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城遗址

洛阳城的自然地理

摘要: 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 ...

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洛阳城发展的自然地理基础

  1.地形地貌

  洛阳所处的豫西地区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表起伏大,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以山地为主,是秦岭山系的东延部分,主要有崤山、熊耳山、外方山和伏牛山,呈爪状分布。豫西地区为黄土高原东南边缘地带,黄土地貌发育完好,处于西南部山地与北部黄河之间,为由西向东延伸,长达近400千米的黄土丘陵。因本地区开发历史悠久,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流水侵烛剧烈,南北走向沟谷发育完整,黄土丘陵地带呈沟梁相间形态。爪状山脉之间是河流侵蚀形成的山谷,每条较大河流又都与一些山涧盆地相通,如洛宁盆地、宜阳盆地、洛阳盆地等,其中以洛阳盆地面积最大。①洛阳盆地北依郎岭,南望伊阙,西接秦岭,中部和东部为伊洛河冲积平原,构成一个三面丘陵环抱西高东低的簸箕状开口盆地地形。洛阳位于伊洛河冲积平原的北缘部分,四周皆有山体环绕,“河南郡背负北邙,前对伊阙,阙外为三塗,阙东连嵩岳,阙西连宜阳山,而郡城西又有周山,凡河南郡山皆与五山相连”②。

  洛阳城区位于伊洛河河谷中部沉降堆积平原的二级阶地,地势西高东低,整体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较为平坦。城区整体高程在海拔130—170米之间,城区南部靠近洛河的前缘部分高出一级阶地3—20米,且与一级阶地接触线的区分并不明显。一级阶地在洛河沿岸地带不连续分布,与河漫滩高差甚小,河漫滩一般高出枯水位1-3米。③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有利于城市的建设和取水,并在一定程度上到减轻水患的作用;但是随着伊洛河上游山区开发的加剧,下游河段河床游积严重,水位不断抬升,夏秋季节,洪水水位往往超过一级阶地的高程,越过南关地区,延及城墙附近,使得城市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李永文等:《河南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08、209页。

  ②(清)施诚:《河南府志》卷七,《山川志一》,乾隆四十四年(1799)刻本。

  ③郭建民、郑金亮:《伊洛河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22页。

2.河流①

  洛阳城周边以洛河为主干,伊、纏、涧三河为分支,从南、东、西三面围绕洛阳城,构成洛阳城城区的基本范围,四条河流间的差异较为显著。洛河为本区最大河流,发源于陕西省洛南县,东西向横贯其间,先后经卢氏、洛宁、宜阳,至马赵营入洛阳辖境,南逕城南二里,再经白马寺至偃师县之杨树村,与伊河相会,后经巩义神堤入黄河。全长约440公里,流域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洛阳境内的洛河河床纵坡降大于千分之一,东北流向,河道宽500—800米。河床由卵石和砂构成,渗水性好,且水浅多沙洲。上游山区河道河床纵坡陡,水流急,泥沙基本上不游积,中游河床呈宽浅型,由于比降加大,多是含沙量多过其挟沙能力,故造成河床游积,沙滩众多,叉道密布;下游段径流量大,比降小,因此输沙量、激积量都大。清代,上游地区山地开发不断加剧,位于洛河上游的洛宁县“山高口云,林木苍翠,每遇阴雨,云雾旋覆......崤山坡地皆口口不可耕。康熙初邑人首垦,有薄收。陕人旋亦报垦,屡成讼案争占.....” 上游地区对植被的过度破坏,使得下游河流泥沙含量大,再加之落差较大,洛阳河段河床不断齡高,成为地上河,河身摆动频繁,夏秋季节水患易发。

