表明山东回族人群中保留有一定比例的欧亚西部和中东特有的Y 染色体类型。

关键词: 法医遗传;Y 单倍群;Y-SNP;Y-STR;山东人群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07


河南鹿台遗址炭化植物遗存揭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生计活动

陶大卫,刘雪玲,肖艺琦,陈朝云

鹿台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作物组合显示仰韶时期农业经济是单纯的种植粟黍的旱作农业,龙山时期农作物新品种开始出现,作物种植结构趋于多样化。基于龙山时期成熟粟类作物和不成熟粟类作物的量化分析,鹿台遗址龙山时期聚落很可能存在作物加工活动,不同阶段的加工活动可能是在聚落内不同区域,以小规模的核心家庭为基础开展。综合相关研究,豫北地区仰韶时期仍是单一的种植小米的旱作农业经济,稻作农业并未影响到这一区域,龙山时期水稻、大豆和小麦等新农作物开始出现,农业多样化逐渐显现。与此同时,豫北地区龙山时期不同遗址在农作物种植结构方面存在些许差异,这一差异很可能与遗址微观地貌、聚落和特定人群的主观选择有关。鹿台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深化了对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环境、生业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 炭化植物;鹿台遗址;作物加工;农业多样化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01


河南项城贾庄和后高老家遗址炭化植物遗存揭示的仰韶时期的原始农业

程至杰,齐鸣,曾令园,张居中,杨玉璋,李全立

豫东地区是史前中原文化系统、海岱文化系统等的中介地带,由于这里地处黄泛区且人口密集,史前遗址或被掩埋在地下数米深处,或位于岗地、堌堆之上,后期破坏严重,目前缺乏相关植物考古资料,对史前农业发展的认识并不清晰。本研究对河南项城市贾庄和后高老家遗址开展浮选,获取了仰韶时代中期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炭化植物种子主要包括粟、黍、水稻三种农作物和狗尾草属、马唐属、稗属、黍亚科等野生植物,可食用野生植物的核壳来自菱属、芡实、柿属、栎属、桃属等。农作物及典型田间伴生杂草遗存的量化结果显示,两处遗址仰韶时代中期的农作物结构以粟、黍为主,水稻的比重很低,具备黄淮地区稻粟兼作农业的地域性和时代特征。多种可食用野生植物遗存显示了植物性食物资源的多样性。各类植物遗存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表明,农业在生业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采集野生植物仍然是先民获取植物性食物资源的重要方式。贾庄和后高老家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为了解豫东地区仰韶时代原始农业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对探索中华文明早期阶段的农业发展状况及其与文明演进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豫东地区;仰韶时代中期;炭化植物遗存;兼作农业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63


商代前期中原地区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的初探:以河南新郑望京楼遗址为例

王 宁,桑哲成,刘效彬,吴 倩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华夏文明形成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郑洛地区作为夏商王朝建都和统治的核心区域,其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在龙山时期中原地区的出现,在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索这一种植制度在商代前期中原地区的具体实践情况,本文选取河南新郑望京楼遗址夏商时期(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时期)29 例先民肢骨和23 例先民肋骨进行C、N 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先民骨胶原的δ13C 值变化范围为–18.1‰~7.0‰,平均值为–9.5‰±2.1‰(n=52),δ15N 值变化范围为7.3‰~10.5‰,平均值为8.9‰±0.7‰(n=52),先民仍以C4 类食物(粟黍)为主,但是也包含少量C3 类(水稻、小麦或大豆)食物,证明中原地区自龙山时代出现的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在商代得以延续,但是粟作农业的主导地位,始终未发生明显变化,这可能与中原地区长期以来的旱作农业经济模式习惯有关。

关键词: 望京楼遗址;商代;中原地区;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C、N 稳定同位素分析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04

发掘/调查报告

丹江口库区梁家岗2 号和东岗旧石器地点的调查与发掘

李京亚,赵静芳,宋国定

河南淅川梁家岗2 号地点和东岗地点位于丹江下游左岸第三级阶地,海拔148~160 m。2009 年对两地点进行了发掘,共计揭露面积1425 m^2,出土和采集石制品193 件。石制品种类可分为石核、石片、石器、断块和残片。原料均取自河滩砾石,岩性主要为脉石英,少量硅质岩。基本为锤击法剥片,个别采用砸击法剥片。石制品长和宽集中在20~80 mm。石器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和手斧等。石器毛坯有近一半为石片,另有一定数量的断块和石核毛坯,个别为砾石毛坯。推测遗存年代在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 

关键词: 丹江口库区;梁家岗2 号地点;东岗地点;石制品;手斧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52


甘肃环县楼房子遗址2018 年发掘简报

慕占雄,陈国科,杜水生,王 辉

楼房子遗址系陇东地区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旷野遗址。2018 年对楼房子遗址下文化层下部(第14、15 层)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为16 m^2,出土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石制品原料以石英砂岩和硅质灰岩为主,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断块或断片、备料等。剥片采用硬锤锤击法,石器修理以硬锤锤击法为主。石制品类型和技术总体上属于北方小石器传统。结合地层堆积及相关的孢粉分析初步认为,楼房子遗址下文化层时代与MIS5 相当。

