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丝绸之路西域文献史料辑要》首发

摘要: 本报乌鲁木齐4月22日讯记者张雅平报道:由新疆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丝绸之路西域文献史料辑要》22日在乌鲁木齐举行首发仪式。历时两年出版的全套391卷《丝绸之路西域文献史料辑要》,不仅是新疆出版史上又一重大文化成 ...

本报乌鲁木齐4月22日讯记者张雅平报道:由新疆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丝绸之路西域文献史料辑要》22日在乌鲁木齐举行首发仪式。

历时两年出版的全套391卷《丝绸之路西域文献史料辑要》,不仅是新疆出版史上又一重大文化成果,也是新疆出版业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作出的新的积极贡献。

这套丛书从征集、搜集、整理的国内外近百家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史馆、资料室、研究机构、出版机构和个人收藏者的2000余种从古代到民国时期有关西域的文献和档案史料中精编而成。分古代文献、民国文献、稀见档案史料三大部分,共391卷。其中《红山碎叶》《西域竹枝词》《补过斋文牍》《补过斋文牍续编》《补过斋日记》等许多资料都是首次公开面世的珍贵文献,汇集了所有重要的有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参考价值、研究价值、传承价值的西域文献史料,内容涉及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地理、人文、考古、探险、民族、民俗、古代军事等各个方面,时间跨度从汉代到民国。

《丝绸之路西域文献史料辑要》第一部古代文献史料部:共260卷,搜集整理国内外民国前关于西域的文献史料。民国前的丝绸之路经济呈现出少有的繁华景象,对当时中国的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到了唐宋以后,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古丝绸之路的繁荣渐为陈迹,众多的城邦消失了,昔日的繁荣不见了,但以丝路文明为代表的多元一体的文化,随着岁月的流失,时间的沉淀,越发显示出其厚重与珍贵。 第一部对历史上与西域有关的典籍进行整理,对研究西域的论著进行梳理,对现存的西域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其内容包括描述和纪录古西域历代的隶属、建置沿革及风俗物产等,涉及政治、经济、军事、边防、民族、宗教、文化、风俗、物产、外事、地理、地貌等诸多方面。 《丝绸之路西域文献史料辑要》第二部民国文献史料部:共73卷,搜集整理国内外民国时期有关西域的文献史料。民国时期的新疆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落后阶段,丝绸之路经济带也一度停滞。内容包括: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论述、报告、研究、纪游等史料著作,史料在今天的史书中很难见到,尤其是民国新疆的史料。 《丝绸之路西域文献史料辑要》第三部稀见档案史料部:共计58卷,“稀见档案史料部”,为新中国成立前新疆重要档案史料汇集。 通过搜集整理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馆藏的有关丝绸之路的珍贵档案资料整理编辑而成,内容包括考古、历史、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历史资料。通过对历史档案的挖掘、整理、研究比较全面的反映出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意义。例如,关于历代中央王朝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和治理措施、汉唐时期新疆地区的民族分布和演变、新疆和中亚的关系、新疆各民族历史活动对中国文明进程的贡献、中国历朝在新疆的屯田戍边及政治影响、民国时期新疆的政治和经济,以及历史人物评价等等为新疆地方史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党和政府提供科学咨询和智力支持,以及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作用。

data/attachment/portal/201604/24/012649o1c7hy1hwyhyouno.jpg

data/attachment/portal/201604/24/012649as4scgumk46sy7ms.jpg

分类: 中文 资讯 丝路资讯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