  伊河为洛河最大支流,至偃师与洛河相交后称伊洛河,发源于熊耳山南麓,经栾川、嵩县、伊川,经龙门入洛阳。伊河穿过龙门以后,两岸开阔,河道宽展,一般水面在海拔60—150米之间。整个下段河床落差减小,愈往下游泥沙游积愈甚,而且河道向东北流去,弯度近1.21%。伊、洛河交汇的夹河地带,地势低平,两河携带与泛滥的泥沙在此游积,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涧河发源于新安县南白石山,东北经函谷东八特阪向东流,后折南至洛阳城西七里,西南流入洛河。涧河多流经黄土台地,流量较小,含沙量大,河床为亚粘土质,河道比降为4.2%。,弯曲度为1.44%,总落差为440米。夏秋季节,涧河洪水汇入洛河,直接增加了南关地区的防洪压力。瀘河发源于城北谷城山,由孟津县西南入洛阳,经城东,东南入洛河。全长35公里,流域面积185平方公里,流程短,汇水面积小,流量有限,为典型的季节性河流,非讯期即干枯断流。洛阳河段,河床为粘土或亚粘土,泥沙含量大,夏秋时节,易发洪水,对于东关地区的影响巨大。伊、洛、缠、涧四条河流共同塑造了洛阳城附近的微观地貌,为城市及周边地区提供了水源、运输和防卫的便利,同时频发的洪港灾害也对城市形态和居民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本节主要参考郭建民、郑金亮:《伊洛河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63—n页。

  ② (民)贾疏鹤:《洛宁县志》卷一《山川》,民国六年(1917)铅印本。

 3.气候

  洛阳地区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本区以伏牛山为界,以南以嵩县白河乡为中心的地区属亚热带气候,以北属暖温带气候,全区大多数区域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洛阳地处秦岭东延的余脉山区,复杂地形明显的表现出大陆性、季风性、多样性等气候特征。从风向上看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明显表现出冬春干燥少雨,夏秋雨水集中,总体表现为春干、夏丰、秋润、冬少,夏秋两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近80%。春、秋短,夏、冬长,春季从3月下旬一5月中旬,约60天,夏季从5月下旬一9月上旬,约110天,秋季从9约中旬一 11月上旬,约55天,冬季从11月中旬一3月中旬,约140天。①

  明清时期,约五百年的时间,我国处于一个最漫长的寒冷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C左右且更为干燥。与此一致,“洛阳从15世纪下期开始,气候变得寒冷,尤其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末的150余年,气候湿润寒冷。到是18世纪气候又逐渐转向温暖,这个时期旱游交替出现,19世纪又转入较冷期” ②

  民国初年,任教于河南第四师范学校的苏从武,经过调查,对洛阳气候的描述为“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夏多东北风,冬多西及西北风,春秋二季风向无定,每当风起时,则黄尘蔽天行人难以启目”、“夏季雨量多而七八月之间尤多淫雨,冬春二季雨少” ③。与现今气候状况颇为相似。由此可知,洛阳地区清代气候较现在为干冷。由于,从清代至今,季风气候形成机理并无太大变化,因此清代洛阳地区的气候特点与现在差别并不太大。降水因每年季风的强弱、进退时间的迟早和雨带停留时间的长短而不同,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都很大。夏冬两季时间长,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热量和螯伏时间。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一致,高温期与多雨期吻合的特点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同样也因季风的不稳定性,旱错等气象灾害频发。

  4.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显著,尤其在灾害抵御能力较低的传统社会更是如此,从而制约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影响。清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灾害多发期,河南地区是这一时期灾害多发区之一。清代洛阳地区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干旱、洪漠、虫灾、地震、雨霞、痕疫等几种类型。这些灾害或单独发生,或连续同时出现造成了巨大损失,并以干旱、虫灾、地震和洪漠最为严重。干旱是清代洛阳地区最主要的灾害,且破坏力也是最大的。笔者通过翻检史料并结合相关研宄成果,统计有清一代洛阳地区干旱灾害共发生近20次,频率接近十年一次,且持续时间长,以冬春连旱最为严重,“(康熙)十一年(1672)旱,幢,无禾。民饥,食草根树皮”④,“(雍正)八年(1730)七月洛阳、孟津、新安旱,秋无禾,停征,赈济”、“(乾隆)四十三年(1778)自去秋不雨,至六月,河南无麦,现将四十二年二月奉恩诏普免钱粮,轮应在四十五年者移于本年免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洛阳市气象局网站气象概况 htti)://www. lyqxj. cn/sxgk. asp?cateid=154

