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泉置遗址

汉代丝路上的“信使”与“翻译”:悬泉汉简所见“驿骑”与“译骑”

摘要: 摘 要悬泉汉简中将骑马传递信息的人称为“驿骑”,负责递送比较紧急和重要的文书。狭义的“驿骑”仅指邮驿系统中骑马传递文书的人,而广义的“驿骑”则指在交通主线上所有负有邮书管理责任的机构中骑马传递信息者。在相同格式的文书中,“驿骑”有时被写作“译骑”,但二者并不完全相同。某些“译骑”指邮驿系统中通晓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骑手,可以在传 ...


摘  要

悬泉汉简中将骑马传递信息的人称为“驿骑”,负责递送比较紧急和重要的文书。狭义的“驿骑”仅指邮驿系统中骑马传递文书的人,而广义的“驿骑”则指在交通主线上所有负有邮书管理责任的机构中骑马传递信息者。在相同格式的文书中,“驿骑”有时被写作“译骑”,但二者并不完全相同。某些“译骑”指邮驿系统中通晓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骑手,可以在传递文书的同时兼任翻译,将他们记为“译骑”是为了与“驿骑”相区分。在先秦两汉典籍中还记载了一些专职翻译人员,亦即“象胥”“译”或“译者”等,为少数民族首领、国家机构或官员承担翻译工作。从悬泉汉简来看,这些专职翻译人员设置较少,在大量的民族交往活动中往往是由“译骑”等通晓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兼任翻译。无论是专职翻译,还是兼职翻译,他们都对两汉时期的民族交往和交融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简介

晋 文,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郭妙妙,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本文载于《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


目 录

一、传递文书的“驿骑”

二、兼作翻译的“译骑”

三、专职翻译及兼职翻译


在已公布的悬泉汉简中留存有一些汉代西北地区的文书传递记录,其中将传递文书的人员称为“驿骑”。令人费解的是,在相同格式的文书中,“驿骑”有时亦作“译骑”。从以往研究来看,学界普遍认为“译”“驿”相通,“译骑”或称“驿骑”,他们的身份相同,都是驿站的文书传递人员。但根据已公布的简牍资料,“译骑”与“驿骑”能否完全等同还可以进一步深究。本文即以悬泉汉简为中心,讨论与“驿骑”和“译骑”相关的几个问题。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传递文书的“驿骑”


关于“驿骑”,据《汉书 "高帝纪》记载,刘邦下诏召田横,“横惧,乘传诣洛阳”。颜师古注曰:“传者,若今之驿,古者以车,谓之传车,其后又单置马,谓之驿骑。”高敏先生解释说:“‘驿’同‘传’一样是邮递信息的机构名称,所不同者,‘传’用乘车而‘驿’用乘马而已。”现今已无法确定颜师古所言“其后”具体指的是何时,但汉代骑马传递文书已成定制是毫无疑问的,在悬泉汉简中便有许多记载。举例如下:


简1:入东书一封,敦煌大守上,阳朔二年七月壬午夜食时,临泉驿骑薛福受平望驿骑石众(VIT1222②:3A)


简2:上书二封,其一封长罗侯,一乌孙公主,甘露二年二月辛未日夕时,受平望驿骑当富,县(悬)泉驿骑朱定付万年驿骑(IIT0113③:65) 


简3:入东军书一封,皁缯纬完,平望候上王路四门,始建国二年九月戊子日蚤食时,万年亭驿骑张同受临泉亭长阳(IIT0115①:59A) 


简4:西域骑都尉上书一封,四月丁亥蚤食时,县(悬)泉驿骑□付鱼离驿骑□〼(VT1311④:47) 


简5:玉门都尉上书一封。五凤二年十二月己巳蚤食时,县(悬)泉佐□□田圣驿骑逢(IIT0212S:33) 


此组简文的书写方式符合汉简“邮书刺”的格式。据李均明先生研究:“邮书刺通常分多栏书写,一般为3栏,少则2栏,多达5栏。首栏主要记载传递方向及邮件数量。中栏主要记录邮书的种类(如书、诏书、檄等)及其件数、封泥上的印章(即发文者)、收件人,有的还记录传行方式,邮书始发起程时间。末栏记录邮书在某段邮路传行的始讫时间及经手人。”简1—4较为完整,其内容大致包括了邮书的种类(如“东书”“东军书”)、件数、发文者(如“敦煌太守”“长罗侯”“西域骑都尉”)、邮书在某段邮路传行的起讫时间及经手人。其中,经手人就是各邮驿机构的驿骑。


