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中国稻作文化深刻影响东南亚
摘要: 美国《科学》杂志官网于5月17日刊登的一则报道称,最新研究显示,在距今4500—4000年前,水稻种植从中国南方传播到了东南亚地区。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基因学教授大卫·莱克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人类学专业的科研人员罗恩·平哈西等学者合作开展了这项研究。研究人员对146个东南亚古代居民的遗骸进行了基因检测。其中18个个体的基因无法有效利用,但是其余个体的基因提供了有效信息。这些古代居民生活在距今4100—1700年左右, ...
美国《科学》杂志官网于5月17日刊登的一则报道称,最新研究显示,在距今4500—4000年前,水稻种植从中国南方传播到了东南亚地区。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基因学教授大卫·莱克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人类学专业的科研人员罗恩·平哈西等学者合作开展了这项研究。研究人员对146个东南亚古代居民的遗骸进行了基因检测。其中18个个体的基因无法有效利用,但是其余个体的基因提供了有效信息。这些古代居民生活在距今4100—1700年左右,其所在区域为今天的越南、缅甸、泰国和柬埔寨一带。其中,最古老的古代居民遗骸出土自越南北部的曼巴遗址,基因显示他们是本地狩猎采集者和来自中国南方的水稻种植者的后代。曼巴遗址出土的器物与中国南方早期水稻种植地的器物风格非常相似,因此。此前有考古学家推测来自中国南方的水稻种植者将稻作文化带到了曼巴地区。此次的基因研究证实了这一推测的正确性。
研究者认为,这些来自中国南方的早期农民除水稻之外可能还留下了另一份遗产,其语言发展为今天的南亚语系亦作出贡献。今天操南亚语系语言的许多居民,都与曼巴遗址先民有着共同的祖先。莱克认为,这表明来自中国南方的早期农民,将其基因和稻作文化传播到了整个东南亚地区。
研究者还发现,大约2000年前有来自中国南方的另一波移民潮,他们也是农民。这些人将青铜加工技术带到了东南亚,开启了该地区的青铜时代。这种由本地古老的狩猎采集者、早期农民和后来的移民三大群体形成的基因融合形式,与史前欧洲的情况非常相似。(编译:闫勇)
(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5月23日第14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