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马斯·毕维克诞辰270周年:读木口木刻两百年
    “木口木刻”(Wood Engraving)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是一种在木块横截面上进行雕刻的版画技术。由于这个截面的质地细密均匀,可以刻制出更加精细的线条和明暗层次变化,作品具有更强烈的表现力。英国艺术家托马斯·毕维克(Thomas Bewick,1753-1828)是将木口木刻发展为独立艺术形式的重要人物,他不仅发明了“白线雕版法”,极大拓展了木口木刻的艺术 ...
    2023-4-19 11:14
  • 美国首展卡尔帕乔:文艺复兴威尼斯画家的完美与没落
    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正在举办的“维托雷·卡尔帕乔: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的故事大师”(Vittore Carpaccio: Master Storyteller of Renaissance Venice)是这位画家首次在意大利境外举办回顾展。维托雷·卡尔帕乔(约1460/1466–1525/1526)是威尼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领军人物,以将神圣历史栩栩如生描绘的大型壮观叙事画而闻名。此次展览展出约45幅油画和30 ...
    2023-2-22 16:41
  • 拉美艺术启蒙运动与伽斯塔油画
    十八世纪是启蒙运动的世纪,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迷雾,也照亮了南美大陆的面庞。拉丁美洲是混血大陆,欧洲、非洲与美洲文化在此交融,创造了一个梦幻瑰丽、光怪陆离的“麦斯蒂索世界”。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之际,拉美大地也悄然发生了一场“拉美式艺术启蒙”。胡安·罗德里格斯·华雷斯(Juan Rodríguez Juárez),《穆拉托人与麦斯蒂佐人,创造穆拉托 ...
    2023-2-22 16:39
  • 柯律格谈明代皇家图像:艺术史料的已知与未知
    牛津大学艺术史系荣休教授、三一学院名誉院士,英国学术院院士柯律格(Craig Clunas)教授不久前应佳作书局之邀,举办了题为《明代皇家图像》的线上讲座。在历史的长河中,材料的遗失是常态,而保存下来的部分则是巧合和偶然。艺术史领域,又存在哪些“已知”和“未知”的史料?柯律格教授围绕明代皇家图像展开论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图像与 ...
    2023-2-22 11:56
  • 寻找维米尔和他的家乡:回到代尔夫特,回到小街
    黄昏时分,地平线上微妙的橙色逐渐上升、变成宝蓝色,再是靛蓝,码头泊着几艘船,在一片广阔的水域之后,是城市建筑陡峭的山墙、教堂的尖顶……这一切让人穿越回1660年,一位艺术家在这里,画出了他之所见。他是维米尔(1632-1675),当时不是名人,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依旧不是。但如今,维米尔的名字与代尔夫特相连,他的《代尔夫特之景》在艺术史上举足 ...
    2023-2-22 11:55
  • 西文珍版书收藏者阿罡:“触手可及”的毛姆
    在国内,西文古书收藏的圈子一直比较小众,阿罡算是国内最早一批玩西洋珍版书的人,留学英国的经历让他接触并走上了西文古籍的收藏。澎湃新闻艺术版《藏界》栏目,本期关注的是上海西文珍版书领域的资深收藏者和研究者阿罡。从西方文学史上毛姆、小仲马、哈代、狄更斯等作家手札,到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 )的诗集……阿罡的收藏拉近了与西方文艺的 ...
    2023-2-22 11:55
  • 云端话遗产纪要丨我生活的世界文化遗产地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润物 遗产”关注我们֍ 祈愿疫情平息,时和岁稔 ֍2022年4月22日,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润物乡村知行社和上海市文来中学(高中部)联合开展了“云端话遗产”系列讲座,希望在疫情期间,藉由分享文化遗产的厚重历史与审美意蕴,发挥其对社会群体的精神治愈力量,缓解大家内心的压力与低沉,维系社会的 ...