赵宠亮先生总结了驿骑的三种含义:一是表示驿站所用驿马、驴等大型牲畜,二是表示骑乘传递信息的方式,三是指骑马传递信息的邮驿人员。简牍所见文书传递方式的基本书写格式多为“以……行”,如“以邮行”“以亭行”“以次行”,或“吏马驰行”“吏马行”等。以驿骑传递文书的方式书写为“县厩置驿骑行”,比如:


简6:□章都尉,县厩置驿骑行,元始元年三月庚,诣玉门都尉(IT0116S:21) 


简7:爵疑者谳作士督臧者考察,无令有奸,圣恩宜以时布,县厩置驿骑行,诏书臣稽首以闻(EPF22:64A) 


简8:及赍乘传者,南海七郡,牂柯、越巂、益州、玄兔、乐狼至旁近郡,以县厩置驿骑行,臣稽首请  (EPF22:69) 


“县厩置驿骑行”指骑马传送文书,沿途在县所属的厩或置进行换乘和休整。以驿骑传送的文书是较为紧急、重要的文书。据《汉旧仪》记载:“奉玺书使者乘驰传。其驿骑也,三骑行,昼夜行千里为程。” “程”指传送邮书的规定速度,由驿骑传送皇帝玺书,规定一日一夜行一千汉里(约等于412千米)。此外,郡太守给皇帝的上书、“军书”等紧急文件也由驿骑传送。普通邮书的传送速度与此不同,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行书律》规定:“邮人行书,一日一夜行二百里。不中程半日,笞五十;过半日至盈一日,笞百;过一日,罚金二两。”(273)  “不中程”即延误邮程未能及时到达。相比之下,对驿骑传送文书的速度要求很高。



秦汉的邮驿机构可分为邮、驿、亭、传、置五种,其相互间的关系虽众说纷纭,但都具有邮传的功能。已公布的悬泉汉简中可归纳出的驿骑名称有“平望驿骑”“悬泉驿骑”“临泉驿骑”“鱼离驿骑”“万年驿骑”“遮要驿骑”。敦煌地区与驿骑名称相同的邮驿机构则有“平望驿”“悬泉置”“鱼离置”“遮要置”“临泉驿”“临泉亭”“万年驿”“万年亭”。参见李并成先生绘制的《汉敦煌郡邮驿系统示意图》:



张德芳先生认为:“置和驿是两种不同的邮驿机构,功能有区别。驿以驿马传递为主,置以传车接送为主并兼递部分邮件,有些驿、置又合而为一。”另据张俊民先生研究,置与置之间还有“骑置” —— “在效谷县所处的这段东西驿路上,自西而东分别有:甘井骑置、遮要骑置、平望骑置、悬泉骑置,再东接广至县万年骑置、鱼离骑置。”这是能推断出驿骑具体隶属于哪个邮驿机构的一些记载(详情参见上图与表1)。



尚有一些驿骑难以确定属所的名称,如“骍北驿骑”和“稽落驿骑”。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北汉简中名为“骍北”的机构除“骍北亭”外,尚有“骍北燧”“骍北塞”,而名为“稽落”的机构有“稽落厩”,负责饲养牲畜。 “燧”“塞”“厩”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邮驿机构,但却有传递文书的驿骑,其中缘由引人深思。高荣先生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他认为:“边塞地区某些驿是与当地的亭燧、部候等合而为一的。”进而言之,除专门的邮驿机构外,位于交通线上的某些其他机构也可充当驿站,行使传递信息的职能,因而书写邮书刺时便以该文书传递人员的所属机构命名,如“骍北驿骑”和“稽落驿骑”。由此可见,“驿骑”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驿骑”仅指邮驿系统中传递文书的人,而广义的“驿骑”则指在交通主线上所有负有邮书管理责任的机构中骑马传递信息者。所谓驿骑,有时候也由该部门中的其他公务人员兼任。如“入东军书一封,玉门都尉上,建平三年四月己未夜食时,遮要厩吏并受甘井驿苏利”(IIT0214②:239A)。这是玉门都尉发出的一封向东传递的“军书”,由甘井驿苏利传递给遮要厩名叫“并”的官吏。



驿骑也被称为“驿骑卒”,如“永光三年五月驿马驿骑卒廪名籍”(VT1210③:8)。担任驿骑的人,一般是边境郡县的更卒。据悬泉汉简记载:


简9:杨彭〼,二月己卯,廷告乐世里杨彭当居三月驿骑,符到,持符诣廷

会月廿七日,逋不会,若破封,罚金二两(IIT0115②:127A) 


这是一条征发徭役的符传。在西北汉简中,有“敦煌乐世里”“广至乐世里”和“效谷乐世里”,只是不知杨彭属于哪个县的“乐世里”。从简文来看,某年二月,“廷”的下行文书通知乐世里杨彭应服三月份的更卒徭役,充当一个月的驿骑。另外,悬泉汉简中还有“小未傅”充当驿骑的记载:


简10:效谷甘井骑置一所第二,马三匹,吏一人,小未傅三人(IIT0115③:32)


简11:效谷平望骑置一所第四,马三匹,吏一人,小未傅三人(IIT0216②:341) 


据张俊民先生研究,骑置“一般有4人,其中1人为吏,驿骑3人,马3匹”。 “小未傅三人”应该就是骑置中的三名驿骑。“小未傅”在汉代指未达到傅籍标准的少年和青年男性:在景帝二年“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傅”前,其年龄段多为15岁至19岁;而在昭帝“宽力役之政,二十三始傅,五十六而免”后,其年龄段则为15岁至22岁。据张家山汉简《徭律》记载:“免老、小未傅者、女子及诸有除者,县道勿敢䌛(徭)使。”(412—413) 汉律规定不得按成年人役使本应“半役”的少年和青年,但此处有“小未傅”充当驿骑的记载,应该是指十七八岁或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这可能是傅籍年龄从20岁改为23岁的政策衔接问题,也可能是当地官府的地方政策或其他原因,有待更多新材料的证明。


二、兼作翻译的“译骑”


在相同格式的悬泉文书中,“驿骑”也被写作“译骑”。诸如:


简12:玉门都尉臣宫上书一封,初元三年十二月戊戌夜人定时,县(悬)泉译骑光付万年译骑过伦 (VT1310④:36) 


简13:皇帝玺书一封赐敦煌大守,元平元年十一月癸丑夜几少半时,县(悬)泉译骑得受万年译骑广宗,到夜少半付平望译骑〼(VT1612④:11A) 


简14:阳关都尉明上书一封,甘露元年十一月丁酉日中时,县(悬)泉译骑道受平望译骑□,到日中付万年译骑(IT0114③:5) 


简15:〼建昭二年八月己巳日食时,临泉译骑登受平望译骑则(VT1611③:278A) 


简16:〼年七月癸巳日下餔,县(悬)泉译骑充国受万年译骑傅(IIT0313②:52) 


简17:〼一封,五凤三年十二月庚戌夜食时,县(悬)泉译骑临付万年译骑忠(IIT0113③:141)


简18:敦煌大守上书一封,甘露元年七月丙辰……时〼时,付广至万年译骑〼(IIT0114③:199)


简19:〼延寿受平望译骑贺,到大晨付万年译骑  (IIT0113③:104) 


从书写格式来看,这组简文的内容与简1—4基本一致,只是某段路程的经手人即“驿骑”被写作“译骑”。如前所述,学界普遍认为“译”“驿”互通,“译骑”就是“驿骑”。证诸史乘,这一看法可能或多或少受到了前辈学者的影响。《汉书•傅介子传》记载:


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


“译”在傅介子刺杀楼兰王的过程中起到翻译语言和传递消息的重要作用。荀悦《汉纪》卷16“元凤四年”条中,“即出金币以示译”被改写为“多出金币以示其驿使”,将“译”误以为“驿”(张烈已改校为“译”),使译员与驿使混为一谈。《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校勘记说:“‘诏书听云遣驿使迎呼慰纳之’,按:《刊误》谓‘驿’当作‘译’。”据出版说明,《刊误》是北宋史学家刘攽所著《东汉书刊误》。《后汉书•百官志》校勘记也指出:“‘中兴省驿官别火二令丞’,按:沈家本谓‘驿’当作‘译’。”即沈氏认为“驿官”应为“译官”。



考辨源流,这一看法的出现与《汉书》和《后汉书》对“译官”和“驿官”的记载不无关系。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


