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发展中的敦煌研究院系列纪实报道——背后的力量
在敦煌研究院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的工作不是直接面对游客,但游客的完美体验却与他们紧密相关。
数展中心最吸引人的要数球幕电影了。“球幕”即类似球形的屏幕。你坐在那里,可以180度环顾欣赏。电影镜头会自动地拉远拉近,把最美最清晰的画面呈现在你的眼前,就好似畅游在实体洞窟之中。另外再配上精彩的解说,恢弘的背景音乐,绝对是一场完美的视觉盛宴,定会给你带来足够的震撼力和无穷的想象力。
李鹏负责的是球幕电影的播放与设备维护工作。第一次见到他时,正在认真地工作,眼睛紧盯着墙壁上的显示屏,话语很少,他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保障科的负责人介绍说,保障科这些小伙子,都是理工男,不太善于言语表达,但工作起来都是扎扎实实的好手。
数展中心这套观影设备,是从国外引进,专门为球幕影院量身定制的一套高精端设备,往往越是精密的设备,越容易出现问题。这对李鹏等几位同事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容不得一丝马虎。如果观影突然终止,会对游客的观影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数展中心开馆至2018年6月,球幕电影播放21000多场次,至今未出现任何因设备故障而影响观影的情况。
设备保养维护大多是在接待游客结束或者下班后。敦煌地区风沙天气多,细小的沙尘无孔不入,这些高精端设备,必须经常除尘保养。设备并不是维护好,不出问题就行,有些设备是有使用寿命的,比如投影灯泡运行累计时间达到700小时必须更换。更换灯泡时需要四个人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两个人负责开机壳,清理尘土。有些灯泡紧靠地面,要把头紧紧地贴在地面上,去拧下每一颗螺丝。另外两个人负责更换灯泡。每道程序必须按照规范严格执行。
有一次,球幕影院内的温度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出现了预警。最后查明空调的一个硬件出现了严重故障,一时无法修复,整个空调必须及时更换。在球幕影院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如果空调不能正常运行,空气质量可想而知。空调位于影院的顶部,空间狭窄,一个重近两百多斤的空调设备,两个小伙子很难搬得动,只好又挤进来两个小伙子,四个人,每人伸出一只手,侧着身,抬一抬,放一放,一点点往外挪。他们热得汗如雨下,索性把上衣脱掉,光着膀子把设备挪了出来。然后再按同样的办法,把新设备抬进去,及时安装好。
大到球幕影院,小到座椅上的一颗螺丝钉,都会看到他们的身影。厕所阻塞了,他们也会去疏通。五月初,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客流高峰期,他们对数展中心的化粪池进行了清理。一个简单的口罩,一副橡胶手套,一身蓝色的工作服,这就是他们的装备。四个小伙子齐心合力,把又重又脏又臭的黑色橡胶疏通管,一次次从下水道与化粪池拔出来,再一次次塞进去,从早晨一直忙到满天星斗。这双操作高精科技设备的手,同样能把其他工作做好。
再一次见到李鹏,是在办公室。工作之余的李鹏,阳光般的微笑一扫工作中的严肃认真。闲谈中了解到,他刚结婚不久。可当我询问道五一假期带他的妻子去哪里玩的时候,我突然后悔了,后悔不该问这样的问题。当别人假期的时候,也正是李鹏和同事们最紧张忙碌的时候。李鹏的回答却很淡然:“哪里也没去。”本以为接下来会听到几句抱怨或者唠叨,然而没有。惯性思维使我陷入了沉默之中,甚至开始反思自己。
有些幕后的工作,我们虽然看不到,但能感受到他们的力量,就像隐藏在船体里的发动机。这些默默无闻的力量汇集在一起,让人肃然起敬,它为敦煌研究院的远航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