  ②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洛阳市地理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9一 120页。

  ③ (民)苏从武:《洛阳县小志》第六章《气候》,民国九年(1920)石印本。

  ④(清)张圣业:《河南府志》卷二十六《灾异》,康熙三十四年(1695)刻本。

又分别借给籽种口粮”①。洛阳地区因位于伊洛河水系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加之降雨集中,洪错灾害颇为严重,“顺治十五年(1658)洛阳西北境涧水溢,水高二丈,漂没近水庐舍、人口、畜产及将实禾稼” ②,“二十六年(1687)七月洛阳等县淫雨夹旬,伊洛诸水泛溢,冲塌坛庙城郭官署村庄田禾殆尽,按成灾分数加赈有差,钱粮分别點免,余缓作三年带征” ③ 虫灾往往与干旱相伴生,且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尤大,“(康熙)十四年(1675)黑虫食谷” ④。醒灾是虫灾的主要种类,幢虫遮天蔽日,所经之处颗粒无存,“是年(1669)洛阳旱蜂无禾” ⑤,“三十年(1691)洛阳大旱,飞幢蔽天,秋无禾,民饥逃亡,饥死与饥疫者枕籍道路”⑥雨雹、霜灾乃强对流天气状况,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对农作物和建筑损坏亦为严重,清代洛阳地区雨霜灾害颇为频繁,“(顺治)十六年(1659),洛阳、孟津雨霜,小者如鸡卵,大者如升,人多伤,树木禽鸟皆死”⑦,“(康熙)八年(1669)五月初三日雨霜大如拳”、“(雍正)七年(1729)四月,洛阳隔霜损麦”⑧。洛阳位于许淮地震带西段,区内主要分布有北东、北西、东西向三组构造,中强地震多发生在断裂带上及断裂交会处。洛阳地区具有发生中强度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整体而言,洛阳地区地震活动强度弱,频度低,清代仅有“(康熙)三年(1664)八月,洛阳北地震”、“三十四年(1695)四月初六日河南北地震”⑨等几次文献记载的地震发生。由于城区房屋密度大,建筑质量参差不齐,临近地区的地震对洛阳城市的建筑设施造成一定的破坏。相邻地区发生的地震,如1820年许昌6级地震、1835年凤台6.25级地震和1695年山西临纷8级地震,对洛阳地区造成一定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清)施诚:《河南府志》卷一百十六《祥异志》,乾隆四十四年(1799)刻本。

  ②(清)顾祈:《河南通志》卷四《祥异》,康熙九年(1670)刻本。

  ③(清)施诚:《河南府志》卷一百十六《样异志》,乾隆四十四年(1799)刻本。

  ④(清)张圣业:《河南府志》卷二十六《灾异》,康熙三十四年(1695)刻本。

  ⑤(清)施诚:《河南府志》卷一百十六《祥异志》,乾隆四十四年(1799)刻本。

  ⑥(清)张圣业:《河南府志》卷二十六《灾异》,康熙三十四年(1695)刻本。

  ⑦(清)顾开:《河南通志》卷四《灾异》,康熙九年(1670)刻本。

  ⑧(清)施诚:《河南府志》卷一石十六《祥异志》,乾隆四十四年(1799)刻本。

  ⑨(清)施诚:《河南府志》卷一万十六《祥异志》,乾隆四十四年(1799)刻本。

  备注:本文选自《清代洛阳城市地理研究》 张乐峰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汉魏洛阳城遗址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