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埋藏学视角下的考古发掘
埋藏学最初由叶菲列莫夫(Efremov)在1940年提出,经过了近80年的发展,由最初在古生物学的应用扩展到了第四纪地质学、古人类学、动物考古学及旧石器考古学中,最近开始有学者尝试应用到历史时段考古中。埋藏学侧重关注生物、人及人的创造物的死亡或废弃、破坏、风化、搬运、堆积和掩埋的整个过程,而考古发掘的对象则都受到了埋藏过程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考古发掘时也要尝试着从埋藏学的角度去思考,发现一些过去被忽视掉的信息。
什么是埋藏学?张立民这样定义:“埋藏学是研究生物遗体从生物圈向岩石圈变化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生物死亡过程及死亡方式、生物遗体在埋藏前及埋藏过程中的一系列变化及环境作用、生物遗体从埋藏到成为化石的成岩作用。”从生物被埋葬前,到被发掘出,有生物群、死亡群、埋藏群、化石群和采集群这五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又会受到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影响,留存下来的也越来越少,埋藏学就是对这整个过程进行研究。
若扩展到考古方面,则产生了考古埋藏学。尤玉柱这样解释:“……当今的埋藏学已经摆脱了单纯属于古生物学的范畴,而渗透到考古学尤其是史前考古领域,并牢牢地扎下了根。因为史前考古的研究领域对象是古代人类及其文化,人也是地球上的生物,人及其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同样存在着死亡(废弃)、破坏、风化、搬运、堆积和掩埋过程。”在新石器时代及历史时期埋藏学的应用中,钱耀鹏和毛瑞林这样定义:“通过实物遗存的埋藏特征及其形成环境、过程、条件和原因等因素,以获取人类行为过程和行为模式的信息资料,进而探索支配人类行为模式的思维方式或意识形态。”他们进一步提出“堆积相”的概念,将埋藏学与考古地层学相结合。陈胜前也将考古埋藏学归纳并上升到考古遗址学中,将之作为对考古遗址研究的一部分。
在研究方法与手段上,动物考古学中主要是对发掘出土动物化石的种属分布及丰度、死亡年龄模式、骨骼单元分布、骨骼表面痕迹、骨骼破裂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证据进行分析,揭示遗址性质,复原当时的生态环境。在新石器及历史时期考古中,通过分析堆积层序与埋藏过程、堆积相与埋藏原因、埋藏特征与埋藏条件、埋藏性质、埋藏结构、埋藏形态、埋藏制度、埋藏内容等方面,关注人为原因导致的埋藏现象;在对遗物研究上,林壹从石器拼合的埋藏学研究借鉴到陶片拼合的埋藏学研究,开始注意到拼陶片时未被充分利用的信息。
笔者认为,在考古发掘中可以试着从以下角度应用埋藏学,思考考古现象。
01
土质土色和包含物相同的地层并不一定属于同一时期。很多时候,我们在划分地层时主要是以土质、土色、包含物等去划分的,而实际情况中,有着相同土质土色和包含物的地层并不一定属于同一个时期,可能是经过几年、几百年甚至上千上万年(旧石器)而形成的。把地层的形成视作一个过程,以动态、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有些位于地层中间的遗迹或遗物(仅根据土质土色和包含物划分的地层)其实是可能存在的,说明此遗迹现存的开口处应有一个地层间断,可以此为根据划分出新的地层。比如在考古发掘区内划分出了一个A层,这层的土质土色和包含物几乎一致,但在这层中可以清晰看到有两个灰坑开口在这一层中间,那么就可在这两个灰坑的开口处划分亚层,将A层分为A1层和A2层。
02
注意区别地层与遗迹之间的关系。虽然有完整的遗迹存在,但这只能证明此遗迹本身是原生的,遗迹打破的地层、遗迹上叠压的地层并不一定是原生的,可能是二次堆积,其中的包含物则可能是外来的。如灰坑H1上叠压B层,灰坑H1打破C层,虽然H1完整,但并不能说明B层和C层是原生的,C层可能是洪积层,其中所含的陶片来自于外地,有严重的水流磨蚀痕迹,而B层则也可能是洪积层,把H1上部及原来开口的地层都侵蚀掉了,B层内的遗物也就和灰坑内的遗物没有多大联系。
