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耕耘七十载结硕果——《东北古代长城考古调查与研究》读后

摘要: 诚征巡展单位,携手宣传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点击图片,查看详情)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投稿邮箱:wenbozhongguo@163.com ... ... ...







《东北古代长城考古调查与研究》

作者:冯永谦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冯永谦先生著《东北古代长城考古调查与研究》是一部全面介绍东北地区长城的专著,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全书16开本,上中下三册,64万字,包含长城考古调查照片1900多幅、长城走向分布地图30余幅。读过该书后,感到这是一部学术厚重、内容丰富、考证详尽的长城考古调查与研究著作,既有重要学术价值更助力长城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令人耳目一新。


本书作者冯永谦先生今年九十岁,二十岁时起就从事文物考古工作,至今已经七十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国内各地的长城他都去过,尤其是对东北地区的古代长城,进行过深入的考古调查,多有新的发现,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得出不少新的结论。


《东北古代长城考古调查与研究》从开始调查到如今专著出版,经历近七十年时间,其调查各地长城有先后不同,但在完成此书时,却将其进行归纳,按历史朝代依次编排叙述,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东北地区古代长城,经过冯永谦调查考证,在不同地理位置上修筑的长城,有十八个不同历史时期,起自战国燕(经其命名有燕北内长城、燕北外长城),止于明代,历时两千多年,中间经过秦、汉(经其考证有前汉初年长城、汉武帝长城、后汉长城)、西晋、前燕、北齐、北周、高句丽、渤海、辽、金(经其厘定有岭南长城、岭北长城)、东夏等各朝代在其所管辖的范围修筑长城。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很多民族都曾修筑过长城,如汉族政权修筑长城的,有战国燕、秦、汉、西晋、明,其他民族政权修筑长城的,有鲜卑族前燕、受禅鲜卑族东魏的北齐、鲜卑族北周、高句丽族高句丽、靺鞨族渤海、契丹族辽、女真族金、女真族东夏。可以看到,长城在我国历史发展中,并非只是单纯的以军事防御为目的的工程设施,它实际起到的作用,是以长城为纽带,拉近了民族间的距离,实现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


在这部专著中,过去不知而新发现的长城甚多且内涵更加丰富,现简略介绍几点。战国燕和秦、汉长城,最早发现已有八九十年,但线路比较单一,只在赤峰发现一道,而且也只调查过一段。古代长城的发现,是近些年来的考古工作开展才开始丰富起来的,如在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辽宁建平地区,从南至北不同距离发现并列的三道长城,它们究系何代?一般论著皆以南边一道为汉,中间一道为战国燕、北边一道为秦始皇修筑。这些地方的长城作者均现场调查过,根据长城所在地域、尤其是在附近发现的遗址、城址、墓葬及相关出土遗物的年代,作者提出了新的观点:南边一道长城,为后汉长城,其后为西晋与北齐沿用,经历了三个时期,而北齐长城至海,应在经过今朝阳后,南折至今锦州南面的海边;中间一道长城,为战国燕时秦开却胡后所修筑的长城,其后至汉武帝时“汉亦弃上谷之什辟县造阳地以予胡”(《史记》语),因北边弃地予胡,辖境内缩,原相应地段的长城亦废弃,还回后的南面一道长城被利用,即燕北内长城;最北面的一道长城,因在其内侧发现有战国燕及秦等时代的遗址、墓葬和相关文物,由此可知此道长城为燕国强盛时辖境北拓所筑的燕北外长城,亦为秦统一六国后联结北边秦、赵、燕三国长城后的秦“万里长城”所沿用,但秦短祚,又为汉承秦制的前汉初年所沿用。同时,冯永谦还认为燕北两道长城分布在赤峰南北两面,过去被称为“赤南长城”和“赤北长城”不妥,因其长城在今赤峰东西两边均延长很远,如果各地均以本地地点命名,必然产生混乱。故此,他提出这两道长城应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分别叫做“燕北内长城”和“燕北外长城”,这样既明确又简便,现在此定名已为学术界所接受。


战国秦汉时期的长城,过去文献记载很少,如《史记》说“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只用十一个字,就写了几千里长城。因此过去不知长城在什么地方,甚至有人认为燕长城修至襄平(今辽宁辽阳)城下。实际经过考古调查发现,长城经过辽西郡到辽东郡,都是在郡的北部边地修筑的,在今赤峰、建平、敖汉、北票、阜新、彰武、法库、开原、铁岭、抚顺、本溪、凤城、宽甸等地。这些地点,作者都曾前往调查过,并拍下了大量的遗迹照片,在本书中均有反映,非常难得。


尤其是那些过去没有记载,或仅有只言片语却不知今在何处的长城,都经过作者的调查而被辨别出来。前者如前燕慕容皝在今新宾修筑的长城,后者的时期较多,如北齐经朝阳而至海的长城,北周在今绥中经墙子里到止锚湾长城,高句丽在今四平、昌阁、沈阳和营口的千里长城,辽代在今大连的镇东海口长城等。


在东北古代长城研究中,金代长城是个短板。首先是在沙漠草原最北边呼伦贝尔发现一道长城,过去定为“成吉思汗长城”“金源边堡”“拓拔鲜卑国界”“汉光禄城”“辽代防御工程”等,冯永谦确定为金代长城,并定名为金代的“岭北长城”。金代岭南长城较为复杂,线路多道,冯永谦也均为其定名。另外,对金代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的定名问题,作者也进行了考辨。被称为“界壕”的金代军事防御工程与“长城”相似,金代对“长城”的称谓有十多种,并不是只有“界壕”一词,其他称呼各有多条,而“界壕”一词在《金史》中只见两次,并不典型,如称“壕堑”者最多,其他名称亦有,而“界壕”并不具有代表性,为何要用“界壕”称之?再看历史沿革,秦代称“城堑”、汉代称“塞”或“塞垣”、北史称“长堑”、明代叫“边墙”,这些时代的军事防御工程设施都不称其为“长城”,我们今天却一律叫它为“长城”,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唯独对金代的这种军事防御工程,不称“长城”而一定认为是“界壕”呢?冯永谦对此极力为之考辨,认为金代所筑的是“长城”,不能再另外确定一种名称。


我国东北地区的古代长城,过去很多不为外界所知,竟有这么多时期筑有长城,并有这么多民族参与修筑,读过《东北古代长城考古调查与研究》后,才知道东北古代长城分布如此密集,内涵如此丰富,对深入了解和研究长城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北京市考古研究院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