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后晋显陵

摘要: 7-0616-2-100.后晋显陵.五代.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古墓葬..第七批
7-0616-2-100.后晋显陵.五代.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古墓葬..第七批
后晋显陵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晋显陵,又称石敬瑭墓、昌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石陵村西,是五代十国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的陵墓。 [1]
   后晋显陵是一座坐北朝南的覆斗形墓冢。墓冢系夯土筑成,每两层中间填筑一层礓石,夯打坚实,保存完好。墓冢前曾有刻立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九月的石碑一通,上书“晋高祖墓冢”5个大字,并有神道和石像生(石人石兽)9对,已埋于地下。墓前约300米处有两根六棱形石望柱露出地表约1.5米。陵园东有“邱灵寺”,据县志记载为石敬塘灵辇停放之处,后为护园人住所。后晋显陵坐落在一条东西向冲积沟的北沿,南北两面高,神道正处沟中。这种故意选址在地势低洼沟沿之地的奇特建筑形制,为史学界研究历代帝陵建制提供了新资料。 [4-6]
   2013年3月5日,后晋显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7]
中文名:后晋显陵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石陵村西
所处时代:五代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特点
后晋显陵又称石敬瑭墓、昌陵,坐落在一条东西向冲积沟的北沿,南北两面高,神道正处沟中。后晋显陵是一座直径和高各约10米、坐北朝南的覆斗形墓冢。墓底围长原有约100米、高约20米,由于周围地势的提高和当地农民的农业生产,使墓冢日渐缩小。墓冢系夯土筑成,夯土层厚约30厘米,每两层中间填筑一层礓石,夯打坚实,保存完好。墓冢前曾有刻立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九月的石碑一通,上书“晋高祖墓冢”5个大字,并有神道和石像生(石人石兽)9对,已埋于地下。墓前神道约长300米,宽约25米。墓前300米处有两根六棱形石望柱露出地表约1.5米,望柱间距约25米。陵园东有“邱灵寺”,据县志记载为石敬塘灵辇停放之处,后为护园人住所。寺内建筑多已改建,1965年以前,尚存巨碑一通,是宋景德年间所立。 [1] [5-6]
文物遗存
莲花石柱头
后晋显陵尚可见望柱柱头和平整土地时挖出的一对石虎。 [6]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石敬瑭画像
石敬瑭(892年~942年),后唐时曾任河东节度使,镇守太原。后唐清泰三年(936年),他勾结契丹灭后唐,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每年献帛30万匹。契丹主耶律德光册封他为帝,国号晋,史称后晋。石敬瑭称比他小11岁的契丹主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 [2]
文物价值
后晋显陵
后晋显陵坐落在一条东西向冲积沟的北沿,南北两面高,神道正处沟中。这种故意选址在地势低洼沟沿之地的奇特建筑形制,为史学界研究历代帝陵建制提供了新资料。 [4]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后晋显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7]

参考资料
1后晋显陵—— 一个“儿皇帝”的墓.洛阳日报 [引用日期2020-02-12]
2 后晋显陵.洛阳网 [引用日期2020-02-29]
3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 [引用日期2023-12-04]
4七旬老人默默守护帝陵,也把自己守成了“研究员”丨守望者计划.百家号——人民资讯 [引用日期2023-12-04]
5王巍.中国考古学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549.
6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文物志编辑室.河南省文物志二稿 上[M].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文物志编辑室.2007.160.
7特殊参考资料: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后晋显陵,五代,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五代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