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预告
文化遗产法论坛论文征集(人大—图卢兹大学—悉尼科大—肯特大学四校联办)
今年10月24日由人大—图卢兹大学—悉尼科大—肯特大学四校共同发起的“文化遗产法论坛”将在北京举办,围绕近代因外国侵略或占领导致的流失文物返还问题展开交流研讨。现面向国内外征集会议论文,摘要提交截止6月15日。参会嘉宾还将在论坛结束后进行一系列文化遗产法专题讲座,欢迎大家关注清源的后续预告,参加论坛活动,了解文化遗产法这一新兴交叉学科。
遗产保护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法律问题。流失文物的所有权归属、博物馆藏品、历史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利用等问题,都需依托完善的法律制度加以规范。文化遗产法即顺应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发展而诞生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以平衡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公私利益、规范遗产保护与管理为主要目标,涉及行政法、民法、刑法、国际法等领域的诸多问题,在国内外日益受到重视。
人民大学法学院大力支持文化遗产法学科发展,已成功举办五届中法文化遗产法系列研讨会,在此基础上,策划首届中法澳英四校论坛活动,进一步扩大该领域的国际交流。
“人大—图卢兹大学—悉尼科大—肯特大学”
文化遗产法论坛征文通知
为推进文化遗产法学科建设与发展,促进该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国内外学者、青年学子、遗产管理者和从业者关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联合法国图卢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和英国肯特大学三所大学的法学院,共同发起“人大—图卢兹大学—悉尼科大—肯特大学文化遗产法论坛”,轮流在四校举行研讨会。
经四校法学院商定,论坛首届学术研讨会将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主办,四国法学和文化遗产学者、管理者及从业者,将围绕近代因外国侵略或占领导致的流失文物返还问题展开交流研讨。现面向国内外征集会议论文。
研讨会信息
时间:2019年10月24日
地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主办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国图卢兹大学法学院、悉尼科技大学法学院、英国肯特大学法学院
会议语言:汉语、英语、法语(同声传译)
征文主题
本届研讨会主题为“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殖民统治或外国侵略所致流失文物返还的法律和政策”,参会论文可就与主题相关的各方面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包括但不限于: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亚洲和欧洲被掠文物和艺术品返还问题;
· 外国侵略或占领导致文物流失的历史背景及其返还问题;
· 文物返还的法理争议:民族遗产与共同遗产;
· 文物返还国际公约的制定及其意义;
· 殖民地文物返还政策的新发展;
· 促进文物返还的多元化途径和经验;
· 文物返还典型案例探讨。
投稿要求
1. 论文及摘要可用中文、英文或法文撰写。
2. 论文摘要:
不超过500字,阐明发言内容及和核心观点;
随摘要提交作者简历;
截止日期:2019年6月15日。
3. 论文全文:
2019年9月1日前提交
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hushanchen663616@163.com
咨询电话:18010157026
联系人:胡姗辰
注意:
1.论文摘要、正文及作者简历,请提交Word版或PDF版;
2.邮件标题请注明“四校论坛投稿+论文题+作者姓名”
主要参会嘉宾
王云霞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文化遗产法研究所所长
Florent GARNIER
法国图卢兹大学法学院教授
图卢兹法律和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
法律规范变化研究协会主席
Ana Filipa VRDOLJAK
悉尼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法和文化遗产”教席主持人
Sophie VIGNERON
英国肯特大学法学院教授
Alicja JAGIELSKA-BURDUK
波兰奥波莱大学法律和行政学院助理教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财产法”教席主持人
《桑坦德艺术与文化法评论》联合创刊人、主编
相关链接:
清源-王云霞教授文章
*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提供。本期编辑胡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