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大美为羊:丝绸之路上的羊文化

摘要: “本书以羊文化为视角,梳理了丝绸之路上民族融合、文明演进、文化传播的路径和脉络,绘制了羊文化视域中的丝路文明图谱。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本土的羊文化,揭示了羊在中华民族融合和文明演进中的作用;第二部分是西方文化视阈下的羊文化,多探究欧洲羊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脉络;第三部分是东方文化中的羊文化,分别从佛教经典、南亚民间故事、中 ...


“ 
本书以羊文化为视角,梳理了丝绸之路上民族融合、文明演进、文化传播的路径和脉络,绘制了羊文化视域中的丝路文明图谱。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本土的羊文化,揭示了羊在中华民族融合和文明演进中的作用;第二部分是西方文化视阈下的羊文化,多探究欧洲羊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脉络;第三部分是东方文化中的羊文化,分别从佛教经典、南亚民间故事、中亚文化等角度阐释羊文化在亚洲大陆文化传播中的路径及其意义。














01

本书概况

《大美为羊:丝绸之路上的羊文化》


作者:赵颖、王甜梦、王文英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页数:256页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定价:68.00元
ISBN:978-7-5695-3262-3

内容简介
本书以羊文化为视角,梳理了丝绸之路上民族融合、文明演进、文化传播的路径和脉络,绘制了羊文化视域中的丝路文明图谱,助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本土的羊文化,分别从文字学、器物文明和制度设计、农业和畜牧业流播、贸易等角度揭示羊在民族融合和文明演进中的作用;第二部分是西方文化视阈下的羊文化,分别从基督教经典、希腊神话、北欧神话等角度探究欧洲羊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脉络;第三部分是东方文化中的羊文化,分别从佛教经典、南亚民间故事、中亚文化等角度阐释羊文化在亚洲大陆文化传播中的路径及其意义。

作者简介

赵颖,文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并完成社科基金项目2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等。主编教材5部,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30余篇。

王甜梦,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
王文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文化学者。

目录

第一章 追根溯源:文字学语境中的“羊”

一、汉字“羊”的分类解读
二、文字学意义上的“羊”
三、与“羊”相关的典故

第二章 抱一为式:器物和制度文明中的羊

一、造型器物:羊文化的符号呈现与代际传承
二、社会规范层面的羊文化
三、中国历史上的掌羊官职与牧羊机构

第三章 风发泉涌:产业流播语境下的羊

一、“六畜”与农业文明
二、羊与中国牧业发展
三、农业与畜牧业的互动

第四章 睹微知著:民族交往与多元共同体的建立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
二、贸易与民族交往中的羊
三、以羊为图腾的羌族

第五章 世俗与神圣:《圣经》中的“羊”符号解读

一、生产资料:财富的象征
二、沟通人神:神圣的祭品
三、基督教沿丝绸之路的传播

第六章 源远流长:从古希腊文化到近世欧洲的审美意识

一、善存:希腊神话中的山羊形象
二、神性与世俗兼具:《荷马史诗》中的羊
三、山羊之歌与西方悲剧意识的衍化

第七章 生死抗争:北欧神话中的“羊”形象

一、山羊战车:北欧神话中的生死循环
二、生死斗争:北欧神话中的生命观
三、北欧神话:民族精神的结晶

第八章 探竿影草:佛教经典中的羊元素

一、佛经与《佛本生故事》中的羊
二、《乾隆大藏经》中的羊
三、《大唐西域记》中的羊
四、佛教在亚洲的传播

第九章 森罗万象:南亚民间故事中的羊

一、《一千零一夜》中的羊
二、《五卷书》中的羊
三、《罗摩衍那》中的羊

第十章 不拔之柱:中亚文化中羊的地位及丰富内涵

一、财产与禁忌:伊斯兰文化中的羊
二、中亚羊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
三、中亚传统文化中的羊



