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图坦卡蒙和改变世界的陵墓

摘要: “本书是美国世界知名埃及学家与考古学家鲍勃·布赖尔撰写的打破西方“殖民主义”视角的图坦卡蒙及其陵墓考古史重磅新著。图坦卡蒙是古埃及第18王朝法老,并非古埃及史上功绩最卓著的法老,但其墓葬的发现代表了埃及考古工作的巅峰,故而图坦卡蒙成为埃及最著名的法老。本书围绕图坦卡蒙陵墓挖掘的考古史实展开,既叙述了考古发现过程,又具体分析与探讨了 ...


“ 
本书是美国世界知名埃及学家与考古学家鲍勃·布赖尔撰写的打破西方“殖民主义”视角的图坦卡蒙及其陵墓考古史重磅新著。图坦卡蒙是古埃及第18王朝法老,并非古埃及史上功绩最卓著的法老,但其墓葬的发现代表了埃及考古工作的巅峰,故而图坦卡蒙成为埃及最著名的法老。本书围绕图坦卡蒙陵墓挖掘的考古史实展开,既叙述了考古发现过程,又具体分析与探讨了文物,还总结了这一20世纪历史大发现的影响,全面梳理了图坦卡蒙陵墓发掘的过程及其背后的秘密,还有此考古发现在当今的持续影响。王海利等国内外知名埃及学家力荐!







01

本书概况

《图坦卡蒙和改变世界的陵墓》


原作名:Tutankhamun and the Tomb that Changed the World
作者:〔美〕鲍勃·布赖尔
译者:杜辉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2月
页数:352页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定价:79.80元
ISBN:978-7-5207-3774-6


作者简介

鲍勃·布赖尔(Bob Brier),世界知名木乃伊专家与埃及学家、作家,美国长岛大学高级研究员。他在木乃伊制作方面开展了开创性的研究,调查过全球范围的许多木乃伊,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木乃伊先生”。布赖尔博士著有《埃及狂热》(Egyptomania)、《图坦卡蒙谋杀案》(Murder of Tutankhamen)、《大金字塔的秘密》(The Secret of the Great Pyramid)、《图坦卡蒙和改变世界的陵墓》等多部著作。你还可以在诸多关于古埃及的电视节目和纪录片中看到他的身影。他主持的电视纪录片《图坦卡蒙谋杀案》还获得了艾美奖提名。


内容简介
图坦卡蒙是古埃及第18王朝的一位法老。他9岁登基,不到19岁暴亡,死因至今无统一定论。图坦卡蒙并非古埃及历史上功绩最为卓著的法老,但他的墓葬的发现代表了埃及考古工作的巅峰,因此,图坦卡蒙成为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
本书围绕图坦卡蒙陵墓挖掘的全部史实展开,既有考古发现过程跌宕起伏的叙事,又有对文物的具体分析与探讨,还有对这一20世纪历史大发现的影响的总结,较为全面地为读者梳理了图坦卡蒙之墓发掘的过程、隐藏在这位少年法老背后的秘密,以及此考古发现在当今的持续影响。

编辑推荐

★神秘法老陵墓发现的三幕剧,与三星堆并肩的古埃及文明发现!

埃及的历史,就是一寸一寸挖掘出来的考古史。围绕着沉睡3000年而不为人知的法老陵墓,挖掘—研究—反抗,犹如一部三幕话剧的上演,高潮迭起、妙趣横生。

与三星堆文明比肩的古埃及法老陵墓与金字塔,凝聚世界埃及研究专家的心血与努力。破解越多,谜题越多?看作者带你揭开围绕在神秘法老身上的层层真相。

趣味横生的挖掘故事,命运多舛的文物遗迹,看世界知名埃及学专家40年研究大发现,全景展现一百年来发生在埃及土地上的神奇与抗争。

精美彩图,传神插图,古埃及文字解读,栩栩如生,如至现场。

★世界知名埃及学权威全新著作!

本书作者鲍勃·布赖尔是全球知名的木乃伊和埃及学专家之一,他在木乃伊制作方面开展了开创性的研究,调查过全球范围的许多木乃伊,还亲手制作过木乃伊,被人们称为“木乃伊先生”。布赖尔博士著有多部关于古埃及研究的著作,也在许多关于古埃及的电视节目和纪录片中担任节目主持人和解说嘉宾。他主持的电视纪录片《图坦卡蒙谋杀案》获得过艾美奖提名。

★国际一流埃及学专家联袂推荐!

