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观点 | 学术讲座 | 范式转换: 文化和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摘要: 范式转换: 文化和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背景介绍10月25日晚,法国文化与交流部建筑与遗产司名誉总监阿兰·马利诺斯(Alain Marinos)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以下简称WHITRAP上海中心)邀请,在同济大学文远楼三楼亚太遗产中心作了题为“范式转换:文化和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邵甬教授主持,法国“当代中国建筑观察站”负责人兰
范式转换:
文化和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背景介绍10月25日晚,法国文化与交流部建筑与遗产司名誉总监阿兰·马利诺斯(Alain Marinos)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以下简称WHITRAP上海中心)邀请,在同济大学文远楼三楼亚太遗产中心作了题为“范式转换:文化和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的学术讲座。讲座由邵甬教授主持,法国“当代中国建筑观察站”负责人兰德女士、法国文物建筑主任建筑师本杰明·穆栋(Benjamin Mouton)教授、“法国特色小城镇协会”国家协会副主席巴代尔·罗杰(Bataille Roger)先生也应邀参与讨论,随后与会嘉宾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互动。阿兰·马利诺斯先生于2004年开始担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兼职教授,他自70年代开始从事法国城乡遗产的保护管理,担任法国文化与交流部建筑遗产司名誉总监,在法国遗产保护的法律政策制定和管理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另外,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法国专家之一,他参与了大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人居署的工作。在1999年,应兰德女士邀请,阿兰·马利诺斯来到中国,与同济大学合作展开长达17的中国城乡遗产保护的相关工作,其中涉及江南水乡、贵州、四川、上海等地的保护工作。讲座内容法国专家给人居三的六条建议在人居三的报告准备过程中,针对目前在城市规划中民众意愿的表达越来越重要,法国专家们提出了六条建议:1. 提倡更整体性的城市规划避免投机性的行为和缺乏协调的项目运行。2. 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应是互补关系,鼓励协同增效发展。3. 城市管理层面,要平衡政府主导和居民自治之间的关系。4. 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应关注地方文化多样性。5. 加强城市规划师技术语言与公众日常语言之间的通融度。6. 将文化和遗产置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中,与生态、经济和社会共同考虑。
在当下全球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我们如何在城市中共同生活,该以一种怎样的姿态对待建成环境、改善建筑是我们规划的重要基础。
五个巴黎的案例遗产连接过去和未来,包括20世纪产业的遗产地。在人居三中第一稿中,已经明确提出遗产与文化在城市规划中应优先考虑。通过以下对于巴黎五个案例的讲述,来诠释“范式转换”的含义。这些案例共同探讨的是“为民、与民”。尤其是在自下而上参与的过程中,主导群体是30多岁的年轻人。1. 巴黎小环巴黎市曾经有一铁路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连接城市不同节点,但在使用过程渐渐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后来政府建造了新的有轨电车环路。旧的铁路路线不再使用,处于废弃的状态。政府最先考虑对旧铁路进行公共整治工作,但是遭到老百姓反对。最终政府决定让居民社区和协会组织负责有关旧铁路未来的用途设想。该区域前后的变化非常显著。居民们开始在附近种植植物,开小餐馆等自发进行一些事件,参与度不断提高,活动内容趋向多元化。业态的丰富使得这里不断聚集人气。据统计,这里一共举办了418次活动、172个工作坊和140场演讲和讨论。同时随着整个巴黎小环的整治和活化,更多的产业在此聚集。现在,这一场所在巴黎越来越时尚,尤其是30多岁的年轻人喜欢聚集到这,他们认为这是巴黎当下最时尚的生活方式。

