    2022-8-3 22:45孙哲敏,柳力铭
  • 斯里兰卡农业文化遗产
    斯里兰卡农业文化遗产 斯里兰卡因盛产宝石而闻名,其丰富的宝石资源,这与它特殊的地层构造有关。斯里兰卡除了北部的贾夫纳半岛尚未发现宝石矿以外,遍布全国各地的山麓、河谷、平原和丘陵,都蕴藏着丰富的宝石资源。想不到吧,在这座“宝石岛”上,不仅有坠吊的“白菜价”宝石,还有众多如宝石般夺目的文化遗产……阿努拉特普勒圣城Anuradhapura阿努 ...
    2022-7-3 23:43
  • 香港瑰宝——玉牙璋
      在香港英国殖民地时代即将告终的岁月,不知是否天意的安排,南丫岛商代玉牙璋在1990年的发现,偶合了最适当时机,乃最理想的田野工作背景。在中国历代传统中,古代玉礼器重见天日,被视为是天降祥瑞。香港从来不是文化沙漠,大湾玉牙璋就是本地古代文明的绿洲。南丫岛大湾六号墓出土软玉牙璋、串饰  香港考古 地不爱宝  新资料的发现,预示新学问 ...
    2022-6-13 15:32
  • 西方艺术中的动物与人:共生、崇拜与狩猎……
    人对动物的感情一直以来都是恐惧、崇拜、贪婪、残忍和爱的混合体,而这种纠结的情感在艺术中被生动地表现出来。近期,由《中国国家地理》推出的艺术史类图书《动物与人:从史前至今二者在西方艺术中的关系》,解读了西方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与人的关系,揭示背后的艺术传统与社会因素。这其中有在共生中的和谐相处,也有人类对动物的崇拜和恐惧;有对动物的观 ...
    2022-5-27 02:20
  • “鲜为人知的厄立特里亚”之一:厄国简介和世界遗产之城阿斯马拉
      世界遗产《非洲的现代主义城市阿斯马拉 》——恩达玛丽亚姆科普特大教堂的大门红海,绿岛风光厄埃战争的创伤——马萨瓦被炸毁的建筑最近,我看到网上很多人不知道厄立特里亚这个国家,在此,我用2015年去厄立特里亚旅行一周的亲身经历,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这个国家。内容比较多,要分几篇完成。厄立特里亚Eritrea是一个东非国家,位于非洲之角最北部, ...
    2022-5-22 22:35
  • 英国女性与早期埃及考古学
    新版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上映后招来许多批评声,但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电影再次将观众带回到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20世纪30年代的埃及尼罗河。1937年11月首次出版的这部长篇小说是阿加莎的经典之作,虽然在尼罗河上租用豪华邮轮旅行是少数人的奢侈,但“到埃及去”却是从18世纪末就弥漫于英国社会的时尚。其实在阿加莎的推理小说出版之前,另一位英国 ...
    2022-5-13 16:39
  • 海派城市考古|在宁波路,探访曾经的“中国华尔街”
    近代以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上海始终扮演着中国乃至远东金融中心的角色。如今中山东一路沿线的外滩万国建筑群中,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曾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华俄道胜银行、东方汇理银行、德华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也正因为如此,这片狭长的沿江区域也获得了“远东华尔街”的美誉。对于百年前的外滩来说,如此称号自然当 ...
    2022-3-2 11:32
  • 罗杰·克劳利:诅咒之塔——十字军与穆斯林的阿卡争夺战
    1291年的春天,一支浩荡的大军正在向阿卡(Acre)城进发,这是穆斯林势力在圣地(Holy Land)与十字军交手以来所集结起来的最大规模军队。综合所有史料的记载,这支气势如虹、集结起千军万马的雄师,连同他们的帐篷、行李、补给,如一道洪流,冲向基督教势力在圣地最后的立足之处,志在发起全力一击。各路部队从中东各地前来会合,他们分别来自:南面500英 ...
    2022-2-9 01:44
  • “玉”见凌家滩
      不久前,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同心”正式发布。官方介绍,“同心”背面由圆环加圆心构成牌体,形象来源于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双连玉璧。此前的10月18日,凌家滩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为安徽省唯一。上图为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双连璧;下图为10月26日发布的北京冬奥会奖牌(背面)。新华社发  从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到玉璧成为北 ...