03
发掘出的遗迹和当时形成的遗迹形制并不一定相符。早期的遗迹通常是由质地较软的材质构成,如向下挖掘的坑,向上堆砌的墙,其主要支撑结构是土或木,因此在废弃后,常常容易遭到破坏。
(1)遗迹的上部较下部容易受到破坏。发掘出的灰坑可能上部缺失,残留的是灰坑的下半部,灰坑深度变浅,开口层位也非原始开口层位,可能开口地层和被打破的地层都被侵蚀掉了,使得本处于两个不同开口的灰坑在发掘出土时在同一侵蚀面下。如吉林双辽大金山遗址中出土了仅有柱洞的房址,其房屋主体部分和柱洞上部都被严重破坏,另外在发掘过程中常遇到的特别浅的灰坑,也可能并不是最初的状况,而是受到了破坏。
(2)遗迹形态会受到外部作用而发生变化。如受到上覆地层重力挤压的影响,构成灰坑的土壤密度变大,灰坑会被压扁,深度减小;受到植物根系、动物打洞等影响,遗迹会变形,遗迹内堆积与外部地层堆积局部混合。
(3)遗迹若未被人为直接填埋,会受到侵蚀、坍塌。如未加固的袋形坑、竖穴偏室墓,若构成其结构的土壤较疏松,则上部的土壤会坍塌,填充到原有的空间;水流也会携带大量泥沙、动物尸体、人类废弃物填入坑内,并把坑壁破坏变缓。在吉林大安后套木嘎的洞室墓发掘中,就有因墓上堆积坍塌,墓葬结构改变,在上方形成灰坑的情况。
04
遗迹的形成也有一个过程,注意到遗迹不同时期的堆积。
(1)房屋,经历了初期建设(挖地基、立柱)、使用(有使用时留下的踩踏面)、房屋修建(房屋扩建、更换损坏的柱子等)、房屋废弃损坏(如火灾、自然坍塌、人为拆卸等)、后期填埋(自然或人为)、被新地层覆盖、上部被侵蚀或被其他遗迹打破、动植物破坏等过程,每个过程都会形成独特的堆积现象。如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遗址残留有木质结构的房址,吉林省双辽大金山遗址中含有踩踏面的房址等。
(2)灰坑,经历了初期的挖掘(取土或挖坑)、使用(作为窖穴或垃圾坑)、废弃后塌陷和自然填埋、被新地层覆盖、上部被侵蚀或被其它遗迹打破、动植物破坏等过程。
(3)墓葬、窑址、矿井等其它遗迹也同理,都应考虑到这些过程。关于墓葬的可以参考徐承泰对汉代墓葬的埋藏过程分析。
05
关注遗物的空间分布,分析遗存埋藏类型,进而研究遗存性质。在旧石器考古发掘中,很多遗存并非是原地埋藏,而是经过了后期的破坏,再次形成的堆积,这些堆积中的遗物失去了形成时的状态,如动物骨骼散乱、关节错位,石制品中碎屑与石核石片的分布不一致等。通过埋藏学分析,往往会发现很多新的信息。在对河南许昌灵井遗址的研究中,张双权对动物群的埋藏学分析,确认了灵井许昌人遗址为一处狩猎-屠宰遗址。在对可拼合陶片的空间分布也可进行研究,如对一个灰坑中的可拼合陶片进行定位,若其处于层叠状况,多是一次性丢弃,并且被快速填埋。在钱耀鹏考古埋藏学的田野实践与思考中,则根据西安张家堡新莽时期M115北耳室位于若干层淤土之上的陶器,提出了有多次随葬的可能。
06
注意遗物的自身特点,了解遗物从使用、废弃到出土所经历的过程。我们所发掘出土的遗物,它们都有自己的“历史”,从最初的产生、使用、破碎、再次利用、废弃、自然破坏、埋藏直到出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通过对遗物的埋藏学观察,可了解遗物在废弃之后所经历的事情。如对陶器的研究,赵辉对陶器在地上的“生命周期”有过详细分析,而当陶器废弃后,则需要从埋藏学角度去研究,例如对陶片的风化、磨蚀、破裂等特点加以分析,判断造成遗物最终状态的原因,进而对遗址形成过程的研究提供参考。
总之,考古学所研究的是一个受到各种影响,经历了漫长时间的复杂对象,其中还有人的参与,因此,我们要重视埋藏学,从埋藏学视角下关注考古发掘,借此来了解遗存的形成过程,把握各遗存之间的联系,从而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人类的历史。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考古学院 本文刊登于2020年4月3日《中国文物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