02

本书前言


“丝绸之路”的提法来自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的专著《中国——我的旅行与研究》(China: The results of My Travels and the Studies Based Thereon),李希霍芬定义的丝绸之路是“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指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以及中国与印度,以丝绸之路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丝绸之路”这一提法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并迅速传播。之后,中国学界根据文化沟通的实际,将世界范围内讨论的丝绸之路划分为三条主干线路:一是横贯欧亚大陆的北方草原通道,即“草原之路”,是沟通欧亚大陆主要的商贸大动脉之一,北部发端于北匈奴西迁之时,由中原地区向北越过古阴山(今大青山)、燕山一带,西北穿越蒙古高原、中西亚北部,沿咸海、里海、黑海直达地中海地区。这一线路,自东向西分布的古代城市遗址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以此为中心,经过的地区是人类生活聚集区,加之游牧民族四时迁徙的特点,使得这条线路的文化传播影响大,持续性强。二是经由中亚沙漠的“绿洲之路”,从长安出发,经黄河流域和河西走廊,沿塔里木盆地边缘通往中亚。这条道路上的地标——敦煌,是历史上极为繁荣的商贸文化中心之一。敦煌往南沿昆仑山北麓,经现在的若羌、民丰、和田、莎车等地。往北由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经今吐鲁番、焉耆、库车、阿克苏,并西越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地区,目前国内“丝绸之路”的研究重点,多是此“绿洲之路”。三是“海上丝绸之路”,1913年由法国东方学家沙畹首次提出,这条通道由中国东南部出发,途经东南亚、斯里兰卡、印度直达波斯湾和红海的南部,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或“海上香料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春秋战国,形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转变于明清,是已知最古老的海上航线。

放在当下交通便利的时空中,对丝绸之路研究更多的是其所承担的文化交流的通道和民族融合的符号,其文化价值远高于交通史的价值。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创新,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选择。它是连接亚欧非的桥梁,是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本书所讨论的“丝绸之路”并非局限于某一条通道,因为当下无论是哪一个层面的研究,抑或是哪一条道路的研究,都并不只是交通意义上的探讨,而是将其视为沟通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民族交往的通道,因此“丝绸之路”更应被视为一种文化系统。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史中,羊所承载的社会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生产层面的,人类通过畜牧业繁殖维系羊的存在,又通过羊肉果腹、羊毛贸易、羊角装饰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则是精神世界层面的,人类社会通过对“羊”这个符号的解读,产生并传承相应的思想观念。

本书以“羊”为切入点,一是希望凭借其符号和产业在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传播,讨论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和互通交流作用。这种交流既是丝绸之路地区游牧部族与定居族群之间的冲突与交融,亦是沿线民族与中原农业文化的互渗和博弈,更是异质文化间的通连。

二是通过对中国、西方和东方文化圈中与“羊”相关文献的解读,会发现不同文化间的“巧合”,种种巧合背后隐喻的是人类文化的共通性。如“替罪羊”这个典故,在佛教文献、《圣经》和中国神话传说中都曾出现。再如“牧羊人”这个概念,在柏拉图的《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等作品中,都曾将理想的执政者类比为牧羊人。在《荷马史诗》以及整个印欧文学中,“人民的牧者”是一个仪式性称号,国王是牧羊人,而人民则被视为接受牧羊人带领的羊群。《圣经》中的牧羊人,常和“牧羊”一起被用来形容神及其行为。牧羊人摩西放牧他的羊群时,先把最年轻的母羊放到草地上吃最嫩的草,然后再放出稍大的母羊,最后才放出吃得下最硬最老的草的强壮的羊。摩西的“牧羊法则”可以公平、公正地分配食物、照看羊群。耶和华曾说:“我必亲自作我羊的牧人,使他们得以躺卧。”牧羊人不仅仅意味着牧领权力,更是一种责任。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奠基者居鲁士大帝是古波斯帝国的缔造者,经过一系列战争,将波斯由伊朗西南部的一个小城邦,发展成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创下了丰功伟业。在巴比伦,居鲁士大帝释放了被奴役的犹太人,因而被视为实现上帝旨意的“牧羊人”。在中国语境中,亦有“牧羊人”的社会角色,《史记》中记载,黄帝梦见有人拿弓驱赶羊群,不由叹息:“夫千钧之弩,异力者也。驱羊数万群,能牧民为善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于是封“力牧”为牧羊人,这个典故里的“牧羊人”同样带有政治性的意味,汉以后卫青、苏武等都承担过牧羊人的角色。不同文化中,“牧羊人”的角色在伦理教化、社会规范指引上有差异,但是在引导个人和群体完成社会规范、进行监督指引方面却体现出极大的相似性。人类社会中这些共同符号的选择,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具有文化交流与共生背景下的独特魅力。

本书之所以命名为“大美为羊”,不仅是从字形上进行考虑的,更多的是希望以羊为楔子,以小见大,从文化沟通和民族交流的角度审视人类社会文化的演进。本书“前言”和第一至第四章,即中国文化中的“羊”,由赵颖主笔。第五至第七章,即西方文化中的“羊”,由王甜梦主笔。第八至第十章,即东方文化中的“羊”,由王文英主笔。由于水平有限,期望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