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案例

意大利利沃里城堡的重生逆袭之路

摘要: 城堡改造Castle Transformation历史建筑修复与再利用是文物古迹活化的途径之一,这在意大利建筑学中是一门专业学科,它所考虑的不仅是如何保存建筑本体的价值与历史信息,也要寻找与建筑空间及形式相匹配的新用途。位于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都灵市的利沃里城堡当代艺术博物馆(Castello di Rivoli-- Museo d'arte contemporanea)是建筑修复改造的一个典范,自



城堡改造


Castle Transformation


历史建筑修复与再利用是文物古迹活化的途径之一,这在意大利建筑学中是一门专业学科,它所考虑的不仅是如何保存建筑本体的价值与历史信息,也要寻找与建筑空间及形式相匹配的新用途。

位于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都灵市的利沃里城堡当代艺术博物馆(Castello di Rivoli-- Museo d'arte contemporanea)是建筑修复改造的一个典范,自1984年修复完毕开馆以来即获得了建筑界的好评,案例更是载入了意大利修复手册。

究竟是什么让这一修复工程具有如此影响力?下面将从这一城堡建造、废弃、重生的历程来介绍这一传奇的世界文化遗产。

利沃里城堡


PART I

城堡史话

利沃里城堡的诞生与兴衰都与意大利萨沃依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于城堡的最早描述始于11世纪,萨沃依伯爵阿梅德奥四世决定在利沃里的高地上修建一所可俯看整个市镇、具有战略意义的城堡。根据1609年萨沃依皇室的资料(Theatrum Sabaudiae),城堡的原型得以显现:四个塔楼簇拥的城堡主体与一个东西向的长型建筑,后者是皇室的私人美术长廊。

利沃里城堡原型

18世纪初期,萨沃依公爵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邀请西西里建筑师菲利普·尤瓦拉(Filippo Juvarra)规划萨沃依皇室的建筑蓝图。尤瓦拉是意大利后巴洛克时代建筑师中的代表人物,他的设计遵循古典法则,讲求精准的对称,无论整体效果还是细部设计都美仑美奂。

尤瓦拉向他的君主承诺建造一座令整个欧洲都为之折服的城堡。从当时留下的图纸可以看出尤瓦拉设计的城堡由对称的两翼和中央大厅构成,其中一翼将建立在原有美术长廊上。

无奈这一宏大的营造遭遇了资金和材料短缺的打击,工程进展缓慢,在完成了建筑的东侧一翼和部分中央大厅后,被迫于1734年停工。然而,仅仅是这一部分,为了供皇室享用,室内装饰依然奢华。精致的泥塑、壁画、石膏、木雕,都体现了那个时代工匠们的最高水准。

菲利普·尤瓦拉设计的城堡

尤瓦拉时代的结束预示着城堡多舛命运的开始。伴随着拿破仑军队的入侵、萨沃依皇室的日益衰微,城堡也渐渐被人遗忘。

20世纪初,萨沃依皇室再也无法负担庞大城堡的维护费用,只能租用给利沃里镇政府使用,城堡因此成为了军队驻地,皇家宅第成了士兵的营房。

在1906年和1911年,为应付萨沃依皇室的两次巡查,镇政府在城堡上架设了临时构架以使城堡看起来稍微体面些。原本要拆除的美术长廊则作为二战时因轰炸而无家可归的难民收留所而保留了下来

PART II

修复工程

利沃里城堡的重生始于1961年,当时正值意大利统一百年的庆典。皮埃蒙特区政府提议修复利沃里城堡,这不仅是出于政治宣传的考虑,更是时代文化氛围使然。二十世纪60年代的欧洲,在经历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之后,走入了后现代的反思阶段,文物古迹的保护引起了社会关注。

但城堡的保存状况实在不容乐观,建筑本身渗水、结构变形、建筑装饰表面严重剥落。政府预算难以完成浩大的修复工程,计划暂时搁置,只有少量清理工作在进行。70年代末政府开始考虑:与其单纯修缮城堡展示萨沃依王室生活,不如改造利用现存建筑,用做当代艺术博物馆。这一举动也折射了欧洲对古建筑保护修复理念的又一次转变:不再拘泥于原有的功能和形式,从保护古迹的艺术、历史价值转向开发利用。基于这一理念,利沃里城堡虽然保留着传统、古典的外表,但内容却是现代、前卫的,形式和内容的对比成为了城堡新颖与精彩之处。

城堡20世纪初修复之前

确定使用功能后,建筑的修复与改造就有了方向,方案由意大利建筑师安德烈·布鲁诺(Andrea Bruno)主持。方案的出发点首先来自于对建筑与工地现状的分析,现存的建筑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停工的中央大厅,只留有柱础和建造了一半的拱廊;二是尤瓦拉设计并大体完工的城堡东翼;三是尤瓦拉预备拆除的美术长廊。