关键词: 甘肃;楼房子;旧石器时代中期;小石器;陡向加工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77


百色盆地六林岭旧石器遗址试掘报告

高立红,侯亚梅,黄秋艳,李金燕,陆正勤,黄德奖

本文是对2018 年广西百色六林岭旧石器遗址试掘结果的报道。试掘共开7 个探方(面积28 m^2)和1 条探沟,可见9 层堆积,从两个层位共获得石制品182 件(其中地层出土40 件,采集142 件)。虽然两个文化层石制品在埋藏和保存状况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属于同一个技术传统。石制品分为备料、石锤、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石器包括砍砸器、手镐和刮削器。在第一文化层发现了与石制品伴生的玻璃陨石碎片,初步推测其年代为803 kaBP,尚不排除二次堆积的可能;第二文化层在第一文化层之下,年代要早于第一文化层,表明古人类在百色盆地持续活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两个文化层显示出不同的沉积环境,表明古人类在百色盆地生存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 百色盆地;六林岭;石制品;旧石器时代早期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24


俄罗斯马特盖奇克遗址、卡缅内洛卡遗址试掘简报

高 磊,邹后曦,汪 伟,代玉彪,Nikolay Ivanovich DROZDVO

2017 年8~9 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西伯利亚两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考古调查与试掘。通过调查与试掘,在叶尼塞河支流— 阿巴坎河流域确认了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马特盖奇克遗址,该遗址石制品主要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原料主要是火山岩、燧石和石英岩。通过阶地比对,初步认为该遗址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另外,对库尔塔克卡缅内洛卡遗址的再次发掘出土了44 件石制品,包含石核、石片和石器,原料主要是燧石、石英岩和火山岩。此次发掘进一步充实了该遗址的考古材料,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该遗址的考古年代学序列。 

关键词: 西伯利亚;旧石器晚期;马特盖奇克遗址;卡缅内洛卡遗址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22


综述

性病梅毒的古病理学研究回顾

周亚威,高国帅

在抗生素诞生以前的历史时期,密螺旋体属疾病蔓延于新旧大陆,是继免疫缺陷综合症之前人类无法治愈的性传染疾病。密螺旋体类疾病可分为:性病梅毒、地方性梅毒、雅司病、品他病4 种。除品他病外的3 种疾病均会使骨骼发生特异性感染,最终造成骨骼形态上的特殊改变,其中以梅毒所造成的影响最为显著。考虑到目前国内尚未有学者对性病梅毒所引起的骨变异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梳理国外关于梅毒的古病理学研究成果,对性病梅毒的鉴定标准及起源等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 梅毒;密螺旋体;干性骨疽;古病理;疾病传播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70


数据科学在旧石器考古学中的应用

关 莹,周振宇

从考古学诞生之初,对抽象数据的解读与分析就一直伴随。对于旧石器考古学而言,“人工制品”成为了传达史前物质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对人工制品中所提取的数据进行科学解读,成为了复原古代人类历史的关键步骤。数据科学在旧石器考古学中的应用具有三个主要因素,分别是数理统计学、计算机应用,以及旧石器考古学的基础数据与核心科学问题以及理论知识,即采用某种或多种逻辑将旧石器考古学领域的数据进行基于计算机平台的数理统计,并借助计算机语言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快速计算,从而帮助我们解释和重建史前人类社会。在目前的旧石器考古学领域,研究者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对标本所进行的基础的描述性信息统计,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并系统解读的诉求前所未有的强烈,这种诉求不断推动着学科的发展,深化了我们原本对史前社会的认识,甚至开拓出了新的研究领域,极大地推动了旧石器考古学的发展。本文就数据科学的概念、技术路线,以及在旧石器考古学中的应用历史与发展前景做详细介绍,希望通过系统性的梳理,使更多读者熟悉相关的研究手段与具体技术,使更多考古学者对数据科学的应用产生兴趣,从而应用于相关的项目研究中。

关键词: 数据科学;旧石器时代;统计学;古人类行为;石器技术

DOI: 10.16359/j.1000-3193/AAS.2021.0009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微痕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综述

崔天兴,宋炜玮

微痕分析是石器、骨器、牙齿等工艺、功能研究的常用方法,但无论是高倍还是低倍等常用方法,受限于体式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观察方法,微痕分析通常很难进行原位定量分析,因此微痕分析的定量化是目前学术界遇到的主要问题。近年来随着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在微痕分析中的应用,微痕定量化在西方学术界得到了新的实践和进展。本文主要介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原理及其在微痕分析中的应用案例,以期促进微痕分析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微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粗糙度;定量

DOI: 10.16359/j.cnki.cn11-1963/q.2020.0068


识别文章摘要下方的二维码立刻在线阅读或下载当前文章。

点击公众号底端“期刊在线”即可通过手机浏览当期及过刊内容。

欢迎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人类学学报》官方网站,浏览已刊载文章,获取更多相关资讯。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