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哈日布哈(维州)古城
哈日布哈(维州)古城
哈日布哈古城遗址位于蒙古国布尔干省达欣其楞苏木境内,因为东面有一个哈日布哈小河流过,所以称为哈日布哈城。哈日布哈河属于土拉河流域,在哈日布哈河谷地区自古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所以,在哈日布哈河谷出土了从石器时代早期到16世纪的各时代的文化遗存。其中最具影响的就是哈日布哈古城。
古城位于哈日布哈河中游,距河西岸600米,城址的东面是宝日格沁的宝日塔拉草原,北面是哈日布哈河曲,在河的北面是布日图拉盖山和布日湖。再往北5公里处是山羊山。土城的西面是一个叫忽热穆图的以火山岩为主的小山,从此山中部发源的那穆泉水向西南流去汇入哈日布哈河。土城南面1公里处是哈达森图拉盖山。地理位置是北纬47052’249”,东经 103053’051”海拔为1015米。
俄罗斯地理研究所专家阿·帕迪林1870年间在蒙古中部的鄂尔浑河流域进行历史文化调查研究时发现了哈日布哈古城,并且对哈日布哈城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此后1890年尼·玛·雅德林策沃带领的考察队制作了哈日布哈古城的平面图,此后不断有考古学家在这里进行考察。1948-1949年间俄罗斯专家斯·瓦·吉谢列夫对遗址进行了研究的同时对契丹时期的土堆进行了小规模的发掘。蒙古国考古学家赫·普日乐在1970年间也对哈日布哈城进行了发掘,并制作了平面图同时指出是契丹时期的文化遗存。1970年间赫·普日乐,贺·瓦·西瓦古涅夫带领的考古队对契丹时期土城主街东北部的建筑进行了小规模的发掘。
哈日布哈契丹古城是由土或石头夯筑而成。这座古城总体为方形,但它的东墙和北墙的长度不同所以还不能称其为正方形。城墙外有护城河,从护城河分支出许多河渠。主河渠与哈日布哈河连接,到城西门附近与护城河渠汇合。主河渠用石头垒筑。土城的北墙660米,东墙长760米,南墙长670米,西墙长690米。墙基是28米,城墙的上部宽3-4米,残高为2-2.5米,城墙的四面各有一个带瞭望台的城门。东城墙和西城墙上各有7个马面,北城墙和南城墙各有6个马面,城的四角各有一个角楼。护城河的宽3-3.5米,护城河外土坝的宽为1-1.5米,高是0.3-1.0米,在城内有连接四个门之间的南北和东西向的大道。从主街道又分出若干个小街道。中间的主街道把城分为四个单独的单元,在东南的单元中有许多建筑址,在这里出土了石槽和石磨盘以及大量的残碎的砖瓦。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被研究者们称为契丹纹的用锋利的尖刻出的篦点纹的容器。城墙内还出土了大量的陶片,均为抛光、有纹饰,在口沿上有堆纹,这些陶器多为大型的盛储器陶瓮,是放置奶酒、粮食和各种农作物的器皿。
各面城墙都有穿墙而过的河渠,在城内也有耕地。而且在古城外面也有大面积的耕地的遗迹。至今还留有供灌溉用的水渠的遗迹。还出土了用于加工农作物的石磨盘和石磨棒的残片。这些都说明辽代时期在这些西北的州所在地修建水渠,经营着农业,以解决边城人口的粮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