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 杨鸿勋:唐长安慈恩寺大雁塔原状探讨

陕西省西安市的大雁塔正名慈恩寺塔,一般都说是唐朝的建筑,然而在全国大协作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却找不到它;甚至在获得“国家图书奖·荣誉奖”的著作——《中国古建筑大系》的“佛教建筑”分卷里也只字未提。这是因为学术界知道此塔经过明代大修,已经不是唐代的样式了,而又说不清楚原委的缘故。至今仍伫立在那里的这座历史伟构,讲“建筑史”、 ...

• 构筑!日本古代木塔台基及地下式心础

下文是对佐川正敏先生的《東アジア古代仏教寺院の木塔の構造と地下式心礎》一文以及宫本长二郎先生早年调查成果的整理,重点聚焦于日本列岛古代木塔台基及地下式心础的问题,结合了少量我的个人思考,感谢阅读。我们知道,大部分日本古代木塔都设有心柱。除镰仓时代部分木塔的心柱止步于一层天井上部外,大部分心柱都由心础承托,它们或落于地面,或深深埋 ...

• 妹尾达彦 | 陪京的诞生:6—12世纪东亚复都史再析

本文出自《唐宋历史评论》(第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作者妹尾达彦,日本中央大学文学部教授。本号除特别标注外,资料皆来自互联网,版权属于原作者(机构),仅用于学术分享。※隋唐五代史|学闻分享专论 | 妹尾达彦:陪京的诞生——6—12世纪东亚复都史再析唐宋历史评论2022-02-17 15:31摘要:复都制,又称陪都制,指一个国家设置复数 ...

• 全国人大代表汪万福:科技引领文保创新 匠心追梦技能报国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多年来持续关注我国壁画和土遗址保护,他对文物保护和研究有着更多的思考,履职以来,他走访基层,听取建议,为全国两会的召开做足准备。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生物研究室,汪万福正带领科研团队,加紧对古代壁画表面微生物病害防治研究做微生物培养。他说,这是未来文物保护工作努力的一个方向。(作者: ...

• 肖小勇|佛教考古在新疆:莫尔寺考古的发现与意义

佛教考古在新疆:莫尔寺考古的发现与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年第4期肖小勇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摘要新疆喀什市莫尔寺遗址经过三年考古发掘,发现了规模宏大的佛寺建筑群,出土了包含石膏佛像、铜钱、陶器、木器、建筑构件以及动物骨骼、粮食果核等在内的大量遗物,本文是对这些 ...

• 毫端尽精微 胸中有世界——荣新江《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评介

来源:《西域研究》2023年第4期毫端尽精微 胸中有世界 ——荣新江《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评介姚崇新2022年11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荣新江先生的新著《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以下简称《丝路十八讲》),集中呈现了作者长期教学积累以及近年有关丝绸之路研究的新成果。全书由十八个专题即“十八讲”组成,以时间先 ...

• 丝绸之路上的贵霜帝国

贵霜帝国是公元1-3世纪前后出现于中亚和印度西北部的古国,一般认为它是由月氏五翕侯之一的贵霜翕侯丘就却所建。由于材料的缺乏,有关贵霜帝国的研究主要靠考古发掘。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亚历山大·坎宁汉、约翰·马歇尔等学者先后在塔克西拉、查尔萨达等地发现贵霜时期的遗存。这些遗存多位于现今巴基斯坦和印度,学者们便将贵霜历史纳入古代印度历 ...

• 贵霜王朝的终结

来源:《西域研究》2014年第3期贵霜王朝的终结余太山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贵霜帝国灭亡的时间、过程,以及所谓“贵霜—萨珊”政权的一些问题,指出了若干可能性。一一般认为,贵霜朝之亡始于萨珊朝之入侵,时值贵霜王Vāsudeva一世(206/209~240或194/197~228年)在位。可能在Vāsudeva一世去世之后,贵霜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部(巴克特里亚等地)终于沦 ...

• 贺云翱:对新一年考古学的期待

对新一年考古学的期待贺云翱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01月刊考古学是一门以地下发现的实物资料研究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现代科学。大量的考古学成果表明,考古学揭示了无数过去未知的历史事实与事件,填补了大量的学术与知识空白,为社会贡献了浩瀚的考古遗产,展现了强大的科学力量。2023年已经过去,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对考古学又有新的期待。我们期待考 ...

