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千年前的掘港唐宋国清寺遗址“重见天日”,江苏海上丝绸之路再添新证据!

摘要: 我县考古发现长江下游到沿海罕见的唐宋寺庙遗存今天,南京大学和江苏省如东县人民政府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初步确认在如东发现的掘港唐宋国清寺遗址,是我国长江下游到沿海罕见的唐宋寺庙遗存,填补中国南方唐宋寺庙文化资料的不足甚至空白,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在江苏的新证据。△ 掘港唐宋国清寺遗址地理位置这次发现的唐宋国清寺遗址,位于县城江海东路,占地约15000平方米,核心区4000平方米。今天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



我县考古发现长江下游到沿海罕见的唐宋寺庙遗存

今天,南京大学和江苏省如东县人民政府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初步确认在如东发现的掘港唐宋国清寺遗址,是我国长江下游到沿海罕见的唐宋寺庙遗存,填补中国南方唐宋寺庙文化资料的不足甚至空白,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在江苏的新证据。



△ 掘港唐宋国清寺遗址地理位置

这次发现的唐宋国清寺遗址,位于县城江海东路,占地约15000平方米,核心区4000平方米。

今天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汪勃率领相关专家,前往掘港唐宋国清寺遗址,就国清寺遗址考古项目进行验收。如东国清寺考古项目负责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介绍了考古现场挖掘情况。

专访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贺云翱

贺云翱说:“该遗址完整地解释了一个唐宋时代三大殿,周边的完好,这样的一种建筑形态,这样一种唐宋寺庙的布局,说真的,目前在中国南方,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海这一带,应该还是第一次。


去年底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大学对国清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到目前为止,共清理出唐代大殿垫土遗迹、墙体、石柱础等文化遗迹17处,有瓷器、建筑构件、紫砂陶器、石雕、铜钱等文物近千件,莲花纹瓦当、莲花纹柱础、兽面纹瓦当、墙砖等为唐宋遗物,有的还能清晰地看到“国清”、“东营”的字样,时代从晚唐到清代,和国清寺的始建及延续重修年代基本吻合。



发掘清理出的文化遗迹、文物的价值不言而喻

跟着小编的镜头

一饱眼福吧!

有的文物上还能清晰地看到“国清”、“东营”的字样。

唐开成三年,也就是公元838年,日本高僧圆仁所在的遣唐使团在掘港登陆,并在国清寺驻留半个多月,写下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中日之间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记述。

这次唐代国清寺遗址的发现,佐证了史料的记载,是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的重要见证地和遗产点,和张家港黄泗浦鉴真东渡点、上海青龙镇圆载归国点、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等遗产点,共同构成了江苏乃至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遗产群及证据链,为当下海丝申遗增添重要证据,也是联系日本、东海、掘港(古串场河)、运盐河、大运河及扬州乃至长安等文化交流线路的重要节点,其发现与发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国清寺遗址的发掘,得到了江苏省文物局、南通市文化局、如东县委、县政府和具体建设单位的重视,作为南通唯一的“海丝”申遗点,今年4月加入了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联盟。

下一步除了配合做好申遗工作,南通市有关部门和如东县委、县政府将进一步做好遗址保护工作,制定遗址保护规划并建设遗址博物馆,以供市民参观、游览、休憩并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摄影:陆祎、徐悦潇、张仁斌

编辑、制作:孟再越



分类: 中文 资讯 丝路资讯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