城堡测绘图与鸟瞰图

对于未建造完成的中央大厅,安德烈避免用个人主观想法呈现它完工后的景象,而是“凝固”住工地未完成的状态以表达对历史真实性的尊重,虽然这会丧失了一部分使用功能,却可以作为博物馆独有的入口空间。

未竣工的墙体顶部被覆盖上铜板,防止因雨水渗透而导致的变形,柱、拱不再作为承重构件,而是转变为室外雕塑。

尤瓦拉原有设计的中央大厅

被覆上铜板的墙体顶部

修复后的中央大厅

至于尤瓦拉建造的城堡东翼,以畅通展览空间的流线、修复内部房间的装饰为主。既呈现了它引以为傲的壁画、石膏、木雕,也不掩饰它由于时间或是不恰当的人为因素造成的缺损和瑕疵,对于没有完成的装饰则采用留白的方式或是保留草图。

内部展厅

除此以外,为了完善博物馆的使用功能,安德烈在城堡内部添加了可逆转并且与结构兼容的构造及设施。

尤瓦拉原有的设计包含一个纵贯城堡四层楼、尺度巨大的楼梯,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限制一直无法完成,如今的科技解决了300多年前留下的难题。

新楼梯采用悬挂式,无论材料或形式都是当代的,但却参考当时设计方案。新建楼梯的一端搭建在城堡原有的楼梯平台上,另一端,为不影响建筑结构,没有在墙体上开槽搭建楼梯平台,而是利用两根钢索,恰到好处地穿过城堡屋顶夹层二战期间遭受轰炸时留下的洞口,将楼梯悬挂在顶层的横梁上。

如此一来,便完成轻盈、可拆卸同时也是对原状干预最少的楼梯。

悬挂式楼梯

悬挂式楼梯模型

城堡的屋顶由于二战的轰炸损坏,露出了穹顶巨大的拱背,安德烈索性在拱背上架设了之字形走道以便人们近距离观察穹顶的构造,并且重新搭建了木屋顶。

顶层处理

城堡改造利用中最出人意料的设计是在城堡顶层悬挑出玻璃观景台,从这里可以俯瞰与城堡相对的美术长廊。

城堡顶层的观景台

长廊——修复工程的第三部分,这一尤瓦拉原本要被拆除的建筑由于工程的屡次中断得以幸存,虽然长廊的艺术价值不及尤瓦拉设计的城堡,但是修复改造方案自始至终都没有打算把两者分离,它们机缘巧合的共生正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城堡历史复杂性。

对长廊的处理手法不同于城堡,城堡是要把原来皇室的居住空间改造成艺术品展览室,而长廊原本的功能就是美术馆,只需恢复即可。长廊单层建筑面积为147× 6米,顶层展览空间使用屋顶天窗采光,并在侧立面安装巨大的透明玻璃。

完工后的长廊以极富个性的建筑体量与鲜明的表情成为这一带的新地标,丝毫不逊于尤瓦拉古典风格的城堡。

美术长廊修复前后对比

PART III

结语

仅看城堡修复后的外观,而不知城堡建造过程的曲折,恐怕不少人会怀疑是建筑师在利用文物古迹实验后现代解构主义。

修复工程的独到之处在于其中所表达的历史态度,既不是消极的感伤怀旧,也不是徘徊于古典与当代的折衷,而是权衡功能与现状后,通过建筑语言交待城堡的历史变迁,在保存重要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的同时,又使它的形式不至于陈腐。

利沃里城堡连同萨沃依王室的其它行宫、府邸在2008年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对我们理解真实性、完整性也带来了启发,并不只有原状或修复后的原貌才是遗产是否可被接纳的指标。结合实际需求,采用现代的构造和处理方式延续建筑的生命的做法同样值得肯定。正如安德烈所说的:不要让准则桎梏了建筑师的想象力,探索与修复对象可兼容的改造方案,利用总好过废弃。

参考文献

[1] Andrea Bruno. Il castello di Rivoli——Le grandi residenze sabaude. Allemandi, 2007

[2] Ida Gianelli, Marcella Beccaria. Castello di Rivoli, museo d'arte contemporanea: la residenza sabauda, la collezione. U. Allemandi, 2003

[3] Andrea Bruno. Il Castello di Rivoli, 1734-1984 : storia di un recupero. Torino : Allemandi, 1984

[4] S. Casiello. La cultura del restauro.Teorie e fondatori. Venezia,1996.

[5] Luca Zevi. Manuale del restauro architettonico. Mancosu Editore, 2008

[6] M. Mastropietro, Oltre il restauro. Architetture tra conservazio ne e riuso. Progetti e realizzazioni di Andrea Bruno (1960-1995), Lybra Immagine, 1996

作者邮箱:qian.du@polito.it

(编辑:俞菲)

微信名: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

微信ID:SJTU-IRCAHC


分类: 中文 研究 域外案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