前埃及文物部长,考古学家扎希·哈瓦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国际埃及学会会员王海利、开罗美国大学教授、考古学家萨利玛·埃克拉姆、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副教授,埃及学学者王欢、南通大学历史系讲师,世界史博士徐昊,诸多一流埃及学专家联袂推荐。


名家推荐

图坦卡蒙生活的时代是古埃及历史上一个特殊的、令人目眩而神秘的时代。那段历史纷繁而芜杂,许多历史真相仍被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下有待于后人去揭开。时光荏苒,自图坦卡蒙墓发现一百余年来,尽管我们对图坦卡蒙及其相关历史的了解越来越丰富,但是也不得不坦言,图坦卡蒙留给我们的谜题实在太多,留给我们的思考实在太多。相信阅读本书,一定有助于你进一步了解少年法老的真相。

——王海利,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国际埃及学会会员

图坦卡蒙受其父宗教改革所累,三千余年默默无闻,但其墓葬是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本书梳理了多学科合作发掘、保护和研究图坦卡蒙陵墓藏品的历史脉络,同时强调了该墓葬作为代表性文化符号对埃及考古学、博物馆学及世界范围内流行文化的影响。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将图坦卡蒙墓葬与三星堆等同属青铜时代的文明遗址进行关联对照,或将进一步增进我们对古代世界的思考和理解。

——王欢,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副教授,埃及学学者

图坦卡蒙陵墓发现虽已逾百年,与之相关之读物却仍泾渭分明,或仅偏重通俗与趣味,或只聚焦学术与技术。本书作者鲍勃·布赖尔却匠心独运,既能以“三幕剧”的手法还原以霍华德·卡特为代表的一众考古学家的发掘场景,亦能深入浅出地呈现图坦卡蒙木乃伊及其随葬品的研究前沿动态。不唯如此,他还尝试将图坦卡蒙墓葬的发掘活动纳入到考古规范化、博物馆建设、近现代埃及反殖民斗争运动等维度展开探讨,最大程度实现了可读性与专业性的统一。

——徐昊,南通大学历史系讲师

在庆祝发现图坦卡蒙陵墓100周年之际,我们必须向伟大的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鲍勃·布赖尔在这本书中精彩地讲述了诅咒、魔法和发现的快感。

——扎希·哈瓦斯(Zahi Hawass),埃及文物部前部长、考古学家

鲍勃·布赖尔在书中对图坦卡蒙陵墓的发现这一浪漫而又戏剧性的历史进行了大胆的描绘。他探索了这位少年国王的木乃伊所经历的沧桑、对它的最新研究、诅咒的故事,以及在帝王谷发现的唯一一个几乎完好无损的法老坟墓中发现的许多奇妙而普通的物品。

——萨利玛·埃克拉姆(Salima Ikram),开罗美国大学(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杰出教授、考古学家

目录

致谢

引言

第一部分  陵墓的历史

第一章  失而不得

第二章  最佳“非绅士”

第三章  美妙之物

第四章  拒之门外

第五章  与图坦卡蒙面对面

第六章  最后的清理

第二部分  揭秘图坦卡蒙

第七章  翻译图坦卡蒙

第八章  图坦卡蒙的X光片

第九章  扫描图坦卡蒙

第十章  图坦卡蒙的家族谱系

第十一章  图坦卡蒙的战车

第十二章  勇士图坦卡蒙

第十三章  图坦卡蒙的鞋与杖

第十四章  图坦卡蒙的石棺

第十五章  纳芙蒂蒂也在?

第十六章  图坦卡蒙与太空来客

第十七章  犯罪现场调查之底比斯:失踪胸饰谜案

第三部分  图坦卡蒙的遗产

第十八章  行动者图坦卡蒙

第十九章  谁拥有图坦卡蒙

第二十章  超级明星图坦卡蒙

第二十一章  史上最佳发掘

后记

附录:埃及年表

译后记

参考文献





02

本书译后记

永生的法老

1922年11月,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在耐心的发掘中,发现了王室墓地封印,以及他梦寐以求的图坦卡蒙王名圈。这位极具神秘色彩的少年法老,得以显露人间。在百年后的今天,图坦卡蒙陵墓——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考古发现魅力依旧。2023年,耗时20年建造而成,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博物馆,大埃及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如今,图坦卡蒙的珍宝与其他数万件珍贵历史文物,在大埃及博物馆向世界书写了一部古埃及史诗。鲍勃·布里尔教授的《图坦卡蒙和改变世界的陵墓》的出版恰逢其时。