    2021-11-30 16:00
  • 孟加拉国帕哈尔普尔的佛教毗诃罗遗址占地9公顷!是一座带有围墙的大型砖制寺庙
    帕哈尔普尔的佛教毗诃罗遗址又被称作大寺院(Somapura Mahavira),是七世纪大乘佛教在孟加拉兴起的见证,一直到12世纪以前这里都是著名的文化中心。这个寺院的设计完美地满足了举行宗教仪式的需要,体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成就。寺院的简单和谐线条及许多雕刻装饰对佛教建筑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甚至远在柬埔寨都能找到这种影响力。巴哈尔布尔遗址是一座佛教 ...
    2021-11-30 15:31
  • 多学科深度融合探寻泛欧亚语系起源与分化
      2021年11月11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宁超研究员与德国马普所-人类历史研究所Martine Robbeets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封面文章“Triangulation supports agricultural spread of the Transeurasian languages”。该研究团队通过对98种泛欧亚语言254个基本词汇概念的3193个同源集进行贝叶斯谱系建模分析,重构了泛欧亚语 ...
    2021-11-11 16:09
  • 尼斯,里维埃拉的冬季度假小镇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片来源:世界遗产中心网站)7月27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新申报项目的审议已接近尾声,法国的“尼斯,里维埃拉的冬季度假小镇(Nice, Winter Resort Town of the Riviera)”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家准备好冬季去尼斯看海了吗?看海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这座小镇的世界遗产之路。一、遗产介绍ICOMOS China 2021“里维埃拉Riviera”一词是拉丁文ri ...
    2021-11-1 15:36
  • 于精微处见深意 卡尔纳克大多柱厅考古
    于精微处见深意卡尔纳克大多柱厅考古文 图 / 李晓东作者于卡尔纳克神庙多柱厅勘查 疑虑,带我来到卡尔纳克 2016年11月,应美国孟菲斯大学埃及考古项目负责人、埃及学家皮特·布兰德(PeterJ.Brand)教授邀请,我前往埃及卢克索,加入“卡尔纳克神庙大多柱厅巨柱浮雕与铭文整理校对项目”一个考古季的工作。接受邀请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当时尚无中国 ...
    2021-10-25 22:01李晓东
  • 普内比米尔石碑:托勒密埃及的圣与俗
    普内比米尔玄武岩石碑,曼彻斯特博物馆藏,8134号,出土于埃及,具体地点不明,高40.5厘米,宽28.5厘米,厚5厘米,1959年1月由马克斯·E.罗比诺私人捐赠普内比米尔玄武岩石碑是2021年中华世纪坛“遇见古埃及:黄金木乃伊”展出的藏品之一,长期保存在曼彻斯特博物馆(第8134号),出土于埃及,具体地点不明,高40.5厘米,宽28.5厘米,厚5厘米,1959年1月由 ...
    2021-10-13 13:48
  • 在卡拉拉藏品中看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的欧州绘画
    包括拉斐尔、鲁本斯等名家之作的“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意大利卡拉拉学院藏品展”这些天正在上海东一美术馆(中山东一路一号)展出,呈现了卡拉拉学院的54件馆藏。展览从文艺复兴开始,历经矫饰主义、巴洛克、洛可可,再到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最后延伸至意大利分离派,向观众呈现了近450年的西方艺术发展历程。澎湃新闻特刊发整理部分展品的鉴赏。贾科 ...
    2021-8-31 15:07
  • 在森林中凝望但丁,乌菲齐艺术经典“巡游”托斯卡纳
    在世界遗产的密林中欣赏乌菲齐美术馆所藏的文艺复兴时期名作,让波提切利、米开朗琪罗等文艺复兴大师的画作回到它们的诞生地或最初的收藏宅邸,这些浪漫的想法源自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长施密特“散落的乌菲齐”计划。这个计划在2020年公布后备受瞩目,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的地方官员和博物馆长以海量信件和电话积极响应。2021年夏天起,在托斯卡纳的不同村镇 ...