邵甬教授:今天有幸邀请到“法国特色小城镇协会”国家协会副主席巴代尔·罗杰(Bataille Roger)先生,请他谈一谈关于法国村镇这几年的实践。 罗杰先生:首先非常同意阿兰教授之前的观点。虽然小村镇目前看上去都是小鱼,但是130条小鱼联合起来就是个具有规模的大群体。这里面的总人口为25万人左右,有400多个建筑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单位,每年举行400多场文化表演活动、800多个不同文化事件,每年500万的客流量。村民都非常积极地参与这项事业中。 邵甬教授:以上6个要点中国也经常在谈,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总与既定的目标有一些差异。而法国案例的重要启示是不仅规划师正在渐渐地转变,居民在转变,政府也在转变。法国从2000年以后,政府逐渐将权利赋予社区、赋予居民,最终的实践成果也获得很高的认可,同时将遗产活化起来。观众提问
1. 在阿兰教授提到的前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居民协会在事件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居民协会是主要由哪些人组成的?他们如何将政府与居民沟通联系起来?另外,在第二个关于医院的案例中,其中提到4年免费的租金,那么其中利益的分配是如何呢? 阿兰教授:首先政府也是很现实的,他们发现如果在项目参与中缺乏公众参与这一环,之后会越来越被动,所以必须转变思路,主动和民众有更多交流的机会。居民协会一部分是社区组织,另一方面完全由民间自发(在法国,3个人即可成立协会)。一个项目开始之前,政府组织居民代表讨论,由居民代表反映居民意愿。关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政府免租金租给居民协会和社区,但是相关维护费用依然会产生。 2. 我来自贵州省住建厅,想问关于小城镇方面的问题。您前面提到,让小城镇联合起来,发展旅游的提议其实贵州也在做,但存在的问题是:中国目前有大约2万个小城镇,它的投入和它产生的税收会和其运营的收益产生不对等,那么法国在是否存这方面的顾虑呢? 罗杰先生:法国政府的投入主要有着三方面:1.保护历史建筑。2.维护整治公共空间。3.改善老百姓生活。这三点都是政府必须要做的事情。而旅游是产业和发展方向之一,旅游不可能马上产生效益和回报。法国特色的小城镇的发展目标不是设定为发展旅游业,而是先以老百姓为主,同时培养当地特色产业,同时带来游客。后者是附加的。 3. 我是贵州省纳雍县副县长,我想问下真正的城市化到底在哪里?是人的城镇化还是建设的城镇化?是中国的城镇化还是世界的城镇化? 阿兰教授:首先城市规划专业在20世纪产生,我们不能停留在当时的工具和方法,而是来要用现代眼光看待今日的世界。今天的话题围绕着“范式转换”,其实就在探讨人在其中到底是什么作用?当今快速的城市化是以20世纪土地的扩张范式来实现的,越是这种情势下,就越要考虑人的作用。对贵州而言是个非常重要的机遇,保留自己的特色就会有更多发展的机会。 4. 我来自贵州省建设厅管小城镇处的。我想问下基础设施是否由政府在投资?资金的投入又是那个组织在运作的? 阿兰教授:法国基础设施的资金一部分由村镇自己筹资,另一部分申请省、国家、自治区的经费。除了省道外,村道等这一级别的基础设施由当地实施,而协会更多的作用是争取到国家的补助。
图文供稿/唐思远
编辑/陈佩瑜(实习),杨丽莎(实习)
微信号:whitrap欢迎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亚太遗产中心(WHITRAP)简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WHITRAP)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二类国际机构(Category 2 Centre),是第一个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的遗产保护领域的专业机构。它服务于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及其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致力于亚太地区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由北京、上海、苏州三个中心构成。上海中心(同济大学承办)主要负责文化遗产保护相关项目,包括城镇、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建筑/建筑群/建筑遗址保护以及文化景观保护等;北京中心(北京大学承办)主要负责自然遗产保护、考古发掘与遗址管理以及文化景观管理;苏州中心(苏州市政府承办)主要负责传统建筑技术和修复、保护材料分析以及历史园林的修复与维护。
中心轮值秘书处现设于上海,主要负责根据中心理事会确定的计划和指示,协调和指导中心工作。
轮值秘书处联系方式:
TEL:(+86) 21 6598 7687 转 8002
FAX:(+86) 21 6598 7687 转 8004E-mail:whitrap.secretariat@yahoo.comWebsite:www.whitr-a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