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案例

罗马古遗址保护展示介绍

摘要: 3月30日,原罗马文物监察司司长、现罗马第三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毛里齐奥·安纳斯塔西(Maurizio Anastasi)教授在吴城文化国际教育基地参加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时,就国内大遗址多为地下遗迹而地上外观痕迹较弱的情况,与大家分享了罗马古遗址的保护、利用与展示的案例、经验。保护展示与观众的互动性大遗址保护,尤其是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应该为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发掘应该有持续性、文物



3月30日,原罗马文物监察司司长、现罗马第三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毛里齐奥·安纳斯塔西(Maurizio Anastasi)教授在吴城文化国际教育基地参加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时,就国内大遗址多为地下遗迹而地上外观痕迹较弱的情况,与大家分享了罗马古遗址的保护、利用与展示的案例、经验。

保护展示与观众的互动性

大遗址保护,尤其是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应该为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发掘应该有持续性、文物维护要有持续性、遗址的研究需要持续性、遗址的展示也要有持续性。以罗马城历史中心考古遗址区(包括古罗马广场群、帝国广场群等)的保护为案例,虽然其在外观形象和建筑的材质(以砖、石材质为主)与中国大多数遗址和考古遗址公园不一样,但保护策略是一样的,即注重大遗址和考古遗址公园的内涵,保护要传达的遗址信息,罗马城历史中心考古遗址区即采用原貌展示的策略,在原址上持续进行考古、研究和展示,通过考古研究不断更新或推翻原有固定的认知后,进行相关展示,比如市中心尼塔广场中的神庙群,其展示方法为:图片展示(模拟、复原经过研究后的场景复原图)、地层关系(早、中、晚三个时代层位)直观展示,通过利用新材料,在减少地面承重和将晚期填土清除后,让观众可在最晚期地层上行进或进入地下参观地层关系;灯光的合理利用,借助不同颜色的灯光,将不同材质的建筑物用不同的颜色灯光投射进行区分展示;对灯光运用更经典的案例则为罗马元老院的“灯光+投影”模式,即在元老院残留的墙体上,通过灯光投影进行活态展示,场景为:由一扇门推开后进入到元老院内部,将内部彩色装饰的场景,如彩色的大理石、彩色的天花凿井,以及后续发生的历史事件等这些观众无法进入、历史无法复原的场景展示出来,让书本和研究所得成果与观众进行最直观的对话。

古罗马广场

保护规划与景观、遗址点及历史文化的整体性

大遗址保护规划和设计的制定应该注重整体性,案例为罗马古城整个城址及郊区景点的整体保护规划,其规划路线从威尼斯广场经帝国大道及沿线的帝国广场再到古罗马斗兽场及其西北山上的尼禄金宫、巴拉丁山(罗马最早建城地点)为北轴,南轴则为考古遗址群和竞技场等历史景观轴,组成完整的参观环线,并一直向郊外的历史景观延伸,将考古遗迹点与历史遗存、绿化带、景观网环境相融合,在历史信息传递的同时注重美和艺术的传递。

古罗马斗兽场

外观痕迹较弱遗址的展示

主要针对大地遗址(地下遗址)分布在广阔地域上而又外观痕迹较弱的情况,在考古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更形象化、观众更容易理解接受的方式,将遗址本身的信息(主要为外观信息)传递给观众,主要有物质方式和非物质方式的添加来进行辅助展示。物质方式的展示有:外形尺寸、外观体量展示可通过增加墙体、隔断来形成界面,用绿植树木来标定边界,添加可进入的通道营造沉浸式体验,增加出入口门廊,增加现代软质材料(幕布、投影等),构建起加强考古遗址痕迹形象的识别方式。案例为哈德良遗宫,由于遗迹形象较弱,首先通过树或现代艺术形式的雕塑对入口进行标定,再通过种植高矮不同的树木代表柱梁,模拟展示建筑体量的大小,同时,将地面散落的屋面建筑构件恢复到研究过的高度,并通过木材、胶合板这种现代的材料对屋面结构进行复原,再配合新材料(极细钢钎模拟墙体)对原有墙体的尺度进行补充,可以让观众在观看遗址的过程中理解遗迹原来的形象。此外,还有用树丛代表古罗马小陵墓;用片石进行遗迹走向范围的延伸展示;修建木栈道,在走向线路上进行规划实现定点固定展示(类似园林设计中的借景、对景方法);采用全透明亚克力材料进行外部和内部细致场景(包括人像、设施)的复原。而非物质方式的添加,则主要为灯光、绿化、视觉增强等方式,以观众直观可感知的方式进行营造。如对于不同时期建筑合为一体的中世纪教堂,其宴会门廊为古罗马时期,对于这种历史性时间的展示可通过设定定时开启和关闭某一些照明灯光,让观众理解遗址的时间先后关系。

哈德良遗宫

总之,大遗址和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利用和展示过程,需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观众的沉浸式体验感,在考古研究的基础上,将遗址的信息进行全面化传递。同时,需要注重美的设计和观众美感的培养,包括展示材料与遗迹的和谐美、展示艺术形式上的设计美、遗址与城市的融合美以及大遗址与自然的整体美。这些的实现需要建立在设计者(建筑师、修复师)、考古学家和现代艺术学家三者紧密结合的基础之上。

来源:《中国文物报》 2018年04月27日 第八版



分类: 中文 研究 域外案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