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行人为大行令,初置别火。


典属国,秦官,掌蛮夷降者。武帝元狩三年昆邪王降,复增属国,置都尉、丞、候、千人。属官,九译令。成帝河平元年省并大鸿胪。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经多次改名后,掌管归义蛮夷的“大鸿胪”属官有大行令、译官、别火和郡邸长丞。成帝时将典属国归并到大鸿胪中,负责翻译事务的“译官”和“九译令”应有所变化。据《后汉书•百官志》“大鸿胪”条:


本注曰:承秦有典属国,别主四方夷狄朝贡侍子,成帝时省并大鸿胪。中兴省驿官、别火二令、丞,及郡邸长、丞,但令郎治郡邸。



东汉时期省并了大鸿胪的属官“驿官”和“别火”,转由太尉府下的法曹掌管邮驿事务,即“法曹主邮驿科程事”。大约是由于多次改名和属官变动的缘故,致使后世史家误以为东汉时期的“驿官”就是西汉的“译官”,进而认为“驿”“译”互通。其实不然。据《说文解字》记载,“译”指“传译四夷之言者”,而“驿”则解释为“置骑也”。前者与语言翻译有关,后者与邮驿事务有关,二者并不相似。东晋史学家司马彪不可能区分不出“译”和“驿”的区别,而误以为东汉的“驿官”是由西汉“译官”演变而来。从《后汉书•百官志》来看,省并了大鸿胪的属官“驿官”后,邮驿事务交由太尉府下的法曹掌管。至于“译官”,史料并未记载其职位变化,因而不能张冠李戴,以为“驿官”即为“译官”。


出土简牍中,与“译”有关的职务比较常见,并不像是将“驿”随意写成“译”字。如下列简文所示:


简20:敦煌玉门都尉千秋上书一封,初元五年二月辛亥日下餔时,县(悬)泉驿小史毋知受平译小史憙,到日莫餔时,付广至万年译小史(VT1311③:272) 


该简文的书写方式与邮书刺的格式相同。文书的经手人先后为“悬泉驿小史毋知”“平译小史憙”“万年译小史”,“平译小史”有可能是“平望译小史”。一般来说,正式的文书书写是有固定格式的,邮书刺同样如此。在同一份邮书刺中,同样是传递文书的人员,却分别记录为“驿小史”和“译小史”,这并不像随意为之,而是有其内在涵义。同理,悬泉汉简中的“译骑”也并不是因与“驿骑”相通而随意书写的。


我们认为,“译骑”与“驿骑”都是邮驿机构中信息传递人员的身份,不同之处在于部分“译骑”是“驿骑”中通晓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骑手,可以在传递文书的同时兼任翻译,因而在文书中将他们记为“译骑”,与“驿骑”相区分。译骑所乘的官马在简牍中被称为“译马”,官府饲养“译马”不光是为了传递文书,同时兼有送迎各少数民族来往人员的职能,如简IT0111②:35记载:“出茭八十七石,以食译马百一十六匹,送迎诸国客使者,积六百九十六食,食十五斤。”可以想见,若骑手都不通晓少数民族语言,是很难与“诸国客使者”交流,并为他们作导引的。


从正史记载来看,汉代交通线上的邮驿和翻译应是合而为一的。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从匈奴逃出之后到达大宛,请大宛派人送他前往大月氏。“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导绎,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索隐》注:“为发道驿抵康居。发道,谓发驿令人导引而至康居也。导音道。抵,至也。”同一事件在《汉书•张骞传》中记载:“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译道,抵康居。”颜师古注曰:“抵,至也。道读曰导。”可见在汉代人的观念里,交通主干线上的邮驿事务与翻译事务是不可分割的,只是邮驿事务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翻译事务附属其中而已。


三、专职翻译及兼职翻译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便已出现被统称为“象胥”的专职翻译。据《周礼•秋官•司寇》记载:“象胥,每翟上士一人,中士二人,下士八人,徒二十人。”东汉郑玄注曰:“通夷狄之言者曰象胥,其有才知者也。此类之本名: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合㧾名曰象者,周之德先致南方也。” 《礼记•王制》对此亦有大致相同的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又《周礼•秋官•司仪》云:“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即翻译人员总称为“象胥”,按所知不同方位少数民族的语言又可分为寄、象、狄鞮和译。