• 考古界:山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为研究商代礼制源流提供直接证据

▲墓地航拍图200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开展运城盆地东部区域系统调查时发现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该遗址是一处包含夏商冶铸遗物的重要遗址,为理解夏商王朝的崛起与控制、开发、利用中条山铜矿资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22年,考古人员在该遗址东部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揭露出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及周、汉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以商 ...

• 徐姝丨黄文弼的考古学观念

黄文弼的考古学观念徐 姝(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导 言黄文弼(1893—1966)成长于动荡的20世纪初期,又在新文化运动的重镇——北大求学,西方各国对新疆的探险及甚嚣尘上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对他这一代知识分子来说是极为痛苦、深刻的记忆。这批中国本土学者的考古实践动机之一便是挑战这种单一的文化发展解释方式。他以西北科学考查团为契机,前后四次前往 ...

• 池田温:有关近年来日本的敦煌吐鲁番研究

池田温前 言莫高窟等諸石窟及寺院遺址、墓葬等的考古學、美術史的研究對出土古文獻的語言學、古文書學、文獻學、文學、宗教學(佛教、道教及其他宗教)的研究出土古文獻的法制、社會經濟史研究敦煌、吐魯番等的地域史研究結 語附記(一)附記(二)注 釋 包含該分野的網羅比較全面的文獻目録,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文化研究中心(梅村坦、片山章雄等 ...

• 魏峻 | 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新进展述评(2020-2022)

内容提要:近年来,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呈现出新的研究动向,跨学科研究的出现使得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方法更加多样,除传统的沉船考古、贸易物品的研究外,新考古成果的涌现和新技术的运用也推动了贸易港口、海洋航线、海洋社群和贸易模式成为学 术界研究的内容;同时,研究视野下移、研究取材多元、研究表达转向等给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带来了新的思考空间 ...

• 2023年考古技师培训班学员代表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技师代表杨巍发言尊敬的高翔院长、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我是考古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的技师杨巍,十分荣幸有机会当面向高院长和各位领导汇报我的考古从业心得。高院长在日理万机中亲临这个培训班指导工作,让我们如沐春风,倍感温暖。领导们的亲切关怀将鼓舞激励我们奋发努力,为我院文物修复工作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我是美术学硕士,雕 ...

• 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问题探析

  1956年4月2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农业生产建设中保护文物的通知》(国二文习字第6号),强调指出,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对历史和革命文物遗迹进行普遍调查工作,在已知不可移动文物和普查新发现文物基础上,由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核定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并择其重要者报请国务院批准,置于国家保护之列,自此拉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 ...

• 荣新江︱东国有高士 敦煌结胜缘——纪念池田温先生

池田温先生2023年12月11日,日本著名史学家、敦煌学家池田温先生辞世,享年92岁。池田先生走完他丰满的学术人生,留给我们一本本传世名著,也留下许多促进中日敦煌学界亲密交往的感人事迹。我有幸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认识池田先生,承蒙他多方关照,所以这些天来和他交往的事情像电影一样一遍遍在脑子里播映,今日略作条理,写下来,以作纪念。80年代初,我 ...

• 朱乃诚:中国氏族聚落考古的典范——姜寨遗址发掘的主要成就与研究的反思

一 姜寨遗址发掘的过程1972年4月至1979年11月,对姜寨遗址进行了11次发掘,揭露面积17084平方米,基本将遗址保留的主体部分全面揭露。1972年10月21日至11月31日的第二次发掘,由王志俊负责,围绕第一次发掘发现的墓地进行发掘,揭露面积400平方米,基本将这片墓地全部揭露,累计清理土坑墓51座、瓮棺葬26座,同时发现并清理姜寨聚落址东1壕沟西侧、聚落址 ...

• 刘迎胜 | 草原丝路的肇端

草原丝路的肇端刘迎胜一、勒洼娄瓦技术——史前石器制法传播研究的进展在暨往考古学与人类学关注的人类起源,农业的产生与城市的出现之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旧石器时代向从中期向晚期的过渡,人种与文化上的替代以及现代智人的行为模式,勒瓦娄哇技术(Levallois technique)的发现就是这一问题的重要聚焦点,而这种石器制造技 ...

• 北方民族考古的探索之路

中国北方地区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古代北方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在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长期从事该地区的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建立起了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编年体系,也逐步构建起北方民族考古研究的学术体系。近年来在探索农牧交融与畜牧业起源模式等理论问题的同时,也将主要精力放 ...