    2021-8-24 17:10
  • 被遗忘的克罗姆“回家”了,曾与透纳、康斯太勃尔齐名
    约翰·克罗姆(John Crome)是谁?在小说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眼中,他是一个“天才”; 对于美学家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来说,他可能是唯一一位“能够构思并有效完成艺术作品”的英国画家;英国艺术史家劳伦斯·宾永(Laurence Binyon)热情地称赞他说,在寻求“经典”时,“我们应该关注克罗姆,而不是康斯太勃尔”。 1923 年,时任英国国 ...
    2021-8-24 17:05
  • 碧海青天:东西文化中的蓝色诱惑
    荷马看不到蓝色吗?人们常常认为,爱琴海的蓝色借着希腊作为欧洲文明的重要源头,从而使蓝色在欧洲文化意涵中呈现出了非常不同的维度。然而,真实的状况却有可能令人瞠目结舌。早在19世纪,曾经四次担任过英国首相的威廉·格拉斯顿(William Gladstone,1809—1898)作为荷马史诗的疯狂拥趸,曾经详细研究过《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所提及的所有颜色, ...
    2021-8-16 13:07
  • 早期游牧王国的礼仪中心—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三道海子遗址群的考古与研究
    三道海子遗址群”位于新疆青河县东北部查干郭勒乡,阿尔泰山分水岭处,西与蒙古国接壤。由于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三道海子遗址群”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道海子,意为“三个湖泊”,位于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地处阿尔泰山东南段山巔谷地,总面积约596.16平方千米。三道海子谷地海拔约2500米左右。全年温 ...
    2021-8-9 15:42郭物
  • 利物浦被“意外”除名的思考
    7月21日的世界遗产大会议程一开始,主席田学军先生就宣布了将利物浦海事商城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的结果。应该说,这个结果给人的感觉很复杂,一方面是合情合理,另一方面却颇感意外。所谓合情合理,是因为这个项目的讨论已然经年累月,持续很久。近年来,利物浦城市建设对于遗产保护带来的破坏,一直被国际遗产界所关注,尤其是在列入了濒危名录后, ...
    2021-7-30 09:08Safin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跨伊铁路的世界遗产之路
    7月25日,当大家沉浸在泉州申遗成功的喜悦之情时,还有几个申报项目也纷纷通过了审核,成为新的世界遗产项目。其中,伊朗申报的跨伊铁路可谓涉“险”过关,在此前ICOMOS评估结论为第三档——重新申报的压力下,经过做工作,成功翻盘,基于标准(ii)和标准(iv)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跨伊铁路不仅展现了伊朗建筑师与工程师与来自不同国 ...
    2021-7-26 18:47付梓杰
  • 伊朗又一个世界遗产 | 纵贯铁路
    伊 世界文化遗产 朗出发吧,下一站伊朗纵贯铁路  2021年7月25日,在中国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将“伊朗纵贯铁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伊朗第25个世界遗产。  铁路可以被视为伊朗近代经济、商业、社会、文化乃至政治大发展的转折点,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这条纵贯伊朗南北的铁路始建于1927年,于1938年竣 ...
    2021-7-26 14:25
  • 位于西亚的这片秘境,何时去一探究竟
    如果,你对伊朗这个神秘的国家一直都有兴趣,那在旅行之前,不如先跟着LP好好了解一下,伊朗不止有人尽皆知的德黑兰,还有很多的未知惊喜等着你探索!如果你曾去过这个美丽的国度,那就跟我们一起云游重温吧~
    2021-7-26 14:16
  • 探访美索不达米亚古城伊拉克埃尔比勒
    在建的埃尔比勒中心喷泉广场  这趟伊拉克之旅完全没有在我的计划之中。2010年农历新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来到了埃尔比勒(Erbil)。  埃尔比勒是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的首府,当地通用库尔德语,政治上高度自治。埃尔比勒的历史更是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是两河流域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前往埃尔比勒通常要在迪拜或者伊斯坦布尔转机,我 ...
