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加强东北亚青铜文化研究国际交流
2019年12月14—16日,由日本岩手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日本中国出土资料学会联合主办的“东北亚青铜文化比较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岩手大学召开。来自中、日、韩23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35位专家学者,围绕考古发现、古青铜器研究、古文字研究、古文献学等议题展开讨论。
东北亚青铜文化圈有其独特风格和扩散途径。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教授朱凤瀚指出,中原的青铜冶炼与铸造技术应从西北方向逐渐流传而来,马车则可能起源于北方族属。奈良文化财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难波洋三认为,与弥生时代前期相比,青铜在后期晚段流入日本的运输途径更为通畅,且数量较大,使得青铜等物资的输入费用大幅降低。韩国岭南大学教授李清圭(郑铉承代为发言)指出,东北亚地区的多纽青铜镜,其性质是作为夸耀墓主身份地位的威势品和保佑死者身体或灵魂的咒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杨文胜研究员认为,东北亚的武器形青铜器脱离了原来的功用,更多体现了礼器神器的属性。
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为青铜文化和史学研究带来了新材料。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樊温泉介绍了近年来河南省的有关考古发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韩辉报告了近几年山东省的考古遗址工作。青铜器作为陪葬物,其器用制度备受重视。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曹玮根据盘龙城商代墓葬陪葬铜器指出,二里岗时期,商代青铜文化发展最为迅速,商人的器用制度在这一时期已形成。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刘源指出,殷商至西周早中期青铜器的功用主要是祭器,之后有功用的延伸,战国铜器失去礼器的功用。
青铜乐器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郑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陈艳指出,许公墓甬钟是一套铸造精良、编列和音列独特的实用乐器,是甬钟初期演变的典型例证。上古时期,思想观念较为神秘。宁夏岩画研究中心副主任左长缨副研究员指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晚期,人面纹像造型和意义的变化体现了神本位开始向人本位转变。
青铜器铭文向来是考证两周史事的宝贵出土文献。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陈东认为,汉画像石中的图像与铭文相结合,对研究周初史实具有一定意义。河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耿超教授认为,胡应姬鼎铭文中的“胡”地、“辞皇”“嫡君”“公叔乙”等问题可重新审视。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研究委员李裕杓指出,不其簋的器主是否为秦庄公,尚有讨论余地,并认为该簋并非秦器。
青铜器的定名是青铜器学的重要课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英杰指出,器物命名首要的是简洁,但要有一定的区别度,还要注意系统性,不能孤立地给单器只铭定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严志斌认为,古文字中的“丂”形可能表现的是“醴柶”“爵”之名物相符,可以为了解柄形器的名称与功能提供抓手。
青铜器铭文和简帛文献在文本、行文用字、思想意识等方面,均有助于推动古文献学研究。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小寺敦认为,清华简总体的历史叙述含有与传世文献共同的因素,有差异的部分可能源自楚地的独立性。岩手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薮敏裕指出,《閟宫》第四章中的“万舞”指专业的舞乐一族。岩手大学平泉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刘海宇认为,西周金文中常见的从反缚双手人形从口的字是形声字,应释为“拘”。
此次会议旨在加强东北亚地区有关青铜文化的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研究的互通有无与进步。与会人员考察了岩手县立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玺印,并参观了东京国立博物馆、东京大学、明治大学、根津美术馆等处的文物收藏。(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