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山陕甘会馆
摘要: 145.山陕甘会馆.清.河南省开封市.古建筑..第五批
145.山陕甘会馆.清.河南省开封市.古建筑..第五批
山陕甘会馆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徐府街北侧,是清代山西、陕西、甘肃三省旅汴客商经商、贸易、联络同乡感情的场所。
历史沿革
始建与扩建:山陕甘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原址为明中山王徐达裔孙徐茂先的府第废墟。清光绪末年,甘肃商人加入山陕商业组织后,会馆改称山陕甘会馆。
近现代变迁:1927年至1988年,会馆相继为河南艺术学校、私立西北中学、徐府街小学校址。1998年,重新修葺并向游人开放。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布局
整体布局:会馆坐北朝南,为四合院式布局,占地面积约3870.29平方米。主体建筑置于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照壁、戏楼、牌楼、正殿;附属建筑位于东西两侧,包含有左右掖门、垂花门、钟楼、鼓楼、厢房、东西跨院等。
主要建筑
照壁:位于会馆中轴线的最南端,临街而设,沿街东西走向。照壁由台基、壁体和庑殿顶三部分组成,系用青砖磨砖对缝而成。台基为青石须弥座,壁体两面皆砌有砖雕牡丹和回字纹花框,背面花框内的不同位置砌有18条龙纹砖。壁芯为石雕“二龙戏珠”图案。
戏楼:戏楼位于照壁之后,面阔三间,分前后两部分,前台为“乐床”,用于正式演出;后台为“戏房”,专供演员化妆。
牌楼:牌楼高约11米,为六柱五楼柱不出头式,楼作歇山顶,覆绿色琉璃瓦。主楼正脊中部置六角琉璃亭,两侧各立狮、象驮葫芦宝瓶,五座屋顶十二个翼角飞檐竞起。
正殿:正殿面积540平方米,平面布局呈凸字形,由拜殿、卷棚、后殿勾连而成。拜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覆绿色琉璃瓦,正脊为二龙戏珠琉璃透雕,檐下木雕题材丰富、技艺精湛,其透雕达七层之多。
艺术特色
砖雕:会馆的砖雕艺术堪称一绝,照壁上的砖雕牡丹、龙纹砖等,造型精美,栩栩如生。
石雕:石雕作品如照壁上的“二龙戏珠”图案,工艺精湛,富有动感。
木雕:木雕作品题材丰富,人物、花鸟、山水等应有尽有,且多层透雕,技艺高超。
文化价值
商业文化:山陕甘会馆是商人会馆的典范,其建筑设计和装饰艺术凸显着商业文化。从“馆庙合一”的布局设计到“馆市合一”的功能体现,都反映了三地商人异地求富的商业目的。
历史见证:会馆见证了清代开封的商业繁荣,是研究清代建筑史、美术史、民俗史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