这本书是鲍勃·布里尔教授的最新力作。作为一位考古学家、埃及学家,他出版过多部著作,既有对“埃及热”引人入胜的讨论,揭秘小法老之死,也有对方尖碑如何离开埃及的细致描述,以及对金字塔建造秘密的揭示。他还是一位古埃及文化和考古学的推广者,许多古埃及文化的爱好者都对他参与录制的《伟大的埃及王国》《寻找埃及王》等纪录片并不陌生。《图坦卡蒙和改变世界的陵墓》在某种程度上,秉承了鲍勃·布里尔教授一贯的写作风格,细节铺陈其间,却不觉乏味,让这本书既具有专业性,又不乏幽默和可读性。这些细节无论对于考古学者,还是对于大众而言,都是那样的迷人。我想,这也是他所追求的,让考古学和埃及学从“象牙塔”走向公众。

作为有着考古学、人类学和博物馆学背景的我,能够接触并翻译这本书实在荣幸。虽非埃及考古研究者,却通过夏鼐先生了解到中国学者与埃及考古的不解之缘。也曾与博物馆学同人,在我们的读书会探讨博物馆语境中的图坦卡蒙王,让木乃伊跳舞的霍文,纳芙蒂蒂半身像的归还之争,以及木乃伊展示伦理和死亡之隐喻。我们将之视为“文化现象”的诸种讨论,与鲍勃·布里尔教授不谋而合。他所处理的是一个持续了百余年的文化现象,是埃及最富有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也是足以引发狂热和刺激想象的隐喻。更加可贵的是,他捕捉到了潜藏在图坦卡蒙和埃及学背后的权力与话语。



在他的笔下,图坦卡蒙陵墓发现无疑是一个“场”,各种力量交织其间。物理学中的力场,常用一组矢量线来表示力如何由一者作用于另一者。而在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场域理论”中,它更具有张力与冲突。场域并非单纯的空间意义下的场所,而是力的较量场所,是一个关系网络。行动者在场域中定位,并且在其运作规律与自身逻辑之下实践。场域还是一个斗争空间,行动者在资本争夺的同时,建构着支配关系和权力关系。鲍勃·布里尔教授向读者呈现的,正是18世纪晚期以来,人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与殖民主义扩张,以及后殖民主义时期,这一宏大且波澜壮阔的场域。里面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行动者,行为乖张且野心勃勃的拿破仑·波拿巴,此消彼长的英法博弈,拿破仑的学者们,马里耶特、马斯佩罗、拉考等古物管理局的历任局长,帕多瓦巨人贝尔佐尼之类的探险家,阿默斯特勋爵、卡纳冯勋爵夫妇等赞助人,皮特里、戴维斯、温洛克、卡特等发掘者,商博良、嘉丁纳、布雷斯特德、皮安科夫等语言学家,赛义德帕夏、伊斯梅尔,倡导解放和反殖民统治的埃及领袖与人民,重磅展览的发明者霍文,维尔德梅杰、雷·约翰逊、加博尔德等当代埃及考古学家。当然,还有图坦卡蒙。在鲍勃·布里尔看来,图坦卡蒙不仅是被支配的对象,也是行动者。

但是,还有一位行动者我们不应忽视。那就是鲍勃·布里尔本人。因为正是通过他的书写,使得这些人物与复杂关系跃然纸上,在细致刻画图坦卡蒙陵墓发现的同时,也勾勒出埃及学的学科史。正如他在致谢中所言,这本书的完成其实是一个团队项目。推及埃及学,同样是集众人之力建构而成的学科话语。这门拥有200余年历史的学科,以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为肇始。拿破仑的学者们不仅绘制了第一幅帝王谷地图,还在1809至1828年间,陆续编纂出版了24卷《埃及记述》。正是这些论述,使埃及真正进入了欧洲人的视野。此后的百年里,造访帝王谷的探险家、发掘者、文物收藏者络绎不绝,他们或是出于猎奇,或是追逐利益,或是受到博物馆机构或赞助人的委托,怀着不同目的搜寻着帝王谷尚未被发现的陵墓,也致使埃及文物不断离散。诚然,卡特的图坦卡蒙陵墓发掘以其严谨、全面而成为埃及考古的典范。但不能否认的是,它与其他早期发掘活动一样,与殖民主义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也参与到了西方自我建构和东方他者建构的想象工程。

