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一个西部农村学生的“千里文化行”
揣着50元零花钱,农村学生文康为完成了一场上千里的“文化之旅”。帮他实现梦想的,是一张来自敦煌莫高窟的“邀请函”。
文康为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中心学校6年级学生。前些日子,他参加了由敦煌研究院与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联合资助的“走近敦煌”文化交流体验活动,赴兰州、张掖、嘉峪关和敦煌开展研学。
“古老水车悠悠转,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还有百合与洮砚。”文康为第一次坐动车,也是第一次到省会兰州。这让他印象深刻。
随后的河西走廊之行,更让他眼界大开。他在作文《嘉峪关长城》中记录下了所见所闻:“爬上断壁长城,仍可见当年雄险的边关气势。登关远望,长城似游龙浮动于浩瀚沙海,若断若续,景色壮观。”
最让他难忘的,是在有1600多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中欣赏古代壁画。文康为说,他最喜欢九色鹿的故事。九色鹿帮助溺水人,却被出卖,最后告密者得到了报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诚信,不能撒谎。”文康为说,“这些壁画非常珍贵,显示了古人的智慧,我们今天更要好好保护。”
在他母亲朱玉花看来,这次研学活动锻炼了孩子的能力。“临走前我不放心,在他记事本扉页写下很多叮嘱的话。没想到走这么远的路,他能照顾好自己,回来还给我带了小礼物。”朱玉花说。
麦积中心学校教师郭妮娜说,由她带队参加研学活动的18名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其中一些人来自贫困家庭。“这些孩子很少出远门,这次免费去河西走廊的文化遗产参观学习,孩子们收获不小。”
除了世界文化遗产点麦积山石窟附近的一些学生外,永靖炳灵寺、庆阳北石窟寺附近的60名师生也参与此次研学活动。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相关规定,莫高窟的管理机构敦煌研究院一直主动承担着向公众传播优秀文化的责任。
近年来,除了邀请周边学校学生来莫高窟参观外,敦煌研究院还将敦煌艺术展览送进了高校和科研院所。2017年,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和北石窟寺保护研究所划归敦煌研究院后,三家机构也积极邀请周边中小学生前来免费参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