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要经济发展,还是要文物保护?
由曾国藩墓现状所想到的
文化与经济矛盾问题
作者:柳肃
最近几天曾国藩墓的保护问题引起广泛的热议。最初的保护理念和保护规划都是正确的,但是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耽误了10多年的时间。领导换人,开发力度加大,完全改变了原来的思路。
由一个本应该以文化保护为主的重要的历史遗迹保护区,变成了一片以经济目的为主的开发区。以致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把原有的历史风貌和田园风光破坏殆尽,不可能再恢复到原来的历史风貌了。
▲2019年8月21日堆在曾国藩墓牌坊原址的石构件。这些石构件已经堆在这里十五年,并且出现断裂损坏。 (资料图/图)
出现如此结果的直接原因是因为领导换人,目标完全改变——由原来的以保护为主,变成了以开发为主。过去已经做好的保护规划被废弃不用,而新来的领导根本就不注重保护,在没有做好保护规划的时候,首先就做开发的规划。把经济开发放在第一位,文化保护放在次要的位置,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保护问题。
我常年从事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历史城镇、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在我的工作中不断地遇到类似的事情。某地发现了一个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有旅游开发价值的传统村落,县政府首先就制定由旅游部门来主导,把文物部门撇在一边。因为旅游部门可以直接带来经济的收益,而文物部门不但不可能在短时间带来经济收益,甚至还要投入资金来进行保护。
这个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和文化的矛盾问题。是要经济还是要文化,或者是谁第一谁第二的问题。文物古建筑或者文化遗产,是有旅游开发的价值的,它在那里就有人来看,就可以开发旅游,就会有经济收益。
但是前提是必须把那个物质的遗产保护好,没有了这个东西也就不会有人来了,这个旅游的价值也就消失了。但是我们很多地方的领导就只顾眼前的利益,掠夺式的开发,涸泽而渔,不顾后果。这也许和我们今天政绩考核机制有关,主要就考核他经济上的成绩,他所创造的GDP。
这就容易导致人们不顾一切后果的开发,不管是历史文化的破坏,还是生态环境的破坏,都在所不惜。
▲2019年8月21日的左宗棠墓旁公路,来往的大卡车络绎不绝,黄土飞扬。 (资料图/图)
在地方政府的工作中,常年以来文物和经济的关系一直没有处理得好。经济是赚钱的,文物是要投入钱来做的,但是很多人想把文物也纳入赚钱的轨道,这是方向性的错误。
文物如果能够卖门票赚钱,有收入,用赚来的钱加强维护管理,保护文物,像北京故宫和岳麓书院这样,这当然是好事。但是更多的文物是没有多大规模,也没有那么著名,没有多少的游客去,赚不到多少钱,像这样的就要靠国家投钱去保护它。
总的方向应该是:经济是赚钱的;文化是花钱的。这是社会的大分工,不能够想着要靠文化去挣钱。它如果能够挣到钱,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它挣不到钱,难道就不要文化了?
再回到文物保护的问题上来,如果一个文物它拥有参观旅游的价值,可以挣到钱,那是好事。
但是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要先把它保护好,如果没有保护好,这个本体被损坏了,那就是资源被毁灭了,资源毁灭了这个经济还从哪里来?很多地方拿文物开发旅游,不注意保护这个资源,掠夺性开发,最后导致资源被破坏。
曾国藩墓所出的问题就是这样一个问题,知道曾国藩的名气大,想要借这个来开发旅游,但是没有想到要把它保护好,而只关注经济的开发,最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今天这种类似的事情还在各地不断地出现,归根结底仍然是地方政府的观念和态度问题,不解决这个观念问题,要真正做好文物保护是很困难的。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由此我又想到现在的机构调整中,把文物部门放到文化和旅游部门的下面去,文物局被撤销,并入文化旅游局。对外连文物局的牌子都没有了,下面要是发现了文物,想要往上面报,都不知道上哪里去找人。
目前看,市县级基层文物部门的力量被大大地削弱。下面的文物部门将会基本上派不出工作人员去经常性地调查、检查、管理文物工作,文物又怎么能够保护好?
内容来自光明日报客户端
经作者授权转发
作者系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来自南方周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最新近展-
曾国藩墓保护管理存在问题?
湖南省文物局做出回应
来源:红网|编辑:肖拓
从湖南省文物局了解到,针对近期部分媒体反映的曾国藩墓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省文物局已责成调查组前往实地进行了调查,并安排部署整改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和安全监管工作力度,确保文物安全。
9月10日上午,湖南省文物局召集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长沙市岳麓区委区政府、坪塘街道、湘江新区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江公司”)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湖南大学相关领域专家教授赴现场调查,专题研究曾国藩墓的保护管理工作。
调查发现,保护管理机构的频繁更替,导致曾国藩墓的保护、管理等工作相对滞后,如曾国藩墓的文物保护规划、修缮工程设计方案等申报材料的编制缓慢、质量差等。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区划调整,2008年以前曾国藩墓归属原长沙市望城县文物局管理;2008年以后交由长沙市岳麓区文物管理所管理;此后,该区域整体划归湘江新区所属的湘江公司负责规划建设。
针对问题,近期,湖南省文物局将重点落实以下五大事项:
一是协调国家文物局尽快批复同意曾国藩墓文物保护规划,并报请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强化对周边建设项目的管控;
二是建议长沙市人民政府督促岳麓区人民政府、湘江公司编制并报批曾国藩墓修缮设计方案,尽快实施保护工程,同时,适时启动环境整治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在充分研究历史资料和考古发掘资料的基础上,依据现有地形条件,依法依程序报批后,尽可能恢复部分神道及石造像、桂花井、牌坊等附属建筑、构筑物,适当恢复曾国藩墓的原有规模和格局;
三是由长沙市文物局协调、督促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湘江公司尽快编制曾国藩墓后新建和尚墓地、桐溪寺、湘军文化园破坏曾国藩墓环境风貌的整改方案;
四是湘江公司切实落实管理责任,主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加强日常保养、维护与管理,尽快清除周边垃圾,改善文物保存环境,为观众提供良好的参观环境;
五是长沙市岳麓区文物主管部门加强监督和管理,切实落实安全巡护制度,确保文物安全,确保周边环境风貌不再受损害。
曾国藩墓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伏龙山,是曾国藩及其夫人欧阳氏的合葬墓。该墓葬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
该墓葬原规制遵循清代侯爵葬制,规模庞大,气势恢弘,但历史上遭到严重破坏,墓冢、墓碑、拜台、神道、石像生以及御碑亭、墓庐屋均遭受毁灭性损毁,绝大部分石构件被用于兴修水利设施或修建农舍。
1993年,长沙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国藩墓由原望城县文物局管理,2008年区划调整,改为岳麓区文物管理所管理,现由湘江公司管理。
——链接——
国保单位曾国藩墓的坎坷修复之路
曾国藩墓区遭破坏:保护区划定需“升级”
《中国文物报》创刊以来的文章

-END-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