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陕西省将编撰《文物陕西》丛书
8月23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件以及《“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全面宣传展示陕西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推动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构建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助推陕西省文化强省战略目标的实现,陕西省文物局决定编辑出版陕西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丛书《文物陕西》。
从2012年10月开始,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协作下,通过一千多位普查员和志愿者五年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我省首次全面摸清了全省可移动文物家底。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我省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共有522家,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量为3009455套7748750件,总量仅次于北京市,位居全国第二。
8月17日,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丛书《文物陕西》编辑工作会在陕西省文物局召开。本次会议安排落实了参编人员的编写任务,明确了编写的技术规范和要求。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指出,《文物陕西》丛书作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的基础性文化工程以及全面反映陕西可移动文物资源的权威性出版物,在编撰过程中要坚持写作与育人并重、自信与严谨并重、总结与提升并重、时间与质量并重的原则。
8月17日,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丛书《文物陕西》编辑工作会在陕西省文物局召开
据了解,《文物陕西》丛书初步拟定出版21卷40分册,计划2018年5月至6月正式出版,届时将和已经出版的《陕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陕西博物馆》丛书、《考古陕西》丛书一起,共同构成多方位、全景式反映陕西文化遗产资源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成就的系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