    2021-7-26 12:27
  • OCM在线工具包 (Our Collections Matter Toolkit)
    OCM在线工具包(Our Collections Matter Toolkit)来源:https://ocm.iccrom.org/ICCROM于今年的国际古迹遗址日开通了OCM在线工具包,其中汇集并分类整理了大量实用资源,旨在帮助拥有文化遗产收藏的组织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同时也能够帮助相关机构获取更多信息、指导以及灵感。另外,ICCROM诚挚邀请更多文化遗产收藏机构帮助完善这一工具 ...
    2021-6-3 22:42
  • 告别吴哥:一个帝国的背影
      柬埔寨吴哥古迹建筑群主要是9—15世纪古代高棉帝国繁盛时期都城与寺庙建筑的遗迹。由于吴哥王朝在东南亚文明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吴哥古迹也成为东南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著名的古代史迹之一。以吴哥寺(Angkor Wat)为首的石质寺院建筑群独树一帜,规模巨大,范围广泛,许多寺院、水池等密布于今天的暹粒市吴哥地区。利用水资源成就帝国盛世   ...
    2021-5-28 16:35
  • 雅典卫城增加现代化设施引发争议
    雅典卫城增加现代化设施引发争议   世界遗产雅典卫城是希腊每年最多游客到访的考古遗址。不过,近期因为希腊文化部和主导维护的雅典卫城古迹维护委员会(ESMA)决定对进行西侧入口的大型改善工程,再度引发世界各地建筑师、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博物馆代表等的严厉谴责,并公开发起联署,要求当局政府停止这项“使希腊最大考古及艺术宝藏贬值”的工程。 ...
    2021-5-6 23:20
  • 意大利通过法令 威尼斯彻底禁止大型邮轮停靠
    意大利通过法令 威尼斯彻底禁止大型邮轮停靠  参考消息网4月6日电, 据西班牙《先锋报》,意大利政府已经下令禁止大型邮轮停靠威尼斯港口。鉴于威尼斯历史中心建筑的构造及潟湖区域的独特生态环境,禁止大型邮轮驶入威尼斯市中心的呼声由来已久。犹如大型高层建筑物般的邮轮通过朱代卡运河、出现在圣马可广场前的景象令人震惊。威尼斯市民在经历了20年的 ...
    2021-5-6 23:19
  • 西班牙布尔戈斯大教堂更换大门引争议
      西班牙布尔戈斯大教堂更换大门引争议  西班牙布尔戈斯大教堂将在今年7月20日迎来800周年纪念日,从去年年底开始,教堂就开始筹备庆祝活动,其中一个活动是翻新工程,将原有的残旧木门替换成由知名雕刻家打造、更具艺术价值的青铜门,但此举引发诸多争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更表示,这或导致布尔戈斯教堂从《世界遗产名录》里被除名。     布 ...
    2021-5-6 23:11
  • 老挝石缸平原考古
    老挝石缸平原考古文 图 / 周然朝第 2 地点分布的石缸集中分布在老挝北部川圹高原的巨型石缸群,被称为“石缸平原”(Plain of Jars),是东南亚地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20 世纪 30 年代至今,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及老挝本土的学者从考古学、年代学、历史学、民族学等角度对“石缸平原”进行了研究。最新的研究表明,这些巨型石缸出现的年代可能晚至 ...
    2021-5-6 18:43周然朝
  • 看刘九庵先生的“知真而辨伪”,故宫举办纪念座谈与文献展
    刘九庵(1915—1999)先生是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当代著名中国古书画鉴定家。1956年进入故宫博物院,从事故宫书画整理、鉴定、征集、研究等工作,之后与徐邦达、朱家溍等一道,开创并奠定了故宫书画鉴定和科学研究的学术基础。凝结其一生学术心血的19卷《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于2020年由故宫出版社出版发行。近日,由故宫出版社主办的《刘九庵书画鉴定 ...
    2021-4-21 01:35
  • 【 星风物】瑞士拉沃梯田式葡萄园,种出来的世界文化遗产
      瑞士拉沃梯田式葡萄园,种出来的世界文化遗产    瑞士拉沃梯田式葡萄园,堪称“种出来的世界文化遗产”,位于瑞士沃州的莱蒙湖北岸,处于一个18公里长的山坡上。800多年来,这片“世外桃源”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完美对话,在改造自然和战胜自然的同时,面对来势汹汹的城市化进程依然独善其身,被称为“人间仙境”。  这里有“三个太阳”瑞士拉沃 ...