• 陈麦青:汉碑之古,善拓之雅

近日,“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展”正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展出。针对此次展览,上海图书馆将举办多个相关讲座。11月19日,复旦大学出版社编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总监陈麦青在题为“汉碑之古,善拓之雅”的讲座中,结合其近年来参加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组织多次访碑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以碑刻原石面貌的照片资料与上图展陈的汉碑善拓参互比照,细 ...

• 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 助力文物资源全民共享

  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 助力文物资源全民共享  2022年12月8日,在国家文物局“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指导下,敦煌研究院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的“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正式上线,这是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6500余份来自敦煌莫高窟等石窟遗址及敦煌藏经洞文献的高清数字资源档案在“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平台上,向全球用户 ...

• 人工智能与甲骨文研究的学科交叉探索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近年来都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处理领域的深度运用推动语言处理实现了更高程度的云端化、自动化、技术化、专业化、平台化。其中,人工智能技术与甲骨文研究的创新性结合,以其前瞻性、战略性、引领性等特点,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的目光。经过 ...

• 王希隆 | 关于西域史研究的几点认识

出刊百期西域史研究笔谈编者按: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深入,如何在保持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特色,发挥传统史学研究优长的同时,开阔视野,借鉴不同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增强问题意识,深化西域史历史研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刊物是《西域研究》杂志出版的第100期。编辑部特邀请了部分国内西域史研究方面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就此问 ...

• 刘正寅:民族志文献与西域民族史研究

刘正寅,男,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民族志文献与西域民族史研究1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志文献。这些涵盖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记述是探讨中国民族史的宝贵资料。早在先秦文献中即已出现了有关民族的记述。甲骨文、金文、《诗》、《书》 ...

• 华涛:民族史与民族学(人类学)的对话互动及其对西域研究的意义

出刊百期西域史研究笔谈编者按: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深入,如何在保持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特色,发挥传统史学研究优长的同时,开阔视野,借鉴不同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增强问题意识,深化西域史历史研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刊物是《西域研究》杂志出版的第100期。编辑部特邀请了部分国内西域史研究方面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就此问 ...

• 孟宪实:中原与西域——西域研究若干思考

出刊百期西域史研究笔谈编者按: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深入,如何在保持中国传统史学研究特色,发挥传统史学研究优长的同时,开阔视野,借鉴不同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加强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增强问题意识,深化西域史历史研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刊物是《西域研究》杂志出版的第100期。编辑部特邀请了部分国内西域史研究方面的专家,以笔谈的形式,就此问 ...

• 古代建筑遗址复原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中国古代建筑是构成中国特色考古学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其基础在于中国特色。众所周知,中国近现代考古学源于西方,经过中国数辈学人的不懈努力,在以物质史料实证中 ...

• 李令福: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择中”理念

★ 李令福,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八大古都发展与水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城市水利为切入点”负责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研究员月满华诞 · 品读中国都城集政治统治、文化礼仪、军事指挥与经济管理四大功能于一体,其地位堪称“国之大者”。以都城为主题看地理上的中国,主要体现在古都的选址变迁、城市布局及相关理念三个方面。李令福研究员撰文《天 ...

• 东魏—北齐石窟造像的来源与影响

(1)西方 东魏—北齐时期的石窟与造像中,许多样式特征呈现出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的结果。比如后甬道低矮的中心柱窟、塔形窟龛所表现出的单层佛塔、位于窟门上方的涅槃龛、身披厚重通肩袈裟的佛像等。究其源头,可以从河西、新疆甚至中亚地区找到母本,说明这一时期西方影响的强烈。 (2)中原传统 本时期的造像,无论是供养人还是工匠,都是生于中原长于 ...

• 王治来 | 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交流与“一带一路”建设

王治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曾任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世界史研究会理事长。主要从事中亚史研究。著有《新疆简史 (第一册)》《中亚史 (第一卷)》《中亚近代史》等。内容提要: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几度繁荣、几度衰落,其对构建中西交通、发展中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和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等 ...

• 陈莉 | 考古学视野下两汉时期民族文化融合

原文刊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一)秦汉匈奴之间的文化交融秦汉时期茫茫无际的中国北方草原上生活着匈奴、东胡、乌桓、鲜卑等游牧部落,其中以匈奴的势力最为强大,匈奴也不断骚扰汉朝边地。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命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悉收河南地”。秦末政权动荡不定,匈奴又一次夺取了河南地。秦末汉初匈奴 ...

