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探长安——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集结30年考古成果,大部分文物首次展出

摘要: 9月30日,“探长安——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在西安博物院临时展厅盛大启幕。展览展出西安地区30余个重要考古发现出土的280余件(组)精品文物,是西安博物院历年临时展览展出文物最多的一次,且其中大部分文物均为首次展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同时也是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建院30周年。为此,西安博物院与西安市 ...

9月30日,“探长安——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在西安博物院临时展厅盛大启幕。展览展出西安地区30余个重要考古发现出土的280余件(组)精品文物,是西安博物院历年临时展览展出文物最多的一次,且其中大部分文物均为首次展出。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同时也是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建院30周年。为此,西安博物院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了此次展览,展现30年来西安考古工作的成就,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TANCHANGAN
卅载岁月“探长安”

1994 — 2024

此次展览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通过280余件(组)精品文物,展示了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从1994年至2024年这30年来的考古成果。

展览分为“卅载光阴 与城同行”“千年古都 见证文明”和“守藏虑远 孜孜以求”三大板块,通过“鱼化寨遗址”“少陵原十六国大墓”“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等30余个重要考古发现,串联起西安的历史脉络。


“此次展览不仅首次向公众集中展示了深藏考古库房的精美文物,还首次总结了西安考古人的发掘、保护、研究工作。”西安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副书记赵凤燕说。为增进观众对西安考古人的认知,展览展陈设计还采用了考古模型、数字交互、互动体验等多种展示方式,让历史语境、遗址场景更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探长安”,不仅仅是对西安历史的探索,更是一次对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深度解读。


据策展人陈斯文介绍,此次展览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展示了考古工作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就以及科学研究和文物保护取得的成果,还彰显了考古工作传承历史、护佑文脉的核心主旨。


此次展览将展至2025年5月结束,期间西安博物院还将推出直播导赏、学术讲座、教育研学等系列活动,并配套上新多种文创产品。参与“探长安”展览主题活动,还有机会领取展览打卡集章册、洛阳铲创意书签与展览纪念镭射手提袋等小礼物。










TANCHANGAN
卅载时光“再回首”

1994 — 2024

截至2023年底,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共完成了2000余项文物勘探和上千项考古发掘项目,发掘古墓葬逾万座,出土并征集了近10万件珍贵文物,其中20多个考古发掘项目被评为全国年度重要考古发现,它们都是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生动实例。


西安城市扩张及过去三十年重要考古发现点位

图源 /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一起来回顾
这30年间那些激动人心的考古发现


鱼化寨遗址


筒瓦形器


考古工作者的研究表明,西安地区新石器文化脉络是连续的,仰韶文化的鱼化寨遗址、庙底沟文化的鱼包头遗址以及延续至龙山时代的米家崖遗址,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为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的发展脉络建立起完整的链条。


陕西地区的仰韶文化遗址,率先见证了大型建筑材料与工具的诞生,包括最早的瓦、砖以及泥抹子等。鱼包头遗址出土的筒瓦,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建筑瓦材,开启了礼制建筑用瓦的先河。



西安曲江西汉墓M1是一座西汉晚期的斜坡墓道砖室墓,墓主人应为俸禄两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吏或贵族。墓室壁画内容是围绕为贵族服务的生活场景,共绘制了20个形象丰富的人物,在两汉时期的壁画墓中尚属首次发现。


2008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中渭桥遗址出土的“丝路一号”船



中渭桥遗址位于西安市北郊汉长安城遗址北侧,2012至2013年,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发掘。目前已在汉长安城北侧及东北发现3组7座渭河桥,分别为厨城门桥、罗成门桥、王家堡桥。其中厨城门被认为是秦汉时期的中渭桥,它不仅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木柱梁桥,也是丝绸之路从汉长安城出发后的第一座桥梁。


2013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2年,考古工作者重启了对栎阳城遗址的考古工作,先后发现三座古城,确定三号古城是文献所载秦汉为都时期的栎阳城。栎阳城遗址三号建筑东侧南北台阶存在一条贯穿三号古城核心建筑的南北向轴线,是目前发现并确定的时代最早的都城轴线。


遗址三号古城出土的陶壶口沿上有“栎阳”及“宫”字陶文,提示栎阳三号古城即为“商鞅变法”发生地“秦都”。此外,遗址中出土数量众多的“栎市”戳印陶文,印证了文献中秦献公在栎阳“初行为市”的记载,是秦人最早“市”的实物发现。


2017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



少陵原十六国大墓



2019至2020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南郊少陵原发掘了三座规模巨大、形制特殊、结构完整的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出土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彩绘陶俑、模拟多重门阙阁楼的彩绘土雕建筑以及巨幅壁画。


少陵原十六国大墓是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也是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成立以来,独立主持的考古项目首次获此殊荣。





20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汉文帝霸陵、薄太后南陵陵区进行多次考古工作,先后发掘了霸陵(任家坡)从葬坑、南陵从葬坑、江村北陶窑遗址、江村大墓外藏坑、薄太后南陵外藏坑、栗家村汉墓等。

江村大墓的考古工作否定了白鹿原“凤凰嘴”为汉文帝霸陵的传统认识,确定了霸陵的准确位置,解决了西汉十一陵的名位问题,为西汉帝陵制度形成、发展、演变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考古资料,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江村大墓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位于皇城朱雀门外1200多米,与朱雀门和明德门遥相呼应,体现了都城礼制的最高等级,对于研究隋唐长安城的形制布局及礼仪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目前经过考古发掘出土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五桥并列遗址,是明清都城中轴线上设置五桥的源头,也是中国都城礼制文化起源、传承和发展的实物见证。


2022年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2022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



•  展览名称  •
探长安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

•  展览时间  •
2024年9月30日——2025年5月

•  展览地点  •
西安博物院一层临展区

•  主办单位  •
西安博物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 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物陕西”微信公众号 *


  ·  文   物   陕  西 ·  


采  编 | 段  杨

审  核 | 屹  夫


分类: 中文 资讯 丝路资讯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