    2021-2-8 21:23
  • 众神之灵:古埃及的动物木乃伊
    木乃伊是古埃及文明的经典文化标志之一。提到木乃伊,多数人想到的都会是人类木乃伊,然而除此以外,古埃及人还制作了数以百万的动物木乃伊——牛、羊、狒狒、狮子、猫、狗、鬣狗、鱼、蝙蝠、猫头鹰、鳄鱼、鼩鼱、蜣螂、猫鼬、鹮、隼鹰、蛇、蜥蜴等等都可以制成木乃伊。将人类死者制成木乃伊无疑是为了完整保存尸首以期在来世获得永生,相比而言,动物木乃 ...
    2021-1-28 11:08赵慈航
  • 域外观察 | 维罗纳:光影中的城市旅游形象
    维罗纳(Verona),拉丁语的意思是“极高雅的城市”。作为莎士比亚剧作中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乡,维罗纳是一座融远古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古城,是全球知名的旅游胜地。  2000年,维罗纳城被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城市类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3月,杭州和维罗纳签署了文化遗产合作协议,为中意两国文化交流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这对于两个古老 ...
    2021-1-26 16:58盛洁桦
  • 域外观察 | 阿维尼翁:青山依旧繁华尽
    阿维尼翁是法国普罗旺斯大区沃克吕兹省的首府,从1309年到1377年将近七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欧洲教廷所在地,历经7位教皇。1995年,阿维尼翁以其在西方基督教历史上的特殊地位被UNESCO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时意大利很多文学艺术大师云集服务于教廷,阿维尼翁于是成为意大利文学艺术向法国辐射的重要枢纽。夜色如银“阿维尼翁之囚”  教俗之争一直 ...
    2021-1-26 16:57王小岩
  • 欧洲文物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许多时候,一座城市的魅力往往不是来自光速的经济建设或高精尖的科技发展,那些现代化产物仿佛只是美丽皮囊下的粉饰和华裳。而城市里古老的建筑和文物,是历史的掠影,诉说着古往今来,它们恰恰才能体现一座城市的灵蕴。并且,一个地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能反映出这个地区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众所周知,欧洲是世界上拥有遗产国家数量和拥有遗产数 ...
    2021-1-24 22:11Lech
  • 尼罗河来信︱永恒的居所:古埃及木棺的历史变迁
    2020年11月14日,埃及文物部宣布在萨卡拉发现了100多个彩绘木棺,今年9月和10月也出土了59个完整的木棺。棺不仅是古埃及人必不可少的墓葬用品,也包含了丰富的图像和文字信息,蕴藏着古埃及人的来世信仰。早王朝时期,古埃及已经出现了木棺,因为死者通常是以蜷曲的姿势埋葬的,所以这一时期棺的长度只有1米左右。其中一些棺的棺盖是拱形的,四面的装饰是 ...
    2021-1-7 16:27
  • 世界遗产土耳其以弗所案例浅析——兼论考古遗址的价值阐释| 遗产撷英
    图/哈德良神庙遗址,来源:世界遗产网站  清源文化遗产  微信号 mobiheritage  2015年,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土耳其的以弗所(Ephesus)被准许列入名录,为世界遗产宝库又增添了一处绚丽多彩的考古遗址。  图/以弗所地理区位图  遗产概览    以弗所位于土耳其西的伊兹密尔(Izmir)省沿海,这不仅是爱琴海与安纳托利亚 的交界点,也是欧 ...
    2020-10-26 17:24陈怡
  • 【学术分享】 尼泊尔加德满都九层神庙建筑特性及地震损伤机理初探(上)
    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包含四层方形罗汉庭院(Lohan Chowk)及其四角的塔楼寺庙,是寺庙佛塔建筑形式的居住宫殿,为典型的尼泊尔传统砖木结构建筑。在援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项目组逐步深化对于尼泊尔建筑类型及王宫建筑特性的认识,通过九层神庙建筑震后的前期现场勘察和修复设计,明确九层神庙建筑的性质特征和主 ...