• 王欣 王添瑞 | 从西域历史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编者按:2023年7月14日,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在京召开了“边疆视域下的中华文明‘统一性’——学习‘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学术研讨会。《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根据专家会议发言,组织了这组笔谈专稿,分别就中国认同、“大一统”思想、民族交融、中 ...

• 南北丝绸之路的拐点在哪?

2023年4月19日,在重庆大足区观赏“大足石刻”时,导游一段话引人思考。他说:“唐未之后北方石窟逐渐走向衰落之际,大足却挥锤凿石,创造了奇迹。大足石刻始建于唐,盛于两宋,南宋末年蒙古军攻入蜀中,大足未免于难,存者转徙,仕者退缩,州县官苛具而可,环千里荆榛,从此大足石刻亦由盛转衰。”似乎冥冥中有一种预感,北方石窟走向衰落之际,正是南方 ...

• 黄民兴 | 汉唐时期中国与西亚地区的文化交往

来源:“光明理论”微信公众号  西亚地区包括安纳托利亚半岛、新月地带(大体包括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约旦等国家)、阿拉伯半岛以及伊朗、阿富汗等地区和国家,其中阿富汗也可以算作中亚或南亚国家,是沟通东亚、中亚、南亚和西亚的枢纽。中国与西亚地区地处亚洲大陆的东西两端,双方的交往历史悠久,这一交往是从相互间的 ...

• 苏伯民:敦煌文化发展新机遇

  莫高窟第320窟南壁《散花飞天》局部。  莫高窟九层楼外立面。  莫高窟第257窟西壁《九色鹿本生故事之九色鹿》局部。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被誉为“人类文化运河”和“欧亚大动脉”的丝绸之路经由敦煌,将古老的四大文明——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伦连接起来。以莫高窟佛教艺术和藏经洞文物为代表的敦煌文化 ...

• 宗白华: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艺术有三个方向与境界。第一个是礼教的、伦理的方向。三代钟鼎和玉器都联系于礼教,而它的图案画发展为具有教育及道德意义的汉代壁画(如武梁祠壁画等),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也还是属于这范畴。第二是唐宋以来笃爱自然界的山水花鸟,使中国绘画艺术树立了它的特色,获得了世界地位。然而正因为这"自然主义"支配了宋代的艺坛,遂使人们忘怀了那第三个 ...

• 侯杨方 | 创造“丝绸之路”这个概念的,不是我们中国人

来源:“云史话”微信公众号创造“丝绸之路”这个概念的不是我们中国人。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出版了一本书叫《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China. Ergebnisse eigener Reisen und darauf gegründeter Studien),在第499页出现了德文的“丝绸之路”(Seidenstrasse)。也就是说在1877年之前,全世界都 ...

• 香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

来源:转自“光明理论”微信公众号编者按  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古代东西方不同文明的桥梁。自西汉张骞通西域后,来自东西方诸文明的不同元素,如丝绸、瓷器、茶叶、香料等物品,川流不息的骆驼商队,绘画、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现象,在丝路上相互碰撞、交流互鉴,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文明交流的独特景观,世界各主要文明地区也因此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

• 马玉凤 | 明代绿洲丝绸之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微信公众号明代绿洲丝绸之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马玉凤绿洲丝绸之路是明朝与西域交往的关键通道,在明代中西交流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尽管学界对明代绿洲丝绸之路历史地位的认识分歧较大,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积极肯定的声音愈来愈强。而对西域各地及贡使的研究,则是明代绿洲丝绸之路研究的一大特色,成果主要包括西域各地 ...

• 良渚古城的发现与发掘

良渚古城的发现与发掘刘斌(领队)良渚古城的发现,源自 2006 年葡萄畈的一次不起眼的发掘。这年4月,管委会为了安置莫角山搬迁人口,在莫角山西边一个叫葡萄畈的地方选了块地准备进行住房建设,所以让我们去调查发掘。当时并没有太多期待。发掘过程中从河道里挖出来的东西却非常好,陶片很丰富。莫角山边出了块玉料,还出了卞家山时的那种漆杯的残片和刻 ...