鲍勃·布里尔教授并不满足于复原图坦卡蒙陵墓发现的诸种细节,他还敏锐地将政治、权力、文化的纠缠关系注入其中,并且“含蓄”地点出殖民主义时期东西方的对立关系。就这一问题,著名学者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更加激进和彻底,他在《东方学》的开篇便引入马克思的名言,“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试图对抗殖民主义的埃及人民也有着相似的情感,他们对西方人控制自己的遗产,并垄断有关的信息而愤怒。在布里尔教授引用的文献中,“发现”一词的使用频率是极高的。包括卡特在内的许多西方发掘者自诩为“发现者”,埃及、王室陵墓及其珍宝等待“被发现”。殖民主义时期的埃及,是劫掠和侵吞文物的时代,发现者即为占有者。鲍勃·布里尔笔下的主角霍华德·卡特,立体而饱满,他在埃及考古中的成就毋庸置疑,他的不好相处和种种执拗的行为也有深层次的逻辑,即“卡特所知道的只是英国统治下的埃及”。



以英、法为首的殖民主义国家对埃及的全方位控制与掠夺,除了政治、经济领域,也关涉文化。在西方知识话语体系中,埃及是一个无法自我表述的他者。即便卡特邀请了萨利赫·贝·哈姆迪医生共同参与图坦卡蒙木乃伊检查,可也不过是一种姿态。事实上,在西方有关人类文明源头的追思中,古埃及占有一席之地。马丁·贝尔纳在他的《黑色雅典娜》中,揭示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建构工程。这部带有鲜明后殖民主义和西方文化霸权批判色彩的巨著,通过详实的史料、考古学材料和词源学,梳理了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是如何逐渐被剔除出希腊文化,进而塑造西方绝对的优势地位的。在19世纪,随着埃及学的诞生兴起了“埃及热”,对古埃及文化的遐想,以及收藏埃及文物成为风尚。作为现代工业强国,英国的殖民主义扩张在19世纪后期达到顶峰,英国将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发明视为人类成就的顶点,而能与之相媲美的古代文明只有古埃及。甚至英国人类学家W. H. R. 里弗斯(W. H. R. Rivers)、W. J. 佩里(W. J. Perry)分别提出“埃及中心说”和“太阳之子说”,认为埃及文明通过传播被带到世界各地,尤其是后者,认为埃及文明是一切人类文明的源头。

同样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埃及文物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流散,进入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室的埃及文物不计其数,其中更是不乏丹德拉黄道带浮雕、罗塞塔石碑、纳芙蒂蒂半身像这类珍贵文物。鲍勃·布里尔教授将埃及文物的流失归结为劫掠、侵吞和文物分成,而在漫长的埃及殖民主义史和文物交易史中,图坦卡蒙陵墓发掘成为转捩点。约翰·梅里曼(John Merryman)将帝国主义时期对艺术品的占有称为“艺术帝国主义”。作为文物获取的重要形式,劫掠往往与侵略并存,但同时也与对遗迹保护的漠视有关。而另一种重要的文物流失形式——文物分成,是20世纪中叶之前国际考古学界大多遵循的惯例。它不仅与殖民主义历史一样悠久,也是欧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来源,而且也为文物追索带来巨大阻碍。

这些通过劫掠或文物分成手段获得的文物,使博物馆声名大噪的同时,也将其置于舆论旋涡的中心。随着后殖民主义和批判的博物馆运动的兴起,西方博物馆因馆藏文物来源的合法性,作为殖民主义的工具,以及被统治者或殖民地的阐释中心而备受质疑,文物返还的诉求更是将其推向风口浪尖。1912年12月6日,德国考古学家路德维希·博尔夏特(Ludwig Borchardt)在阿玛纳的发掘过程中,发现纳芙蒂蒂半身像。遵循文物分成惯例,德国人获得了这件珍贵文物。1920年,纳芙蒂蒂半身像入藏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1923年,这件被雪藏了十余年的文物正式亮相,一经展出便引起国际关注。1925年埃及政府要求德国政府返还半身像,或至少同意就返还问题进行仲裁,但德国以文物分成惯例及其合法性为由拒绝。库尔特·G. 希尔赫(Kurt G. Siehr)指出,文物分割使德国获得纳芙蒂蒂半身像似乎毫无争议,但是根据文化财产立法原则,出口每件国家文化瑰宝都须经过原属国的特别批准,但纳芙蒂蒂半身像的出口显然未经埃及文物部门的批准。尽管如此,埃及方面在数十年里提出的多次文物返还诉求都无果而终。让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21世纪的博物馆应当是文化理解与尊重的中心,对话、协商与跨文化合作将成为一种主流。