    2020-10-13 17:42
  • 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考古挖掘3000多年孟图神庙
      埃及南部古城卢克索的北部,有3000多年历史的孟图神庙褪下了神秘面纱。在中国和埃及考古人员共同努力下,神庙实地景象和出土文物渐渐呈现于世人面前。  近日,中国与埃及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队发布了阶段性成果报告。2018年11月,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一期工程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挖掘。今年年初,新 ...
    2020-8-27 15:09
  • 拉哈特古城遗址调查与试掘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于2017年5月11日至7月8日,联合对伊塞克博物馆保护区内的拉哈特古城及其附近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与试掘。  拉哈特遗址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天山北麓,东距离中国霍尔果斯约250千米,西距阿拉木图约50千米,是丝绸之路的一处重要遗址点,传说是塞人王族的居住遗址。著名的伊塞克金人墓葬就位于该遗 ...
    2020-8-27 14:52
  • 2018年度哈萨克斯坦拉哈特遗址考古工作简况
    2018年7月8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一行五人前往哈萨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联合组建考古工作队,对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区内的拉哈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这是继去年首次对该遗址考古调查与试掘工作后的第二次考古工作。截至8月20日,本年度的考古发掘研究工作顺利完成。2018年考古队员第一次到拉哈特遗址的留影拉哈特遗址位 ...
    2020-8-27 07:00陕西考古
  • 这位荷兰人,把三代人的收藏托付给了上海博物馆
    今天(8月6日),“荷浦珠还——荷兰倪汉克新近捐赠文物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将集中展示荷兰收藏家倪汉克先生((Mr. Henk Nieuwenhuys)近年来向上海博物馆捐赠的青铜器、陶瓷器和牙雕精品等珍贵文物54件。在2008年、2018年和2019年,倪汉克先后三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其收藏的中国陶瓷、青铜和牙雕文物等,总计一百五十余件,年代自商代至明清 ...
    2020-8-7 16:42
  • 孟图神庙考古:复原神之圣域
     2018年11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埃及文物部的考古工作者,在卡尔纳克的孟图神庙遗址举行了一场简单却意义深远的开工仪式,中埃历史上首个联合考古项目正式启动。2020年初,中埃联合考古队完成了第二季度的田野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遗址概况与研究现状  孟图神庙遗址坐落于埃及南部古城卢克索的北部,与阿蒙主神庙和穆特神庙共同组 ...
    2020-8-7 16:35
  • 浅谈平城宫遗址展示利用的兴衰 | 我们的足迹
      2015年8月,CNHCI团队对日本部分世界文化遗产和著名现代建筑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平城宫遗址是我们此次考察的重要遗址之一。平城宫是平城京的中心、天皇居住地的宫殿,其文化价值重大,日本学者对该遗址进行了长期、系统、详尽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并先后对遗址上重要建筑进行了复原等大量的展示利用工作,基本展示出了平城宫遗址的总体布局。由于前期 ...
    2020-8-1 22:23
  • 没有文物不可移动——埃及伟大神庙的搬迁伟业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埃及伟大神庙的搬迁伟业劳拉·科丽尼尔 (Laura Kiniry)位于埃及南部的古老努比亚山谷(Nubian Valley)有一座依崖凿建的阿布辛贝巨型神庙,神庙深处别有洞天。殿中的高大廊柱上刻着战争场景的艺术浮雕,柱顶的天花板下画着张开翅膀的秃鹫。殿内上下各处的象形文字描述着古埃及第十九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Pharaoh Ramses II)时 ...
    2020-7-25 22:58劳拉·科丽尼尔
  • 罗马皇帝| “皇权如奴隶”:自我放逐、萧规曹随的提比略
    长于财政与征战的年轻将军在之前讨论屋大维的文章内,笔者提及了不少关于提比略的信息。提比略是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的第二任皇帝,是屋大维的养子,是屋大维第三任妻子利薇娅与前夫提比略·克劳迪乌斯·尼禄的儿子。在下文中,笔者将直接称呼他为提比略。提比略出生于公元前42年,也是凯撒被刺杀后的第二年。他的童年一直生活在罗马内战的阴影之下。公 ...
