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国际敦煌项目(IDP)合作单位工作会议在英国图书馆召开
2018年11月1-2日,在英国图书馆召开了国际敦煌项目(IDP)合作单位工作会议,英国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研究院、日本龙谷大学、东京大学、法国国家图书馆、维也纳大学德国勃兰登堡科学院、美国乔治城大学IDP项目组等7个IDP项目伙伴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做了主题发言。作为此次会议主办方的英国图书馆亚洲部还邀请了IDP项目顾问专家团队参加了项目研讨。
敦煌研究院代表与英国图书馆代表合影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敦煌研究院IDP项目工作组代表盛龑海、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研究员邰惠莉、敦煌研究院信息中心副研究员祁晓庆、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院史瀚文(Neil Schmid)参加了此次会议。
11月1日上午,在英国图书馆亚洲部主任孟露夏(Luisa Elena Mengoni)及工作人员的陪同下,IDP项目合作伙伴共同参观了英国图书馆主体建筑,了解了英国图书馆的创建历史和目前的馆藏规模及读者服务模式,还前往藏品修复中心参观了敦煌遗书修复现场,详细观看和了解了敦煌纸质图书修复工作的流程,目前正在进行的妙法莲华经数字化项目前期文物修复工作的进展情况等。随后又前往图书馆数字化图像工作室、IDP数字化工作室等部门,认识和了解了大英图书馆IDP项目相关工作的团队成员和工作内容。
张先堂副院长与英国图书馆副馆长Liz Joy签署备忘录
1日下午,在亚洲部会议室举行了敦煌研究院与英国图书馆理事会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与英国图书馆馆长Liz Jolly分别代表两家单位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约定今后三年将在敦煌及其他丝绸之路地区相关藏品的数字化建设、藏品管理及策划、修复,研究与教育项目、学术讲座,馆际间知识与技术交流及人员互访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
张先堂副院长作报告
11月2日的研讨会上,7家合作伙伴单位共发表了15项研究报告,总结和汇报了近年来各自国家所藏敦煌文物的数字化工作进展,以及围绕相关工作展开的各项研究、合作交流、对外展览等工作,同时提出了项目在进行过程中所遇到的技术、管理、资金来源等问题。研讨会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中,大家共同讨论了IDP项目的未来发展方向,大家一致同意在短期内对IDP系统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并进一步探讨交流长期发展的技术难题和管理模式问题。
自2006年起,敦煌研究院与英国图书馆合作开展IDP项目已经12年了,12年来,我院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2007年,英国图书馆帮助敦煌研究院建立了IDP工作室,提供了一套数字拍摄设备;敦煌研究院配备专门的工作团队,并派遣2人4次赴英国图书馆接受培训,系统学习了文献数字拍摄、处理、发布等专业技术和知识;2007年至2013年开展第一期合作期间,完成敦煌研究院院藏381件汉文文献数字化扫描,并将2000余幅数字图片上传IDP网站,完成本院藏179件藏文文献的数字化;在2014年至今开展的第二期合作中,完成敦煌市博物馆、敦煌市档案局、酒泉肃州区博物馆、张掖市博物馆、武威市博物馆、永登县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等机构馆藏敦煌藏经洞出土汉藏文写本的数字化,共计敦煌文献6635件,数字化图片47500幅。此外,敦煌研究院IDP工作组与文献研究所合作,利用拍摄的敦煌文献数字图片,计划编辑、出版全部彩色图版的《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30册。
今后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敦煌项目的合作,并拓展与英国图书馆和相关国家敦煌文献收藏、保护、研究机构的合作领域,建成包含有全世界各国收藏的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所有文献、绘画品、纺织品等文物的数据库和网站,为推动敦煌文化艺术这一人类珍贵文化遗产的保存、研究、教育传播,长期奋斗,不懈努力,做出我们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