诚如鲍勃·布里尔教授的论述,作为行动者的图坦卡蒙不仅是埃及自治诉求的信念来源,也通过不断追问谁在收藏埃及文物,改写了埃及文物保护制度。图坦卡蒙比纳芙蒂蒂幸运,他没有身居异乡,而是成了文化使者和学术宝库。在托马斯·霍文的倾力打造下,图坦卡蒙成了超级明星,接受世界各地参观者的赞叹和仰慕。他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埃及接管自己遗产的控制权,通过图坦卡蒙研究讲述自己的历史。作为图坦卡蒙永久的归宿,大埃及博物馆的开幕预示着埃及以全新的姿态面对世界。他们透过博物馆讲述自己。而对于图坦卡蒙来说,从某种角度而言,他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永生”。

杜辉




03

本书引言

本书的许多读者想必对图坦卡蒙陵墓被发现和发掘的故事有所了解。这是一个我们似乎永远听不腻的故事:一位时运不济的考古学家与一位富有的英国勋爵通力合作,在帝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寻找失落的陵墓。从此,我们拥有了一批宝藏——那位少年法老打算带往下一世的数千件随葬品。陵墓的发现者霍华德·卡特(Howard Carter)和他的团队耗时十年,将这座陵墓清理完毕,他们将脆弱不堪的御座、床榻、神龛和棺具打包,搬上蒸汽船,沿着尼罗河顺流而下,在开罗的埃及博物馆(Egyptian Museum)展出。对大多数人来说,故事在这里画上了句号。但事实并非如此,还有很多事情尚未完结。

图坦卡蒙:一部经典三幕剧

近年来,全新的太空时代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墓葬出土物的研究,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经过计算机断层成像(以下简称CAT)的图坦卡蒙木乃伊提供的新信息也令人震惊。有研究表明,墓葬中的一些物质来自外太空;最近对陵墓墙壁的扫描显示,图坦卡蒙陵墓后壁的后面可能还存在第二座陵墓,一位颇具声望的学者确信,这就是失踪的纳芙蒂蒂王后(Queen Nefertiti)之墓。这些都是相对较新的研究成果,但有关图坦卡蒙的研究其实已持续了数十年。这些研究的进展时断时续,有时沉寂几十年,之后进入井喷时期。如今,正是密集活动的时期之一。

新的大埃及博物馆(Grand Egyptian Museum)已经竣工,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埃及政府已决定将图坦卡蒙的所有珍宝,从开罗老的埃及博物馆搬迁至吉萨(Giza)的新博物馆。几十年来,这是首次将图坦卡蒙的众多财产从玻璃展柜中取出,以供学者研究。结果发现,许多藏品都需要修复。目前,这项工作正在大埃及博物馆最先进的保护中心进行。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与图坦卡蒙有关的一切,从他的战车到他穿过的凉鞋。至于陵墓是如何被盗的,以及图坦卡蒙的死因,也都有了全新的理论。对于图坦卡蒙的研究而言,这是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本书论及的部分内容。



科学研究使图坦卡蒙宝藏的奇妙之处显露于人,其他研究则揭示出古埃及宗教的重要方面。埃及人是复活主义者,他们相信肉身在下一世能够再次复活。这就是为什么埃及人将尸体制成木乃伊——为了保存至来世。但到达下一世是一段艰难而危险的旅程。图坦卡蒙通向来世的道路受到了恶魔的层层阻挠。他将不得不跨越火湖,凭借密码方可通过恶魔把守的大门。为了帮助他踏上旅程,环绕石棺的镀金神龛上布满了符文咒语。这些已被破译的文本,使我们得以一窥古埃及人的来世观——它们被忽视已久。

1922年图坦卡蒙陵墓发现之时,埃及的古物管理局(现在的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正由法国人所控制,英国则作为保护国管治埃及,虽非正式宣布,却行殖民主义之举。埃及人对其历史遗产发生了什么,甚至他们的国家如何运作,几乎毫无发言权。就在陵墓被发现后,埃及也陷入了社会动荡。外国对古物管理局的控制宣告结束,埃及政府决定其所有文物不得出境,继而,埃及人民要求自治。虽然我们不至于将种种变化归因于图坦卡蒙陵墓的发现,但陵墓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在埃及的政治发展的关键时刻,图坦卡蒙和他的坟墓发挥了凝聚力。这一部分遗产是本书讲述的另一面向。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本书犹如一出三幕剧:发现、研究、图坦卡蒙的遗产。