    2020-7-13 16:12
  • 特别策划||高勒毛都2号墓地发掘记
    特别策划高勒毛都2号墓地发掘记M189 及陪葬墓航拍全景 2017 年 6 月,河南省文物代表团对中蒙联合考古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签订了正式合作协议,高勒毛都 2 号墓地的宏大规模和前期出土文物展现出的丰富文化内涵都让中方领导和学者对即将开展的联合考古十分期待。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准备工作,河南省赴蒙古国联合考古队伍整装完毕。由于这是河 ...
    2020-7-10 14:50周立刚
  • 走出国门 | 中蒙联合考古实录——高勒毛都2号墓地2017至2019年度收获
    中蒙考古合作历时已久,两国在文化领域互补性强,文化交流也逐步走深走实。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组成的中蒙联合考古队负责的“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入选由美国考古杂志《Archaeology》评选出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这也是中国考古学者参与的国外考古项目首次入选。   高勒 ...
    2020-7-10 14:48周立刚,孙凯,等
  • 域外观察 | 锡拉库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锡拉库萨,地处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南沿海,隔着爱奥尼亚海与希腊相望。这座古城由希腊科林斯人于公元前8世纪建立,是古希腊人在意大利半岛南部建立的一座城邦,曾被罗马共和国晚期政治家马库斯·西塞罗描述为“希腊最伟大、最美丽的城市”。这座古城地处东西地中海及意大利和北非的交通要道,希腊、罗马、拜占庭、阿拉伯、诺曼、哈布森堡、阿拉贡、“两西西 ...
    2020-6-29 18:15王小岩
  • 西班牙普拉多的久别“重聚”:提香、丢勒自画与《受胎告知》
    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之一,受新冠疫情影响,普拉多博物馆(Museo del Prado)于3月12日闭馆。澎湃新闻获悉,近日,随着普拉多博物馆的重新开放,“重聚”(Reencuentro)展在普拉多博物馆的中央展馆开幕。展览共展出249件作品,按照从15世纪到20世纪初的时间顺序将普拉多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包括许多西方美术史中经 ...
    2020-6-26 01:23
  • [蒙古]阿·奥其尔 等 | 蒙古国发现的古代回鹘陵墓
    摘要:蒙古国境内保存有众多四方形遗址,多见于鄂尔浑河谷,蒙古国与中国考古人员对靠近回鹘汗国首都哈拉巴拉哈逊的后杭爱省浩腾特苏木的四方形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了其中的六座四方形遗址,即乌布尔哈布其勒3、5号遗址、胡拉哈1号遗址、浑地壕赖第3、5、6号遗址。通过墓葬的一些建筑元素如砖、瓦、装饰用黏土块、陶罐、骨箭头和铜箭镞、陶锭、木头等 ...
    2020-6-23 08:11阿奥其尔
  • 【学术分享】援乌兹别克斯坦花拉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实录
    作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际合作中心(原文刊在《中国文化遗产杂志》2020.2期,此处略有删减)摘要:援乌兹别克斯坦花拉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是我国在中亚地区实施的第一个援外文物保护修复合作项目。项目实施过程包括前期科学选址、合理制定修复目标、因地制宜地实施保护修复策略等一系列总体步骤,并在病害勘察、专项监测、中外协调合作等关键节 ...
    2020-6-19 18:45清源大侠
  • 走出国门 | 在吴哥考古的中国人——柬埔寨吴哥古迹王宫遗址发掘纪实
    20世纪90年代初,柬埔寨国内局势逐渐稳定,其境内的吴哥古迹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已停滞二十年之久,大部分古迹遭到了人为和自然的破坏。1992年,柬埔寨境内的吴哥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濒危遗产的形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3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面,法国和日本牵头组织国际上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发起拯救吴哥保护行动。是年,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 ...
    2020-6-19 10:03刘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