秦汉时期,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和扩展,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交往愈加频繁,国家的翻译制度和翻译机构也较前代更为完备。据前引《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所记,大鸿胪下专设“译官”令、丞,典属国的属官有“九译令”,专门在民族交流交往中负责翻译事务。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与各少数民族交往,汉朝还在西域各国设置“译长”,如《汉书•西域传下》记载:“最凡国五十。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这些“佩汉印绶”的译长,名义上相当于汉朝的官吏,是汉朝与西域各国交往的语言媒介。王子今和乔松林先生认为,“译长”有可能是“译人”的首领,推测“译长”之下,译员的人数可能还要更多一些。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设有译长,据《汉书•地理志下》:“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厓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译长不单负责翻译,有时还兼有出使的职能。


文献中记载翻译人员的日常活动时称其为“译”“译者”或“译儿”。比如:“明年,匈奴单于来朝,宴见,群臣在前。单于怪(董)贤年少,以问译,上令译报曰:‘大司马年少,以大贤居位。’单于乃起拜,贺汉得贤臣。” “译”负责匈奴单于与汉哀帝之间的语言沟通。又如《汉书•匈奴传下》:“使译出塞诱呼右犂汗王咸、咸子登、助三人,至则胁拜咸为孝单于。” “译”在此处承担了通使匈奴的重任。在悬泉汉简中也有相关记载:


简21:〼□御□,骑士和译行书送都吏解卿   (IIT0111①:453) 


简22:王侯都尉诏译者,毋令不办具,敢言之  (IT0305②:8) 


简23:谓护曰:“此奸人也,使译儿呼之。”  (IIT0111②:195) 


值得注意的是,《汉书》和《后汉书》还记载了较多“重译”现象。据《汉书•平帝纪》:“元始元年春正月,越裳氏重译献白雉一,黑雉二,诏使三公以荐宗庙。”颜师古注曰:“越裳,南方远国也。译谓传言也。道路绝远,风俗殊隔,故累译而后乃通。”此意为辗转多次间接翻译而后乃通言语。“重译”亦可称为“重九译”或“九译”。西汉贾捐之曾言:“越裳氏重九译而献。”晋灼注曰:“远国使来,因九译言语乃通也。” 《后汉书•马融传》载:“南徼因九译而致贡,朔狄属象胥而来同。”李贤注曰:“九译为九重译语而通中国也。”当然,“九译”并不一定是指翻译九次或九种语言,而是泛指由于路途遥远和语种很多,需要将所要传达的信息多次翻译才可互通。



以上所言是国家层面设置的、专门为少数民族首领和国家机构或官员服务的翻译机构和翻译人员。得益于出土材料的发现,我们现在知道了地方机构也设有专职翻译人员。在悬泉汉简中便有一些关于少数民族翻译的记录,例如:


简24:元凤五年十一月丙子朔辛卯,尉史宣敢言之:戎邑给敦煌郡羌译一人,有请诏。今谨遣羌译板里男子妾南以县牛车传送续食谒,移过所县道官给法所当得舍传舍,敢言之  A

十一月辛卯,戎邑丞舍移过所县道官、河津关往来复传,如律令,掾留见守

令史建德□□元凤五年九月丙申过东  B  (VT1511⑤:2AB) 


简25:入粟八斗,阳朔二年闰月甲辰,县(悬)泉吾子文受遮要啬夫博,以食羌胡译行书马、瓡赐之等传马。(IIT0215②:16) 


简26:今余传马卅八匹,其一匹假匈奴译,见卅七匹。(IIT0216②:220)


简27:(传马)卅四匹,其一匹假匈奴译,见卅三匹。(IIT0216②:695)


简28:凡传马卌四匹,其一匹假匈奴译〼,见卌三匹。(IIT0213①:8) 


简29:出穈三石八斗四升,己未以食从吏小史及匈奴译所乘马卅□ (IT0209⑤:16) 


这些翻译人员被称为“羌译”“羌胡译”“匈奴译”,应该是根据其通晓的少数民族语言来区分的。如“羌译”是能说汉语和羌族语言的人,“匈奴译”是通晓汉语和匈奴语的人,而“羌胡译”则可能是一名“重译”人员。至少在西汉时期,“胡”多指匈奴, 《史记•大宛列传》载:“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 《后汉书•西羌传》亦云:“及武帝征伐四夷,开地广境,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度河、湟,筑令居塞、初开河西,列置四郡,通道玉门,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因此,“羌胡译”应是通晓汉语、羌语和匈奴语甚至更多少数民族语言的译者,具备沟通多种语言和多方民族的功能。这些专职翻译人员均享有官方待遇,如简24所示,汉昭帝元凤五年(前76年)十一月,“戎邑”向敦煌郡输送了一名羌译(可能是一名懂汉语的“羌人”,也有可能是一名懂羌族语言的“汉人”),敦煌郡则派遣本地羌译板里男子妾男,驾驶官府的牛车前往迎接,沿途由官方传舍提供食宿。译者也可以使用官马出行,悬泉置要为他们所乘马匹提供饲料。有以下简文可证:


简30:出茭廿一石三钧,以食译马三匹,积八十七匹,匹一钧。(IT0309③:73) 


简31:出穬麦九石六斗,其一石六斗加食,丙午以食传马廿三匹,译马三匹,牛五。(IIT0115④:2) 


简32:己巳,出穬麦小石十五石一斗,以食传马译马官牛。(IIT0214③:205) 


文中对“传马”和“译马”的同时记载,亦证明“驿骑”与“译骑”应有不同。


从悬泉汉简来看,专职翻译的人员设置不多,很多时候便由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兼作翻译。比如悬泉汉简中大量记载的“译骑”,以及同是公文传递人员的“译小史”等。按简20所示,敦煌玉门都尉的一封上行文书,前后由悬泉驿小史、平望译小史和万年译小史传递,与悬泉驿小史不同的是,平望译小史和万年译小史都通晓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敦煌地区也有供职于邮驿机构的羌人,如:


简33:二月癸巳日中时,受鱼离羌人,渊泉吏行…… (V1511②:22)


简34:入东绿纬书一封,敦煌长上诣公车。元始五年二月甲子旦,平旦受遮要奴铁柱,即时使御羌行。(IIT0114②:165) 


简35:元延二年二月乙卯,鱼离置羌御离吉受县(悬)泉置啬夫敞。(IIT0111②:21) 


简33所示,鱼离置中有负责传递文书的羌人。关于“御羌”和“羌御”,李并成先生认为:“御通驭,羌御即羌人驭手,专事驾驭车马之人并兼作受付邮书之事。”这些羌人肯定是熟知汉语之人,传递邮书之时也可兼作翻译。我们还可以引用有关西南地区的文献作一补充。以《东观汉记》留存的《远夷乐德歌诗》《远夷慕德歌诗》《远夷怀德歌诗》为例,根据益州刺史朱辅的上疏—— “远夷之语,辞意难正。草木异种,鸟兽殊类。有犍为郡掾田恭与之习狎,颇晓其言,臣辄令讯其风俗,译其辞语”。在没有译员的情况下,通晓“夷语”的犍为郡掾田恭充当了翻译,才使少数民族的“歌诗”有机会留存至今。


关于汉代翻译人员的活动,史籍记载很少,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忽略他们对民族交往和交融的贡献。以《史记•大宛列传》的记载为例:


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有蒲陶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七十余城,众可数十万。

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与匈奴同俗。控弦者数万,敢战。故服匈奴,及盛,取其羁属,不肯往朝会焉。

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月氏大同俗。控弦者八九万人。与大宛邻国。国小,南羁事月氏,东羁事匈奴。


这些珍贵的信息能被张骞所知,并被司马迁记载下来,离不开翻译人员的功劳。可见在汉朝通西域的过程中,曾有大量的翻译人员参与其中,除了张骞出使西域时的口译和助手甘父,尚有许多没有被记录姓名的“羌译”“匈奴译”或“羌胡译”等。正是由于他们的翻译和转述,才使汉朝能熟知数千里之外西域各国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从更广阔的空间来看,在民族交往中还有许多兼职翻译人员,他们的翻译活动极少被记载,但他们在汉朝基层社会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汉书•南蛮传》载,“凡交阯所统,虽置郡县,而言语各异,重译乃通。 ……后颇徙中国罪人,使杂居其间,乃稍知言语,渐见礼化”,就是一个显例。



总之,在汉代丝绸之路交通线上,曾存在着一大批负责传递信息的人群。除了专职翻译,其中部分邮驿骑手还兼任翻译、接待等各色职务,正史中有关他们的记载寥寥无几。有赖于悬泉汉简和其他简牍的发现,他们在国家治理和民族交往中的贡献始为世人所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由于这些普通人物的付出,才使得两汉时期不同文化区域之间的交往,尤其是“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更加便捷通畅,为丝绸之路的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适应微信排版与阅读,注释从略,转载引用等请参阅期刊原文。)



此文转自“社会科学杂志”微信公众号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悬泉置遗址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