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汉和帝慎陵
摘要: 汉和帝刘肇慎陵,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寇店镇白草坡村东南,东西长94.9米,南北宽93米,高10.1米,平顶圜丘形,,封土完好,,6层台阶, 基本上被草和野枣树覆盖,平顶,进方形,东西长33米,南北宽35米,据当地人称,墓南有一深沟, 为取土所致,。在耕土以下0 .5 米处曾发现大量青石渣。慎陵是和帝和皇后邓绥的合葬墓。
汉和帝刘肇慎陵,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寇店镇白草坡村东南,东西长94.9米,南北宽93米,高10.1米,平顶圜丘形,,封土完好,,6层台阶, 基本上被草和野枣树覆盖,平顶,进方形,东西长33米,南北宽35米,据当地人称,墓南有一深沟, 为取土所致,。在耕土以下0 .5 米处曾发现大量青石渣。慎陵是和帝和皇后邓绥的合葬墓。
汉和帝刘肇于章和二年(88年)壬辰即皇帝位,尊皇后为皇太后,改明年为“永元元年”。和帝年幼,窦太后临政。她把哥哥窦宪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侍中,掌管朝廷机密,负责发布诰命;让弟弟窦笃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帝的侍卫;弟弟窦景、窦环均任中常将,负责传达诏令和统理文书。这样,窦氏兄弟便都在皇帝周围的显要地位,从而掌握了国家政治的中枢。汉和帝刘肇在位17年。病死,终年27岁。葬于慎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慎陵建筑规模比敬陵更为高大壮观。现在慎陵前有清人龚松林所立的"汉和帝慎陵"石碑一通,地图是依照龚松林的观点绘制。登上冢顶,可以远眺滔滔黄河,山上汉氏陵墓尽收眼底。
东汉孝和皇帝刘肇(79年-105年),东汉第四位皇帝(88年—105年在位),在位17年,得年27岁,他是章帝四子,母贵人梁氏,死后谥号为孝和皇帝,庙号穆宗,葬于慎陵。谥法云“不刚不柔曰和”。建初四年(79年),梁贵人生刘肇。皇后窦氏将刘肇养为己子。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时,是为汉和帝。当时他只有十岁,由养母窦太后执政,从此汉朝由稳转乱,进入外戚、宦官相继掌权的时期,和帝在位时期东汉日益衰败,窦太后排斥异己,让哥哥窦宪掌权,窦家人一犯法,窦太后就再三庇护,窦氏的专横跋扈,引起汉和帝的不满。永元四年壬辰年六月二十三日(92年8月14日),汉和帝联合宦官郑众将窦氏一网打尽,但是也由此进入宦官专权时期。元兴元年乙巳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05年2月13日),汉和帝郁郁而终。汉和帝在位时期,科技、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班固、班昭写了《汉书》。另外,和帝初年窦宪灭亡了北匈奴,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