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古道换新颜丝路新看点)


钟楼夜景
“西有罗马,东有长安”。盛唐时期的长安,创下了中华文明的泱泱气象。如今,古都长安的汉唐之风正在西安演绎出新时代的华章。今年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3周年,而西安恰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丝绸之路的新起点上,西安的新看点吸引了50多家全国主流城市媒体的社长总编的眼光,传媒大咖们纷纷用自己的笔墨和镜头,记录下西安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新成就与新变化,讲述西安发展的新故事。底蕴 丝绸之路源远流长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首都长安为起点,而汉长安城和唐长安城可不是同一个地方,它在唐长安城的西北方。而作为西汉帝国的政令中心,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被完好地保存下来。2014年更是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古丝绸之路,因商而生,因商而盛。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国内惟一在长安西市原址上再建的以盛唐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商旅文化产业项目。馆藏文物两万余件,以西市遗址出土文物和博物馆创办人二十年来精藏文物为主,上起商周,下迄明清,跨越绵绵三千余载。精美神秘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陶瓷器,千姿百态的陶俑,璀璨夺目的金银器,精美绝伦的丝绸,巧夺天工的玉器,还有大量的货币、墓志、宗教、建筑类文物充盈库藏。新锐 驱动创新有西安模式
西安高新区目前园区规划面积126.4平方公里,已完成开发配套面积60平方公里。去年8月底,在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西安成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同时,西安高新区也正式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打造“一带一路”的创新之都。
今年7月初,国家科技部发布全国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在百余个国家高新区中,西安高新区综合排名第四。近年来,西安高新区重点服务扶持创新型、新兴业态的初创企业和具备一定创新实力的本土中小企业,今年规划建设“瞪羚谷创业社区”,打造“创业+商业+生活”的复合型创业社区。其开创的“1+N”孵化器集群发展模式、“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全孵化链条,成为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五模式之一的“西安模式”。开放 内陆港口直通欧亚
从公元前139年,张骞凿空西域联通欧亚大陆开始,两千多年来这条黄金商道已缔造了无数传奇。今天,在西安国际港务区新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每周一趟向着欧洲出发的“中欧班列”,重新激活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互惠。
2013年11月28日,“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开行,从西安国际港务区发往中亚五国。截至今年9月11日,从西安出发的“长安号”中亚班列已累计开行240班。今年8月底和9月初,西安还分别开行了通往波兰华沙和德国汉堡的中欧班列。
此外,西安国际港务区积极探索“海外仓+陆空联运的国际运输”模式,成功开通了欧洲至陕西的“陆空联运”跨境电商货运直飞航线,打造了一条“直通欧洲、联结世界”的“陆空联运”国际走廊,在西安开放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报记者)
相关链接
西安有个“小目标”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国家赋予西安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历史使命,西安这座千年古都,再次聚焦了世界目光,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此,西安提出了“三大目标”: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欧亚合作前沿城市、开放型体制机制创新城市。
“十三五”期间,西安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系统推进“品质西安”建设为主线,加快推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进程。特别是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节点,西安将主动融入建设大格局,围绕“一高地六中心”的发展定位,全面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努力把西安打造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