04

精彩文摘

刻在神龛上的来世指南

《亡灵书》起源于埃及的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公元前2181年),比图坦卡蒙早1000年,那时是金字塔建造的黄金时代。吉萨高原上的庞大金字塔建成后,埃及第5王朝的末代法老乌纳斯(Unas)在萨卡拉建造了一座小金字塔。从外观上看,它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其内部却有一项革新,它将在数千年内使埃及宗教彻底改变。乌纳斯金字塔内的墙壁上刻满了优美的象形文字,以及帮助他升入天堂的咒语。

蓝色的象形文字在洁白的石灰石墙壁上异常醒目。矗立在天花板和地板之间的长柱分隔开每个咒语,古埃及人称之为“言说”。这些铭文就是金字塔经文(Pyramid Texts),是帮助法老度过三个复活阶段的咒语:1.乌纳斯在金字塔中觉醒;2.他升空飞至亡界;3.他为众神所接纳。所有咒语背后的魔法原理都是一样的:单词就是行为。也就是说,说出的或在墙上写下的话语会变为现实。这种魔法的概念如此重要,以至于当你走进金字塔,就会在前室入口看到第一条咒语,“乌纳斯不会给予你魔法力量”。之后的咒语指引乌纳斯如何飞升天堂:“大道的开启者让乌纳斯升往天界,成为他的兄弟们,众神中的一员。”

《亡灵书》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出现在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公元前1782年)。古王国不知是何原因走向衰颓,一段被称为第一中间期(公元前2181—公元前2040年)的无法无天的时代接踵而至,金字塔被强盗洗劫一空。平民第一次看到了金字塔经文,每个人都想拥有它。第一中间期持续了100多年,中王国逐渐恢复稳定后,出现了一种新发明——贵族开始在棺椁上刻下咒语,创造出后来被称为棺椁经文(Coffin Text)的形式。但是棺椁比金字塔的内部空间要小得多,无法容纳所有的铭文。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70—公元前1070年)出现了最终的解决方案:《亡灵书》。

将咒语写在莎草纸卷上,你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所有咒语,不会有任何遗漏。你可以加上插图,神祇画像,甚至是成功进入下一世的图像。你可以列出所有密码以便通过恶魔守卫的大门。你可以拥有一切。于是,《亡灵书》诞生了。现在,你真的拥有了一本通往下一世的指南。制作这些“书籍”成为古埃及的一个主要行业,抄写员为渴望将卷轴放入棺椁的顾客制作《亡灵书》,以指导他们开始下一世的旅程。有一些莎草纸卷长达30米,上面绘制了精美的插图。有一些则极为简短且没有插图。这一切取决于你的经济能力。这些“书籍”通常会事先准备好,死者姓名处留空。顾客购买后,再由抄写员填写买家姓名。这些成为历史上第一批“文档表单”。

《亡灵书》主要流行于能够买得起的贵族阶层。法老不需要它们。他们的陵墓里百米高的墙壁,足以供艺术家们用生动的色彩描绘国王的《亡灵书》。这就是参观帝王谷的游客在墙壁上所看到的。那些神秘的神祇,天空中的飞船,被砍掉脑袋的恶魔和夜空,都是《亡灵书》的一部分。新王国的伟大法老如图特摩斯三世、塞蒂一世、拉美西斯大帝都将他们的《亡灵书》刻于墓壁之上。除了图坦卡蒙。

与其他法老不同,图坦卡蒙没有修建一座巨大的陵墓,里面有大量的墙壁空间刻写宗教铭文,他的意外离世使得古埃及人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他的陵墓。埃及宗教规定,逝者在死后70天,需要将尸身放入墓穴,所以在图坦卡蒙法老死后来不及建造陵墓。少年法老不得不将就着葬于帝王谷里为他人准备的一座小型陵墓。尽管如此,他也必须有助其走向下一世的咒语。图坦卡蒙的《亡灵书》写在围绕着石棺和棺具的四座黄金神龛上,没错,正是那些让卡特绞尽脑汁拆除的神龛。

神龛上的文字是让我们了解古埃及宗教如何运作的重要资料之一。唯一与图坦卡蒙神龛相似的是提耶王后神龛的残片,它们是由西奥多·戴维斯在KV–55号墓中发现的,但残片上面几乎看不到任何文字。图坦卡蒙的神龛保存了一排排完好的文字和插图。然而几十年来都没有人对它们进行翻译。为什么?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