• 刘庆柱:中华文明认定标准与发展道路的考古学阐释

刘庆柱:中华文明认定标准与发展道路的考古学阐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其中的重要内容是探索文明发展的道路,进而揭示“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中华文明认定标准与发展道路的考古 ...

• 认识中国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国家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因此成为了历史研究上最重大的课题之一。中国文明起源于尚无即时文字记载的古史传说时代,对它的追溯探讨,不得不依靠考古学的进展。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各地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有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如良渚文化的贵族墓地、仰韶文化大地湾的宫殿式大型建筑、红山文化大规模丧葬宗教遗迹群、各地龙山文化的城址等 ...

• 彩陶风格与聚落形态——以黄河流域和西亚史前几何纹彩陶为中心

一约公元前4000~前3100年之间庙底沟类型的几何纹彩陶,最主要的“圆点、勾叶、弧边三角”元素均为弧笔,直线等直笔元素已很少见,“除轴对称外,还采用中心对称的方式” ,互相勾连、彼此旋绕形成类似花朵等的单元母题,仍以二方连续为主,显得流畅活泼,旋转灵动,变幻多端,却又浑然天成(图一,10~22)。庙底沟类型的弧笔彩陶,在更早的东庄类型已开始 ...

• 汉代人的幸福观及其表达之考古学管窥

众所周知,现代考古学的“研究范围不限于物质文化,而是在于通过各种遗迹和遗物,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等物质文化,也包括美术观念、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而幸福观即为其中之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不同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有所不同,对幸福的追求也有所不同,于是形成了具有时代 ...

• 在新疆景教遗存中,见证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景教在天山北部也有许多遗存。在霍城县阿力麻里古城的考古发掘中,就有不少景教遗物发现。1958年,黄文弼等人在阿力麻里古城搜集到石刻3枚,上刻十字架或叙利亚铭文,为12世纪至14世纪的景教遗物。此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霍城县文管所也收藏有同类石刻数方。在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也藏有一件阿力麻里古城出土的景教徒墓石,墓石上刻有景教十 ...

• 荣新江:回望大唐看粟特人的一生

中亚五国及周边粟特人,中国史籍习称的昭武九姓。因粟特地区处在中亚西部丝绸之路干线上,粟特人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商业民族,成为中世纪东西方贸易的承担者。基本上活跃于中古汉唐时期,也是丝绸之路最发达的时期。丝绸之路本来是中国通向外面的路,这条路从中国汉代的首都长安到罗马世界,到地中海世界,我们没有一个词作为所有路的统称,1877年德国地理 ...

• 沙武田丨丝路文明研究新视野

作者简介沙武田,1973年生,甘肃会宁人,历史学博士(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丝绸之路研究集刊》主编,主要从事敦煌学、佛教石窟考古、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研究。发表日期:2023年10月31日“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丛书”:刘进宝主编、甘肃教育出版社《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 ...

• 赵化成 | 轺车新考

摘要:汉代“轺车”形制如何?学界多依东汉刘熙《释名·释车》:“轺车,轺,遥也,远也,四向远望之车也。”说辞,将汉画中常见的一种四面无遮蔽且带有伞盖的马车称之为“轺车”。但详阅相关文献及细审汉画车马出行图像后,发现“轺车”与“安车”皆为无遮蔽的“四向远望”之马车。在汉代,“轺车”为立乘的轻小之车,多属低等级之乘用车,而“安车”为坐 ...

• 郑炳林丨先秦至西汉初期的敦煌与河西

作者简介郑炳林,1956年生,陕西黄陵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萃英学者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敦煌学辑刊》主编。主要从事敦煌学、西北史地研究,承担国家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对于汉武帝取得河西、设置敦煌郡之前的敦煌归属和居民以及建置沿革,虽然历史文献有零星的记载,但学术界仍然没有进行全面的梳理。敦煌文献P.4640《阴处士碑》记 ...

• 李伯谦 | 耗时二十余年的一部考古学巨著——评《三门峡虢国墓》(第二卷)

  《三门峡虢国墓(第二卷)》 编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版时间:2023年9月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虢国曾是辉煌于2800年前西周时期的重要姬姓诸侯国之一。周武王灭商之后,封周文王之弟虢仲、虢叔于东西二虢。东虢在河南荥阳,春秋初年被郑国所灭。西虢在陕西宝鸡,于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中期)东迁至三门峡及山西南部一带,灭焦国,建都上阳城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