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凤台寺塔

摘要: 7-1166-3-464.凤台寺塔.宋.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古建筑..第七批
7-1166-3-464.凤台寺塔.宋.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古建筑..第七批
凤台寺塔是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洧水公园内的一座北宋时期的古塔,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建筑特点
整体结构:凤台寺塔为六角九级叠涩密檐式砖塔,平面作六角形,通高19.1米,无基座。塔身自第一层向上宽度逐渐内收,每层高度均匀递减,塔的外部轮廓呈秀丽的抛物线形。
建筑材料与工艺:整个塔身一般用长39厘米、宽19厘米、厚5.5厘米和长40厘米、宽19厘米、厚6厘米的青灰条砖一顺一丁垒砌而成。外壁全用水磨砖、白灰浆砌筑,灰缝约0.4厘米。塔身台基下面筑有地宫,用以供置舍利子或安葬僧人。
细节装饰:第一层的东壁有拱券门,青石门楣,上槛和门框皆为青石,上边刻有塔铭,下面有武士浮雕像。拱券门内为塔心室,高2.01米,上顶收缩成六角藻井。第二层隔角有一半圆形假券门。第三层至第八层,出檐结构与一、二层相同。第九层无门,顶巅置有塔刹。塔身外檐的每层倚角处,有木质角梁,梁下悬有风铃,细风吹过,铃声响遍四野。地宫东壁有半圆拱门、石门扇,门外斜砌封门砖。宫内壁上用彩色绘有各种花卉、人物、飞禽,姿态生动,形象逼真。

历史价值
建筑风格传承:凤台寺塔是河南省目前保存不多的北宋密檐式砖塔,既保留了宋代建筑风格,又体现了河南地方建筑手法。其因袭唐代造塔之制,对研究宋代建筑、祭奠习俗,以及当时书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历史见证:该塔自造成后900年间,经历了6次记载的地震,至今仍挺拔秀丽的巍然屹立,保存完好,充分说明古代建筑的高超技术,同时也为基本建设中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实物资料。

文化意义
传说典故: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统一华夏后,命仓颉造字。仓颉在洧水南岸的高台上苦思冥想,有一天,一只凤凰嘴里叼着的一件东西掉了下来,上面有一个蹄印,仓颉由此受到启发,最终造出了文字。为了纪念仓颉造字之功,后人把这处高台称为“凤凰衔书台”,宋朝时建庙“凤台寺”,寺里有座“凤台寺塔”。
文化象征:凤台寺塔作为新郑古代八景之一,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深厚情感和美好记忆。它不仅是新郑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华夏文明的象征之一。

保护状况
1986年11月21日,凤台寺塔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凤台寺塔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新郑市文物部门开始对凤台寺塔进行修缮,确定了“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小干预”的保护准则,对工程用料及质量要求都十分严格,修缮后的凤台寺塔重焕光彩。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凤台寺塔,宋,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古建筑,第七批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宋

关键词:古建筑

关键词:第七批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